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评弹《姑苏水巷》作品分析

2023-04-29倪雅静

当代音乐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

倪雅静

[摘 要] 苏州评弹是一种以说唱为基本形式的传统曲艺,源于江苏并流行于江浙沪一带。苏州评弹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众多唱腔流派,也创作出众多优秀的作品。《姑苏水巷》便是其中之一。文章从整体上分析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介绍苏州弹词开篇《姑苏水巷》的创作者。重点从弹词入手分析苏州评弹《姑苏水巷》,旨在深入探究苏州评弹《姑苏水巷》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为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蓄势赋能。

[关键词] 苏州评弹;《姑苏水巷》;唱腔流派;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3) 11-0086-03

苏州评弹,亦被称为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是一种以苏州方言表演,兼具说、唱的传统曲艺形式。苏州评弹艺术历史悠久,在清乾隆年间已颇为流行。各大名家流派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促进苏州评弹书目、风格、表演形式与艺术特色的多元化。在苏州评弹表演中,评弹艺人会唱一段与内容无关的小段,与开场白类似,因此被称为苏州评弹开篇。《姑苏水巷》便是苏州评弹开篇,最初用来吸引观众,在评弹艺人的发展与延伸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评弹艺术形式。评弹艺人对弹词开篇十分重视,经过艺术加工与处理彰显出个性风格,进一步推动苏州评弹艺术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一、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

苏州评弹,分为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两类。苏州评话,俗称“大书”,以表、白为主,通过“说”的形式讲述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重在叙述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在舞台表演上只说不唱。苏州弹词则是说唱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三弦、琵琶等拨奏乐器弹唱,运用唱腔技巧将感人故事娓娓道来。苏州评弹最为鲜明的艺术特色为语言特色。无论是只说不唱,还是说唱结合,语言都是苏州评弹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要素,也是评弹艺人向听众传递情感、信息的重要工具。

(一)生活化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用于生活并超越生活。苏州评弹起源于苏州,对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小调、地方戏剧等艺术形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艺术范式,也在历史积淀中孕育了生活化的评弹语言艺术。苏州评弹最为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便是“说”,说的是国家大事、历史经典,“说”的对象则是普通大众。虽然苏州评弹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但其依然是江南一带公众视野中、心目中最具亲和力、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之一。每一代苏州评弹艺人都说苏州词、讲苏州话,运用纯正的苏州语言拉近人们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苏州评弹的弹词源于生活,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无论是对苏州方言的运用,还是对生活语言艺术的吸纳,都赋予了苏州评弹语言以生活色彩、生活智慧、生活情趣,优秀的苏州评弹艺人善于用生活化的语言为观众打造熟悉、真实的艺术审美空间。在表演时如同山涧流水般澄澈悦耳,或是如同春雷般气势磅礴。使得苏州评弹成为江南一带民众心中零距离的艺术形式,触动人们的心弦,打动人们的内心,让人们领略苏州评弹艺术之高雅、生动[1]。

(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苏州评弹无论是作品本体的题材、立意,还是表现形式、艺术手法,都贴近生活且不落俗套,是一种高雅但亲和的传统曲艺。苏州评弹的受众面广、群众基础扎实,其吸引力源于苏州这片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苏州给人以质朴、传统之感,但也不失活泼与活力,吴文华依托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得以实现现代化传承。深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文化环境,为苏州评弹语言艺术的形成提供了支撑,也让苏州方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为苏州评弹的艺术实践提供了保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苏州历史、文化造就了苏州方言,而苏州方言自身便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苏州方言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便由此而来。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浊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尖团音分化,有着28个声母,49个韵母与7个声调。苏州评弹以苏白为标准音,在语法上多以部分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加“里”“能”等后缀,形容词形式构成生动且复杂,以表示不同的程度。在苏州评弹表演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以及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充分体现出苏州评弹的语言特点,也让苏州评弹在表演中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将观众带到故事情境当中。

(三)鲜明的人物形象

艺术的要义在于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苏州评弹艺术也不例外。苏州评弹无论是经典作品还是新创作的作品,都有著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需要通过对不同角色形象的塑造,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揭示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剧中,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社会阶层、在故事中的定位及其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由于苏州评弹表演以说、唱为基础,难以通过服饰、肢体动作等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因此在表演中会利用苏州方言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苏州评弹艺人善于通过对苏州方言的应用与变化交代人物的来源、地位、关系等信息,常一人分饰多角。通过对生活中人们语言交往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等的细致观察,将生活化的语言艺术要素融入苏州评弹表演中,体现出剧中不同角色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语气语调、语言风格,进而揭示人物的思想方法、生活习惯、行为特点,使得人物角色更加立体、饱满[2]。

(四)时代化的语言演进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苏州评弹走出江南一带,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多元化语言文化融入苏州评弹这一相对成熟的语言体系当中,便于苏州评弹艺术在不同区域内的表演与创新。从语言设计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苏州评弹呈现出时代化的语言演进趋势。一方面思考将不同语言与苏州方言融合的有效路径,经过不断地艺术化加工、修改与完善,在弹词中保留苏州评弹的语言艺术传统,将地方语言特色元素融合到苏州评弹中,体现出苏州评弹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内弘扬苏州评弹文化;另一方面则根据评弹艺人的表演需求,通过对语言要素的运用拉近苏州评弹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深度挖掘剧中不同人物角色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通过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内在感受,设计出更加贴近剧情与人物的弹词。苏州评弹语言的时代化演进,推动了苏州评弹语言艺术的多元化,让苏州评弹在众多传统曲艺中脱颖而出,探索出一条现代化与创新化的发展道路[3]。

二、苏州评弹《姑苏水巷》作者简介

苏州评弹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点,与昆曲相比,苏州评弹艺术的长盛不衰,逐渐成为苏州人的生活娱乐方式。近年来,苏州评弹逐步突破地域性发展的桎梏,从艺人员数量增加,并且在各个地区开展苏州评弹展演活动。苏州评弹艺人不断推动书目、唱腔、表演形式的革新,力求实现苏州评弹艺术的现代化传承。盛小云,原名陈红卫,出生于苏州评弹世家。当盛小云读小学二年级时,正值苏州评弹复兴,演出活动愈发频繁,苏州评弹艺术氛围更加浓厚,盛小云在书场中逐渐喜欢上这种高雅但不失生活气息的传统曲艺。盛小云在苏州评弹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嗓音条件好、乐感强,再加上坚持不懈的练习,让盛小云在说噱弹唱上有所成就。1983年,盛小云考入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后进入苏州市评弹团,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苏州评弹表演,曾获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文华新节目奖等多个奖项。

盛小云对待苏州评弹,始终保持着传承与创新并重的观念,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推动苏州弹评的创新化发展。在长期的舞台演出实践中形成了嗓音明亮、音色甜醇、唱腔委婉、刚柔并济的个性风格。盛小云擅“丽调”,“丽调”是由弹评艺人徐丽仙所创的评弹唱腔流派,脱胎于蒋调、徐调,并融合了苏滩、越剧等戏曲曲艺之精髓,具有柔和委婉的特点。在江苏省曲协和苏州评弹团联合制作的音乐电视中,盛小云领唱的《姑苏水巷》获文化和旅游部第九届文化新节目奖。

《姑苏水巷》为苏州弹词开篇,具有“开场白”的意义,也是苏州弹词表演前具有唱腔流派特色的开篇唱段。此部弹词开篇在音乐形式上博采众长,从民间小调、戏曲中吸收音调,极富歌唱性。其核心音调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自然而然的调性转变,核心音调在乐句中的贯穿,以及节奏形态、旋律线条的变化,给人以柔和温婉之感。盛小云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觉得江南的感觉是朦胧的美,典雅、柔和、精致,江南人的心境特别静、内敛、含蓄,所以江南有才情的文人特别多。苏州从古到今都是这种格调,在苏州园林里听一曲评弹、昆曲,整个氛围浑然一体。但如果在苏州园林里唱秦腔,就会觉得格格不入。江南所有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姑苏水巷》通过评弹技艺为人们展开了一幅“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画卷,其总体风格与评弹艺术保持一致,也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美学思想,在含蓄内敛中讲述中国故事,用苏州语言展现苏州美景。不仅如此,被称为“评弹皇后”的盛小云在苏州评弹表演中生动展现出《姑苏水巷》的艺术特点,伶俐的口齿,大方的形象,流畅表演出各地方言,也为苏州评弹艺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启示,鼓励当代苏州评弹艺人注重传统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保留苏州评弹艺术的传统韵味,在其中融入时代元素,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苏州评弹艺术作品[4]。

三、苏州评弹《姑苏水巷》作品分析

苏州评弹用苏州方言说唱,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唱词上音乐与语言艺术性兼顾,有着如同传统诗词般的韵律与意境,在弦乐与唱腔的辅助下极富画面感、艺术感染力。苏州评弹唱词对仗工整,有着一语双关等语言特色,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善于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绘画面,将情感诉诸字里行间,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姑苏水巷》的唱词有着江南水乡的柔和,带有浓重的中国古典诗词特点,语言简洁但不失生动,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又有对故事情节的叙述,短短几句唱词展开一幅优美的画卷。

《姑苏水巷》唱词:姑苏水巷幽幽水巷巷幽幽,悠悠小舟舟悠悠。快浆轻橹拱桥过,碧波清清抖绿绸。一条水巷画一幅,人家尽在画中留。姑嫂刺绣窗前坐,笑语欢声一起流,一起流。朵朵彩云波上浮。一条水巷笛一只,橹声依呀到门口,卖花姑娘音色柔。一条水巷歌一曲,垂钓翁,坐船头。放长线,下鱼钩,鲤鱼上天笑声稠。一条水巷弦一根,书场开张在新楼。琵琶声声脆,金嗓舒歌喉,乡音分外亲,乡情浓如酒。苏州评弹妙无俦,妙无俦。幽幽水巷巷幽幽,诗情画意不胜收,水巷人家尽风流[5]。

《姑苏水巷》的唱词具有结构美、音韵美,韵脚严格整齐,通篇可诵,有着如同诗歌般的意境,善于用“水巷”“小舟”等意象创造出超越现实、虚实交织的广阔意境,给人以身临其境般的审美体验。唱词细腻婉转,清丽的唱腔、柔和明媚的音色,赋予唱词以画面感与歌唱性,在其中也蕴藏着创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唱词中以寥寥数笔便生动描绘出姑嫂绣花、卖花姑娘叫卖、老翁垂钓等画面,动静结合、虚实交织,有着极强的叙事性,情节连贯、层次递进,跟随艺人的说唱,走进江南水乡寻常人家美好的生活,尽情感受江南水乡优美的景色,体会苏州评弹之精神内核与审美价值追求。

苏州评弹《姑苏水巷》有着苏州评弹的语言艺术特点。苏州评弹开篇善用拟声词,通过模仿动物或事物的声音以增强艺术真实性,将人们代入到故事情境当中,带给人们以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姑苏水巷》唱词中的“依呀”便是拟声词,用以模仿摇橹时的声音,听时仿佛可以感受到水面上小舟由远及近、一路前行,两岸景色美不胜收,与两岸乡亲挥手打招呼。苏州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构成复杂,有ABB、AAB等多种形式。《姑苏水巷》唱词中“巷幽幽”“舟悠悠”便体现出苏州方言中形容词的构成特点,表现出水巷幽深、小舟在水面上摇晃的画面。

《姑苏水巷》在风格上轻松活泼、意境深远,唱词对仗工整、充满诗情画意,带有如诗歌一般的韵律美、结构美、意境美与音韵美,以苏州评弹艺术为载体,生动展现出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生活习俗,在苏州评弹表演中起到吸引注意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结   语

苏州评弹是一种说唱结合的艺术形式,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与语言特色。在语言艺术上注重对生活化语言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善于运用苏州方言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在当代发展中融合多种语言艺术要素。《姑苏水巷》为苏州评弹开篇,起到开场白的作用,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将观众带入评弹艺术境界中。此部评弹开篇风格鲜明、唱词生动、意境深远,体现出创作者对苏州评弹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为当代苏州评弹艺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金文娟.苏州评弹音乐之艺术表现形式[J].戏剧之家,2020(04):39.

[2]金慧新.苏州评弹的语言艺术[J].剧影月报,2019(06):80-81.

[3]刘延娜.浅论苏州评弹的媒介性[J].曲艺,2023(02):23-25.

[4]孙伊婷,孙惕.江南雅韵——苏州评弹的人文历史[J].江苏地方志,2022(04):8-11.

[5]黎学锐,高健.传播媒介视角下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发展[J].出版广角,2021(02):67-70.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处理
论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口头传统的文化价值
关于武术礼仪开展的重要性分析
健美操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刍议尖扎藏族“则柔”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