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莹:仪式感让教育更美好
2023-04-26魏萌刘玉琴陈建军
魏萌 刘玉琴 陈建军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小书本。”“左上角。”
“铅笔橡皮。”“放笔槽。”
……
在孝感市孝南区晒书台小学,湖北省“新锐班主任”何亚莹的班上,几句简单的口令响起,孩子们就能迅速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看着孩子们坐姿端正、齐声背诗、认真行礼的样子,“仪式感”3个字不禁浮现在记者脑中。
“带完第一届学生之后,我发现自己在回忆这6年时,想到的都是一些具有仪式感的瞬间:学生获得‘五星奖杯的瞬间、军训结束时的夜晚合唱……那时,我就下定决心打造仪式感。因为仪式感能让枯燥的日子熠熠生辉,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精彩,让教育更加美好。”
重视日常活动,让仪式感成为习惯
在何亚莹看来,仪式感的含义之一是“重视”,认真、用心地对待某件事,这件事就会被赋予仪式感。
班级日常活动是班主任工作中最琐碎,但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怎样让学生重视班级日常活动呢?何亚莹有自己的诀窍:把日常活动仪式化,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活动流程。何亚莹从带领学生学会整理着手。
何亚莹发现,学生上课前都能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但一听到下课铃响,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冲出去,懒得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久而久之,教室里就变得凌乱不堪。
怎样让孩子们下课时也能像课前一样,整理好物品再去玩耍呢?观察思考后,何亚莹召开了“整理技能培训会”,手把手教学生整理桌斗和书包。“下课后,我们要先把铅笔、圆珠笔、橡皮、直尺等文具装进文具盒里。”何亚莹边说边做示范,看学生差不多都做完这一步了再开始讲解下一步。“把常用的书放在桌斗里,大书放左边,小书放右边,中间缝隙放水杯、文具盒。”何亚莹在教室里转了一圈,逐个检查学生的桌斗,调整学生放得不合理的地方。接着,何亚莹重新回到讲台上,指导大家整理书包:“把书合上,把卷曲的书角压整齐,然后从大到小依次放进书包里,最后放文具盒。”
学生跟着何亚莹的指示,一步一步操作。有的学生没耐心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桌子上的东西一股脑儿塞进书包,何亚莹就走到他们身边,手把手带着他们重复刚才的动作。每天、每节课,何亚莹都要求孩子们按规定的流程整理好物品之后才能自由活动。孩子们一开始有些不情愿,但在发现整理好物品能让自己下节课的准备时间变少,并不影响课间玩耍后,便都按何亚莹规定的流程做了。
何亚莹还制订了“好习惯修煉指南”,规定学生在放学时依次做好以下事情:1.在规定时间内整理桌斗、收拾好书包;2.全体起立,捡起脚下的垃圾;3.桌椅对齐;4.分组有序到廊道站队;5.戴好红领巾,相互整理衣冠。
怕学生记不住,何亚莹还编了简单易操作的口令:“一、收书包,二、捡垃圾,三、对桌椅,四、站好队,五、正衣冠。”每天放学前5分钟,何亚莹提前来到教室,摇铃之后,发布指令“一”,孩子们一边响亮地回应“收书包”,一边整理桌面、桌斗、书包。2分钟后,何亚莹喊出“二”,孩子们一边回应“捡垃圾”,一边蹲下身仔细检查自己座位旁及过道上是否有垃圾。拾起垃圾后,孩子们将自己的凳子推进桌下,安静地站在凳子后面,等待下一个口令。最后一个口令响起,队伍中同排的同学相互检查对方的扣子扣好了没、衣领整不整齐、红领巾、书包正不正……何亚莹也从前往后检查,确定每个孩子都干净清爽后,才带领他们昂首挺胸地走出校门。
校门口每天都有很多家长接学生,学生列队走出去的样子能直观体现一个班的班风班貌。这一刻,不用多言,何亚莹的班级是与众不同的。有老师开玩笑说:“每日的放学列队竟然被你们班的孩子走出了升旗的仪式感。”
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何亚莹都会拍几张教室和学生列队的图片发到群里,三年下来,班级群相册已经有了一万多张照片,这是孩子们习惯养成的记录。
以固定的流程去做一件普通的事,并长期坚持下去,行为本身的仪式感就会逐渐增强,这个行为甚至会内化为习惯,影响学生一生。
“私人订制”,在仪式中收获惊喜
小孩子都喜欢被老师夸奖,但随着年龄增长,“你真棒”“你真厉害”等口头表扬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如何让学生对表扬充满期待?如何提高表扬对学生的影响力?何亚莹打算用仪式感给学生“不一样的惊喜”。
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被当众大声表扬不一样,高年级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私人订制”的关心。于是,何亚莹把口头表扬变成了“表扬卡”,那是一张特别订制的精美卡片,正面是班徽和卡通人物,反面用来写表扬的话,最后再盖上班主任印章。何亚莹在发“表扬卡”时也有小心思,她会在自习课时把获得“表扬卡”的同学叫到办公室,但在此之前,被叫到的学生并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找自己,当孩子忐忑地来到办公室,会意外收获一张“表扬卡”。这种坐过山车式的心情起伏想必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形式有了,内容也要格外讲究,何亚莹总结了一个“表扬公式”:描述行为——表达感受——总结品质。她把表扬的内容明确地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被表扬的原因,明确努力的方向。小朗就是在“表扬卡”的指引下改变的。
小朗是学校的“名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声讨”。小朗的好动让何亚莹萌发了一个想法:好动,就让他动起来!于是,何亚莹在周五自习课上对小朗说:“你跟我去一趟办公室。”
小朗一脸莫名其妙地说:“何老师,你弄错了吧,我这几天没有违纪啊!”
何亚莹看着小朗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心里乐了:现在有多忐忑,待会儿就有多惊喜。但表面上,何亚莹仍是面无表情地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小朗跟着何亚莹进了办公室,何亚莹笑着招呼他坐下,从抽屉拿出准备好的“表扬卡”递给他说:“就是因为你这段时间表现得好,何老师才把你叫到这里表扬你。拿回去再看吧。”
小朗双眼放光,开心地接过“表扬卡”,欲言又止,然后跑开了。
何亚莹在“表扬卡”上写道:何老师看到你在操场上踢球的身影觉得好帅气,原来你这么热爱运动!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新体育老师是从法国回来的足球教练,你要是能在体育课上表现优异,说不定能加入学校足球俱乐部,成为足球小明星呢!
何亚莹不知道小朗回去是怎么跟班上的同学说的,她偶然听到学生的议论:“小朗说他得了一张‘表扬卡!何老师表扬他球踢得不错,他这几天得意极了。”“那天我还以为何老师要批评小朗呢,何老师真是不按常理出牌。”“我也好想得到一张‘表扬卡啊,那个卡好精致,关键还是限量的,现在班上没几个人有。”……何亚莹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后来,何亚莹频繁看到小朗在足球场上踢球,同学对他的“声讨”也明显变少。然而,好景不长,小朗的家长跑到学校恳请何亚莹让孩子退出足球队。何亚莹一口否决,把小朗踢球的视频给小朗的父母看:“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小朗遇见足球后变得更加自信了吗?”当小朗得知是何亚莹说服父母让自己继续踢足球后,变化很大,上课总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课间也没有再看到他疯跑打闹的身影……校长杯足球比赛的时候,小朗成了“最佳射门员”。他从踢足球这件事中得到了自我认同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除了用“表扬卡”赋予表扬仪式感,何亚莹在发放奖励时也别出心裁,力图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何亚莹发现,有时候老师给的奖励并不是孩子需要的。于是,她在教室开辟了一面“红包墙”,让学生选择他们想要的奖励。“红包墙”上的红包里并没有钱,而是一张张小纸条,这些小纸条上是孩子们的小心愿。当何亚莹要奖励某个表现优秀的学生时,她就会当场给学生发一个空红包,课后学生在纸条上写上想要的奖励,再把纸条装进红包里,将红包贴在“红包墙”上。每周班会课,何亚莹就会把红包收起来,尽力帮孩子实现这些小愿望。上台领红包是一种荣誉,课后贴红包也是一种荣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双重成就感,也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借助“表扬卡”和“红包墙”,何亚莹表达着她对学生不一样的关注,让学生在不一样的表扬仪式中收获惊喜。
升华体验,增强物品的仪式感
营造仪式感,既要有外在的形式,也要有丰富的内涵。在集体中,仪式感更多地体现为精细化的流程、特别的活动等,但对个人来讲,仪式感就是我们对某种行为、某个物品的情感体验。在班级管理中,何亚莹希望孩子们在共同的班级仪式中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上课的时候,何亚莹喜欢用手持话筒,而不是“小蜜蜂”扩音器。何亚莹说:“其实不是我自己用话筒,是我想让孩子们用话筒。”手持话筒天然就带有一种仪式感,因为它常常出现在一些重要场合。何亚莹让学生拿着话筒回答问题、朗读,学生拿起话筒,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话筒的仪式感还体现在班级的小型颁奖典礼上。比如,何亚莹报完听写后,就会挑一个坐姿最端正的学生上讲台,让他拿着话筒把听写全对的学生的名字大声念出来,每念到一个名字,该名学生就上台领听写本,台下其他学生就齐声喊“你真棒”。被表扬的学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成就感满满,“报幕人”也锻炼了台风和胆量。
为了鼓励胆小的孩子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言,何亚莹会在课上有意点平时說话比较少的孩子。小红就是这样的孩子,何亚莹发现,小红非常害怕被点到。有一次,何亚莹把话筒递到她的手上,想让她朗读课文第一段。结果,小红紧张得手心出汗,声音发抖,说不出话来。
于是,在一次听写后,何亚莹故意让小红当“报幕人”。小红先是有些胆怯地叫到“小明”,台下小朋友齐声喊“你真棒”的声音盖过了小红的声音。何亚莹打趣:“同学们这声‘你真棒是喊给谁的啊?是喊给小红的吗?小红确实很棒。但是,小红,你的声音这么小的话,小明该有意见了,他没有听到同学们对他的认可呢,你再大声喊一遍吧。”
小红本来就有些内向,这下羞红了脸,又觉得何亚莹说得有道理,便点头答应,大声喊道:“小明!”这次,小红通过话筒传出来的声音盖过了台下小朋友齐声喊的“你真棒”。何亚莹点头,示意小红继续“报幕”。此起彼伏的“你真棒”从每个学生口中喊出,传达到每个学生心中,加深了他们对自己的积极暗示。小红在何亚莹的“逼迫”下,大声喊了25个名字后,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拿着话筒大声说,成了小红突破自我的方式。在话筒的帮助下,全班同学都喜欢上了朗诵,2018年,何亚莹的班级在全校“朝读经典”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网络时代,人们已习惯于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交流,相比之下,亲笔写下的信件具有无可比拟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源于写信人的真情以及珍视。
在一些重要的时间点,何亚莹会用文字寄托情感。比如,她牵挂刚毕业的学生,想让初中老师对他们有好印象。于是,她就在暑假为学生写一封《毕业生介绍信》,寄给学生,再让家长在开学后带给初中班主任。信中写道:亲爱的班主任,当我将带了6年的孩子送到您手上时,我想对您说,您面前的这名学生,他(她)真的很优秀。……如果他的确有这样那样不可爱的地方,还请您温柔相待,加倍呵护。
何亚莹营造的仪式感自然而朴实,往往能带给学生独特的体验。可能多年以后,学生依然会记得拿着话筒说话时的紧张心情和阅读书信时的感动,这就是仪式感的魅力所在。
何亚莹没有为了仪式感而仪式感,她想的始终是“如何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和不一样的感受”。何亚莹说:“可能我有点贪心吧,我想借仪式感让孩子们记住和我一起度过的美好童年时光。”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