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思辨” 以读促写
——以五年级下册《写读后感》为例

2023-04-28□王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评书读后感西游记

□王 慧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习作是《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指个体在阅读后将自身的感受与启示记录成文。它是将“阅读”与“表达”融为一体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说,“读后感写作的意义是非凡的,是直接改变写作素养的重要方式”[1]。

然而,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的读后感写作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写作模式固定,大都为“原文简介+感受”;二是大篇幅地复述原著内容;三是不能将所读、所思、所感与学习、生活相结合,脱离实际,比较空洞;四是缺乏高阶思维过程,表达停留在感性层面。

教学生写读后感,要从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写出具有思辨性的读后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铺垫。

一、整合单元资源,提供思辨素材

本单元的课文均出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值得学生深度品读。此外,教材安排了“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可看作是单元学习的延续。针对单元语文要素“学习写读后感”,教师要紧密围绕单元编排特点,以整合的视角解析单元内容,最大限度利用单元内的思辨性资源,帮助学生完成从单篇课文到单元整体再到课外整本书的阅读过程,达到思维能力的三级提升。

(一)导读——以情节资源锻炼归纳思维

学生读小说,首先关注的必定是一波三折的情节。在教学本单元时,教师要跳出单篇课文的框架,从四篇选文的情节中寻找联系点,帮助学生总结情节发展规律,体会古典名著情节设置的精妙,提升归纳思维。例如,在导读阶段,教师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一次性读完四篇选文,并试着梳理出故事的发展脉络。之后,学生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梳理,从中归纳出小说的框架结构及故事发展的特点,并且发散思维,将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波澜起伏的情节联系起来,为后期完成读后感打下基础。

(二)品味——用语言资源提升分析思维

如果在读后感写作中对文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情节上,那就会出现感悟浮于表面、不够深刻的问题。虽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具有典型性,但学生也应该体会到他们的多面性。那么,如何深入地体会人物的特点,进而联系现实社会,对人物产生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呢?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特点。比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关注诸葛亮和周瑜、鲁肃的对话,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很快发现,在文中诸葛亮与周瑜、鲁肃共发生11次对话,但是前10次均是“诸葛亮说”,只有到雾天借箭时,才出现“诸葛亮笑着说”。教学过程并没有就此停止,教师继续激发学生思考:“难道前10次对话中,诸葛亮真的没有任何表情或动作吗?从这一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在思考和交流后,感受到文学表达的艺术性和准确性,从这一“笑”中体会到了诸葛亮借箭计划的严谨性和对借箭成功的自信。这些都是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到的。无论是读后感写作,还是以后的文学创作,这种对抽象的语言符号进行深度解析的思维方式,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三)拓展——借文化资源发展辩证思维

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明晰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还要站在更高一层,从文化的角度展开类比,锤炼辩证思维。有了阅读单元课文的基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本原著读一读,并作深入探究。如,学生选择阅读《水浒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一查作者的写作背景,想一想作者生活的时代与作品中的社会环境有何异同。教师还可以“读了《水浒传》的悲剧结局,你对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有何想法”这样的话题,激发他们对历史、对农民起义文化展开初步的探究,进而以“你愿意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吗”这样的问题去引导他们对现实生活展开思考。有了这样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感悟也必然更加深刻。

二、巧设促读活动,建构思辨场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展开深入的阅读,读后感才能自然产生。那么,在单元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为读后感写作做好准备呢?

(一)微型思辨会——以问促思,拓展思维深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激发学生思辨能力的学习任务,以推进阅读、生发感悟。例如,《景阳冈》一课中,在学生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并结合重点语句分析了人物形象后,教师可组织开展微型思辨会:“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说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的人说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你有什么看法呢?说说你的理由。”这类思辨会的设计不是为了证实某种观点的对错,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相应的理由。学生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问题进行思考,在据理力争和引经据典中生发感悟,在交流分享中提炼思维成果。

(二)手账百花园——共读互促,增加思维角度

在阅读中有时会灵光一现,产生一些想法,这时候需要将其及时记录下来。很多学生没有这样的习惯,还认为这是额外的负担。鉴于传统的记录方式缺少趣味性与展示性,在共读《西游记》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手账百花园”的小任务。做手账的方法非常多,可以画图画、记符号、做剪贴、写文字等等,意在用一种随性不随意的方式记录阅读中的所思所想。一本手账可以记录多名学生的阅读灵感和思维过程。学生按照日期和阅读进度,轮流完成手账,在记录自己想法的同时,也可以翻阅别人记录的内容,并作出点评,如此便能够激活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共读后记录的内容不能过于纷繁杂乱,需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例如,围绕《西游记》可设计以下主题:细数书中妖怪的来路与去处。以妖怪为切入点,学生在阅读时会有意识地关注妖生百态,感悟就会自然产生。

(三)评书小剧场——读评结合,展示思维成果

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会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演绎。评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艺术呈现方式。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设计“评书小剧场”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评书人口中的人物及其观点,并融入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自己的思考结果。例如,在学完《草船借箭》后,教师带着学生听了艺术家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之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学生在把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评书语言的传神与准确。结合评书的评议,学生的感悟也会逐渐多元、深入。

三、借助关键词语,给予思辨支架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11 岁左右的儿童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归纳总结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基于此,可以“命题”的形式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即教师从不同的认知层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是指引学生写作的关键词,明确读后感如何写、写什么,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式、理性表达。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借助关键词发散思维、深入感悟。下面以《西游记》为例,说说具体操作方法。

(一)认识理解类关键词:选择+罗列

这类关键词旨在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例如,在学生读《西游记》时,教师给出“选择”这一关键词,让学生从已经阅读的部分中,自由选择一个人物、一件法宝、一种坐骑、一次解救等,写一篇读后感。再如,在读完整本书后,学生可以依据“罗列”这一关键词,列举《西游记》中神仙的特点、兵器的神力、妖怪的来历、所经之地的情况等。如此切换关键词,对学生回顾文本、串联信息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感悟也在这一次次“选择”和“罗列”中产生。

(二)分析综合类关键词:比较+联系

这类关键词注重引导学生透过事物表象看本质,并展开思考。例如,围绕“比较”这一关键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他们性格中的优缺点,思考取经得以成功的原因,明白取经途中师徒四人缺一不可。之后,将故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联想到班级集体荣誉感、信念感、团队合作感等,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就会非常真实且具有特色。

(三)应用评价类关键词:创新+推荐

这类关键词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后形成观点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跳出文本,围绕“创新”这一关键词,写一写自己的奇思妙想,如《八戒的心思谁能懂?》等,深入剖析人物内心。教师也可围绕“推荐”这一关键词,设计情境,如为《西游记》读者见面会写推荐词,为思维导图交流会写交流稿,为舞台剧表演写广告宣传单,等等。它们都是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表达的好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关键词组织习作活动时,应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从低阶逐步发展到高阶。

写读后感时,要让“感”不仅自然生发,还是一种思维成果。为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坡度地设计一个个任务,搭建思维发展的支架,破除读后感写作的怪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去帮助他们阅读,指导他们习作,使“读写结合”趋于完善。

猜你喜欢

评书读后感西游记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蒙养山房评书法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我爱听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