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3-04-29薛艳艳
薛艳艳
面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多、难度大,以及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拟就自己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感受和认识。
一、明确学习能力的内涵,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能力属于“学习力”的一方面,指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或指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学习力”一词最早由美国佛睿斯特教授于1965年提出。
国内研究,将知识呈现、符号表征、思维方法与价值意义以及记忆力、理解力与驱动力等,统摄为学习力的表征。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关系到能否有效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四个方面,将以上诸方面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与能力,是物理教师的天然职责。
二、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一开始就默默无闻,需要漫长的等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耐心等待,静心教育,静待花开。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能力的特长与短板,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在全面了解学生能力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针对性措施,制订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方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获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设计教学《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案例时,其中有一个模块需要学生自主查找材料、提炼归纳信息,从而获得三种卫星特征,并且探究匀速圆周运动天体的轨道半径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七种关系。我根据学生有的擅长查找资料、有的擅长整合信息、有的擅长计算、有的擅长表达等不同特点,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自行归纳课外获得的材料,探究解决提出的相应问题。通过组内成员分工合作,相互讨论,共同获得提高。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了引导作用,并对学生获得的材料及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筛选和补充,就其中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如,在设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教学专题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打破教材顺序,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先整理框架,介绍“带电粒子”,再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接着引导认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探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最后将其与考查要求接轨,适当增加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思考,一步一个台阶,引导学生达到对该专题学习能力的要求。
这样的教学设计梯度明显,逻辑清晰,有效防止了公式堆积,死记硬背现象的出现,让学生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明显提高。
三、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特别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以及进取心、自尊心、自信心等思想品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在教学中,如能将其处理得当,则会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他的初中物理基础较薄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物理课时有时学习别的学科,作业完成率低。我找他谈心,他很坦率地说:我不喜欢物理,我很怕上物理课。之后,我先了解他先前的一些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和物理学习经历的挫折等,给他讲了学好物理的好处与重要性;然后,针对他的实际情况,为他制订了专属的学习计划;在帮助他查漏补缺的同时,分析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表扬。此外,在课堂上尽量给他表现的机会,鼓励他多说,在布置作业时,适当降低要求,使他有能力做、愿意做、乐意做。日积月累,他慢慢地对物理有了兴趣,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四、突破能力培养的局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物理学科本质上是实践性、探索性的学科,需要学习者同时成为研究者,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探索精神、理性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教师要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把培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锚定核心素养,通过激励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设计《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的实验教学中,我深入研究本节教学内容,提出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以“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为知识引领,设计多种方案,最终学生除“伏安法”,还设计出了“伏阻法”“安阻法”“伏伏法”“安安法”等。学生思维活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再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设计中,如按教材中的案例以“自由落体运动”为背景,由于空气阻力、纸带摩擦的原因,会造成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我引导学生探讨有无其他方案时,有学生提出利用“竖直上抛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法。我再追问:“两种方案会有同样的结果吗?”随后学生们按小组分工,开始设计实验原理,制订实验步骤,落实实验过程,最终分享了实验结果。整个过程学生们兴趣十足,获得了正确的实验结果,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之,要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发力。既要明确学习能力的内涵,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又要把握基础教学目标,明确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让物理不再感到“难学”,从而使学习能力不断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