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2023-04-29卞艳青
卞艳青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MR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在术中的总出血率上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一次切除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手术复发率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 EMR对消化道息肉进行手术,可以明显地改善病人的各项临床参数,缩短了病人的手术时间,增加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二次复发等问题的出现,其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普及。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效性;安全性
Study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MR treatment for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BIAN Yanq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hong County, Suqian, Jiangsu 223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thelial method receptor (EMR) surgery for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Methods: Select 100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hospitalized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of 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cases. Based on EMR,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treatment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ut the defecation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two groups; The success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Results: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MR on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Conclusion: The drug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Gastrointestinal polyps;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ffectiveness; Security
消化道息肉发源于胃肠道上皮,凸起于粘膜表面,并进入到消化道中的局限性疾病称为消化道息肉[1]。其患病率及检出率日益增高,被认为是肿瘤的前期病变。如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现病变,做出病理学检查和手术治疗,这对防止它的恶变,对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近几年,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被广泛应用[2]。EMR即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是对扁平隆起性病变(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肉经内镜下措施(注射和吸引)使病变与其固有层分离,成为假蒂息肉,然后圈套或电切的技术[3]。对于2cm的病变,EMR多被應用,由于该技术难以完整地切除,对于较大的病变,也可以使用 EMR进行分次手术,多数患者在接受EMR治疗后都能得到较好的疗效,本文探讨消化道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共100例,169处按山田分型法确诊的消化道息肉(包括山田I-Ⅳ型)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两组年龄6~85岁,平均年龄(48.6±5.2)岁。两组息肉共169枚,EMR组81枚,电切组88枚。两组息肉分布、山田分型及息肉大小均采取随机分配。两组息肉分型[4](山田分型法):Ⅰ型(广基型)35枚,占20.71%,Ⅱ型(隆起与基底呈直角型)19枚,占11.24%,Ⅲ型(亚蒂型)81枚,占47.93%,Ⅳ型(有蒂型)34枚,占20.12%。息肉大小:直径≤0.5cm45枚,0.5~1cm72枚,1~2cm37枚,2.5cm14枚。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首先在胃镜下发现一个有息肉的病变,可以先使用吸引器把病变附近的排泄液抽出来,使其完全显露出来,然后将设备的输出功率设定在30~80W之间,在其根部附近0.5cm处做一个环状的电凝手术,如果是比较大的话,可以采取分次手术的方式,在手术过程中要做好止血工作[5]。
观察组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仪器与装备:采用OlympusCF-290电子消化道,OlympusESG-100高频电发生器,套环装置采用Olympus公司的EMR专用套环装置,NM-200U注射器,1:1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Olympus钛合金等。使用的方法是用一根内镜注射针沿病灶边缘1、2mm的角度,指向病灶的中心点,在胃部的胃部注入1:1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大约5~20mL),以能够让病灶凸出为准,如果在注入之后,病灶抬高就可以进一步的处理。用陷阱方式(30~35W,30W,單级,脉冲电),把病人的病变基底全部切掉,但要保证完整性[6]。对于20mm以上的突起性肿块,采用环状物固定装置,将肿块分成几个部分进行环状物摘除。电切方法:采用比周边的基底面高0.2~0.4cm的钩状物,将钩状物插入到比周边的基底面更高0.2~0.4cm的位置,再用高频电凝电切方法切除,取下的息肉与EMR方法相同。对于有分叶或较大的息肉,可以采取分段套切术切除。术毕认真检查有无残留的组织,有无出血,有无切口等。如果有少量的残渣,可以进行部分烧伤。如果有轻微的渗出,可以在皮肤表面进行1:1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者是用8~16mg和20~40mL的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局部喷雾,或者是用钛夹夹住出血部位。手术后用吸管机或吸管等方法将手术后的大块组织取下,用小针尖将其打开,然后用4%的福尔马林溶液将其中的小块组织溶解,然后在组织学实验室进行组织学观察[7]。术后护理:做完手术之后需要躺在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1~3d的禁食、补液、黏膜保护剂、预防性止血等药物的使用,之后需要慢慢的从流食逐渐恢复到普通的饮食。以术后7d为观察窗口,对被切下的病灶进行全面的病理学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1)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便时间。(2)一次手术的手术成功率。(3)在1年的追踪期内,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4)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穿孔,感染等手术中的合并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但术后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一次性切除成功率和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切除率更高,术后复发率更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好发于中年男性,症状为腹痛、贫血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消化道息肉是由于长期受到物理、化学等多种因子的长期作用,导致胃肠道发炎或胃肠道上皮细胞发生突发性增殖而导致的疾病。
在消化道息肉手术中,胃镜下的胃肠道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尤其是在扁平型和直径较大的胃肠道上皮的肿瘤,其效果更佳。前期的实验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排便次数较少,一次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并且有较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该手术能够精确地切割病变,不需要传统的电切方式进行大面积的切割,对肠组织的损害更少,病人的康复速度更快,复发更少。同时,治疗组术后的各种手术及手术的相关因素均显著降低。对其进行研究,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上颌窦黏膜手术,在不损害肌肉的情况下,从而减少了手术中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手术后的快速康复。传统的高频电切术虽然成功率高,但并发症发生率也高,而且手术后的样本都是碎片化的,有很多残余的病变,所以会有很多的并发症和复发性。
综上所述,应用EMR对消化道息肉进行手术,可以明显地改善病人的各项临床参数,缩短了病人的手术时间,增加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二次复发等问题的出现,其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孙岩岩.常规手术与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2):68-70.
[2] 刘思延.EMR联合APC治疗消化道多发息肉对IL-1β、IL-8、IL-12及复发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7):7-9.
[3] 蔡以友.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疗效[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63-64.
[4] 都超群,赵明巍,贾伟,等,袁文照.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疗效[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29(6):354-356.
[5] 朱剑.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120例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7,47(9):1050-1052.
[6] 舒若,章谦,李颖.采用EMR技术对消化道息肉诊疗的效果临床研究[J].科技通报,2015,31(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