APP下载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3-04-29徐育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徐育

单元特征

1. 新的时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其写入宪法。中共二十大提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 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使中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重点难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与其他理论关系及理论价值

1. 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2. 关系

(1)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合、提升。

(2)习近平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整合、提升。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提升。

(4)习近平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思想的整合、提升。

(5)习近平关于“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整合提升。

3. 理论价值

(1)时代意义:在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当代中国,聚焦新的时代课题,引领时代前进。

(2)理论意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树起的新的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实践意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世界意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征

1. 政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3. 思想: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

三、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1. 有利因素

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祖国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拥有巨大的感召力;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 不利因素

“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相当猖獗;国际反华势力的横加干涉。

四、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和时代价值

1. 背景

(1)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与大调整的时期。

(2)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的程度也日益加深。

(3)世界各国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非常突出,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

2. 时代价值

(1)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的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2)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3)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4)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五、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角色

1. 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还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显著体现在推动安理会改革,参与各种安全问题的劝和促谈,在国际维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主张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和二战以来形成的国际秩序的合法性。倡导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共识,从而更好地维护国际秩序,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

3. 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劝和促谈是中国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时一贯坚持的立场和理念。一直以来,中国在国际和地区热点、敏感问题上发挥了重要调解作用。

4. 安全观念的引领者:从新安全观到全球安全倡议,无不体现出中国对安全问题的客观认识和理性思考。作为全球安全问题的引领者,中国须更大程度凝聚安全共识,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全球安全治理的协同行动。

六、坚持“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把握和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心诚意。坚持“四个自信”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道路自信,才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理论自信,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先进的思想指引;只有坚持制度自信,才能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拥有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中医的特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完美的特色党建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