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路径探索

2023-04-23樊亚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3期

樊亚波

综合思维指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策略。

要素综合。地理综合思维的建立要以要素思维为起点。各种环境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把气候、地形、位置等要素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融合,帮助学生建立联系、系统的观念,养成地理综合思维习惯。初中生的整体认知、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教师需要采取“先要素后整体”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教学中,影响气候的因素复杂多样且各因素在某个区域的影响权值不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要素综合分析。在分析横断山区“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的成因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明确这样的气候特征的形成要素:一是纬度位置接近回归线,地处云贵高原,地表植被整体呈现亚热带草原景观;二是横断山区相对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大;三是受西南暖湿气流与横断山区风向影响,形成湿谷与干谷。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综合气候诸多要素依次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明晰横断山区因不同高度、不同风向影响所造成的地理差异。

时空综合。时空综合是要素综合的进一步深化。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是对时空关系的把握。地理思维训练要求教师以动态、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时空关系所造成的地理区域差异。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地球运动是造成时空差异的重要根源;把握地球运动特征是理解由此造成诸多地理现象的关键。其中,气温日变化与太阳视运动间的联系是训练学生时空综合思维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以宏观视角综合分析地球自转、公转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因此造成不同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的自然规律,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依据热量、气温变化等量化数据,结合直观感受,把握地球自转、公转的运动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使学生明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直接决定了热量和气温的变化,而地球自转所起的作用居其次。

地方综合。地方综合是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在具体区域上的概括。区域差异综合反映了地方地理特征,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归宿。教学“青藏地区”时,引导学生把握青藏地区脆弱的环境特点是教学的重点。笔者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青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只占全国的1%,你们猜想一下能否把一部分东南沿海人口迁移到青藏地区,以减缓人口对东南沿海的压力呢?”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当一名学生提出“青藏高原非常干旱不适宜居住”时,其他学生反驳:“青藏高原广布冰川,并不缺乏水资源,怎么会干旱呢?”为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笔者安排学生课后进行实验探究——将两束快要枯萎的带叶片的柳树枝分别插入两个杯子,一个杯子装满水,一个杯子装满冰块,观察叶片的变化并说明原因。当学生发现在装满水的杯子里的柳树枝叶片慢慢展开,而在装满冰块的杯子里的柳树枝叶片依旧枯萎,学生很容易明白:冰川是固态水,无法被生物利用,青藏高原水资源的主要形态是冰川,利用受限。最后,笔者让学生思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怎样开发才不会破环它的自然生态”。学生把“青藏高原的开发与保护”作为关键词在网上查找資料,并在梳理、整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写出小短文。

(作者单位:枝江市七星台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