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融合教育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12-22雷蕾李伟
雷 蕾 李 伟
(1.云南师范大学,昆明 650500;2.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11;3.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引言
随着时序更迭,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在国内外达成了高度共识。在学前教育阶段,将特殊的幼儿隔离教育或是不进行教育的做法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众多的学者倡导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应该在一起平等接受教育,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为一体。由此,学前融合教育应运而生。
学前融合教育(Inclusiv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是一个囊括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专题,既是学前教育的延伸,也是特殊教育和心理学的难题之一[1]。学前融合教育指在接受教育和保育的过程中,使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前幼儿与普通幼儿一同进入普通幼教机构享有均等受教育权利的教育形式[2]。2001 年7 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普通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为特殊幼儿提供教育和服务[3],足见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层面出发,学前融合教育确保了所有幼儿能够平等接受学校和社会所提供的机会;从社会层面出发,学前融合教育尊重特殊幼儿的生存权利,缓解特殊幼儿带来的家庭压力和社会冲击;从国家层面出发,实施学前融合教育不仅有利于资源整合,还有利于实现国家繁荣和谐的大局。而国内学前融合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规定[4],却未能从根本改变我国特殊幼儿受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推行学前融合教育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更需要教育机构、教育者、家长和儿童、研究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推进与融合。
为准确把握国内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研究趋势,本文利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2004年研发的专门用于学术文献分析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对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建立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研究对象之间的共现与聚类关系等,以期探寻国内关于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把握学前融合教育的主题与时代精神,对当前我国认识和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检索策略
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反映科学研究水准的数据库。本文利用CiteSpace 对其数据库内有关学前融合教育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主要利用关键词、作者合作、机构合作以及文献被引等情况作为参数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
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在CNKI 中以主题为“学前融合教育”,且不设置检索时间,共检索到文献451 篇。对451 篇文献进行再次筛查,将检索时间限定为1997 年至2021年,检索语言为中文,通过手工筛选,剔除“会议”“通知”“文件”等,共获取有效文献377 篇。因此,将这377条文献数据作为国内研究总样本。
二、文献现状分析
(一)发文趋势分析
文献量是评价研究热度最有效的指标[6]。根据CNKI 数据库收录情况,1997-2005 年学前融合教育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但是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究其原因,1994 年之前国内基本实施隔离制特殊幼儿教育,之后开始推行“随班就读”模式,融合教育的研究也随之展开。2006-2010 年,相关文献以个位数的速度增长,增幅较小,其间国内于2007 年在北京和上海开始了融合教育实验,真正拉开了学前融合教育的序幕。到2011年,文献量突破十位数,且实现逐年增长,这一时期,融合教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直至2015 年,年发文量高达32 篇,实现跨越式增长,相关研究达到高峰期。到2020年,年发文量已达60篇。此外,根据高阶多项式拟合结果显示拟合值为0.741,表明拟合效果良好。
(二)研究作者和主要机构分析
作者合作共现图不仅可以从图上直观地看出研究者的发文量,还可以体现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亲密度关系。如图1可以探究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表1列出了发文量≥5篇的5位作者及其首发年份。结合图1 与表1 来看,国内在学前融合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分布较为零散,作者之间的合作度较低,有局部性的趋势。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周念丽发文量最高,共12 篇,且周念丽、王瑶在2016 年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可见,周念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进行思考和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建设的热点及未来进行探讨;总发文量处于第二位的是孙玉梅,共发文11篇,主要基于现实的调查探讨幼儿融合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及其观念问题;再次,合作关系较为密切且发文量较多的两位作者是张士君和王伟,两人的发文量分别为6篇和7篇,重点关注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中的融合情况研究,以普通教育为背景对特殊儿童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较为现实的融合问题。还有,有部分作者合作关系较为密切但发文量较少,比如欧阳新梅、张丽莉等,近年来发文量均在三篇以内,关注的焦点是国内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
图1 “学前融合教育”作者合作关系图
表1 “学前融合教育”作者发文量
机构合作关系图呈现的是不同机构间的合作关系,通过CiteSpace 获取知识图谱图2 和表2。图2 为CNKI 数据库得到的机构合作关系图,其中节点数为186,连线数为36,密度为0.0 021,可以看出在学前融合教育这一领域的机构合作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表2 列出了总发文量≥5的机构及其首发年份,结合图2与表2可见,最高的发文机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该机构发文年份范围比较广,且首发时间是2006 年,发文量为17 篇,说明该机构最早关注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学前融合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其次是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文量分别为11 篇和10 篇,足见其在该领域内的学术影响也不容小觑;最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也拥有较高的发文量。总体看来,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机构基本都集中在国内中部和东部地区,该区域内的高校是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此外,在所有发文机构中节点强度均为0,结果与发文作者具有高度一致性。
图2 “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关系
表2 “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机构发文量
(三)关键词分析
1、热点关键词分析
研究趋势是指在某时间段内较为密集讨论的某一问题或专题朝向某趋势的动态发展[7][8],关键词则是研究者对研究内容的高度凝练。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关键词共现图是最能体现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前沿问题。通常文献中的关键词都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且关键词共现和聚类能够敏锐、直接的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所以对关键词的提取研究非常有必要[9]。
在CiteSpace 中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运行完成后,绘制出高频次、高中心度的关键词共现关系图(图3)。图中每一个节点为一个关键点,节点的圆环越大,表示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大。圆环上的年轮色由内至外依次表示由远及近的年份,厚度与相应时间区间引用的次数成正比,深色圆环的节点为热点图谱中的关键节点(中性度度高于0.1)[10]。表3 则列出了出现频次较高的热门关键词,如“学前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学前教育”“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等。另外,关键词出现频次均为双位数,体现了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对学前阶段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中的融合情况,该结果与关键词共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图3 “学前融合教育”关键词共现图
表3 “学前融合教育”关键词分布图
由图3 及表3 可知,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出现的频次最高且节点最大,有173 次。与此匹配较为紧密的关键词有“融合教育”“学前教育”“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等。通过对关键词的梳理整合,研究热点内容主要是学前阶段的融合教育、学前阶段的特殊教育、学前阶段融合教育涉及的教育要素问题(如教师、专业、受教育者);研究重点对象主要为学龄前和学龄期特殊儿童。
2、相关文献被引情况分析
关于“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文献及被引年份和被引频次见表4,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为表中的序列1和序列2,分别被引用88次和80次。序列1和序列2的文献通过对中、日、美三国目前融合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为我国未来学前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指出方向。其中,连福鑫等人通过对美国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安置形式、成就与挑战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11];周念丽比较分析中日幼儿园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识,从而吸取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和方式等[12];而叶增编等人通过对国内一名孤独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揭示了我国目前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并提出实现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13];夏滢从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发展、政策制定以及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对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对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14];李伟亚通过对269 名浙江省普通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访谈,结果发现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需求在增加,但是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的生存现状和被接纳程度有待改进[15];张莉则通过对英国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建立和健全部门间合作的人员参与模式”进行阐述,说明英国目前的融合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减少盲目性[16]。可见,目前我国的融合教育研究主要有两个大的趋势,一是积极向外学习西方的融合教育,寻求先进的融合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等,二是通过对国内目前的融合教育现状进行研究,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探寻实现融合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表4 “学前融合教育”相关文献被引情况
3、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CiteSpace 软件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使用LLR 算法进行聚类,从而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其中包括个207节点,355条连线,50个聚类。这些聚类能准确指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热点问题。由于一些关键词聚类太过细小繁琐,从而对关键词聚类进行修剪,最终留下11 个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聚类(如图4),其中Q值=0.6 873,S值=0.7 569,表明所有关键词聚类数据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
图4 “学前融合教育”关键词聚类图
如表5所示,表中列出了聚类的情况以及每个聚类中所含文献数量及其标识词(前3个)。由此可见,聚类0、1 号可归为学前融合教育;聚类2、9 号关注的焦点是学前融合教育涉及的教育要素——教育者;聚类4、5、7号关注的焦点是学前融合教育涉及的教育要素——教育机构;聚类3、6、8 号关注的焦点是学前融合教育涉及的教育要素——教育对象;聚类10 号则是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探寻学前融合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提升对策。
表5 “学前融合教育”关键词聚类表
三、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文应用CiteSpace 软件对1997-2021 年间以“学前融合教育”为主题的377 篇CNKI 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与分析。从整体来看,国内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且成果颇丰,研究核心内容包括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概念、内涵与外延、实证研究,、及其美、日、英三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等。学前融合教育从被忽视到日益受重视的过程说明了学前融合教育思想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发展,国内学前融合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所有的研究者进行下一步探索。从局部来看,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交叉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将所有相关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梳理、分析,探讨该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动态取得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通过热点关键词统计,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尚未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趋势。该主题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均有丰硕的成果产出。当前研究主要机构以高校中的师范类及其教育类院系为主,代表性的研究人物有周念丽、孙玉梅、尹晓鸣、雷江华等。研究实力较强的单位包括: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特殊职业教育学院等高校。通过热点关键词还可以看出,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只有“学前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的中心度大于0.56,其他关键词的中心度均小于0.23,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暂未形成密集分布的状态,也暂未形成专门而独立的研究系统,研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结合被引文献情况可以看出,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已经在教育领域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成果。虽成果颇丰,但是大多数研究还局限于现状的剖析及其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简单套用,缺乏深度的数据挖掘。从被引文献的频率来看,2011年连福鑫和贺荟中发表的《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和2006 年周念丽发表的《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被引频次均高达80 次以上,足见学前融合教育问题在教育领域内已经得到了相当的关注。两篇文献都是着眼于学习世界上特殊教育发展相对领先的国家和地区,虽然对国内的实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各国的文化和国情差异,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各专业人员结合实际协同配合使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
第三,根据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学前融合教育是当今学前教育学与特殊教育学两个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内容关注儿童本身(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合情况;关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各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问题;重视从理论上探讨学前融合教育的意义及其价值所在;重视学前融合教育理论模式的构建并积极吸纳美、日、英等较早推行学前融合教育国家的先进经验。此外,从关键词聚类还可以看出,研究的对象基本是学龄前和学龄期的特殊儿童群体,研究方法多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等。
第四,从关键词时区变化和突现热点词来看,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经历了“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关注本国实际情况→概念建构和理论探索→研究分化→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阶段→概念重构“六个阶段。在研究中”特殊儿童“是最热的前沿主题,2014 年是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重要的时间节点,这得益于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而最热的突现关键词“特殊儿童”是学前融合教育研究伊始至今一直持续关注的热点,表明学前融合教育关注的主流问题是特殊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也说明学术界关注的教育问题与国家关注的教育热点保持高度一致。
在当前的大环境趋使下,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在政策和实践层面积极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中国也在学前融合教育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进行探索,想要获得学前融合教育的成功需要各专业人员的鼎力合作,从各个角度协同配合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基于此,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倡导多学科交叉结合的学前融合教育共同体研究。从各个学科视角出发研究学前融合教育,摈弃单一的、传统的研究模式,将教育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融会贯通,产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第二,在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探索适合中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的焦点除了受教育者外,教育机构、教师、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拓宽研究思路,融合不是简单地加入与被加入,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融合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和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二者相结合进行。
第四,融合教育关注的是每一个儿童的特殊性,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儿童,未来不仅要研究特殊儿童的被接纳情况,也应增加对普通儿童的研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