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
2023-04-23朱成武
朱成武
語文教材中不乏选自《诗经》《汉乐府》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文学元素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很难脱离音乐去理解这些作品。《乡愁》《我爱这土地》等现代诗文也可以配乐朗诵。从汉语的特点看,它们有声、有韵、有调,只需吟诵就可让人为之动容。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可以成为打开文学殿堂的钥匙。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使学生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序曲,奠定情感基调。每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思想感情,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使用音乐,为学生营造与课文一致的情感氛围,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三顾茅庐》时,笔者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古战场中,三国时期各军事集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之一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形象如在学生眼前。又如,教学《沁园春·雪》时,为了让学生领略诗歌把磅礴的革命气概和壮观的景物相融的语言魅力,感受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笔者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作为学习的前奏,很好地渲染了诗歌的情绪。课始播放音乐,既预热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的联想,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情感状态。
课中插曲,强化情感体验。音乐不需要中介语言,乐声中本来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课堂上,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播放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常常能把讲不清的文本意蕴淋漓尽致地传给学生,使学生与文学形象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孔雀东南飞》和《梁祝》是我国艺术苑中的奇葩,“焦刘”的悲剧和“梁祝”的悲剧相似,不同的是它们以不同的艺术样式表现。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笔者分别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各部分乐章。乐曲时而传递出惊恐不安的情绪,时而哀婉凄绝、催人泪下,时而充满幻想、清纯柔美,助力学生深切感受送别的缠绵、殉情的悲切和化蝶的美丽。笔者在此基础上一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遭遇联想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再对比联想诗歌中的人物性格、悲剧产生的社会背景等,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配乐朗读,培养审美能力。语文教学肩负着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指引学生人生方向的重要任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为教学带来更多美感和新意。贝多芬、肖邦、莫扎特、施光南、乔羽等闪光的名字和他们触及心灵的音乐,能荡涤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语文课堂上,笔者结合文本内容选取合适的乐曲,引导学生配合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文本语言音韵美和乐曲意境美的相融,更好地领悟文本所蕴含的先进思想和美好情感。如学习《黄河颂》时,笔者引导学生在《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下朗读课文。在激情澎湃、荡气回肠的曲调烘托下,学生读出了对黄河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赞颂,激发了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配乐朗读有效沟通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力。
(作者单位:麻城市福田河镇中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