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思考
2023-04-29完么措
[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青海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多元的民族构成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努力抓紧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重心,从各个方面和各个群体开展共同体工作,全面覆盖各个领域,从思想、教育、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上进行政策性的管理和精准化的任务布置,以提升青海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12
一、青海在我国民族工作的地位
青海地区是我国民族大花园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古至今,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风光、丰厚的地域资源和特色人文内涵都润泽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精神土壤,以其不可替代的历史沃土、价值来源和发展前景,成为我国不可或缺的民族地区。
(一)地理
青海位于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毗邻甘肃、新疆、西藏以及四川,是我国西北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人口流动的枢纽地带。由于其地域分布上处于五省的中心,且青海是西藏与其他藏区的区域交汇中心,在交通运输上起着连接西北藏区和内陆之间的枢纽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开通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以及玉树巴塘机场等重大基础交通工程,为加快推动我国民族共同体的构筑工作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的青海是“丝绸之路”的“青海道”,同时又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道,在长期的人员往来之中汇聚了多元的民族风俗、民族文化以及宗教底蕴,它是中西人文融汇和发展的重要土壤。因此从地理层面上也决定了青海起着团结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作用。
(二)资源
青海水资源条件优渥,拥有中国第一大内陆湖——青海湖,同时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著名的“三江源”,享有“中华水塔”的美誉。青海的地形差异极大,主要以山脉、高原和谷地构成,海拔差距显著,因此海拔高的地区蕴藏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同时在山间谷地利用冰川和湖水资源进行农业耕种,实现了资源循环。
(三)政治
我国古代对青海的管辖决定了青海的不可分割性。早在西晋后期,吐谷浑政权便在藏区建国;到元明以后,中央政府将青海藏区划入国家疆域,并在边境守卫和内陆边地的运输上发挥了显著作用;明清时期,青海主要履行保卫边疆的军事国防职责,在此期间青海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如著名的青海土族李土司李英、李文叔侄。这些历史都见证着青海在中国历史演变进程中的重要位置。
进入近代,青海于1950年正式建立起青海省人民政府,由此真正收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在新中国的领导和管理之下,青海和内地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中央人民政府对于青海的文化宗教等也持有极大的尊重,因而代表当地信仰的人群如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等在内的诸多高僧大德都积极地投入到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运动之中。这些事件见证着青海在新中国和平稳定和持续发展路途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1]
二、新时代青海地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青海的民族工作重心。青海政府和管理部门谨遵上级指导,完成地区使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各个工作领域,全面培育、提升、巩固和发展青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一)意识形态
青海民族地区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核心,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思想的内核,积极在青海藏区宣传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将其内化成为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意识、外化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青海聚集了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在其行政区域内划有6个民族自治州、34个民族乡,长期以来都高度看重当地民族工作的进行。在党的谋大局思想指导下,青海的各级基层组织积极建设当地。
(二)教育
青海民族地区在教育方面严格落实“民族共同体”的大局观念,强调中国历史和青海地区历史、中国文化和青海地区文化、中国民族和青海民族之间不可割裂的母子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深化青海民族地区人民的政治身份,深化青海学子应有的国家民族是非观,从思想上进行根源上的教化。高校承担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重任,在教育领域进行全方面的团结思想覆盖,组织改编国家层的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的专题课程,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将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到广大师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层面。除此之外,青海还推行双语教育,实现了民族语言和通用语言的有机结合;双语教育既保留了青海语言文字的传统,又推动通用汉字的学习,使得少数民族增强了其身份认同感,同时又促进了民族团结教育。
(三)思想政治
青海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民族工作现状提出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作为其在政治方向上的指导思想;青海省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实”的讲话,并进一步归纳成“四个转变”用以指导青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党对于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同时深化青海民族地区对于党的认可和支持,严格落实拥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3]。除此之外,青海民族地区作为偏远地区,其在法治管理上的政策和力度也影响着当地的治安水平与社会和谐程度;严抓法治工作,坚持以法治的思想和法律武装,坚决反对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定的敌对势力及“三股势力”,严厉打击大汉族和极端主义,坚决对抗一切破坏社会和谐与民族关系的敌人,坚决纠正和消除地区民族歧视、民族定型等狭隘和有害的民族观念。
三、青海尚存的民族工作缺陷和应对建议
多年来,我国边境关系较为平稳,但也出现过破坏民族和谐与人民安定生活的群体。这些组织在利己主义的思想之下妄图希望通过民族分裂、破坏中华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来实现自己民族的最大权益,这些刻意制造民族矛盾的人群试图扭曲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史,只强调自己民族的利益所得,其暴露出的正是我国民族关系不稳定的问题内核所在:
(一)我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构筑不够牢固的问题
从国家大背景出发,外部环境对中华民族问题的政治强权和越线行为从未停止。自新中国建国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始终从意识形态上进行政治势力的渗透,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挑战和打压从未结束,以“和平演变”为目的的国际外部力量和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的“三股势力”等内部力量对我国青海民族地区的安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打击。青海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之一,在原有文化的复杂交错和宗教文化流行的大环境之下,价值体系上的内外推拉成为牢固构筑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制约因素。
解决此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有所针对地排除影响和加强认同。排除影响主要是针对外部环境的打压,面对西方文化霸凌主义,我们要表明自己坚决抵抗的态度,并进行有力的反驳和回击,及时阻绝分裂势力在青海的渗透。价值观塑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等根本性思想的构筑;另一方面是精神世界的思想意识,包括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具有地区特殊性的思想的构筑。要切实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划分鲜明的界限感,以避免有心之人利用政治和文化中间的灰色地带有意触发民族关系的敏感区域、引发民族信任危机;而根本性思想的构筑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宣传和全员教育,尤其以学生群体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具有重要的继承属性和传播属性,要重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4-5]
(二)我国民族权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现阶段,青海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较过去已取得显著提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深化,以及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物流行业的配套跟进,在畜牧业、农业和奶制品行业的商业性收入获得巨大突破。但这是青海民族地区对外的经济呈现,更重要的是其内部民生问题体现和物质水平的发展。[6]
从体制上剖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经济部分在青海发展进程中的负面影响显著。在进行发展资源分配上,青海占据劣势地位,比如进行招商引资时,企业需要充足的劳动力、生产原料以及生产空间等资源,青海的地广人稀和远离内陆成为了其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大的阻碍;[7]原生态环境为青海带来了旅游资源和一定的生产资源,但是在重点维护前者的基础上就势必与市场经济扩展相矛盾,使青海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解决此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有所针对地查漏补缺。查漏,查青海民族地区现有的经济发展短缺点,即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痛点;补缺,补青海现有的经济发展支柱力量的可进步空间,即将青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优势点发挥到最大程度。如此一来,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经济发展阻力,保证物质水平的稳步提升。
综上所述,青海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更离不开青海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青海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发掘深层潜能,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内部活力,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巧妙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从而全面提升地区经济实力;要继续利用新时期中央提供的政策支持深化东西部合作,发挥自身的民族文化优势,增强自身的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东西协同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铸牢青海民族地区的民族共同体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我们发掘出了青海民族地区在民族团结方面的优势,也发现了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铸牢青海民族地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中的重点,实现青海民族地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中央和地方的联手合作,需要结合青海的地区实际、考虑到青海独特的文化风俗等一系列特点,进行有分寸、有针对的解决。构筑好青海民族地区意识形态的安全屏障,是当今信息传播飞速、文化丰富多元的社会大环境下的必须,也是维护青海藏区的地域和平和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必须,更是实现我国多民族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必须。
参考文献:
[1]王永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22(2).
[2]耿玉洁.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22(12).
[3]于晓.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22(11).
[4]焦堃.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7):159-161.
[5]扎西达娃.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在前列的实践与思考[J].青海党的生活,2022(8):7-8.
[6]赵英.新时代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民族事务治理为视角[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5):161-168.
作者简介:完么措(1999.2-),女,藏族,青海共和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