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起始课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3-04-28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马玉莲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 马玉莲
起始课是指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某一领域的第一节课,以“意义”建构为核心,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初级概念(也叫起始概念)。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始课位于一个单元的第一节课,后续知识均以此为“地基”,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构成新的知识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起始课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对后续知识体系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教师对起始课教学的重视,对后续整个知识体系延展性、系统性、完整性的搭建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背景
201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一词迅速成为“热词”,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育要求不能简单追求学生成绩的上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概念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对学生后续知识完整性、系统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往往因为起始课较为简单而忽视其重要性。
(一)以“爱”的名义满堂灌,忽视学生的感受
有些教师认为直接告诉学生新知识,是为了学生好。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失去了生机、学生成为机器、学习成了负担,无形中毁掉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在起始课一开始就耽误了学生对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
(二)以“新”的名义搞独立,藐视知识的联系
起始课的知识往往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陌生知识,但是有的时候教师就会忽略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忽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得课堂上的新知学习被独立起来,而学生也不会全面观察和灵活运用新知,一到综合练习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出现知识混淆的现象。
(三)以“师”的名义搞一言堂,无视能力的培养
有些教师喜欢上课从头说到尾,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就缺乏了思考能力,只会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也无法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起始课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感受
1.“主动发现”才是生本的体现。
一般的起始课内容是以“意义”为主,课堂上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入手,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
【聚焦一线】二年级上册《5 的乘法口诀》。
在学习5 的乘法口诀之前对一个班进行了一次抽样小调查:学完今天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你觉得下节课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乘法的计算和应用很感兴趣,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先从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礼物,如果每个小朋友分5颗巧克力,老师分给1个小朋友需要准备几颗?2 个小朋友呢?3 个小朋友呢?4 个小朋友呢?5 个小朋友呢?比赛看谁算的速度最快?可以在你的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快?快在哪里?(乘法与加法的比较)发现乘法计算的价值,怎样可以让乘法算得更快?”
生:“编口诀”
师:“什么样的口诀又好记又好用,又能朗朗上口呢?大家用5 的口诀试着编一编,比较谁的口诀更好,好在哪里?”
学生在初步认识了乘法以后第一次接触5 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知识的起始课,在以前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出示加法算式、用乘法计算、讨论求积等方法,这次学生尝试编制口诀,加强口诀记忆。
2.“经历探究”感受知识的结构。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猜测、分类、聚类、对比、交流等活动,充分体验知识本质特征的形成过程。要像剥笋皮一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知识的外部表象向内在本质过渡,使学生乐意并积极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聚焦一线】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是学生认识四边形的起始课,为接下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及今后的平面几何图形奠定基础。
呈现这样一些图形:
请学生分成两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在平面图形中继续分类:封闭的平面图形和不封闭的平面图形。
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封闭的平面图形再次进行分类。
得到以下结果:
学生在动手操作、分类的过程中,逐步剥离出四边形的特点:4 条直边、4 个角。在对比小结中完善学生对四边形概念的建立。
(二)读懂教材,重视知识的联系
1.“联系旧知”才是硬道理。
在整体的教学中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严密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也印证了这一点。每一个部分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起始课作为一类新知识的开始,巧妙地联系旧知能使课堂更加有效。
【聚焦一线】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师:(从讲桌里拿出各种模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大家拿起自己手里的模具,指一指正方体。摸一摸正方体一个面有什么特点?
生:方方正正的,平的。
师:大家想一想怎么把正方体一个面转移到纸上?
生:压平、描下来、用手折出痕迹,用泥印下来……
师:大家试着用铅笔将模具上的一个面移到纸上。
学生动手画,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这都是什么形状啊?
生:正方形、长方形圆
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生:从它们的面上移下来的。
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是今后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而在一年级上册时学生已经第一次认识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学平面图形时借助原有知识认识新的平面图形,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2.“巧妙练习”更是好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练习是必要的。对于需要再认识的练习要求远低于需要回忆的练习。如需回忆,还要考虑是要逐字回忆还是只需大概复述。前者所做的练习量应大于后者。由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大多是指能复述一些命题,所以,练习应该不断进行,直到学生能够自动复述为止。
【聚焦一线】三年级上册《四边形》是学生认识四边形的起始课,学生认识了四边形后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经历探究后设计如下变式练习:
(1)信封里有一个四边形,每个角均为直角,你能根据其中露出的某一个角,猜出是什么图形吗?
(2)测测露出的部分长和宽各是多少?你能根据露出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有些学生猜测是长方形,抑或是正方形。
此时继续变式:如果信封里的图形是正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学生通过测量得到边长为8 厘米。
教师继续引导:如果信封里的图形是长方形,假设长是8 厘米,那么宽会是几厘米?
学生根据宽比长短,猜测可能是7 厘米、6 厘米……
如果信封里的图形是长方形,假设宽是8 厘米,那么长会比宽怎样?
学生根据长方形长、宽的关系,认为长应该比8 厘米长。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点有了直观的认知。
(三)重塑课堂,重视能力的培养
1.“探究发现”使课堂活起来。
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引导地位,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其创造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要以引导探究为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聚焦一线】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是学生对圆的认识的起始课,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起始课。
教师出示一个圆片,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圆片的直径。教师稍作启发后,让学生独立操作实验,主观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启发后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1)量圆上任意两点的距离,最大者即为圆的直径。
(2)将圆片置于纸上,剪下同圆片大小的纸片,通过对折得到直径。
(3)将圆片放置在桌面,用两块三角尺把圆片平行夹在中间,再用一把直尺测量平行间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
(4)出示一个正方形,把圆片放在这个正方形中正好可以是内切圆,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互相交流,以及教师的帮助,发现圆与正方形也是有密切的关系。
2.“允许质疑”使课堂有灵气。
有些教师会把课堂变成自己的“独角戏”,使课堂变得封闭、死气沉沉,这种教学方式应该得到改变,要将自己的课堂打开,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空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在数学课上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数学起始课中学生产生怀疑是非常常见的。因此,我们应允许学生有质疑,并且要重视学生的质疑。
【聚焦一线】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是学生理解分数的起始课。
(1)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材料袋(10 厘米长的绳子、1 张长方形纸、6 根小棒、10 颗棋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利用选出的材料创造一个分数,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2)在每个小组充分交流之后,教师让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分的过程和得到的分数,其他同学质疑。
生:“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一份是四分之一,另外3 份是多少?”“5 颗棋子为什么是二分之一呢?”“2 根小棒是六分之二也可说是三分之一。”
虽然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过分数,但是这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分数的意义、性质……的起始。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提的问题也很有价值。
三、宏观调控,优化结构
经过一次次分析、实践与反思发现,教师的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学生,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起始课的教学,要预先熟悉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的理念。
(一)课堂教学结构化,“组织”靠得住
现在的数学课堂中存在不少“求近不求远”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因此,结合教师的教学过程,把握知识的结构特点和思考,是改变这种现象的有效方式。根据起始课的特点,在整个知识的梳理中把握知识整体框架性结构,明确这样的知识结构,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受益无穷,学生会主动从这些方面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感悟,甚至在以后类似的学习中也会进行知识迁移。
(二)课堂教学整体性,“体系”靠得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从儿童习得知识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处理教材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设计先行组织者,二是逐渐分化的原则。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展开逻辑性教学,整个单元或长段的起始课可以多使用这种教学策略,从而摆脱没有整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
(三)课堂教学融合性,“变革”靠得住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是学了什么,在练习中就只会用什么,笔者认为,这与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负迁移有一定关系,在教学时常常存在缺乏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加强知识之间的融合渗透和对课堂生成的巧妙应用,使课堂真正活起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灵气,这就需要对课堂进行变革。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整体规划,起始课在整个知识学习的开始位置,是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教师一方面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不能将知识割裂开来,小到对一个教学单元内的相关知识,大到对整个学段内的相关知识都应该有一个系统、完整、延展性的思考,使每节课之间的教学设计既能体现长远目标的追求,又能体现近期目标的递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