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方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思考
——以猕猴桃产业为例

2023-04-23云,王梅,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方县猕猴桃果园

吴 云,王 梅,黄 鹏

(1.大方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贵州 大方 551600;2.大方县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中心,贵州 大方 551600;3.大方县林业局,贵州 大方 551600)

近年来,贵州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有关要求,立足山地特色,以“增效益、稳面积、树品牌、调结构”为导向,以猕猴桃、苹果、樱桃等特色树种为突破口,突出生态、绿色、干净品质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扎实推进果园提质增效,带动果农增收,积极构建现代水果产业发展完整的体系,全力推进水果产业现代化步伐,拓展巩固水果产业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的衔接。通过对大方县水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水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走访和调研,提出了当前大方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研究,以期为大方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1 大方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猕猴桃属植物资源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也是猕猴桃的最适宜种植区。早在1978 年贵州省科研单位就参与开展了全国性猕猴桃科研协作工作。猕猴桃产业是大方县水果产业中的主要部分,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中期大方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进入高峰期,但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渐渐进入低谷。进入21世纪后,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推动下,引自四川的红阳猕猴桃品种在大方县各地迅速推广,猕猴桃产业开始走出低谷。“十二五”期间,大方县各地新建猕猴桃大面积种植基地和前期建设猕猴桃种植园的陆续投产使其猕猴桃产业再次步入发展高潮。大方县高度重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十三五”“十四五”精品水果发展规划均把猕猴桃列为重点发展的精品水果之一,对猕猴桃产业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大方县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注重规模化基地建设和打造,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农户积极发展水果产业。截至2022年底,大方县水果产业累计种植面积达9 800 hm2,产量累计达5.8×104t,同比增长19.56%;产值累计达5.9×108元,同比增长18.6%;累计带动农户22 568户,带动农民就业72 358 人。截至2022 年底,大方县有8 个千亩(1亩=0.067 hm2,下同)以上规模水果基地。如华麟公司理化乡果木村猕猴桃基地,通过打造高标猕猴桃基地69 hm2,带动理化乡发展猕猴桃产业种植面积400 hm2。

目前,大方县水果经营主体69 个,其中公司5 个,农业专业合作社64个。在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方面,长石镇巨石村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抓两头,带中间”模式,通过抓“前头”强引领、抓“后头”重销售、带“中间”激动能,着力解决组织发动难、生产成本高、产品效益低等难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

2 大方县水果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2.1 气候条件优势

影响猕猴桃生长的气候因子包括温度、年降水量、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无霜期等,其中温度最为重要。猕猴桃适应能力较强,最高气温不超过42.6℃,最低气温不低于-15.8℃,≥10℃有效积温4 500℃~5 200℃,无霜期160~290 d,猕猴桃均可正常生长。猕猴桃要求日照时数1 300~2 600 h,喜漫射光,忌强光直射,光照强度以42%~45%为宜,年降水量在800 mm 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0%。目前贵州猕猴桃产区主要分布在海拔900~1600 m区域,是全球猕猴桃主产地中唯一平均海拔超过1 000 m 的种植区域,雨量充沛、温度适中、紫外光线强等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利于猕猴桃的生长发育。

2.2 生态优势

大方县猕猴桃与国内北方主产区如陕西猕猴桃相比,熟期早,品质优,独特的优质生态环境造就了竞争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的条件和发展精品猕猴桃出口贸易。

2.3 政策优势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出台后,明确猕猴桃作为贵州精品水果产业发展主要树种之一。各级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连续几年加大对猕猴桃产业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及水平,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开展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完善猕猴桃示范基地园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基地标准化水平;同时大力整合资金,对猕猴桃种植户进行苗木和嫁材的专项补贴。相关部门积极引进和扶持猕猴桃种植和贮藏加工企业发展,引导和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进入猕猴桃产业,鼓励组织基层乡镇果农成立猕猴桃生产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极大调动了广大地果农生产的积极性。目前贵州省在猕猴桃产业高效栽培模式引进、良种繁育和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和优新品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品牌化发展。

2.4 交通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决定了大方县具有巩固和发展猕猴桃周边市场的独特优势。大方县地处黔中,成贵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黔织高速公路、黔大高速公路、黔西-清镇高速公路和贵毕公路等穿越大方县境内,为猕猴桃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提供了良好的物流运输基础条件。

3 大方县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组织化水平不高

大方县水果多数由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种植经营管理,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果业经济组织较少,特别是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服务组织、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果农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水果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家庭为主体的水果种植户由于资金实力不强,种植管理技术不高,生产投入与技术均不到位,果园管理粗放,产品产量标准不高;产销信息不畅,市场销售渠道不宽,水果商品化商品率不到50%;产业链条短,缺乏产地分级、清洗、品牌包装等初加工和深加工环节,残次果品未进行加工而以低价销售或舍弃,产品附加值和剩余价值未得到提升。

3.2 品牌意识淡薄

大方县的猕猴桃产业,因品牌建设重视程度不高,虽有一定的知名度外,但未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商标,水果基地“三品一标”认证力度不够,质量追溯制度不完善,特色生态果品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3 科技支撑不强

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特别是乡镇技术人才缺失严重,不能充分保障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科研力量薄弱,现有的科研机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科研人才匮乏,在特色品种选育开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高效种植以及加工保鲜冷藏等方面技术研发工作滞后。

3.4 基础设施不完善

大方县果园多建在坡度较大的荒山荒坡上,远离水源、灌溉难度大,土壤瘠薄。绝大多数果园肥力条件不良,缺乏灌溉设施和运送农用物资及果品通道,更没有形成冷库链。果园建设标准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生效益小。

4 大方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研究

4.1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聚焦重点区域特色优势果树树种,突出地方产业“唯一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桃子、猕猴桃等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高质量发展,凸显地方产业特色。通过改造提升等措施持续建立健全基地配套设施,推进果园提升单产和质量,提质增效,实现果业增效、果农增收。

4.2 推进良繁体系建设

围绕猕猴桃、苹果、樱桃、柑橘等主导品种,坚持就地育种、就地育苗、就地供种的原则,在重点区域建设一批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为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奠定良种基础,满足生产的需求。

4.3 强化经营主体引进培育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大方县已完成水果产业招商任务8×108元。全力搭建全产业链招商活动平台,瞄准省外一二线城市组织精准招商活动,推出一批精品产业项目,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资源推送等方面助力招优商招大商。强化主体培育工作,一是集中资源要素培育大中型本地水果企业,指导符合条件的地方企业积极申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促进本地水果企业的快速成长;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工作,对已开始实施的项目建立台账,对实施过程开展督促指导,并促进重大项目的建成落地,引领重点产业的发展;三是探索在水果企业示范和服务组织开展果园生物资产的有价评估,通过颁发果园证,联合金融部门针对水果企业和服务组织的抵押贷款,解决企业和服务组织融资难的问题。

4.4 推进果园提质增效

持续完善果园水、电、路、网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3.33 hm2以上相对集中连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333.33 km2以上。一是在果园集中连片区域,示范开展全园宜机化改造提升,建立一批标准化示范果园;二是加快老果园改造步伐,摸清老果园发展现状,针对性进行土壤改良、高接换种、整形修剪等措施,提高老果园产出量;三是积极低产低效果园改造,重点开展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省力化栽培、土壤肥力提升、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推广生态化栽培技术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益;四是通过林下套种长短结合、园区边坡及道路空间综合利用等,增加种植收益;五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施有机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4.5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

政府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融合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开展优新品种引进与选育、果园省力化、宜机化建管、立体种养、专用肥研发、水肥一体化养分调控、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后贮藏加工和农业信息化等研发,对制约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发挥好“专班+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户”的现代水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一批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围绕果树全年生长周期开展“跟踪式”培训,定向培养一批乡土技术“二传手”,壮大实用型水果技术服务力量。

4.6 试点社会化推进水果产业服务工作

围绕苹果、猕猴桃等树种重点开展喀斯特地区果园生草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果园生态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果园防范应对气象灾害技术示范等工作,按照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式,以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整合各级专家及乡土人才,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和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试点示范,扎实做好揭榜挂帅和基础性社会化服务工作。

4.7 推进品牌创建工作

重点培育大方县精品水果品牌,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做好形象设计、标准体系建设、产品销售等工作,快速提升影响力。加强“两品一标”等产品认证,打造区域性品牌,如“毕节碰柑”“纳雍玛瑙红樱桃”“威宁苹果”“威宁大黄梨”“赫章樱桃”等,深挖内涵,提高品牌附加值。创建具有本土特色、本地文化的企业品牌,重点推进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水果品牌的打造,全面提升具有鲜明大方县印记的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8 拓展产销衔接路径

构建产销供需对接平台,积极组织申报“定制果园”,通过“定制果园”生产经营模式,定制企业果品收购标准,进一步提升种植端管理水平,实现标准化生产、订单生产,达到以销促产、以产助销的良性循环发展。积极对接京东、首杨等线上线下大型销售主体,拓展大方县精品水果的多渠道、多形式销售。充分利用“大数据+”,积极推动果园采摘销售,全力搭建省内外产销平台,对季节性果品建立产销台账,适时组织水果企业参加省内外大型展销和宣传推介活动,确保“卖好价”。建立健全水果产销监测预警机制,制定水果大面积滞销应急预案,确保大面积滞销事件早发现、早处置,确保“盛果”不成“剩果”。

4.9 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拓展水果产业向二、三产业链延伸,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由第一产业向农旅融合发展,依托红色文化、知名景区和最美果园,扩大“水果+文旅”的影响力,提升水果的非农附加价值,拓宽果农转移就业渠道。围绕春季赏花、夏秋品果,持续打造一批集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文旅景点与产品,推进水果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大方县猕猴桃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白布河畔苍鹭飞
摘猕猴桃
秋天的果园
提取猕猴桃的DNA
夏日荷景
呼噜猪的大果园
摘猕猴桃
My Best Friend’s Lifestyle
我家果园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