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达巴召”传说风物研究
2023-04-22魏进华
魏进华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传说源于民间群众的社会生活,体现民间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并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思想。正因传说是源于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民间群众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传说往往与民间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风物具有一定的关联。民间风物是传说重要的组成部分,传说的讲述离不开地方风物的参与,而地方风物的由来也黏附于传说的解释,二者相互依托。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物传说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并受学界的关注。
佤族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被称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历史悠久。解放以前,由于佤族没有文字,“有关他们的历史往往以传说的形式世代相传下来。”[1]所以佤族有很多的民间传说,涉及到物种起源、村寨历史以及种种有影响力的人物等。如“达巴召”传说蕴含着佤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讲述晚清时期在佤族布饶支系事迹突出、有影响的人物——“达巴召”。由于受万物有灵原始宗教的影响,佤族崇拜自然,希望作物能够丰收所以产生人头祭谷习俗,而这样的落后风俗延续到晚清时期。这一时期佤族地区传入了先进的文化理念,并且有效地制止佤族野蛮的社会秩序。那些带来先进文化秩序,带领佤族人摆脱落后社会,引领人们走向一个崭新社会当中的人,以及地方上那些具有这样特质的人物,由于做了人们不理解、从未见过的新鲜事,人们认为是神所为,所以称之为“达巴召”(神仙、祖先神、神佛等意),而其所作所为被以传说的方式流传。因为“达巴召”具有祖先神之意,为民间带来福祉,所以部分佤族地区民间具有信仰“达巴召”的习俗,而信仰习俗的来历也与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达巴召”逐渐类型化,甚至新时代的领袖也被融入到传说当中,促使“达巴召”传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不断扩张。从地理位置来看,佤族所生活的阿佤山区处中国西南边陲,地貌奇特,而佤族先民对这些奇特地貌的认知就依附于传说,解释了民间风物的由来,所以佤族民间风物传说数量居多。有关文字来历的传说《佤族为什么没有文字》,解释了佤族先前为什么没有文字,他们怎么把文字弄丢的;有关火的起源神话传说《达赛取火》,叙述了人们从山洞里出来,没有火,也不懂得用火,只会生食,后来人们就派达赛去问莫伟神取火的方法[2]。“达巴召”传说是佤族民间较为典型的传说之一,既有历史人物传说,也有风物传说,两种传说类型结合在一起,在此主要探讨后者。“达巴召”传说当中有对传说流传区域的一些自然物进行解释,虽然传说中的风物没有“四大传说”中风物种类那样丰富,传说故事情节也没有那样丰富多彩,但在传说讲述中有一定数量风物的参与。正是这些风物的参与,使“达巴召”传说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民间叙事特点,而且这些风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达巴召”传说在民间的流传,并且有助于民众对传说故事情节的建构。由于此传说是流传于西南边陲的阿佤山,传说所涉及的风物与佤族民间物产息息相关,与传说流传区域的民众生活紧密联系,所以体现了佤族对事物产生独特的认知。并且传说中的风物有助于传说讲述者对故事情节的回忆,同时也有助于传说长久流传于民间。
一、“达巴召”传说中的风物
讲述者在讲述传说故事过程中往往都会围绕一定的风物展开,对当地物产做一定的解释,正因为此,传说与传说中的风物黏合在一起。佤族“达巴召”传说也围绕着一定的风物,并且传说中的风物也会给予故事讲述者某种提示作用,从而传说由此得以展开。据目前所了解的主要分为自然物产和人工物产两种类型,并且分布于不同的地域,与地方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是这两种风物与传说黏附在一起,是民众对传说记忆的重要因素。以前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传说大多都是依赖于这些风物的存在而得以流传。
(一)自然物产
讲述者在讲述传说过程中都会有风物的参与,而且传说讲述者都会运用巧妙的叙事手法,把一些自然中的景物融入到传说当中,致使自然景物成为传说的一部分。讲述者在讲述故事时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传说中的自然景物做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使景物融合到传说当中,而且对景物的解释也是合情合理的。从这当中可以看出民众感情的态度对传说叙述的影响,正如施爱东对顾颉刚的天才论断的总结:“民众感情的态度会改变历史、神话传说的叙述。但是,这一观点是无法逻辑论证的。即使我们能够找到支撑这一观点的直接材料,我们仍然无法从逻辑上证明这些材料不是代表文献作者的个人见解而是代表了历史的必然趋势。”[3]在“达巴召”传说中,正是由于讲述者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加了自己的主见,对周边景物来历的解释,使民间日常生活中自然景物与传说衔接在一起,这也是不能够忽视的。在此传说中,对于那些自然生长,无人工影响迹象的风物暂界定为自然风物,而这样的景物在“达巴召”传说中多有被提及到。比如下班奈五组①下班奈五组属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镇班奈村。一个叫永瑞的地方,据说是“达巴召”故居遗址,遗憾的是遗址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耕地。遗址有一棵树,据村民讲述也是“达巴召”小时候为了加固自家地基种下的,至今还存活。犹如这样对景物的叙述还有很多,还有村民称为东巴召②东巴召据说以前是“达巴召”居住过的地方。的地方,在佤语中“东(dōung[toŋ])”即“地方”之意,“东巴召”据说是“达巴召”居住过的地方,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了这样的叫法,并以此指特定一片区域。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说去东巴召大家都知道是指什么地方。这样的自然物产还有很多,如惹姆巴召(巴召之水)、德格绕巴召(巴召带领人们打跳的地方)等等,原本是一些人们叫不上名的地方,由于有了传说的掺和之后,而变成一个特指区域的地名。这些景物都是自然景物,且都与“达巴召”传说有所关联,所以成为传说的一部分。
(二)人工物产
传说中所涉及的风物不只是自然景观,故事讲述者在讲述过程中还把故事主人公与某个比较著名的建筑联系到一起。比如众人熟知的《鲁班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等等,先前把故事主人公鲁班与赵州桥联系到一起,孟姜女与长城联系到一起,但经过考证之后研究者都有不同的说法。在佤族“达巴召”传说当中,传说主人公也有与当地比较著名的建筑联系到一起,比如团结龙潭①龙潭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团结村,据说是“达巴召”带领村民用六年时间挖掘而成。,据说是当时由于天气炎热,村民庄稼长势不好,还有一个说法由于“达巴召”法力无边,来到团结这个地方之后,疾病肆虐,人畜容易生病,为了保佑人畜健康生存,所以“达巴召”带领村民耗时六年挖掘而成,让水潭抵抗疾病的入侵。而且“达巴召”嘱咐村民要好好打理水潭,不能让脏东西进入到水潭当中,不然水潭保护村寨的功效就会消失。之后很长时间人们听从“达巴召”的嘱咐,把水潭打理得干干净净,连一片从树上掉落的叶子都及时捕捞,对入潭的水源也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女性不能跨过水沟等等,像龙潭这样由人工制造的在此称为人工物产。除了龙潭,这样的人工造的风物还有“达巴召”之墓、拐杖,还有村民口述中已经被摧毁的庙宇以及“达巴召”赠给民众的宝物等,都是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虽然有些风物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感观到实物,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它不是真实记载的历史事件。
虽然,佤族“达巴召”传说的风物没有四大经典传说的风物那样丰富,也没有那样引人注目,但“达巴召”传说是佤族地区流传较广、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传说之一。传说中的风物也是佤族民间群众日常生活中较为具代表性的景物,而这些景物能够融入到传说当中,成为传说在民间流传的“助推器”。
二、“达巴召”传说风物的特征
黄景春在《民间传说》一书中把民间传说的艺术特征分为四种,即可信性、传奇性、解释性和黏合性。民间风物传说是对民间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风物来历的阐释,对风物的解释都有独特的描述手法,而且所解释的风物都会有某种特征。每个传说所涉及的风物,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体现的特点也有差异。“达巴召”传说由于流传于西南边疆的阿佤山区,传说所涉及的风物都与佤族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事物相关联,并且体现了佤族祖先对自然界中万物的认知观念。
(一)与民众的现实生活相黏合
由于传说对地方风物有相关的阐释,这就体现了传说具有阐释性。在佤族“达巴召”传说当中,讲述者在讲述故事过程中也有对地方相关风物来历的解释,而且所解释的风物都是跟民间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比如龙潭,位于团结饭店下方,据说当时是“达巴召”带领村民挖掘的水潭,是人们用来洗礼的,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但解放之后,由于没有人管理,水潭荒废,潭中长满杂草,附近的村民就往里面倒各种生活垃圾,短时间内变成了垃圾坑。时间久了,人们逐渐意识到它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就重新清理潭中的垃圾。只是没有原来那样的功能与作用,从山上引来的水也断源了。据村民讲述,龙潭还没有挖掘之前,龙潭原来就是一个泉眼,由于这样,龙潭底部四季都会有少量的积水。现在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潭边还是会有少许垃圾,甚至水潭周边已经出现了健身器材,变成了附近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不同时期,水潭对村民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体现了水潭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具有神圣性
团结龙潭是“达巴召”带领村民挖掘的,对于水源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妇女不能从水渠上跨过,据传讲述者讲述这是当时最忌讳的,村民们组织每年进行一次龙潭献祭仪式。由于之前挖掘龙潭就是为了避灾,从而给予了它一种神圣性。据讲述者讲述,龙潭就像一个大铁锅,而它的功效就像锅口朝下的大铁锅把团结片区罩住,防止疾病入侵,法力无边,以前没有人敢在潭边玩耍。而且水潭设计得也非常独特,水从山里引到潭边,还要绕着水潭一圈之后才流进潭中,加之水潭周边都是茂密的树林,给人一种神秘感。当然,风物不只龙潭,还有“巴召”水,“达巴召”的拐杖等。在团结东面的一座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处人们称之为“巴召”水的地方。据讲述,以前人们去什么地方都是徒步,而且山高路远,人们一到半山腰就会休息。据讲当时天气炎热,“达巴召”在人们经常休息的地方,用一根树枝钻到土里,当拔出树枝的时候,就有水源跟着树枝冒出来。从那之后,人们一到半山腰就有水喝,而且那水怎么舀都不会浑浊,也舀不完。像这样的风物讲述者还讲到以前“达巴召”坐过的马鞍,当人们祭祀龙潭的时候要把马鞍从悬崖上拿回到龙潭边上摆放,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又把它放回到悬崖上,等等,这些都给人一种心理上神圣的感觉。由于以前佤族人对自然界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理解自然界中的物产规律,从而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景物的认知,依托传说进行主观性的解释。在“达巴召”传说当中,这些风物依托于“达巴召”这样的人物,使传说更具传奇性色彩。从讲述者讲述故事过程中,以及对风物来历的解释,体现了佤族祖先对自然物的认知观念,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精神。
三、风物对“达巴召”传说传播的作用
传说的传播很大程度得益于民间风物的叙述,因为通过风物能够勾起叙述者的记忆,从而起到了提示的作用。所以,风物在传说的传播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在古时,传说佤族是有文字的,并把文字写在动物皮上。由于解放前狩猎是佤族主要的生活方式,食物匮乏,佤族祖先因采集不到食物,肚子饿了就把动物皮吃掉,说是要把文字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人们只考虑到如何才能填饱肚子,根本就不会去想着文字的传承。这样,佤族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字,而在解放之后佤族才开始有自己成形的拉丁字母文字。解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佤族祖先主要是靠口承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文化,以故事、神话、史诗、歌谣或者传说等方式。传说也有反映佤族历史文化的部分,而传说的叙述大都参与了地方风物。在“达巴召”传说中,地方风物对传说的叙述起到很大的作用,助推了传说在民间的流传,而传说一定程度上对风物的生产也有一定的解释。
(一)具体可感的风物
大自然中形态迥异的自然景观是经过一定运动规律而形成的,当然,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不断提升,并掌握一定的规律之后,对大自然进行了微妙的改变。传说中的风物正是自然界中的某一景物,在传说流传地域的景物就会被巧妙地渗入到传说当中,并在传说讲述过程中对其由来进行解释,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传说的一部分,人们也就以此作为解释其由来。对肉眼可见的实物进行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传说某种真实性,但传说只是传说,不是被真实记载的历史。在佤族口头文学“达巴召”传说中,由于早期没有文字可记载,加之对自然界运作规律的认知不够,对某种事物的产生规律没有很好的解释,所以民众更愿意相信传说中对这些事物的解释。传说经过不断的流传后,后人也就“信以为真”,而不愿去考辨。
黄景春在《民间传说》(2006)一书中说到:“拿现存的大家熟悉的人、事、物,跟传说中虚构的故事掺和在一起,对传说的可信性起到很大的作用。不少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传说,依托于现存的古迹作为印证,无疑增加了传说的可信性。”[4]可见现存的古迹是传说流传重要的依托,如果没有现存古迹作为依托,那么传说就变成了纯粹的虚构故事。在佤族风物传说当中,民间大都有传说所依托的风物遗迹,而这些风物都是佤族日常生活中肉眼可见的实物。在“达巴召”传说中,传说也是依托于现存的古迹而展开,比如龙潭、“达巴召”故居遗迹,以及“达巴召”种植的树等,这些古迹的存在为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可参照的实物,一定程度上也就提高了传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从而增强了传说的真实性。
(二)“达巴召”传说的地方化
佤族被称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从信仰对象就可以看出,因为阿佤山区解放得比较晚,社会生活当中仍保留许多原始信仰。加之古时佤族依赖大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从而出现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观念。由于生产能力低,人们对自然的认知能力不足以辨别,会不自觉地产生这样的意识。但这样的原始信仰只是佤族在一定阶段的社会现实,一定的社会意识适应于一定的社会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不断发展,新文明的不断更替,外来文化开始进入到阿佤山区,正由于新文明的到来,佤族原有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冲击。基督教、佛教等信仰文化的进入,人们的信仰开始出现了分叉。这时阿佤山恰巧出现了“达巴召”这样的人物,他到处宣传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思想。为遏制阿佤人过去的恶习,除去砍头祭谷的残酷社会的信仰活动,鼓励百姓信仰佛教。在传说中,“达巴召”是佛教在佤族地区的传播者,“巴召”有“活佛”之意,而“达”则有“神仙”“祖先”之意。从中也可以看出对“巴召”的信仰也是对自己祖先的信仰,为了让祖先能够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子孙后辈就在自己家里单独设一个小房间祭拜“巴召”。除此之外,部分信仰“巴召”的村庄,对于在招魂仪式中的各种习俗,也是“达巴召”传下来的。据讲述,“达巴召”在安康大寨①安康大寨原安康乡,后改为安康村,即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安康乡安康大寨。传说“达巴召”在此居住过。的时候,由于在房顶上烧火并唱着歌,人们以为他精神不振,还有人说他疯了,所以就把他关进木制的牢笼里。有一天,他突然对自己的妹妹说想吃妈妈留的美食,但妹妹知道家里没有什么美食,妹妹感到疑惑地对他说我们家能有什么好吃的,要是有的话早就做给你吃了。于是“达巴召”就说,豆腐、茶叶、糯米饭这些就是妈妈留的,也就是我说的美食。“达巴召”吃到这些“美食”之后就离开了安康。而如今安康片区招魂仪式中所用的祭品,如豆腐、茶叶、糯米饭等都是必备的物品,这样的民间习俗,随着传说的流传,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得到保存,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当地一种独特的文化元素,也使传说永久留存于佤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当中。
四、结语
传说对民间风物的来历进行解释,而风物则反作用于传说,风物的存在有助于讲述者对传说的记忆,二者相互黏合在一起,有利于传说永久流传于民间。在佤族“达巴召”传说中,虽然传说所涉及的风物数量不是很多,但正是因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景物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传说永远流传于佤族布饶支系群众的生活当中。传说对龙潭、巴召水、巴召种植的树等风物都有一定的解释,并且这些解释与传说衔接得非常巧妙,给人以真实感。反过来,这些风物的存在有助于“达巴召”传说的流传,是传说在民间流传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讲述者回忆故事情节,对于讲述者而言起到了一种提示性的作用。并且这些风物在不同的时代体现不一样的文化现象,能够很好地与村民生活环境相黏合在一起。一方面,风物的存在提高了“达巴召”传说的真实性,使民众在讲述故事时以为自己在讲述“历史”;另一方面,“达巴召”信仰也是一种风物的存在,信仰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而“达巴召”信仰则是先进文化在阿佤山区的一种本土化体现。正是其在地化成就了别致的文化现象,传说原本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某个特定社会历史形态,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特征。但由于“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故事内容以及故事情节被人们所遗忘,或者夹杂了浮夸的虚构情节,致使其变得虚幻,超乎正常的认知范围,从而使“传说”永远只是传说。而这样的传说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民族民间流传,加之不同民族对世间风物的认知观念不同,铸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内容,从而造就了一个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侧面体现了传说是探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要更深层次地探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那就应该挖掘其传说故事,一个民族的民间传说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而想要挖掘一个民族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就必须先从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开始,包括他们的饮食、服饰、生活环境,这些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神话传说,直观可感的风物的存在是我们最有力的研究对象。而正是这些直观可感的风物也是神话传说故事最为直接的体现,它们蕴含着一个传说丰富的内容,或者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散落”于民间的一个个小小的“历史”文化星点,最后组成了更大的中华历史文化。探究中华文化是离不开民间传说故事,而传说故事的研究也离不开民间风物的存在,所以真实可感的风物的存在对研究中华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重要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