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与景物描写

2023-04-23蒋景宇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景物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

摘要:《水浒传》中关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传神的篇章之一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此类文本要抓住人这一个核心,同时也要关注与人物相关的景物描写。从标题来看,林冲是以林教头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身份之外,还有风雪和山神庙,这三者结合营造出一个宏大的场面,诉说了一个细腻的故事。

关键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景物描写

在《水滸传》当中,关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最传神的篇章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篇文本收录在必修本的下册,此前也曾经在包括人教版的多版本教材中收录过。多年以来,教师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更多的集中在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本身。因为任何一个经典的故事,其核心都是人物,读懂了人物,也就读懂了故事演绎的脉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围绕人物的线索来把握解读的节奏,客观上是可行的。与此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任何一个故事当中,人物形象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生存的环境在解读此类文本时,固然要抓住人这样一个核心,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他的要素。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除了要关注林冲这个人物形象之外,还要关注与林冲相关的景物描写。最直接的就是从标题上来看,林冲是以林教头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这个身份之外,还有风雪(尽管风雪是两个元素,但是可以视作是一个元素)和山神庙,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既营造出一个宏大的场面,同时也诉说着一个细腻的故事。而对于解读者来说,同时关注人与景,则是更为完整地把握住了文本解读的线索,从而可以让文本解读更具深度。故此,笔者谈谈解读体验与思考。

一、人物、景物描写是故事展开的核心

认同人景描写是故事展开的核心,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一类文本解读的重要基础。只不过认同这一观点只是有效解读文本的前提,要想像庖丁解牛那样解得透彻,还需要关注更多的细节。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是很多教师在教研课、公开课中的首选课文。通过检索可以发现,关于此课的教案有数百个。概括来说,这些教案反映的教学重点多是“论事”,即用“官逼民反”的主题解读林冲性格和命运发展。这种解读思路实际上是以人和事作为线索。这种选择的好处是可以对课文的主题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通常不会偏离主流的解读方向。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关注更多的细节,最终得到的结论难免符号化。实际上,《水浒传》有“许多文法,非他书所曾有”,读过以后“令子弟平空在胸中添了不少文法”(注释)——这是金圣叹对《水浒传》高超艺术表现手法的评价。在《水浒传》众多“文法”中,对比法施耐庵运用得相当出色,这在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体现得尤其充分。金圣叹这里所说的“文法”除了直接理解为比较法之外,自然也可以理解为解读课文时视角的适度拓展,将对“人”的关注拓展为对“人景”的关注。

这篇课文的题目本身就包含了人和景的三个元素。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文本解读等方式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梗概。很显然从课文解读的角度来看,了解故事梗概是不够的,读懂其中人与景的内涵才是课文解读的终极旨归。譬如对标题的理解,其实是有问题可以提出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何以到了山神庙?又何以‘风雪山神庙?”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梳理出当时的社会不仅是“官逼民反”,甚至到了“官逼官反”的地步。有了这样一个宏观认识,其后的细致解读也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二、故事中人物与景物的互相映衬

其实经典故事中的人与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不过要读懂二者之间相互印证的关系却不容易。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而言,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读者,除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对话和行动描写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等突出成就之外,环境描写也极其成功。其中,值得称道叫绝的精彩之笔乃是对“雪”和“火”的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是漫天大雪,覆盖了包括山神庙在内的所有地方,而“火”却只存在于草料场,“火源”则在于山神庙。在文中,写雪的时候,用的是“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有此句可以读出雪之大——“纷纷扬扬”是雪的密集程度,“一天”是下雪的时间。有了这样的渲染,可以发现文中所写的“人”及其故事都发生在“雪”当中。而且,此时说的是“朔风渐起”,一个“渐”字,意味着后面必然还有更大的风;风渐大,那么故事也就愈加曲折,“风雪山神庙”之“风雪”与“山神庙”,所构建出来的天气与地点,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其后,文中写风雪的地方还有多处。比如“仰面看到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或明或暗地描写,使得风雪成为故事演绎的最大背景。

在写“火”的时候,“只听到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这是一个非常传神且隐晦的写法,没有一个“火”字,但是却将火势写得十分传神,读到这一句就能想象出此时外面的火势有多大。实际上在课文里,真正描写火势的也就这一句话,后面在描写火的时候,却是“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这实际上说明了造成火势之大的根本原因。就是这雪与火的叠加,使得“风雪山神庙”背后的血仇、报仇变得清晰了:林冲手刃仇人,“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的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这句话实际上是对故事结局的一个交代:经历了“雪”与“火”之后,“人”(林冲)有了新的取向,不再选择草料场为自己的落脚地,而是“投东去”,且是在“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的基础上,“将葫芦里的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提了枪”东去的。这里是有取舍的,白布衫、搭膊、毡笠子满足了个体的外在需要,葫芦里虽然是冷酒,却满足了一个人内在的需要;“被与葫芦都丢了”则意味着一种放弃,放弃本身就是选择,所投之“东”则表明了新生的方向。

在这样的解读当中,可以看到发生在风雪之中、发生在山神庙之处的一次血战,是在雪与火的背景下进行的;有了这些景物的映衬,其中所描写的人与人之间的恩仇关系,显现的一览无余。而跳出课文,也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构思这一场景的时候用心之良苦,而所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是那么的鲜活,这正是伟大作品的魅力所在。

三、寻找有点睛作用的人物、景物描写

再将研究的视角投入到文本解读本身,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都必须意识到这种解读不应该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当是一个寻找具有画龙点睛之笔、能够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字词句的过程。

当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本身是一篇小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要求跌宕起伏,精彩绝妙。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去解读这篇课文,既是为了读懂这一故事,同时也是为了读懂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社会规律与人生道理。发生在宋朝水泊梁山的故事在被演绎与渲染之后,出现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林冲便是其中之一。这样一个人物,身上有着古代为官之人的诸多特点,如自强、隐忍,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极其充分,而在忍无可忍之后,其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却又令人惊叹,让人感觉解气,让读者心中能够勾勒出一个既属于社会又属于自己的形象。当然,如果往深处解读,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比如“为什么当时社会有许多与林冲乃至于与广大民众利益相背离的情形存在?这些情形的出现,是否有着社会乃至于文化层面的原因?”站在当下思考这些问题,能够对身处当代的人有更多的启发。而带着这样的认识再去解读课文中的人与景,又能打开一个新的解读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昕. 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水浒传》的语言与艺术手法[J]. 语文建设, 2010(2).

[2]俞兵兵. 其热照面 其寒彻骨——试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对比手法[J].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2(7).

作者简介:蒋景宇(1997— ),女,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小说文本解读。

猜你喜欢

景物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
智海急流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实用性教学分析
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之美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作文景物描写例谈
景物描写在散文写作中的艺术处理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暴力美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听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