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2023-04-29李志勇

关键词:商品经济专制束缚

李志勇

单元特征

1. 政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2.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闭关自守政策束缚生产力发展。

3. 文化:文化专制束缚思想;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传统科技继续发展,近代自然科学没有产生。

4. 民族: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更趋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定型。

5. 对外: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影响了中国社会转型,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传入中国。

重点难点

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1. 积极方面

(1)政治上,有利于民族交融,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 消极方面

(1)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2)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3)思想上,专制统治严重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二、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表现及其原因

1. 表现:平叛与加强联系相结合;礼遇与军事行政管理相结合;反抗外来侵略。

2. 原因:中华民族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清朝的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民族关系及政策。

三、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 经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空前繁荣,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已经朝着开放型转变。在苏州等地出现了一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2. 阶级: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化,很多人弃农从商。

3. 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型;人们的传统价值理念也悄然变化;文艺作品出现世俗化倾向。

四、明末清初进步思想

1. 历史条件

(1)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为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奠定了经济基础;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为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等进步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契机。

(2)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这为反专制进步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前提。

(3)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队伍扩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这为进步思想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4)思想条件:程朱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摧残、禁锢人们的思想,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实现个性自由发展;传统儒学中的“民本”等思想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

2. 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使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五、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1. 政治: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明显。明代的特务统治及明清两代的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措施,都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这说明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面前,封建制度已经走向没落,并且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 思想: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4. 文学:出现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

5. 世界——明清未积极地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1)应对侵略不力: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俄国等国曾经侵略中国的沿海和边疆地区,给中国造成一定的军事压力。明清两朝都没有从世界趋势的角度应对这些挑战,而是简单地关闭国门,使中国丧失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2)经济机会丧失: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在世界贸易仍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的商品大量出口,使世界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然而,面对世界市场的红利,中国却选择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断送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3)文化交流有限:欧洲宗教改革之后,大量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形成了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高潮。然而,受中国专制体制的束缚和天主教会控制的耶稣会选择性地传播西方文化,西方的民主制度和人文、启蒙思想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

猜你喜欢

商品经济专制束缚
自由博弈
“专制”与“民主”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浅析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商人形象
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摆脱束缚 声控搞定一切
商品经济浪潮下明末“鬏髻”的嬗变
学会和孩子沟通 别让父爱变“专制”
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