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叙事的理据、阻碍与策略
2023-04-29税强刁俊文
税强 刁俊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学派”,并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大众生活的实践,因此,大众文化领域如何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从理论构建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度的思辨性,它作为来自群众阶级生活并指导群众阶级解放的“活的哲学”,作为具有直接批判和改造世界观方法论效能的“行动哲学”,以及作为在“阶级社会消灭”之前目光长远且理想高尚的“未来哲学”,是具有解读人类生活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力的。但是,随着现代性的突飞猛进,理论化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宏观叙事由于自身的严肃性和深刻性而不断被轻松易懂的微观叙事所取代。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实践中的经典“灌输方法”也越发显得刻板,加之域外错误思想文化的恶意引导和意识形态对抗,人们已经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和经典作家的时代越来越远。在这种文化多元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方向应当向更为精致的“解释学”迈进,通过解释生活事实、历史事件、文化现象为现代人构建起“类比样本”,进而促进其在生活中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活化;阶级分析方法;叙事和解释
[中图分类号] B0-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608(2023)04-0101-07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常识来看,马克思主义应当是大众化了的、走入人民群众“生活”的“活的哲学”。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具体的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人的哲学”。因此,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日趋“学院化”的同时,必然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日常生活疏离的问题。在本文看来,需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上的二分:一种是在“学院派”研究者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域外马克思主义思想等;另一种是作为生活中被实践和历史检验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具体实践中,它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
之所以讨论在“群众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理由。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蕴含了“生活化”的潜质,它既能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也能成为大众的实践指南。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身的批判性和斗争精神,对于人的生活来说,社会中注定存在诸多不完美。“批判”应当是人对不完美世界的基本态度,并且由此提出对美好生活的构建策略。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矛盾论和阶级分析法等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有效。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的生活化潜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致性与一般化的“行动理由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并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套理论能够“指导”生活实践并不是其“生活化”的表现。后者更多地体现为人在生产生活中能够直觉一般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其合理行动的理由。也就是说,当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哲学”的时候,它才真正获得在实践中的感性把握能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向生活世界的还原,才能够从中发掘出其直接融入生活实践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化”的现实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最先进和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工人阶级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就形成了自身的话语模式和政治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工人运动的总结和提炼,决定了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是来自生活的哲学,它通过对工人阶级的教育和锻炼推动了革命与改造的浪潮。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化”具有基本的历史先例,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归纳经验和指导思想方面从未陷入其他形而上学一般的玄思,而是紧紧贴近生活的哲学。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生活,因此能够对现实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所把握,进而做到认识社会、发现社会、批判社会、改造社会。这种把观察、批判和建构结合起来的方法对当下的生活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因“阶级社会”的存在而必然作为长期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的基本思想。当前,在全球领域阶级压迫仍以新殖民主义、单边主义、种族主义等形式持续存在的背景下,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底色,就必须时刻保持对阶级问题的关注。
在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人们更倾向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打消自身对个人生活、集体生活和国家生活的疑惑,进而成就独立思考的个人、良善有序的集体、民主繁荣的国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一致性的行动理由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来自工人阶级实践的“活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来自生活的哲学,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便在跨越时空、跨越地域的现代中国仍然能够被生活化。就马克思主义原典的产生来看,马克思结合德国工人运动及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浪潮撰写了如《资本论》《剩余价值论》等鸿篇巨制,也撰写了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理论著作,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解放。
从来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工人阶级自身的革命和解放实践,来自各国工人阶级用双手取得政权的现实诉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并且致力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社会。
在西方哲学的演进过程中,各类思想彼此竞合、层出不穷,但是因为它们大多带有的是理论抱负而非政治哲学的意愿而被称为“形而上学”。西方“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乃至社会主义国家涌现的时候也仍然只是属于少数人的。这些哲学虽然对解释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些也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但由于它们无法提供迈向理想生活的路径或者仅仅希望“救渡”社会中的少数群体,因此必然不是产生于社会“大众生活”之中的。也就是说,这类产生于书斋中的“冥想”的形而上学是经不起大众考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与其他政治哲学在回答“何为美好生活”等问题上具有理论上的一致性,但是明确地且结合当时社会革命运动提出理论构思则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论证策略,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社会中大多数人能听得懂并真正认同的“活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也把握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经典方法,如有论者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源于生活实践,同时指导实践[1]。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化大众”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是“为大众所化”的生活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尊重和接纳了“中国人的生活”这个基本现实,并从改造人的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革命、解放、建设、改革等诸多时代性的主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面向生活、改造生活从而实现美好生活的哲学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社会批判与社会改造的“行动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阶级实践的特质,决定了其面向社会的基本方式是“批判”和“改造”。这种直接针对人的生活进行“批判”和“改造”,是一种力求在人类生活层面促进美好生活来临的“行动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思想系谱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思想的正确性恰恰在于它洞察了阶级社会的成因,洞察了在资本宰制下人的必然命运及其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如“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他们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同意和认同[2]。这实际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成因”不可能是资产阶级的“同意”或“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因果律的角度指出,恰恰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存在才使得“社会主义”无法实现,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与社会主义匹配的、互为因果的能动主体。在人类历史中,阶级社会只有因共产主义的建立而消除,在此之前即便是由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仍属于社会中先进阶级的联合体。可以说,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了世界和生活在因果律上的必然性,它对于世界的改造方案和对人的生活的批判精神才有所依据并有所指向,它既不是保守地恪守某种被宣称为“高贵德性”的虚无缥缈的存在,也不是在资本主义的“进步”旗帜下不加辨别地主张一切人的“天赋自由”,而是科学地指出生活在具体实践中的不自主。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有论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面向未来发展的理论,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并不断持续发展[3]。
当下,我国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中也必然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想的事件,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借鉴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行动哲学”的特征,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也意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理解[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对的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局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的过程中,虽然保持了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主流地位”,但是只有与时俱进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性愿景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以科学态度认识社会并以理性态度改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永远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探问”,并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自主地”行动起来。因此,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生活—行动”的关注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代表的“推动生活发展”的态度来看,它都是“行动哲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乎社会基本存在的“未来哲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一种政治信仰,只有在这一社会的最高形态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好生活”。不过,这也意味着在阶级尚未被消除之前,共产主义仍然处于“未完成时”。马克思指出:“(资本)对人的蔑视,表现为狂妄放肆,表现为对那可以勉强维持成百人生活的东西的任意糟蹋……”[5]由于产业工人和自耕农受到阶级剥削和压迫,其劳动无法成为创造自身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因此产生了“异化劳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这一观点除了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对生活的关注,还指出“自由”将是通过人的解放实现的美好生活的构想。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上述的“联合体”仍处于萌芽过程,那种消灭阶级进而废除法律、国家的未来伦理家园尚未到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长久不衰的特性表现为对“永恒真理”的质疑。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黑格尔式的“绝对精神”将意味着人类探索能力的终止[7],他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更是指出:“永恒真理的情况也是一样。……在那里,知识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都穷尽了,从而就实现了数清无限数这一著名的奇迹。”[8]恩格斯认为,即便这种有关“绝对真理”或“永恒精神”的把握是存在的,也必然是在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而在这之前,社会必然是阶级的和分化的。如果我们不再期待“哲人王”的回归,那么在未来哲学的指引下,最佳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样态就是全体无产阶级在消灭阶级之后的必然选择——共产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叙事的现实阻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叙事的现实障碍概观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源上是“生活”的,但是在表达方式上却是“哲学”的。这就意味着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大众行为和实践理由的渊源方面,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全部内容都予以“生活化”,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相对于“生活”来说毕竟是抽象和普遍的。“生活”必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具象化才能够实践起来。不过,“历史的距离”使得大众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时必然面对书写语言、历史语境、社会矛盾方面的阻碍。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在当下的困难也就不能完全归咎于这一理论本身的艰深。与这些经典著作写就的时代越发疏远的当代大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应当对其事件背景进行深入了解,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教育”也需要不断完善。
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阻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自身所带有的时代性与理论性;二是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没能真正讲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背后的故事,也缺乏必要的跨学科视野。
(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艰深的思想体系
与其他哲学体系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身的学理性,尤其是在《资本论》等成体系的“大部头著作”之中,这些学理性体现得更为鲜明;而在如《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则有其微言大义,这决定了对大众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本身就属于较难普及的学理知识。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政治领域的大众化,还包括普及化和广义的大众化[9]。如果在“大众化”的意义上进一步探索以达到“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目的,那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性”要求和“实践理性”要求则更高。当然,这也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其哲学属性为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本表述设立了门槛,“原典阅读”和“经典阅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进行的工作。其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准确无误地运用到生活中并且直接发挥其改造生活的能力是一个“集体性的实践”活动,只要社群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方案有所误解的成员,就会增添“共同实践”的困难。再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多是以外文写就的,虽然这些著作都有相对成熟的中文译本,但是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著,可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为准确的把握方式,而这种语言能力也并非大众都具备。最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思想向“生活化”转译的过程中,理论自身的艰深宏大与现实生活的时代特征,也成为阻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10]。
(三)马克思主义表述者的实践方法错位
前文论及,阻碍“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因素,除思想理论自身的艰深性与时代性之外,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的错位与失当,也是必须正视并改进的。
根据传统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理论。它通过先行立下“理论结论”再进行论证的方式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简要性的马克思主义普及。但是在现代社会,大众当下所期望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新问题和新资源,并以更为通俗的“讲故事”的方式从案例角度证成其结论。换言之,以往单纯的灌输方式已无法保证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效[1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上的变革应从“理论灌输”转向“叙事证明”,即在“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层面促进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研究,大多数论者已经意识到“灌输法”应当结合实际案例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从简单的普及深入“生活化”的境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也制约了新型叙事方法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来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人员通常来自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从本学科的视野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12]。为此,也有论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呈现出学院化的发展趋势,这将导致“精致科学”的风险[13]。
(四)多样社会思潮的冲击与淡化
现代社会不断凸显的“多元主义”在文化和思想方面也在冲击、稀释、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传授者还是接收者的角度,被多元文化激扰的事实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也决定了在“大众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地位”要面对“多对一”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维护自身的主流地位就必须对社会思想场域中的其他观点进行回应,尤其是对错误思想进行反驳。
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大众文化,无论这些文化来自传统还是现代,无论这些思想来自东方还是西方,它们都因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异质性而处于“相安的疏离”状态。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发展首先应当构建起适宜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发展和传播的环境基础[14]。换言之,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个体文化和思想的选择空间更广阔,所能获取的知识资源更多,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认知方面的相对主义和行为方面的自由主义倾向,这也自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生活“进军”设置了阻碍,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化的同时需要肩负自我辩护和自我证成的艰巨任务。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最大挑战的则是,有意推进并且有意反动的错误思想和落后思想,它们不仅在方向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背反,更以域外意识形态的“系统规划”干扰大众的生活,企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抢夺生活阵地,正如西方媒体宣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其目的在于消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理论体系[1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叙事的优化策略:以提升解释能力为中心
(一)将提升“解释能力”作为重要原则
当下,提升马克思主义在生活领域的影响力,必须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在解释现实问题和构建相应策略方面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让大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优越性。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主流”的同时,把大众文化中多元化的实践方法用理论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释”,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服力。
首先,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生活的解释能力,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斗争”的内驱力去克服社会不良现象,克服大众自身在生活中的思辨不足,克服可能阻碍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一切因素,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的斗争精神。其次,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背景、现实应用、历史作用,在叙事方面形成一套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方法论。形成对于大众而言既“陌生”但“有趣”的叙事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实践的解释能力。再次,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对其他思想潮流的批判力,在论辩、批判、说服等各个方面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现代性症候”进行批判,对影响群众生活安定团结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对不利于集体生活和社会风气的错误思想保持警惕,在理论与理论的交流、文化和文化的碰撞中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事实”,永葆斗争精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方面坚持“解释能力”建设,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对事件的批判去促进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乃至于通过批判和斗争的方式对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予以消除。在原则上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唯一性,把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作为政治任务,作为社会中的“底线伦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原则问题”方面形成最基本的底线意识。
同时,“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也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习近平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成现实。”[16]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时代的精神文化气质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理论并行不悖。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以更高的站位总结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和域外文明中的进步因素以及现实社会中的积极因素,最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历史事实”,弘扬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能力”也将体现在解读历史经验的“叙事方法”上。也就是说,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在教育大众的知识立场、规范大众的道德选择、尊重大众的审美观点方面去讲好“中国故事”,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案例和群众的日常生活转向。首先,应当在“艺术”领域中,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制兼具政治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亦即“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17]。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历史和现实事件,并将这些解释成果通过红色艺术的形式发挥作用,进而促进大众在审美过程中体会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所在。
需要在“教育”领域中强调叙事、案例、实例等教育方式,以与群众生活能够产生直接类比关系的素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习近平强调:“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进而提出“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的中国方案[18]。以“艺术”或“教育”这类文化活动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化水平,实际上是要求相关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历史和现实中的生活现象,通过艺术的直观呈现和教育的语词叙述将科学合理的解释结论呈现给群众,使大众在文艺作品和教育叙事的比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精神现象”,拥抱大众文化
需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独一性”以及在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主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过程也要保持自身对其他思想的“思想解释”能力,在文化领域中包容和转化大众文化,在保持其“主流”地位的同时阻止错误思想的传播。
要鼓励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红色文化”走进大众生活,支持在大众生活中偏向中立、价值无涉的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释”能力,将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排挤”出大众文化领域。
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他大众文化的解释能力,也在于“传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自信”。当前,社会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19]。这一观点也启发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能力的自信,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体系在新时代的话语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大众日常的传媒沟通起来,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的联系程度。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是由自身的生活属性决定的。来自生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活的哲学”,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同时,它以批判性和斗争性的态度对社会中一切阻碍人的自由和尊严的事件保持“不满”,因此,只有在消灭阶级社会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可能宣告对社会改造的最终胜利。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化”,需要将这一问题扩大为一项综合的社会治理任务,应当把政治制度、市场经济、文化传播、社会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个建设部门投入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达的任务中。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生活具体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曹典顺.基于中国道路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逻辑[J].理论探讨,2021(3):72-80.
[2][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1、50-51.
[3]周清卿.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大众化与中国化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2):5-7.
[4]肖祥.美好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活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9(6):92-100.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7.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
[8]恩格斯.反杜林论[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1.
[9]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8-13.
[10]宋俊成,刘洁,杨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转向与实践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3(9):177-180.
[11]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38-41.
[12]李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28-30.
[13]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14]鲁芳,刘迪.日常生活变革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应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62-66.
[15]朱文婷,陈锡喜.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社会思潮辨析与引领[J].湖北社会科学,2015(6):19-24.
[16][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5-76、314.
[17][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4、324.
[责任编辑: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