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融合·认同:南岭民族走廊“布袋木狮舞”的当代文化阐释
2023-04-25曹德祺
胡 骁 曹德祺
(1.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0 2.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南岭民族走廊”是在20 世纪80 年代,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文化地理的理论概念,所谓“南岭民族走廊”是指地处五岭山脉①连接岭南②和中原的重要南方少数民族聚族而居的民族文化走廊,是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共处之地,“……南岭民族走廊是历史上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主要通道。”[1]
作为繁衍生息在“南岭民族走廊”上当地少数民族之一的瑶族,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其族群当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古代历史上的九黎、③三苗④有着渊源关系。《瑶族通史》载,瑶族族群发源于九黎、三苗部落,更有一种说法是瑶族人起源于九黎部落中的“蚩尤”,后南迁,才形成三苗,此仅为一家之言,尚待考证。但根据“瑶族传说”流传的版本,称盘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犬面人身的大力神)因立有战功,在南京嵇稽山十宝殿封王,即现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古称稽山)。而秦汉时期活动于两湖地区的“荆蛮”及“五溪蛮”、“武陵蛮”、“长沙蛮”等,更是瑶族主体盘瑶的支系和布努瑶的支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 年),章惇大规模开发梅山……”[2]也正是从这时起,瑶族的先民们渐次迁入南岭地区,其行至之载,亦出现于部分史乘。其中,部分汉族及部分壮侗语族群,与瑶族长期相处聚居,瑶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自然融合,这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与其他族群不断交往融合的发展实绩,最终形成了今天瑶族历史文化的多元特色。
瑶族族群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分出四大支系:瑶语支系(盘瑶)、苗语支系(布努瑶)、侗水语系支系(茶山瑶)、汉语方言支系(平地瑶)。其中,如布努瑶支系,长期以来与当地的苗族族群杂居,受苗族语言文化的影响较大,民间信仰也有趋同之势;而平地瑶支系,逐步落户于平原地区,世代繁衍,发展成自然村寨,与汉族族群杂居交往,互动融合……这充分证明了千百年来瑶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血肉相联、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
瑶族的“布袋木狮舞”,流传于广东省清远连州三水瑶族乡的挂榜村。三水瑶族乡,总面积为1381.1 平方公里,具体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下辖的县级市连州市(隶属清远市管辖)的西北部,其东面与瑶安瑶族乡相连,南接丰阳镇,西面与湖南省蓝山县交界,北面与湖南省蓝山县、临武县接壤,总人口3823 人,其中,瑶族为1500 人。源出该村的瑶族“布袋木狮舞”,作为瑶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项目,承载了瑶族祖先往来迁徙、生存发展的文化密码。本文以“布袋木狮舞”为研究对象,在拓展理论深度的基础上,努力探析该舞蹈形式中的显性形式与隐性文化,由繁至简,从民族共生的历史文化格局中,分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特性,以小见大,从瑶族“布袋木狮舞”的舞蹈形式、舞蹈文化等方面,探究族群间的互动现象,剖析瑶族舞蹈文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文化共融、共生的嬗变过程、互动效果与文化价值。
一、南岭走廊瑶族“布袋木狮舞”的源流与当代特征
瑶族的“布袋木狮舞”,是集歌舞、杂技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民族民间文化娱乐项目,是由“木狮舞”与“迁狮调”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民间艺术。2021年5月,瑶族的“布袋木狮舞”,由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遗产编号:III-5)。
“布袋木狮舞”,是以“道具”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族民间舞蹈,其动作卓有别趣,或是拟兽,或是拟景,每个动作构成一个造型图形,称之为“象”(亦称“一景”,实则是通过道具的辅助摆好的各种固定造型的动作),按照其传统套路来说,总共有七十二“象”(实际上就是七十二个动作,亦称“景”)。每逢正月或盘王节,⑤瑶族村寨子里的舞狮队便吹响唢呐,敲起锣鼓,舞动木狮,意在祈盼人丁安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狮头(见图1,图片内容:布袋木狮舞道具。拍摄时间:2022 年7 月27 日上午10:00。拍摄地点:广东省连州市文化馆舞蹈室。摄影:胡骁),是“布袋木狮舞”的主要道具,它以泡桐木雕凿而成,并用各种精美艳丽的色彩进行绘画加工,刻画瑶族人欣赏的狮子的面具特征,另外,还需用毛发等材料进行装饰,让狮头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生动。
图1
“布袋木狮舞”的道具狮头,长约40 厘米,宽约25厘米,其形制呈长方形状,分上下两个部分,上边部分为狮子的面部,下边部分为狮子的下颚和唇齿。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舞狮艺人双手的叩合,发出清脆明亮的“啯啯”声,如同木狮子张嘴咬合状,又似木狮发出的低吼声。木狮的狮身,用大黄布包裹衔接,称“狮被”,“布袋木狮舞”的表演艺人,藏在狮被中配合表演,在唢呐和锣鼓的伴奏声中,有舞,有乐,别趣横生。狮头上的五个角,代表着道家五祖,而狮头后面长长的黄色布袋,则是为的起到遮挡隐藏的作用,最终演化为由两个木狮舞艺人或若干人躲藏在黄布袋的狮被里,摆出七十二个“布袋木狮”的造型动作,即所谓的七十二像(景)。
(一)瑶族“布袋木狮舞”的源起与族群叙事
瑶族“布袋木狮舞”的起源,来自于瑶族祖先的传说故事:相传,瑶族的祖先在千家峒(其历史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今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辖境内的千家峒风景区)生活时,由于官兵烧杀损毁了原来瑶族人的家乡故土,使得瑶族的先人们被迫迁徙逃难。一路上,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瑶族的先人们漂洋过海,隐蔽躲藏,历经磨难,最终,来到衡山(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地区,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其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地区)脚下。瑶族的先人们为了让后世铭记祖辈迁徙的艰辛,就创造了这一表演形式。用写意手法,通过七十二像(景),反映了瑶族迁徙的历史,同时也表现了瑶民漂洋过海时所遇到的种种波折,模拟瑶族先人们迁徙过程中逃难躲避的形态。瑶族“布袋木狮舞”所谓的七十二象,大致可归纳为“喜、悲、护、想、报、形、反”等七类(见下表,表1,瑶族“布袋木狮舞”七十二象归为七类一览表。制表:胡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的造型动作,这一系列造型动作,具体表现了瑶族先人在近千年的迁徙过程中,历经飘洋过海、翻山越岭的艰辛,奔向希望的愿景,以及勤劳勇敢的瑶族先民们的优秀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表1 瑶族“布袋木狮舞”七十二象归为七类一览表
(二)瑶族“布袋木狮舞”形式呈现与内容分析
瑶族的“布袋木狮舞”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尤其是瑶族“布袋木狮舞”的多元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瑶族“布袋木狮舞”被学界称之为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可谓名实相符,恰如其分。时代在向前发展,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瑶族“布袋木狮舞”,也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受阻的窘况。原有的七十二象,也逐渐失传。好在政府与民间同心协力,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都有具体的举措,1986 年,由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对瑶族“布袋木狮舞”组织人员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整理出广东省连州市三水瑶族乡“布袋木狮舞”的六十六象(见下表,表2,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整理出的瑶族“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一览表。制表:胡骁),虽然与传统的瑶族“布袋木狮舞”七十二象比,少了六象,但终究是将瑶族“布袋木狮舞”的大部分“象”(动作)保留下来。
表2 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整理出的瑶族“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一览表
其中的每一“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表演流程。如“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一“象”的“人身拜年”(见图2,图片内容:“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一“象”“人身拜年”。拍摄时间:2022 年7 月27 日上午11:00。拍摄地点:广东省连州市文化馆舞蹈室。摄影:胡骁),其含义就有“敬礼”之意,瑶族人民在仪式开始之前先要叩拜四方,寓意吉祥,是瑶族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更显出瑶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五“象”的“狮子挂匾”(见图3,图片内容:“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五“象”“狮子挂匾”。拍摄时间:2022 年7 月27 日上午11:10。拍摄地点:广东省连州市文化馆舞蹈室。摄影:胡骁),其含义有“亮相”之意,瑶族人民在出行之前,都会进行挂匾仪式,示意盘王现身;“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二十五“象”的“变四方台”(见图4,图片内容:“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二十五“象”“变四方台”。拍摄时间:2022 年7 月27 日上午11:20。拍摄地点:广东省连州市文化馆舞蹈室。摄影:胡骁),其含义是反应日常生活的景(在“布袋木狮舞”中演绎为动作,行话称“象”)之一,模拟四方桌的形态,来反映瑶族人民作息生活的场景。
图2
图3
图4
另外,“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中第二十八“象”的“变板凳十变交椅”(见图5,图片内容:“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二十八“象”“变板凳十变交椅”。拍摄时间:2022 年7 月27 日上午11:50。拍摄地点:广东省连州市文化馆舞蹈室。摄影:胡骁),其含义,象征权利,有“龙椅”之意,表现盘王翻身坐上龙椅的形态;“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中第三十二“象”的“狮子洗澡”(见图6,图片内容:“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三十二“象”“狮子洗澡”。拍摄时间:2022 年7 月27 日上午11:55。拍摄地点:广东省连州市文化馆舞蹈室。摄影:胡骁),其含义,是象征瑶族民众祭祀仪式中的景(象)之一,表现的是瑶族民众在迁徙的过程中躲进一个石洞,在出洞前,盘王需要沐浴出洞的情形;“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中第三十九“象”的“金龟上岸”(见图7,图片内容:“布袋木狮舞”六十六象第三十九“象”“金龟上岸”。拍摄时间:2022 年7 月27 日上午12:00。拍摄地点:广东省连州市文化馆舞蹈室。摄影:胡骁),其含义,表现的是瑶族人的祖先在迁徙的过程中,经历漂洋过海,途中不幸落入海中,意外被神龟所救。瑶族后裔特将此景(象)编入其中,以此纪念神龟的救命之恩。
图5
图6
图7
二、南岭走廊瑶族“布袋木狮舞”的文化演变
(一)外显形象从“舞犬”到“舞狮”
图腾崇拜,是一个族群最显著、最形象的信仰表达,如炎黄子孙的“龙”图腾崇拜,就与华夏民族民间舞蹈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关“龙”的舞蹈,辐射至华夏版图的许多民族地区。仅从岭南地区来看,就有湛江市的人龙舞、汕尾市的滚地金龙、中山市的醉龙、南雄市的香火龙等民间“龙”舞表演,均涉及华夏先辈龙图腾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存。而图腾崇拜一般为“同一氏族的人所奉的祖先、保护者及团结标号的某种动物、植物或者无生物;是用来区别本集团与他集团的‘徽帜’;是一个氏族赖以产生的‘根系’;是部族全体人民‘称赞的对象’、‘感谢的对象’、‘赐恩的神祇’;是部落社会全部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支配者’……”[3]
瑶族对于“龙犬”的崇拜,来源于“盘瓠信仰”,⑥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布袋木狮舞”中,其动作形式里表现模拟狮子本身的动作内容是不多的,反而较多的是反映其族系先人各种有寓意的“事件”的对应动作“象”。从“布袋木狮舞”的舞蹈动作设计上看,保留了舞犬的痕迹较多,模拟狮子的动作形象的较少,且“布袋木狮舞”从最直观的外形上看,并不太像狮子。反观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狮舞的种类则十分繁多,如广东佛山等地流行的醒狮舞、梅州的席狮舞、揭阳的青狮舞等,均属南狮系列的民间舞。南狮重在神似,模拟狮子的形态较多,主要动作包括“跃”、“扑”、“扎”三个要点,突出一个“醒”字,功夫扎实的民间艺人舞起狮来,可达到睡狮已醒,刚柔相济,形神俱备,人狮一体的忘我境界。但一直活跃在广东清远连州三水瑶族乡挂榜村“布袋木狮舞”的道具造型,是如何从最早的“犬”,演变为后来的“狮”的,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舞狮有什么关联,还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的。
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安和村、黄洞瑶族乡黄洞村、里松镇新华村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狮子长鼓舞”,是典型的瑶汉互动舞狮的案例。“狮子长鼓舞”多为岁时节庆期间表演,是与汉族的“舞狮”表演彼此之间通过长期的接触与交流而逐渐形成的。而广东清远连州三水瑶族乡挂榜村“布袋木狮舞”,虽然从“舞犬”转换成“舞狮”,但并未完全吸收汉族舞狮的动作风格特点和造型深邃含义,虽形其所用道具已变“狮”,但神似“犬”,可以说是当地的瑶族民众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更多地保留了自己本民族原有图腾崇拜的文化遗存,同时,也在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中,有选择地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合进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如将“犬”造型改变为“狮”的造型,即是这种选择的最直接的例证。
(二)“木狮”道具的互动涵化
有研究者发现,起码在瑶族“布袋木狮舞”形成的过程当中,中国传统宗教道教,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崇信的梅山教⑦深受道家影响,道教的太上老君、张天师、玉帝、三元为各族梅山教普遍敬奉,在各族梅山教的神灵系统中,既有本民族神祇,又崇祀道教诸神,道教神仙与本民族神祇同坛供祀。”[4]“瑶族历史上沿南岭民族走廊迁徙, 深受道教在南岭民族走廊传播的影响……”[5]如瑶族民众中传统的“度戒”仪式⑧中,便保留了诸多道教色彩,最典型的就是瑶族“度戒”仪式中,师公所使用的罡步、手决等。瑶族师公在举行“度戒”仪式当中,通过走罡步、行手决、念咒语与神灵沟通等固定的套路来完成“度戒”,如所谓的“罡步”,就是道教法师在举行仪式中的步法,又称“踏罡步斗”,有“七星罡”、“三台罡”和“天师罡”等……
这些中国传统宗教道教对瑶族民众的影响,覆盖了瑶族民众生产、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布袋木狮舞”的传说当中:瑶族祖先的迁徙、逃难,是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他们漂洋过海,隐蔽躲藏,最终来到了湘粤边界地区,瑶族人的先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迁徙之路的艰辛不易,创造了瑶族“布袋木狮舞”这一表演形式。它是以道具作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蹈,除了具体的规定动作与文化内涵外,其道具的设计,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密码。
“布袋木狮舞”作为典型的瑶族迁徙的民俗文化形式,从道具形制上看,“狮头”上有五角标识,代表着道家五祖,具有显著的瑶汉文化涵化的痕迹,亦是瑶族文化深受道教文化影响涵化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印迹。而同样狮头带角的民俗文化形式里,还包括广东的南狮,南狮与北狮显著的差异,就是头上也带有一角,称“独占鳌头”,体现狮子的威武之象,但与瑶族“布袋木狮舞”的的五角标识的内涵,仍有所不同。瑶族“布袋木狮舞”狮头上的五角标识,体现出瑶族人的文化受道教文化影响的印记,因此,说瑶族的“布袋木狮舞”具有显著的多元文化互动的痕迹,是言之有据的。可以说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瑶族民众起码在宗教文化上于中原汉民族的道教有互动交流,并将相互融合后的精神信仰,显现在物质载体“布袋木狮舞”的道具之上。
(三)“迁狮调”的教化传承功能
瑶族的“布袋木狮舞”,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而乐舞一体、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颇具古代民间传统民俗舞蹈之遗风。属“布袋木狮舞”整套表演流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迁狮调”,一般在表演“布袋木狮舞”之前表演,其包含的内容涉及祖先告诫、民间故事、人生箴言等,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唱词有教育后代并孝顺长辈的内容,具有典型的教化功能。“迁狮调”的演唱方式包含独唱、合唱等,伴奏乐器以鼓、唢呐、笛子等民间乐器为主。
“迁狮调”的曲调与节奏,共分三部分,并配有唱词。第一部分的表演,为出场时的“迁狮调”,表现一个少女在清晨,将狮子牵出来的情况;第二部分的曲调节奏,是围绕以“孝顺”为主题的唱词进行表演唱;第三部分的曲调,主要以“祈福”为主题,通过对狮子身体各个部位的歌咏表述,来代表不同的吉祥寓意。在最原始的表演仪式中,一开始,都会有祭拜的仪式,如通过“拜门楼”来祭拜河神与祖先,到表演结束时,要在河边敲锣打鼓,目的是送别祖先神明。笔者收集到的由广东省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文化站整理出的“南岳木狮迁狮歌诀”(2004 年内部印刷出版)的唱词有如下内容:
…………
走出乡来回出乡,贵府生得好儿郎,生得一对聪明崽,玉笆京点状元郎。
走出乡来回出乡,贵府生得好女娘,生得一对聪明女,手拿针线绣牡丹,
左边绣的龙和凤,右边金鸡配凤凰……⑨
…………
还有的“迁狮调”唱词,要表达的是懂礼律,不可胡作非为的内容:
…………
乙:老老,你怎么那么怪?
甲:那个怪来才是怪,鸡公变鸡婆叫,高山打鼓隔层庙,家爷老子去扯媳妇,土地老子叫公道。
乙:哪有那样混账土地?
甲:那是四个字,
乙:那就请老老解释出来给列位听。
甲:鸡公变鸡婆叫那是怪字。高山打鼓隔层庙是力字,家公老子扯媳妇那是乱字,土地老子讲公道那是神字……⑩
从广东省连州市的当地语言种类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客家方言,在这一地区的地方方言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西北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临近的地区,包括广东省北部地区连州镇、星子镇、西江镇、保安镇、西岸镇、东陂镇、瑶安瑶族乡等部分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客家方言分布。
根据连州市地方志调查表明,连州市客家人口约13 万人,使用客家方言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例约25%。广东省连州地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主要是瑶族语,分布在瑶安瑶族乡、三水瑶族乡等瑶族民众聚居地,连州市区及其他部分镇乡也有一些。由此可见,以瑶族“布袋木狮舞”文化习俗流传覆盖的连州地区来看,受当地汉文化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客家族群是汉族族群的分支,客家人向来崇文重教,由于长期生活扎根在岭南的贫困山区,客家人逐渐意识到知识改变社会地位和自身命运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崇教重文,着力提高客家族群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影响到周边其他族群的民众,包括瑶族民众。在长期的瑶汉两家和睦相处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作为客家人文化根基的汉文化,对于瑶族民众的影响,从他们自己民歌唱词中出现的“聪明崽”到“好儿郎”,从“聪明女”到“金凤凰”等,都提供了民间艺术的佐证文本。瑶族人民对子孙后代寄托的美好期望,自然也蕴含了对自己族群繁衍、兴旺、昌盛的祈愿,这些美好的愿景,用客家人习惯的词语表述出来,汉瑶文化的彼此融合的程度之深,可见一斑。虽然,瑶族族群通过漫长的迁徙历程,在深山老林中开拓家园,但在同汉民族分支客家人的接触中,也接受了道德规范及“家先祖训”类文化理念的影响和制约,较为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化教育。
三,南岭走廊瑶族“布袋木狮舞”的当代文化价值
(一)族群中的认同意义
在远古时期,人口较少的族群,不仅需要不断地增强族群认同意识,形成团结一致的观念,以抵御外界的危险,维系族群的生存延续。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各族群之间仍然需要维系族群的认同感,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充满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交融互通的今天,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流失的危机感出现了很多重新激活的文化举措和落地实绩,瑶族的“布袋木狮舞”,作为非遗项目的被认可,就是鲜活的实例。
瑶族的“布袋木狮舞”,一般都是在当地“盘王节”或庆祝丰收的农闲时节,亦或是正月春节后至二月二前,才会进行表演,由此可以看出农耕文化与节气,对瑶族民众生活影响的影子。瑶族的“布袋木狮舞”,就是通过多名舞者在“狮被”里的配合,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表演所示效果展示出极高的技巧和配合,加强了族人们之间的协作一致,表演者以人体的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族群迁徙历程中的多重记忆。表演者实际上是在操演着自己族群标志性角色并加以形象地铭刻,同时,观看表演的瑶族民众也能在娱乐中,加深族群意识的向心力,以此缅怀自己的祖先迁徙的艰辛,祈祷族人日后的生息繁衍兴旺美好。
“从操演——观演的过程就完成了瑶族人民的一项社会活动。根据社会记忆理论, 族群作为文化共同体, 其集体记忆通过纪念仪式和体化实践得以保持和延续, 有关过去的意象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通过操演来传达和维持……”[6]基于瑶族“布袋木狮舞”的展演形式与文化含义的分析中,我们可发现,不管是“操演者”也好,还是“观演者”也好,他们都在这个仪式展演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族群认同感”的熏染与强化,这是族群文化潜移默化的表述通道和寓教于乐的文化参与。实际上,传承“布袋木狮舞”,就是一个族群的人们分享族群记忆、表述自我、增进族群认同的过程。
(二)文化身份的嬗变与融合
在国家非遗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瑶族“布袋木狮舞”已于2021年5 月由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编号:III-5)。
作为民俗舞蹈形式的“布袋木狮舞”,其舞蹈本体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更多的变化是其作为地域舞蹈文化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当地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艺术符号,与此同时,其传承与展示的空间,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连州地区各地的文化馆、文化站,在贯彻文化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帮助“布袋木狮舞”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系统的史料整理和文献存档工作,让更多传统文化以数字档案的形式得以流存并传播。这其中,也有部分“布袋木狮舞”的非遗传承人,会受邀至中小学进行文化传习,让宝贵的民族民间舞蹈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源而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作为文化传播的新生力量,许多瑶族青少年,在学习了本民族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族群认同、增强文化自觉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由广东省民宗委、广东省体育局、韶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广东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中就包含了许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元素,自然也包括了瑶族“布袋木狮舞”的演出。这次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并促进了中国南方诸多少数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互融、互补、共进和发展,增强了各个民族间自身的认同感和中国民族整体文化的认知与信心,展现了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风貌。
(三)文化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是基于共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而形成的社会群体,是一种特定文化观念和精神追求反映在组织层面上的有机统一体。”[7]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各民族唯有结成“共同体”,凝聚起各民族的力量,才能凝心聚力,推动国家的发展和增进社会的繁荣。
瑶族“布袋木狮舞”的历史传说、文化内容、表演形式等,让瑶族人民更清晰自己从何而来,何以产生于此。“布袋木狮舞”的流传历程,有与其他族群互动的文化痕迹,这更能加深各族群间休戚与共的牢固关系。在表演“布袋木狮舞”这一文娱活动中,瑶胞建立起一个文化时空的场景,观演者跨越时间、跨越空间,与自己的根脉相拥。除了亲缘关系,族群之间如何结成亲密纽带,便更需依托共同的文化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硕果。瑶族“布袋木狮舞”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如许多地方出土的石刻、壁画等,而舞蹈艺术,比起石刻、壁画等艺术形式,更为突出的功能,就是在展演的时空中,给人以视觉、听觉的多重享受,能够把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达到团结一致的目的,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文化的福祉。
结 语
在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框架中,民族走廊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的“南岭民族走廊”,聚集着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多元繁杂的民族文化因彼此交融而欢聚在一起。瑶族民众有漫长的迁徙历史,部分瑶族民众经南岭民族走廊远道而来并定居在此,与其他族群共生共荣。“南岭民族走廊”中的瑶族舞蹈,在历史文化时空中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互融交织,呈现出多样性、互融性的舞蹈文化艺术特征,为“南岭民族走廊”的舞蹈艺术,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文化互动的多元一体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内在凝聚力,还是南方山地民族族群文化空间互融、互补的紧密、坚实的基础所致,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
瑶族“布袋木狮舞”的产生、发展与互融、共生,使我们能够感受到瑶族与汉族舞蹈,在千百年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互融互补的共生格局,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在民族走廊舞蹈视角下的又一实证,更是瑶族民众迁徙历史的形象见证。舞蹈文化不是片面的,而是需要多面性去看待其文化内涵。本文结合瑶族“布袋木狮舞”的本体形式、道具形制与特征、伴奏音乐“迁狮调”等显性形式,深入探究“布袋木狮舞”在文化交融互动中的特点,对瑶族“布袋木狮舞”进行多维视野的文化研究,旨在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时亦彰显了中华民族和谐发展、共享舞蹈文化的内聚力与多样性。
注 释:
①所谓“五岭山脉”,是指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有一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被称为五岭(因相距遥远而非山系,仅称山脉)。通常被人们习惯于由西到东排列指称为“五岭山脉”。即: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和大庾岭(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它们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
②所谓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历史上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岭南又是一个文化概念,是由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迁的北方文化)、海外文化(即舶来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组成,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③所谓“九黎”,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个族群,也是一个部落联盟,其居住地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及长江流域一带。即今天行政地理划分的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及江苏省的大部地区。传说中的九黎部落联盟,以蚩尤为首领,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九黎酋长,即八十一个黎氏支系部族,蚩尤是大酋长。自炎帝姜榆罔时代始,九黎部落联盟东征西讨,所辖之境逐渐延伸至岭南地区;
④所谓“三苗”,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皇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部落名,其活动区域在今中国南方一带,汉魏学者多认为“三苗”是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之后裔。尧帝曾与三苗战于丹水(丹江之古称,发源于陕西商洛地区,流入河南,流域覆盖今陕西商洛地区并河南南阳地区,终入丹江口水库)一带,并将其部分人放逐于三危,禹征伐三苗,大败苗师,之后,三苗迁徙南方地区繁衍生息,被民族学界认为是今苗族人的祖先;
⑤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民俗节日,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编号:X-14)。流行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的瑶族人民的居住地,它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族民众便自发地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今天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尤其是瑶族的青年男女,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⑥盘瓠信仰,是生活在中国湖南省境内的苗族、瑶族民间古老的信仰风俗。传说中的盘瓠为一神犬(或神龙),现世的盘瓠神像,其形制多为犬首人身,号之曰“盘瓠公公”或“盘王”, 是一种具有图腾和祖先崇拜性质的祭祀风俗。东汉应劭之《风俗通义》中,记载的盘瓠为高辛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氏族首领)之神犬,因征战犬戎部落有功,娶高辛帝之小女为妻。后生六男六女为夫妻,繁衍相续。本世纪80 年代,湘西沅水中上游怀化市以东30 公里处的高坎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双头合体的犬形陶塑文物,被专家考证为距今4600 年~5000 年的原始图腾祭祀物。据此而论,盘瓠崇拜习俗当起源于原始狩猎时期,大约相当于传说中的帝喾、高辛氏时代。该图腾崇拜并祖先崇拜之俗,绵延至今,成为湖南地区苗族及瑶族的传统民俗节日。每到“盘王节”,苗族、瑶族民众载歌载舞,祭祀先祖;
⑦梅山教是一种自然神,祖先与英雄神相交融的多神信仰,是深受中国传统的道教正一派之影响,介于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之间的一种准宗教。缘起于宋时湖南安化县、新化县一带(辐射周边地区)定居的苗族与瑶族民众间,兴盛于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川滇”的移民运动,梅山教以师公的信仰为主体,也包含了众多行业的信仰。其宗教信条是由师公驱鬼捉邪与鬼魂崇拜融合形成的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济世思想;
⑧瑶族的“度戒”仪式,实际上就是瑶族少年的“成人礼”。在瑶族地区,凡年龄满十三四岁的男孩,都要经过一次受戒仪式,举行过仪式的瑶族男孩,就表示已经成人了。“度戒”有成套的宗教仪式(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道教仪式)。举行“度戒”仪式时,师父(师公)传给弟子(完成青少年成人礼的苗族儿童)许多戒律,实际上也就是道教的戒律。从现在有据可查的文献资料的记载看,早在明朝时期,瑶族少年的成人礼,就以举行“度戒”仪式为标志了,这是瑶族民间从青少年时代起,传授道教仪轨的主要仪式;
⑨笔者文中引述的部分“迁狮歌”歌词,为广东省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文化站2004 年整理后内部印刷出版的瑶族“布袋木狮舞”组成部分之“迁狮歌”唱词,内部出版时定名为“南岳木狮迁狮歌诀”,该材料由笔者做田野调研时发现收集并保存至今;
⑩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