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创新高校民间音乐教学方式的策略

2023-04-29范琳琳

当代音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民间音乐高校教学教学方式

[摘 要]我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其中民间音乐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是我国非常珍贵的文化瑰宝。从定义上来讲,民间音乐主要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一辈又一辈的人民相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该创新民间音乐教学方式,利用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创造更多音乐艺术表达方式的目标。然而,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民间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进而帮助学生发展全面的音樂知识,为我国的音乐事业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高校教学;民间音乐;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J6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2233(2023)10-0-0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持续加快,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各个层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其中,在音乐教学中,民间音乐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还是对于音乐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音乐是一条重要的民族“精神纽带”,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作为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摇篮,高校应着力改革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将民间音乐纳入高校音乐教学,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摸索出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从而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一、传统民间音乐的含义

对传统音乐发展而言,音乐是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历史长河中,音乐不断地更新变化,富有历史韵味,具备无穷的艺术魅力。在古代社会当中,音乐都是由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无意创作出来的,不具备系统化,音乐发展也不够成熟。古代社会出现了许多民俗乐器和音乐。古代音乐和民俗乐器各有特色,展现了古代音乐特定的结构和风格。汉代、唐代、宋代等时期,诗词歌赋逐渐盛行,为传统的民间音乐注入更多的文化特质,促使民间音乐广泛地传播。民间音乐发展到明代和清代,逐渐形成了昆曲、说唱、皮黄腔等,出现各式各样弹唱小曲,占据了音乐市场。到了民国,京剧的盛行,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粹。传统音乐蕴含着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各朝代历史的变迁。挖掘和运用音乐元素,不仅仅需要展现现代音乐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也需要展示现代音乐深厚的文化蕴含。传统的民间音乐与声乐教育相融合,教师应该从认知方面转化目前音乐教学的思想,音乐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动积极地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探索传统民间音乐与声乐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全新的视角审视高校声乐教育模式,运用人文气息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弘扬和继承传统音乐,增加学生的音乐造诣。

二、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一)高校音乐老师对民间音乐不够重视

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普遍存在轻视民间音乐的现象。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可以发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崇洋媚外”的思想,导致很多音乐教师没有意识到民间音乐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民间音乐难登大雅之堂。部分高校音乐教师因为自身的原因,所接受的是西方主流的音乐教育,对民间音乐接触较少,因此对民间音乐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对民间音乐进行分析与思考的意识与能力,更谈不上进一步挖掘民间音乐在音乐课程中的价值了。

(二)教材缺失,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在国内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的时候整体上参考了西方国家的教学方式,同时在这些专业课程的教材当中,很少看到与民间音乐相关应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个别对民间音乐研究颇有造诣的教师,但由于缺乏民间音乐的相应教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民间音乐大规模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也就无从谈起。

(三)民间音乐的内容素材不足

尽管国内已经有相关部门组织编写有关民间音乐作品的教材,但相关的内容素材依然是凤毛麟角,难以满足高校音乐教学的需要。因为缺少民间音乐的相关素材,国内高校的音乐教学不得不引入大量的西方音乐填补课程教学中的空白。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是因为现阶段所编写的民间音乐素材,还不能有效切合高校音乐教学,因此或多或少对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教学内容设置缺乏趣味性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师只讲授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没有扩展课本中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虽然实践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但相对于理论教学环节,该环节则略显薄弱,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形成良性互动。民间音乐是一门相对比较灵活的课程,不深入民间接触真实的民间音乐,是根本无法掌握民间音乐精髓的。

(五)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灵活性、多样性不足

现阶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许多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知识时,却较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有悖于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传统的音乐教学多采用讲授法,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容易造成个别差异的产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

三、高校民间音乐教学价值

(一)承载与传播不同文化符号、文化内涵

我国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乐者,天地之和也”。中国自古就有以礼乐养德的传统,古时的圣人都非常注重以乐养人、以礼养人。好的音乐不但可以发展人的心智,还可以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同时,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对音乐教材理论知识的传达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如音乐文化背景、基础声乐理论、乐理知识、演唱或演奏、舞台表演等具有的教育价值,其中承载与传播多种文化内涵是音乐专业课程教育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如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大多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文化,通常借助民歌、舞蹈、奏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种神秘或神圣的色彩。因此部分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的教育时,往往通过设置多种音乐内容、表达方式,以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和人文内涵,展示出社会结构运作过程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民族音乐本身的思想教化含义。

(二)传播音乐专业理论知识

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并对学生进行歌唱、表演等表现形式的教学。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学习情况的背景下,音乐课程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教育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材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利用课外的多种音乐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讲授、课堂演示和交互实践,从而培养出拥有音乐专业知识储备、可以对外实践表达能力的人才,从而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应该具有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育人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音乐是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丰富又具体的内涵,在情感表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历史长河中,音乐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给予人们全新的视觉体验。当今时代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课又是陶冶音乐情操、了解深层内涵、发现生活美的重要途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与学生个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创造音乐课堂的学习环境,进行一些有难度的乐理知识、曲目演唱、器乐演奏及舞台表演等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个体思维意识、心理认知、行为习惯和审美体验的理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审美倾向、喜欢的音乐形式,从而发掘出音乐中蕴含的意境之美、和谐之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文化的背景知识和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训。例如,通过对校歌、国际歌、红色革命歌曲、新时期歌曲等的教育与教学,从个体到国家、民族和社会特性出发,把“思想观念”与人自身的价值追求相融合,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素质教育。

四、高校声乐教育与传统民间音乐融合的重要性

(一)声乐教学的发展需要

当前的声乐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声乐教育忽视了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统音乐的精髓背道而驰。因此,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音乐教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技巧的训练外,更要将传统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有些教师比较注重西方音乐教学方法,忽视了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认知上的错误,致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没有足够重视。面对音乐教育中出现的种种缺陷,音乐教师要适时地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找到现代音乐与传统民间音乐之间的结合方法,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取代单一的教育方式,让自己的教育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教师应平衡现代音乐和传统音乐之间的冲突,促使音乐教育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需求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遗产。我们要牢记我国的历史,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展示了民族的历史,也展示了民族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异质的影响,这些异质影响了我国民间音乐教育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对西方的教育方式较为偏重,过于强调对音乐技巧的学习,把西方的唱法放在第一位,这样就会持续地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在学生的认识中,逐步地产生出重西方、轻民族的音乐观念,这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十分不利。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要融入传统的民俗音乐,这是一条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道路。

(三)培育音乐人才的需求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坚持民族的一切,就是世界的一切。这种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民间音乐的韵味。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了解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音乐教师要持续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思维,持续地对音乐的教育进行革新,持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继承并发扬传统的民间音乐,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五、创新高校民间音乐教学方式的策略

(一)提高高校音乐教师对民间音乐应用价值的认识

高校音乐教师为人师表,自身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的三观带来影响,如果教师自身对民间音乐没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教学课程的实施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先在高校音乐教师当中加大民间音乐的宣传力度,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民间音乐的应用价值,提高音乐教师对民间音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推进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实现音乐课程从西方教学方式为主导,转变为以民间音乐为主体,为传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接班人。

(二)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学生,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格外关注。因此,教师在开展民间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激发学生对于民间音乐艺术的兴趣。同时,在现代社会,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完美、具体地将民间音乐的声音画面展现出来,使其更加生动化、趣味化,缩短学生理解的过程,生动形象地传达教师的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民间音乐知识,对音乐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民间音乐艺术。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其中的主体性优势,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灵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以戏曲教学课堂为例,高校音乐教师可亲自走访民间,汲取民间戏曲精华,拜访戏曲名家或艺人,收集整理多媒体课件资料,丰富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展现方式,以声音、画面、文字等各种方式予以展现,如或高或低、或刚或柔的唱腔,五彩缤纷、颜色各异的脸谱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获得各种感官的高仿真体验,还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戏曲这一民间音乐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内容。

(三)加强民间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对音乐这一门学科的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其不仅具有人文性,还具有艺术性,能够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民间音乐融入其他教学环节或者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既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民间音乐艺术,又可以使民间音乐得到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

首先,将民间音乐和声乐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学生在学习陕北民歌《兰花花》时,单单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用正确的唱腔将其演唱出来是远远不够的,这只做到了演唱这首民歌的“形似”,要想真正做到“神似”,还应该知道这首歌的体裁、时调以及创作时的人文环境、历史背景等。只有掌握更多的民间音乐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研究这首民歌,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韵味,将其完美地表演出来。

其次,将民间音乐和歌曲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民间音乐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展开主题创作。比如,《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包楞调》等民歌中采用的“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又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段落与段落之间运用“换头合尾”等创作手法;等等。这些创作手法既可以很好地将主题展开,又可以形成统一、完整的音乐风格。将这些创作手法运用到歌曲创作之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将民间音乐融入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了解我国传统的民族歌曲、戏曲艺术、民族乐器等。例如,在学习《戏曲音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脸谱、穿上戏服,在音乐的背景下去表演戏曲中的人物,亲自去体验戏曲的魅力,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民间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调整音乐课程标准,完善音乐教学体系

如果说教学内容是高校音乐课程的血肉,那么教学体系则是高校音乐的骨骼。完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对于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的音乐专业知识和弘扬本土民间音乐的人文精神,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为此,我国高校的领导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将音乐课程本土化,走出一条适合民间音乐发展的道路,逐渐改变现阶段在音乐教学西方化的现象。首先,加强民间音乐现阶段在高校音乐体系所占的比例,为高校音乐本土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后盾;其次,根据民间音乐的形式复杂程度、难度等级和内容的丰富程度,将相应的音乐教学划分为不同等级的课程,从而形成新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入门到高阶,逐步掌握民间音乐。

(五)提升学生乐学意识,促进传统民间音乐多元化发展

乐学意识能够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在声乐教学中,学生能否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全身心地参与声乐学习,将会对声乐教学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声乐学习属于一种具有歌唱性质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一种自然、愉快的心情下学习声乐,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地对声乐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够用一种充满激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声乐的学习过程中, 能够真实地体会到传统民间音乐的韵味, 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声乐的训练之中,从而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声乐教学成果,推动传统民间音乐与声乐教学的有效结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音乐教师要始终贯彻“个人化”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勇于创造, 公平、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声乐教学成果,掌握他们在声乐教学中的真实情况,引导他们逐步发展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歌唱方式,推动传统民间音乐逐步朝着多样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结 语

随着各地政府对民间音乐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如何让民间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每个音乐事业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应该牢记使命,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根据地方的教育目标,充分挖掘当地民间音乐的优势,增强师生对本土文化的传播思想观念。通过教师的正面引导,学生能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王恒华,许子吉.广西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20(23):223-225.

[2] 石晶.试论贵州仡佬族民歌音乐在地方高校的传承路径[J].黄河之声,2021(01):14-16.

[3] 廖晖.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与地方音乐的传承经验谈[J].中国外资,2013(12):269.

(责任编辑:尤 雷)

[收稿日期] 2023-09-07

[作者简介] 范琳琳(1976— ),女,硕士,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天水 741000)

猜你喜欢

民间音乐高校教学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时期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衡水地区民间音乐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