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公共艺术新作的价值显现
2023-04-25谢常丹董可木
谢常丹 董可木
(1,2.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公共艺术,凸显着“社会介入”的属性,其本质是对当代艺术与社会交互的关注。20 世纪初以来,在当代公共艺术与社会形态的碰撞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在被广泛提及与使用的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体现了开放、多元、交流与共享的精神和态度,具有明显的社会参与性。当前,面临疫情肆虐的社会压力,公共艺术强烈的“跨界”特征,使其有别于传统艺术,而敢于直面现实。其审美倾向,也不再局限于艺术本身的特性,可以转变为强势话语的象征,成为社会需求的一种表达媒介。
一、公共空间的社会介入
公共艺术是抽象的、精神的,又以物质具象化表达所呈现出来的抽象的公共艺术与具象物质相结合的艺术。精神与物质是相对立的,精神依附于物质,二者对立又统一。公共艺术的辩证法,从经验出发对客体做出推理的直观性思维,是深入到艺术的内部和过程,对公共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做出经验性的感悟和表述,深刻表达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本次疫情期间,公共艺术也有不俗的表现。为帮助人们转变观念,认识这次席卷全球疫情的危害,宣扬防疫意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不少公共艺术新作,从政治、历史和环境三个维度展示了其面临的机遇和创作的转变。
从公共艺术发展过往观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治权利的趋势,与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而“当代公共艺术的存在方式与社会公共生活发生着联系”,“也可以是社会诉求的表达媒体。”[1]在经历了公共艺术初期的政治化推动助力之后,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载体,成为整社会多种理念形象化展现的延伸。如建国初期,首都天安门广场修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便传达了强烈的政治文化理念和缅怀革命先烈的社会心理,成为中国公共艺术与政治文化相结合的经典案例。
从当代公共艺术的现实状况看,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精神向往,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相结合的作品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为追求公众审美和环境陈设,干预社会热点、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现实空间中的公共行为,需要满足当下如面对疫情奋争的群情民意,社会群体需要更多的方式,来满足公共性的需求,现实给公共空间以压力,促使其转向,也成为公共艺术直面现实的一个选择。
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中,时间和空间是对称的,维度是对等的。随着整体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公共艺术逐渐向社会领域中具有绝对引导能力和话语权的少数精英群体倾斜。如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①就是为了纪念服役于越南战争期间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而完成的专题建筑设计。纪念碑用黑色花岗岩砌成长500 英尺的V 字型,仅以每位战死在越南的美军士兵和军官的死亡日期为序,刻画着1959 年至1975 年期间,在越战中阵亡的5 万7 千名阵亡者的名字,其余任何关于越南战争的相关信息没有显示,但无形中,满足了广大民众对越战牺牲者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反思。整体的造型设计,与周边的景观建筑相协调……纪念碑作为公共艺术的具象物体,公共艺术作为纪念碑的抽象理念,彼此辉映互动。艺术家们的创作,将抽象的公共艺术和具象的纪念碑糅合在一起,使其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深刻展现出公共艺术与浓厚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隐喻意味。
二、疫情期间公共艺术的空间转向
(一)现实公共空间的转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传统的公共空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并迅速蔓延,人民群众面临巨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公共场所成为敏感区域。公共艺术面对疫情,也使公共作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们发现,传统的公共艺术,正在新的公共空间中发生转向,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源泉。
起初,公共艺术的功能,旨在宣传防疫知识,尤其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的思想普遍停留在病人才需戴口罩的认识上。戴口罩,反而会受到公众的耻笑和歧视,这些传统的理念,成为病毒传播的推手。由此,公共艺术家们为转变思维、认识危害和传播防疫知识。他们从创作题材入手,针对新冠疫情的空间语境,做出了一定的回应。美国著名的公共艺术家小马波(Рonywavе),曾经在某一瞬间,捕捉到一对儿年轻人在新冠疫情期间彼此示爱。结果在一幅海滩壁画创作中,他展示了自己对于两个年轻人戴着口罩亲吻的构思设计,其中的一位,睁着眼睛,似乎在等待伴侣认可眼下的局势。在其Instagram 照片墙的主页上写着:是时候审视我们自己了,看一看我们对这个星球和自己的生命做了些什么。也许,我们应该改变事物的优先顺序,也许,我们应该放慢脚步,尊重与我们共享的这个星球的万物。
刻版印刷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反映了我国集工艺、文学、史学、美学和哲学为一体的民俗风情。刻版印刷艺术的创新运用,是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必然趋势之一。公共艺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地方特色文化中的审美价值观、人文景观,提升外部公共空间、展现地域文化等,在这些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其中,尊重各地区、各民族自己独特文化信仰的特色最为明显。因此,在装饰艺术世界里,也蕴藏着广大劳动者的心灵寄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的坦荡、忠诚和仁慈。若将雕刻和印刷艺术变成一种精神寄托的对象,依靠装饰艺术来实现自己的精神诉求,更深层的意义是对其原本多元意义之一的宗教传播(宗教典籍多采用科版印刷技术而普及流传)的超越和值。此外,木版年画艺术也多采用刻板彩色套印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多种形式的拓展和变形,也可以被宽泛地认可为环境艺术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为的就是更好地采用传统艺术的造型手段,来完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假如利用好这些古为今用的“符号化”手段,使之又以一种新艺术的形式再现,都是可以更好地在疫情期间以公共艺术的形式为社会服务的。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半公共空间的情况。半公共空间作为一种过渡的媒介空间,协调着公共与私人的空间属性,因而空间具有过渡性、暧昧性。②可以说,其既有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又有私人空间的私密性,承载着后现代“模糊学”的思维理念。模糊学把辩证法中“质”与“量”的互变规律,加以具体化,我们借用辩证法“质”与“量”的统一维度,是可以描述公共艺术的转变的。在日本著名的建筑师黑川纪章③看来,无法用西方的二元论来解释模糊特征,但可用“过渡空间”,即半空间来诠释与连接,通过模糊的中间领域,在当代各种复杂多元的环境下,尤其是疫情袭扰的情况下,实现多样、矛盾和共生的融合,使公共艺术,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主轴。现实中,公共空间向半公共空间的转变,在物理空间和精神边界的双重拓展下,半公共空间的模糊性,使其在疫情环境下成为一种流动的临时性空间。
居家隔离,在疫情防控的环境下,成为一种常态。每家每户的阳台,既是私人空间的一部分,又面向外界敞开,也能看做是公共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窗户拥有透光属性,阳台就成了室内和室外双向交流的中间媒介,也成为居民与外界联系最直接的窗口和享受片刻阳光的“紧急出口”。由于疫情的肆虐,在各种画廊和艺术展览纷纷关闭之时,宅在家中的艺术家们,并未停止他们的艺术创作,其中不少艺术家将展厅挪至自家的阳台上……
在疫情期间,身居德国柏林的两位世界策展人圈子里的著名女策展人乔安娜·沃尔莎(Joanna Warsza)和奥乌·杜大穆索鲁(Vül Durmusoglu),专门邀请了居住在德国柏林东部普伦茨劳尔贝格地区(Рrеnzlauеr Bеrg)的50 名艺术家,自发筹办一场“零预算、不设展、不聚众”的“阳台展出”,这是在全世界疫情期间,在“半公共空间”展示公共艺术新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两位女性策展人组织的这场“阳台、生活、艺术、疫情和亲近”的公共艺术项目,其寓意是提供一段“寻求生命迹象和艺术的亲密行走”。参展的艺术家们,将平日里自家生活的阳台和窗户作为布展空间,将自己在疫情期间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思考,特别是对自由的渴望,向公众展览48小时,之后,他们收回作品,继续遵守防疫当地政府颁布的防疫规定。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家,将住宅的阳台和窗户“半公共空间”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造型方式,向外界展示换装秀和即兴表演。一些在疫情期间活跃的策展人认为“街道就是美术馆,邻居就是观众”。面对这种模糊不定的中间领域“半公共空间”时,他们的公共艺术新作,深层的寓意,就是有意打破安静、冷漠的城市景观和慰藉沉默无助的心灵。这些创作公共艺术创新作的艺术家们,利用半公共空间的模糊视角这一新的模式,在隔离封闭的疫情下寻找生命、艺术和情感的纽带与联系。
最后,我们看一下网络公共空间的情况。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为公共空间打开了一个新天地,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是互联网,中介是媒体,对象是观众,它是一个以自主参与、多元交流和自我判断为目的而形成的一个公共领域平台。网络公共空间平台,一方面避免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公共艺术的需求,是虚拟化交互的一种必然趋势。诸多新型公共艺术的项目,在网络公共空间里层出不穷。相较于传统公共空间,网络公共空间更关注观众意识的表达。其匿名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性,使传统空间中的“话语霸权”大大降低,平日里公众的精神诉求获得了话语权和参与权的释放窗口。
来自英格兰海斯廷斯的插图画家妮娜·科斯福德(Nina cosford),在疫情肆虐的隔离生活中,以插画的形式,向自己26 万忠实的粉丝们展现出内心纯粹的善意,她通过打电话或传递字条,期望细小的善意,能集聚成巨大的能量,转达给大家;美国插图艺术家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创办了一个隔离艺术俱乐部,在社交网站的照片墙上,为封闭隔离的居民们安排每日小任务、建立公众参与的分享交流会;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展欧亚地区获奖的SEADS 团体,创作了极具实用意义的作品“新冠病毒技术数据库”,收集了世界各个团体或个人围绕新冠疫情开发的一系列技术,将其归类并组合,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分享,比如怎样用纸巾或布料在口罩短缺期间内制作口罩,怎样制作可携带式的新冠病毒检测盒,怎样降低手与门把手的接触等一系列小技巧。开发的团体,有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师及黑客……
相较于半公共空间,网络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性和接受性,被转变的更加彻底,也更加透明。“新媒体”下的公共艺术,是通过作品的开放性和网络的交互性而表现出来的。没有实体的虚拟空间,强调了网络公共空间的强大功能,即:打破了线下传统空间中的特定性和封闭性,在不限时间、地点的特殊情况下,能独立自主地参与互动与反馈。艺术家们除了在网上分享优质作品与趣味创意之外,还有很多人发起了线上艺术计划,邀请公众将生活情感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
早在2008 年,“中国美术学院·网易艺术节”活动,就带领公众跨出了丰富想象力的第一步,思考着网络与现实、虚拟与真实、人的思考与网络互动等问题。我国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纷纷发起以抗疫为主题的网络作品展览和艺术创作计划,与公众在网上共同分享和交流。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也在网络上开发出线上虚拟展览馆,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也能体验历史、艺术和文化。
再看国外现实公共空间的转向的情况,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不胜枚举。英国公共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Аntony Gormlеy)和格雷森·佩里(Grayson Реrry)发起一场线上的公共艺术项目,希望人们用简单的艺术方式去记录和分享疫情期间的一切生活场景。安东尼表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度过艺术生活,遵循自己的意愿来填补生活的遗憾。”[2]一种全新维度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趋势,在大幅度扩张。他们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欢的方式探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结合是富有弹性的。
(二)网络公共空间的优势与特点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网络公共空间的优势。我们注意到,网络公共空间在本轮疫情防控中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也就是说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所展示的公共空间,是数字化的、虚拟的、线上的。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能进行群体交互活动、共享屏幕等线上活动,为适应时代环境的新变化,奠定了避免疫情扩散的公众基础,此其一;
其二,网络公共空间展现出一种群体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显示:2022 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49.5 亿人,其中手机访问互联网占比92.1%。可见,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在逐年增长,为网络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的交流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公众基础(见表1,2012 年~2022 年全球互联网用户统计图表。制图:谢常丹);
表1.2012 年~2022 年全球互联网用户统计图表
其三,网络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走向多元。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创建的虚拟“现实空间”,如线上的虚拟展厅,或者带有公共属性的虚拟空间,如游戏联盟、线上会议和短视频直播等载体平台。使得网络公共空间的展现形式真正实现了多元化,为网络上公共艺术的展示,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和技术保障。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网络公共空间的特点。简单分析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其网络空间的广泛性。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面对新冠疫情的侵袭,互联网用户的联系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因疫情而更多封闭在家中的广大民众,使用网络空间的热情被点燃,网络空间的运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其次,是网络空间的保护性。虚拟化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安全领域产生了一些列如云计算等技术保护措施。网络公共平台的公开透明化和匿名不可见性,互为补充,即使在居家隔离的条件下,用户也能拥有安全可靠的应用平台;再次,是网络空间的交互性。借助网络公共空间,实现面对面交流和接触,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和方式,使得整个网络上的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实现了直接的交流互动,这是此前不可想象的。而网络公共空间,可以通过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媒介,更便捷地将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民族的名字联系起来,交流互动;最后,网络空间的机遇性也随处可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所有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AR 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地融合起来,VR 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环境,给人以环境沉浸之感,④3D 打印以数字模型基础、逐层打印和快速成型的尖端技术,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就是说,以光、图像和符号等感知媒介为新的创作材料,在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的加持下,不断地扩展了公共艺术家们的创作空间。
另外,网络空间的作用也不可忽略。互联网本身就造就了网络公共空间,它是健康积极的内容供给地,更是通过网络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平台。通过多元化信息图像的持续输入,不断满足着公众在文化、生活、精神、审美等多方面的多重需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交流互动的缺失,可以在网络空间中的间接交互中加以弥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糅合了社会群体的亲近距离。
三、疫情期间公众参与的缺席与在场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空间”,[3]公共艺术的形式感展现,是由信息时代中的物理、社会和象征性三种公共空间特质构成的。不同的社会活动,产生的公共场所与公共空间,形成了五种场所精神:一是政治性公共场所,如政府机构、法院和市政府广场等;二是文化性公共场所,如学校、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等;三是商业性公共场所,如商场、商业街等;四是一般性公共场所,如码头、机场和火车站等;五是休闲性公共场所,如广场、咖啡厅和主题公园等。公共艺术,不仅是艺术作品所在场所的公共性质,还是艺术呈现形式的公共问题。
当代公共艺术,作为社会环境的产物,其第一要义就是让艺术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中去并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公众参与,是公共艺术存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公共艺术面临新冠疫情的袭卷,整个社会空间“被迫停业”后似乎成了“无人之境”,[4]在视线所及之处,很难看到人的参与。也恰是此时,网络公共空间之“热”,绝非偶然,其“公共性”,尤其是在网络上活跃的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显露无疑。
(二)公众的参与和互动
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和不断扩散,因疫情所导致的人心惶惶和全球危机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全世界的普遍情况观察,整个社会系统中承受最大压力的无疑是医疗系统,如医疗物资等抗疫急需物资,在来势汹汹的疫情下急剧短缺。所有医护人员,在面临生死的关头,却依然能同舟共济,为捍卫自身救死扶伤的荣誉,也为拯救天下苍生,做出他们应有的努力。疫情的三年中,我们看到,在此期间的公共艺术新作,为赞美英雄和颂扬温情,也在不断地突破着从前的自己。公共艺术家们,用笔作抗击疫情的武器,用他们不断创作的公共艺术新作来凝聚民众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中国的公共艺术家们,在举国抗疫的社会氛围中,并未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家的担当。毕业于天津美院的80 后街头壁画艺术家任浩,在10 多天的时间里,就利用写实油画的形式将疫情期间的感动瞬间,精炼成6 幅壁画新作。其中矗立在青岛纺织谷内雕塑艺术街区的最大的《钟南山像》,高5 米,宽3 米,使参观者们纷至沓来,并与画像合影留念。矗立壁画新作的青岛纺织谷,也成了人们的打卡圣地。任浩的这组公共艺术新作,通过视频在网络上展示后,也得到极大关注,点击率达上百万。
在国外,真正将欧洲公共艺术推向高峰的,是数德国公共艺术家波依斯(Boycе)和他经典的《给卡塞尔的7000 颗橡树》,橡树代表日耳曼民族的灵魂,7000 颗橡树也被代表为人类这个群体的象征,也是“一个象征性的开端”。
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增强了人与城市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交流,深化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公共艺术价值为城市生活艺术增添的生机和活力。
(三)疫情期间公共艺术的可塑性
基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同时受到政治、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公共艺术,不再是传统的“A+B+C+D”的模式,而是X(А+B+C+D+E)。这里的A、B、C、D 元素,分别指工艺、绘画、雕刻、建筑等传统艺术种类,而X 元素,则是是指政治、文化、科技和经济等众多社会文化概念。新模式,实现了量的积变,艺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其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在今天,尤其是在疫情肆虐期间,传统的艺术精华仍会得到保留,如在一些纪念性的环境公共艺术中。传“传统公共艺术的传播、交互和美育等功能,日渐融入到网络空间中”,[5]满足了在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其即兴、开放、多元等特性,展示了公共艺术强大的可塑性功能。日益增长的审美变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借助网络空间的平台,为公共艺术展示其自身的多种功能,出现了无限的可能和上升的空间。
四、结 语
面对疫情这一突发的特殊情况,公共艺术再次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与艺术使命。公共艺术家们在不断适应现实,努力跳出固有的框架,发挥出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公共艺术新作的问世并进入网络平台做出了巨大努力。无论是上文提及的半公共空间还是网络公共空间,公共艺术都在试图打破传统空间内的特定场景与对话限制,拉近公共艺术与民众的距离,满足公众的审美趣味和精神需求。由此可见,公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必将成为艺术言语表达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发挥其新的审美价值,谱写当代意义。
注 释:
①林璎(1959-),女,著名华裔设计师,系出名门,为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林徽因先生的侄女,自幼生活在美国,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建筑专业。因1980 年在美国设计的“越战纪念碑”而一举成名。2010 年,她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国家艺术勋章,是美国华裔中为数不多的知名设计师之一;
②可参阅四川大学2006 年曹君满硕士论文《半公共空间的环境意识透析》一文之详述;
③黑川纪章(1934-),男, 日本爱知县人。1957 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1962 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 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为日本战后的第二代建筑师。他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黑川纪章同日本另外两名著名的建筑师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的三杰;
④可参阅吴士新《“危”中育新“机”:后疫情时期公共艺术发展》(载《雕塑》2020 年第5 期,第56 页~第59 页)一文之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