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州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4-23余湖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黔南州菌棒菌种

余湖波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贵州 黔南 558013)

黔南州是贵州省的南大门,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温润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海拔997 m,平均气温13.6℃~19.6℃,平均降水量1 100~1 400 mm,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温暖潮湿,立体气候特点突出,适宜各类食用菌生长,境内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丛(松)毛菌、奶浆菌、鸡纵菌、紫花菌、黄丝菌等野生菌种资源广泛分布,待开发利用空间大。州内各种农作物秸秆、杂木、果园修剪枝条等资源丰富,可以满足食用菌栽培所需原材料。境内山地居多,森林覆盖率高,优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再加上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食用菌产业是高质高效特色产业,做好做大食用菌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黔南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州第3位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1]。为进一步抓好食用菌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其在黔南“十二大”重点产业中地位,本文根据当前生产要素,提出了黔南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

1 黔南州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1 经济效益显著

食用菌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黔南州“十三五”时期,依托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探索产业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运营模式,加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2020年全州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 800 hm2,产量达10×104t,产值超过11×108元,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0.86×104人,人均增收1 800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产业。

1.2 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食用菌主产区开始向西南地区扩展,黔南州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资源,积极优化了生产经营环境,出台了一系列食用菌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奖励措施,不断吸引福建、浙江、重庆、湖南等各地食用菌相关企业来投资,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壮。截至2022年底,黔南州州已有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和合作社83家。

1.3 种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黔南州食用菌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种植品种结构,在稳定香菇、木耳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进、扩大灵芝、竹荪、秀珍菇和杏鲍菇等珍稀菇类,并发展红托竹荪、冬荪和羊肚菌等地栽菌品种。

1.4 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省州县各级干部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强化经营主体引进培育,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食用菌基地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荔波县黑木耳大棚及露地袋栽技术,三都县、长顺县、惠水县和贵定县等香菇周年化栽培等一批科技成果的成功推广,助推食用菌产业规模稳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2 黔南州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品种结构单一

通过调整菌类品种结构,黔南州食用菌品种数量从以前的平菇、香菇等几个品种发展到黑木耳、海鲜菇、灵芝、竹荪、秀珍菇、杏鲍菇等30 多个品种,食用菌品种数量有了较大的变化,品种结构得到了一定改善,但香菇、平菇等大宗类菌种占比偏高,珍稀菌种、地栽菌种的种植面积比较小,野生菌种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少,种植效益还不够突出。

2.2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目前,食用菌生产方式以企业、合作社种植为主,但现有食用菌企业实力不强,示范带动能力弱,基地生产组织化程度也较低,产业布局不太合理,原料和辅料质量、机械化装备、栽培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基地栽培粗放,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低[2]。

2.3 产业链条尚未健全

食用菌产业偏重于种植生产,菌种研发、菌材林抚育、菌棒加工等配套环节薄弱,产业链条不健全,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三产发展滞后,除少数餐饮企业外,未建立以大健康为主的食用菌养生服务业,产品主要以鲜销为主,加工能力较弱,当遇到市场流通不畅后,滞销腐烂的风险较大。

2.4 科技支撑乏力

食用菌产业涉及面广、种类多,州内缺乏专业的研发平台和运营团队。目前,菌种选育、菌种生产、食用菌栽培技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研发能力亟待提高,加之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欠缺,制约了产业发展壮大。

2.5 绿色发展体系不健全

尚未建立食用菌标准体系,不同企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生产管理技术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尚未有一家企业开展绿色、有机认证产品,除贵定县尝试开展废菌棒(袋)综合利用外,其他县此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2]。

3 黔南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

抓龙头企业、特色错季和森林资源等3方面优势,立足于州内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立体气候资源禀赋,坚持“低成本、生态化、高品质”技术路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示范带动为载体,补齐产业链条短板,调优种植品种结构,优化生产布局,稳定优势大宗菌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高附加值地栽菌品种种植规模,积极开展野生食用菌抚育,为州内食用菌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3.1 优化品种选择

结合当地群众习惯、龙头企业、产业基础、市场需求、资源特色、生态环境保护和承载能力等因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选择特色品种和错季大宗食用菌品种,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品种。重点发展红托竹荪、冬荪、黑皮鸡枞、灰树花、羊肚菌和大球盖菇等地栽菌种;加强丛(松)毛菌、奶浆菌、鸡纵菌、紫花菌和黄丝菌等野生菌保护抚育;利用无污染生态环境和冷凉气候,适度规模发展错季大宗食用菌如香菇、木耳和侧耳类食用菌[4]。

3.2 强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材料为主要内容开展试验示范,创建示范样板基地,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提高种植水平,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推广新种植模式,全力提升产业效益,激发市场主体和群众种植的积极性。

3.2.1 建设特色地栽菌种植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菇农的生产主体作用,通过技能培训,让菇农快速掌握地栽食用菌的种植、管护、采收、分拣等实用技术,加强生产指导和政策扶持,引导菇农合理利用冬闲田、果园架下、佛手瓜架下等,配套简易的栽培设施,加大羊肚菌、大球盖菇等地栽菌品种种植力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每个县(市)至少建2个示范点,每个点种植面积13.33 hm2以上。

3.2.2 建设错季大宗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突出夏秋冷凉生产优势,打造贵州省高品质夏菇主产区,在贵定、长顺、惠水、瓮安等地推广工厂化制棒、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园艺式栽培,配套完善生产大棚、冷链物流、产地加工等基础设施,巩固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高质量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打通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推广企业采用集中生产菌棒(种)和农户分户出菇相结合的产业化分工模式,让农户享受入股、务工、种植等多重收入保障,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全州建成香菇、平菇、木耳、海鲜菇等大宗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9 个,占地280 hm2,其中:有龙头企业带动的贵定、三都、荔波、独山4 个重点县分别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 个,种植面积达66.67 hm2以上,平塘、都匀、惠水、龙里和瓮安分别建成1个示范基地,占地13.33 hm2以上。

3.2.3 建设林下仿野生栽培食用菌示范基地

以红托竹荪、冬荪、林芝、茶树菇、羊肚菌和灰树花等特色珍稀食用菌为主栽品种,提升菌种繁育、生产栽培、产品加工等方面成果转化能力。结合各地的气候、土壤、森林植被等条件,选择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集成珍稀食用菌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种类,采用林下覆土栽培、林间吊袋立体栽培、地面置袋栽培等方式,适度建立珍稀食用菌林下仿野生栽培基地,充分利用山地生态环境资源,实现“林-菌”复合经济多元化发展。每个县(市)要建立2 个示范基地,每个种植面积达13.33 hm2以上,全州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要达到24个,占地320 hm2以上。

3.2.4 建设野生食用菌培育示范基地

系统开展野生菌资源调查,做好野生食用菌和毒菌资源鉴定工作,评价筛选出有利用开发价值的野生食用菌品种。在乳菇类、牛肝菌类、红菇类、鸡枞类、鸡油菌类、灵芝等珍稀野生食用菌集中分布区,选择典型区域封山育菌,建设保育示范基地,引导规范采集,提高品质、产量、商品化率。每个县市建设1 个野生菌抚育示范基地,占地666.67 hm2以上,全州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要达到8 000 hm2以上。

3.3 构建四大产业基地并打通全产业链链条

3.3.1 配套加工基地建设

围绕四大产业带重点打造贵定、三都、荔波、独山4 个产业大县,每个县生产规模333.33 hm2(亿棒)以上,配套菌种、菌棒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其余8个县(市)为基地县,重点发展种植基地和菌材林抚育基地。

3.3.2 建设食用菌研发基地

依托贵州省食用菌专班、黔南州农科院等技术资源,以贵定、三都、荔波、独山4 个食用菌重点县的重点企业(合作社)为载体,围绕全州12县(市)食用菌产业主栽品种及规模,配套建设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基地,广泛引进优良品种,开展适应性栽培试验示范和出菇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黔南规模化栽培的优良品种,并开展品种提纯复壮,形成由菌种创新到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配套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力争本地菌种本地供应率达到80%以上。

3.3.3 建设菌棒加工基地

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及其他资金整合力度,基于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开展SPV 等产业创新发展融资模式,全省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之际,积极为经营主体做好项目申报、厂房建设用地审批、三通一平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创造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多措并举支持重点企业建设菌棒加工厂,提高菌棒生产产能。重点支持荔波四季、荔波五象、贵定中企、三都高原、三都厚源、三都绿谷和独山神玺等优强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州内菌棒生产加工能力,解决菌棒产能不足的问题,预计到2025年菌棒需求本地生产供应能力要达80%以上。

3.3.4 建设菌材供应基地

科学布局菌材林抚育基地,有序开发现有林业资源,结合国家储备林、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植被恢复等项目加快菌材林基地建设,鼓励社会主体参与菌材林基地建设,逐步提高菌材自给率,使自给率达60%以上。大力发展菌材林与菌草,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形式给予支持,鼓励种植构树、桤木、栎树、杨树和王草等品种,每个县市建成菌材林基地66.67 hm2以上,预计到2025 年全州建成菌材基地8 000 hm2,其中菌材林6 666.67 hm2,菌草1 333.33 hm2。支持生产经营主体综合利用茶树和经果林修剪枝条、森林间伐、农作物秸秆、酒糟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发展食用菌生产和菌渣的循环利用,利用率占20%以上[5]。

3.4 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州、县、乡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着力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大食用菌“四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的储备和应用推广,每年引进组装配套新技术储备5个项目以上;以核心示范基地为平台,建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民和营销队伍的多层次、多形式综合培训系统,提高干部、技术人员、农民的综合科技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预计年培训技术骨干500人次、菇农5 000人次以上。

3.5 强化废菌渣资源化利用

加强废菌棒(袋)综合利用,支持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合理利用菌渣、菌袋、菌瓶等废料,努力实现菌渣的肥料化、能源化和饲料化。推广“菌渣—有机肥(蚯蚓)—果(菜)园”“菌渣—二次生产—有机肥”等循环利用模式,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6]。分别在贵定、独山、三都等地建设废菌棒(袋)综合利用处置设施1个以上,预计到2025 年,废菌棒(袋)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其中规模30×104棒以上种植基地产生废菌棒(袋)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3.6 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品牌建设

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农投公司及行业协会进入食用菌产业,培植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本土企业;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食用菌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通过5 a 的培育,每个县(市)至少有1 家年生产规模66.67 hm2(万棒)以上的龙头企业;大力推广“村社合一”的成功经验,整合涉农项目和财政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增强合作社组织能力,努力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发挥好合作社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组织规模化生产的纽带作用,每个县(市)要扶持5 家合作社以上;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效益明显的种植大户,每个市县要培育10 户,增加种植大户在经营主体中的占比[7]。积极引导重点企业、重点基地配套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开展产品、产地认定认证,全面推行分级包装上市,统一使用包装标识,统一采用“省级品牌+州品牌+子品牌”模式进行销售,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大力开拓“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省外市场,争取省外销售量达到60%以上;通过“七进”等多种方式,提高省内市场占有率,争取省内销售保持在40%。

猜你喜欢

黔南州菌棒菌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寻味贵州——黔南州
“数”说黔南茶业
助力黔南州茶业发展 有我一份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来吧!老年朋友们
——黔南州老年大学校歌
香菇菌棒开放接种新技术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