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景——影”为例简说古今字
2023-04-23陈晓云
摘要:通过阐明古今字的概念,明确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以“景——影”为例兼评教材注释。
关键词:古今字;通假字;“景”;“影”
古今字是在某一词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异中有同的汉字,原来的字称古字,后造的字称今字(也称分别字、区别字)。“景——影”就是一组古今字。“景”是“影”的古字,其本义是日光。《说文解字·日部》:“景,光也。从日,京声。”
《说文解字》给字注义,基本是本义,当然也有极少数误注的。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景”jǐng的注释下,第1个义项为“日光”。在“影”yǐng的注释下,第5个义项为“影子”。
《汉语大字典》和《辞源》这两部工具书关于“景”的注释基本与《王力古汉语字典》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语文辞书在释义方面都按意义的不同分别立项,其顺序大致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有“日光”就有“影子”,所以由“日光”第一次引申为“影子”。据此可以说“景”的本义是“日光”,引申义是“影子”。例如,《淮南子·原道》:“经霜雪而无迹,照日光而无景。”为了将这种引申义从“景”字中抽出来,专司其义,后来就有人始加形旁“彡”,成為今字“影”。如汉代的《张平子碑》、葛洪的《字苑》中的“影”都加了形旁“彡”,成为今字“影”。就意义而言,今字所承担的只是古字众多义项中的一项。例如,“影”的意义只是古字“景”的若干意义中的一项引申义——“影子”。《汉字源流字典》注“景”:其一,“景”(jǐng)本义为“日光”。“皓天舒白日,灵~耀神州/返~入深林,复照青台上。”其二,“景”(yǐng)有光就有影,故又用作“影”,指“影子”。“二子乘舟,泛泛其~/以土圭之法测土深,以正日~,以求地中。”由此联想到教材中的一处注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对杜甫的《阁夜》的课下注释如下:
[岁暮阴阳催短景(yǐng)]意思是,冬季到了,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景,影,日光。
此处注释有如下两点值得商榷:
1.“景”不是“影”。从此注中可以把“景”与“影”看成是一组古今字。但诗句中的“景”并不是“影”。从全诗看,有“三峡星河影动摇”句。如果把“景”看作“影”,一首诗中杜甫不会用异体的“影”。在此语境中“景”不是“影”的古字。所以应把拼音(yǐng)删掉。
2.“景”的意思是“日光”。在同一语境中,对同一个“景”不应有两种解释“影,日光”。此“景”杜甫用的是它的本义“日光”。有名著可以佐证,例如:
(1)《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注)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景”,注为“日光”。
(2)《唐诗鉴赏辞典》中陶道恕为文赏析杜甫诗《阁夜》,在写首句时说:“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陶先生在这里讲“短景”,并未讲“短影”。
参考文献:
[1]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晓云(1936— ),男,安徽凤台二中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古汉语注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