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众报刊中的贫富思想简述
2023-04-29刘琴琴
[摘要]报刊是反映社会问题最直接的载体。通过1911年至1949年中国国内小众报刊中所载文章来看,贫富问题是该阶段的热烈讨论的社会话题之一,文章不仅有两百多篇,而且登刊的报纸与期刊亦有一百四十多家,其中《新世界》《时报》《东方日报》《社会日报》《立报》等报刊多次刊登该类型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定量分析,有助于了解近人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贫富问题并通过对其观点的剖析,试图从中得到有益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报刊;贫富;定量分析
一、近人对贫富差异成因的分析
近代中国是否存在贫富差距一说,近人的看法不一。其中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中国人所谓贫富不均,不过在贫的阶级之中,分出大贫与小贫。”认为中国不存在大富,只有大贫与小贫的分别。这是在对比当时中国的各项指标得出的结论。梁漱溟则认为“今日中国不是贫的问题,而是不能富的问题,是贫而益贫的问题。”[1]近人对于其贫富悬殊成因的观点有许多思考,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物质观点
贫富差距为何产生,近人有自己的观点。李伟《贫富不均的起源-从公产到私产》[2],认为最初人类的幸福追求感不强,主要以解决温饱为首要目的,加之其所能用到的工具有限,人们为了存活必须团结聚集一起,生活物资归集体所有,没有特权;管理事务者也只选择年长者担任,具体事务采取集体商议的方式。然而随着生产工具和获取食物方式的演变导致一部分人生产的食物有剩余,物资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开始分层,公社瓦解、国家产生。国家的产生这一趋势,也昭示了从原始社会走到奴隶社会,从没有贫富差异进入到榨取者和被榨取者的时代,高利贷和战争的存在加剧贫富差异的明显。纪玄冰《原贫富》[3]认为贫富现象是具有阶段性的,其问题的阶段性却是测量生产方法性质的一个标准。
(二)节俭观念
部分学者认为贫富之间是流动变化且无法固定的,如想保持财富的持久,在个人方面,就需讲求“勤俭”。《贫富无常说》[4]和《贫富阶级》[5],便指出富人会因为各种因素突然破产,穷人也会因为其他因素转变为富人,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勤俭贫富说》[6],其论道:“勤而不俭,虽其薪俸之收入。不下万金。而开支在万金以上,穷奢极欲,则富者必贫。”持同样态度的薛文龙在《人生无论贫富贵贱》[7]中明确指出国家富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依赖于“勤俭”二字。杨书诚《说贫富》[8]将克勤克俭与读书联系一起,认为贫穷的人只要能控制外在的物欲,节用开支、热爱学习,终有一日会飞黄腾达。虽然政界人士与部分学者把人的外在行为,作为贫富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倡导节俭的高尚品德。但也有学者不这么认为,蔡尚思《最反动的韩非经济思想-贫富的主要原因》[9],认为勤俭而富是有指代性的,它只是针对一部分人,这部分人由于世代的节俭而存有资财,但其充其量而论也只是小富阶段,真正的大富大贵之人,首先得有祖辈丰厚的资财为底,再加上经商或者其它敛财的行为来维持富有。
(三)多元论与天命观
贫富问题不是单个因素造成的,它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彦俊《贫富发生之原因》[10]邓恭植《贫富之原因》[11]和苏芬《贫富不均的渊源》[12],在认可素质、政权、生理和人口对贫富问题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方面达成共识,但三者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首先邓恭植认为人们职业交替的断代期和产业兴替与税制对于贫富问题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苏芬则重点于政治权和优先权的论述,认为政治的势力可以支配财产,强的民族会征服弱的民族,同样资源优先支配的权利也符合这个规律。其次彦俊认为贫富问题是由社会组织缺陷所致。另外还有学者从非自然的角度思考该问题,李耀南在《论贫富之由来》[13]中就说到贫与富由天而定,是命运的安排,人应该顺从它。
二、近人关于贫富差异的解决之道
对于贫富问题的研究,近人除了讨论其产生的原因之外,还提出了一些具有其时代特色的解决方法,具体内容罗列在下。
(一)思想方面的引导
抗日战争之前,便有学者提出贫富悬殊之首要解决方法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转变对革命思想的看法,近人认为以前的人谈革命就像要了他的命一样,这样的想法是不行的。《共产与均贫富之真义》[14]指出共产党可称为均贫富党,谈及了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平而导致,因此多数国家害怕谈及且故意打压,称其学说为谬论。作者认为这个行为是有误导性的,并且以古时学者所提的天下为公为例,证明其理论的可行性,让人们相信其理论、敢于谈论。而太虚《均贫富浅言》[15]则指出人们对革命思想的转变是需要时机的并且提出开明之士在论及革命二字时,也会有因为畏惧于专权不敢深析之的情况。明确指出真正敢谈及革命的时段,是辛亥革命之兴起胜利时。《均贫富论》[16]也提到人人都有享受同等的权力和幸福的特权。
教育方面也有政权人士明确提出以教育解救贫困子弟的想法,《张武为贫富求学机会均等请愿报告书》[17]提出将关税增加之额提出百分之十九作为贫困子弟的教育经费。《现代教育与贫富阶级》[18]和《求学无贫富无智愚说》[19]也认为教育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思想,从而缩小贫富差距。《现代教育与贫富阶级》中还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贫富情况,认为其加剧了阶级之间严重的断代,导致富者恒富,穷者更穷。因此作者提出应将全国中小学校收归国立、省立,发扬中国固有之文化,改变世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再通过此规定慢慢弥补阶级之间的断代链。
(二)消费观念的引导与重“能”
民国社会奢求享乐之风十分严重,为解决该现象,《论贫富互助运动》[20]和《贫富互助安定乡村》[21]等在提倡节俭的思想与行为的同时指出,富人应将自己所剩的东西捐给穷人,或者提供救济资金。近人认为个人的技能与社会提供的职位相对贫富悬殊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倡人应有一技之长或尊重有技之人,如《待人勿存贫富之见说》一文中提到对待有真本领和学问的人,应尊重他。而对于有的富人不懂创业之苦,却因身外之物而瞧不起穷人,这个举动进行批评,认为其是愚蠢、无知的。学者还认为“有位”也同样重要。其中丁佩芸《人满为患为我国致贫之由其说當否》[22],则指出民富则国富的观点。解决贫富问题,重在实业,使人人都有工作在手。虽然政府极力鼓励贫富互助,但由于社会中长期存在贫与富的对立情况。贫人仇恨富人,富人瞧不起穷人,二者关系恶劣。这一举措的实施存有一定的难度。
(三)西方救济之法的借鉴
学习西方救济之法亦是该时期的特点。《中外贫富相差之因素》[23],通过中美之间的经济对比,指出中国的经济是地方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所影响与牵制。就此提出发展交通,建立统一的经济网的措施。讨论贫富问题的解决之道时,近人还就西方贫富问题是否得到缓解进行了争论。吴景超《苏联贫富间的距离》[24]通过苏联1937年11月发布的最低工资不得少于每个月110卢布和1938年再次规定的最高薪水不得超过每月2000卢布的两组数据对比,得出两端的对比情况由最初的十比一变成二十比一。再从苏联与美国两端工作人员所得的全国薪资总额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美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慢慢缩短而苏联则在扩大。对于这一观点,申辛温提出了异议,他在《论贫富距离与按劳分配》[25]中提到苏联与美国的政体不同,所采取的经济措施亦不同。如此果断的将二者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片面的得出美国的贫富差距在缩小的论断,实为不妥。再者,邓绍先也针对吴景超的《缩短贫富的距离》[26]中提到了借鉴英美的救济方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盲目的借用西方的措施也是行不通的,如他在《民生主义阐微-物质建设与平均贫富》中提到用西方之救济法不利于解决中国之现状。并且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解决方式都有其优缺之处,因此提出应综合二者之优点,以此来促进物质建设。
三、结语
民国小众报刊大多侧重于讨论现象,而对相关的理论与措施的深层次论述较少,如《天气与贫富》《冬天之贫富观》《答贫富稍寒之不均》《暑天吃豆腐有感贫富悬殊吃法各别》等,只谈贫与富二者之间生活差距的严重化而不具体讨论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学者多数热衷于西方救济之法,《中美贫富之悬殊》《中外贫富相差之因素》等,提议采用西方的福利政策、公租房或者采用按劳分配等方法,以此来缓和贫富差距。但忽略了民国时期的中国是否具备相当的经济基础去支持这些措施。此外,关注平民教育。多数学者将眼光下移关注贫困底层人民子女的教育救济话题,以教育来缓解社会生活状况差异巨大的问题,从思想上解救或者扶起一个家庭,这个想法是可行的,但无法完全成功。
总体而言,通过分析民国时期所有有关贫富问题的文章,可以总结出:很多文章过度于描写贫富阶级生活之不同,重点内容并不突出;论述理论的考论不多,且不太符合当时所需。不过,这个时期的学术氛围比较浓烈、自然,各学者提出方法观点有很大部分能供后人所用及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8.
[2]李伟.贫富不均的起源-从公产到私产[J].读书生活,1936,4(3).
[3]纪玄冰.原贫富[J].新中华,1948,6(22).
[4]李润春.贫富无常说[J].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汇刊,1918(6).
[5]寄尘.贫富阶级[J].现代家庭,1939,2(9).
[6]晚香.勤俭贫富说[N].吉林:松报,1933?4?4(2).
[7]薛文龙.人生无论贫富贵贱[J].京师教育报,1914(6).
[8]杨书诚.说贫富[N].劝业场,1919?1?8(2).
[9]蔡尚思.最反动的韩非经济思想-贫富的主要原因[J].新文化,1946,1(7).
[10]彦俊.贫富发生之原因[J].国民公论(上海1928),1928(5).
[11]邓恭植.贫富之原因[J].友声,1924(5).
[12]苏芬.贫富不均的渊源[J].北大经济学会半月刊,1923(17).
[13]李耀南.论贫富之由来[J].少年(上海1911),1918,8(10).
[14]共产与均贫富之真义[N].时报,1926?2?1(2).
[15]太虚.均贫富浅言[J].社会杂志(上海1911),1912(5).
[16]夜鸣.均贫富论[J].青云,1913(1).
[17]张武.张武为贫富求学机会均等请愿报告书[J].众议院公报,1922(2)常会126:69-73.
[18]吟风野禅.现代教育与贫富阶级[J].广播无线电,1941(2).
[19]张华英.求学无贫富无智愚说[J].少年(上海1911),1918,8(8).
[20]董文琦.论贫富互助运动[J].东北论丛,1948,1(1).
[21]三言两语.贫富互助安定乡村[J].乡民(河北),1935,2(35).
[22]丁佩芸.人满为患为我国致贫之由其當否[J].爱国爱国女学校校友会年刊,1924(1).
[23]姘亚賓.中外贫富相差之因素[N].上海报,1935?6?3(1).
[24]吴景超.苏联贫富间的距离[J].南京中央日报周刊,1948,3(6).
[25]申辛温.论贫富距离与按劳分配[J].(转载太原复兴日报),知识与生活(北平),1948(24).
[26]吴景超.缩短贫富的距离[J].世纪评论,1947,2(3).
作者简介:刘琴琴(1997.9-),女,水族,贵州织金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区域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