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述者

2019-07-30李达伟

湖南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宫殿飞鸟花园

李达伟

秘密花园

在那个秘密的花园中,自由地呼吸。成为批评者,守护者,诚实者,怀疑论者。内心永恒燃烧的清醒与判断的焰火,让记忆时而喷发出刺痛的悲伤与沉重的灵光。自我存在的边界的不断打开,重返个人的生活,如何内省?经历欢乐与痛苦,感受悲伤与失望,感受青春的谢顶,鲜活的谢顶。在秘密花园中,没有任何那些地下室的幽暗与粉尘。秘密花园中,有一些精神死亡与复活的肖像,更多是一些陷入困境的肖像。内心深处的有关这个世界的回声与映像,反思,审视。内在的生活。时而屈服于命运的锈迹。时而要努力抵抗时间与记忆。“我们只能在另一种美里,找到慰藉,在别人的音乐,别人的诗中。”有时,我们也只能在那些真实或者虚构的秘密花园所展现出来的美中,找到慰藉。

一个秘密花园,藏在了暗处,藏在了冰冷坚硬的墙壁与沉重干涩的藩篱背后,这时我们看到的只是没有田园诗般板结机器的现实,这时一些板结干涸的心灵与思想也在气喘吁吁,也在干燥地跃动。秘密花园所在的地方?在面对那个讲述者时,我把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都感到沮丧的是,他也不知道秘密花园的所在,只是他肯定地说秘密花园是存在的,至少是曾经存在的。他是在发现我用怀疑的眼神看了看我们那时身处的世界后补上了一句。现实的世界,是有那么一些会让我们停顿和不敢肯定的,有时在面对一些现实时,我们总会有种被无法挣脱的绝望感包围的困扰感。而秘密花园,是一个让人忘却那种绝望感的所在。秘密花园里面有着种类和数量都异常繁多的植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生长着,它们有时也会相互挤压着对方的生存空间,但这些都将被我们忽略,我们在贫瘠的植物世界之中生活久了。秘密花园,除植物而外,里面还有着各种飞鸟走兽,它们只食植物,飞鸟走兽与植物有些不同,飞鸟走兽间和谐相处。那时旁听者不止我一人。许多人对于这样充满童话意味的讲述并不引以为然,他们都觉得这样的讲述太过简单了,可以在任何地方听到,任何人也可以讲述。讲述的人意味深长地朝群山指了指。就在那里。此时,所有人不禁大笑,这样的笑里有着更多的讥讽意味,这时我们才发现讲述者早已是一个老朽,他的视力微弱得几近丧失。他的讲述中充满各种让人厌倦的呓语。其实秘密花园也不是我们最好的所在。现在,我可以告诉你,秘密花园是曾存在过,我是曾亲眼见到过,也曾亲身进去过。那些被山藏起来的人群,他们都去了那个秘密花园。秘密的花园中有一些飞鸟。飞鸟,飞鸟。讲述者讲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回到现实,这时其实没有一只飞鸟。这时我正与内心里面的苦闷作斗争。这时我正与内心里面的慌乱作斗争。飞鸟,飞鸟。超越于现实之上。超现实主义的飞鸟。想象中的世界。想象中的飞鸟。我们是谈论到了飞鸟。我们是谈论到了要让飞鸟变得更为现实一些,他言之凿凿地讽刺说我把飞鸟置于一个虚空的境地,他说只有你自己知道是什么飞鸟,而听者或看者将会陷入混乱迷茫的境地。如果我是一只飞鸟?我是有了这样的假想。这样的假想背后是我正面临着的一些困境。我的困境便是人类诸多困境中之一种。我们不停地陷入许多的困境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从这些困境之中脱身。而以一只飞鸟的方式脱身,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方式了。飞鸟,同样有它的困境,那我就不想成为那种有困境的飞鸟。为自己提供一条退路。飞鸟,飞鸟。我只是见到了模糊的身影。那时世界变得迷蒙模糊。在那条大河上弥漫着厚厚的雾气。它们在雾气之下。它们是雾气的一部分。

秘密的花园,真存在过。那个近乎老朽的人如是说。

宫殿

我一直想在内心深处建造一个思想的宫殿。我曾多次设想过那个宫殿的样子。我一直在到处寻找着那样的宫殿,但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由内心的贫乏给我带来的困扰,思想的宫殿就在我经受沮丧的不断击打下坍塌。思想的宫殿建造的过程以及所需要的时间,让我感到畏缩了,同时我也感觉到了那种无法抵达的沮丧所带来的困扰。我是见惯了太多的坍塌,现实的坍塌,物质的坍塌,以及思想的坍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了思想的宫殿在坍塌时发出的那种巨响,同时也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疲软麻木的坍塌。我们可以用思想的宫殿对抗着一些东西?而到底是要对抗一些什么东西呢?其实于我而言,这些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我只能在里面捕捉到一点点还算清晰的东西,像天真,像疲劳,像愧疚,像不安,像焦虑。思想的宫殿最终只剩下一个被我无力拨开的躯壳,只剩下一个躯壳。我看到了一些人还背负着那个苍白的躯壳,在我前面奔逃着。我似乎在那个躯壳里,捕捉到了一点点思想还未消散的重量。在那个躯壳里放入一些黄土,再把思想的种子种入其中,撒上阳光和雨露,思想的种子会不会破土而出?这是我在看到那个略显得有些慌乱的身影与躯壳时,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思想的宫殿,是为了让思想有活动的空间,思想可以在里面伸展交错繁衍。宮殿的辽阔。有时宫殿的单调与贫乏。最终我只是建造了一个记忆的宫殿,以及一个被讲述者的讲述填满的宫殿。讲述者的宫殿,讲述的内容、方式、语气等等的不同,让这个宫殿在一些时间里具有了那种我想要的样子,有时我又会感受到沮丧感的蔓延。

一直以为只会出现在梦境之中,且毫无经验和根据的宫殿,竟以真实的方式出现,以我能亲眼目睹的方式出现了,会行走的宫殿,出现在那片青绿的草甸上,宫殿被绿色包围。我见到了一个绿色的宫殿,宫殿出现在了云端,我见到了一个虚幻缥缈的宫殿。宫殿出现在了河流之内,水波无法把宫殿的任何东西遮蔽,反而让宫殿的所有装饰所有纹理所有建造纤毫毕现,释放出吸引人让人迷醉痴狂的光泽。在宫殿中生活的人,倾向于玄想与巧辩。他们更习惯于在精神世界之中生活着。精神之光由宫殿内部往外扩散,如那些山脚的村落里升腾的炊烟,我们远远就可以感受到宫殿之内的精神之光的微弱与浓烈。一些人进入到那些无底的地洞之内,同样还有一些人进入那个随意行走着的宫殿之中。那些人从地洞之中回来,从宫殿之中走出,很多人一走出来便忘记了曾经有过的经历。很多人在回忆着,在回忆具有的那种虚幻意味中,他们进入地洞与进入宫殿,只是这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那些人的回忆已经不是真实的,回忆真具有了回忆的特质。那是想象的宫殿吧?那是与看不见的城市一样无法看见的吧?这是在面对着讲述者讲得陶醉之时,我猛然冒出来的话语。讲述者很明显感觉到了我话语之中的冒犯意味,他多少有些气恼,毕竟我打乱了他讲述的节奏。

你说那是想象的就是想象的,如果你觉得那不是想象的就不是想象的。讲述者气恼地如是说。

树屋

真实的树屋,它的存在满足了我在某些方面的想象。我略微有些惊慌地走在了那些树梯上,我将要见到一个常年生活在树上的人,将要发生的遇见,使我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只是在离地越来越高之后,我还是多少有些头晕目眩,那样的状态往往发生在遇到不可思议的现实之时。那是在一个密林之中,古老粗壮葳蕤的树木交错生长着,人们选择在特别粗壮的大树上建造屋子,并长时间在上面生活着。我想到的是卡尔维诺笔下的树上的男爵,那个在树上不想下来的人。在见到眼前的那些人时,我感觉眼前的人们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一直以来,我在想象世界所完成的虚构物。我出现在了其中的一间树屋里,里面住着一个老者,很多人都说,他已经活了不知道多少年,他在老到那个样子之后,就好像不再老下去。

他们在树屋里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地上生活的时间。一些人厌倦了地下的生活。一些人厌倦了群体的生活。他们中的某个人,很长时间被厌倦的心理折磨着,他出现在了那些密林中,就是在随意行走的过程中,他因为厌倦心理的困扰狠狠捶了几下其中的某棵大树,就在那时,灵感突现,他开始有了在树上建造一个树屋的想法。在他建造着树屋时,他所遭受到的质疑和冷眼如凝固的冰冷的水朝他泼来,但他觉得你能因为凝固的水而说水是凝固的吗?讲述者在讲述第一个建造树屋的人时这样复述着。听到能因为凝固的水而说水是凝固的吗这个疑问时,我感到有些很吃惊,我是在某本书里见到了这样的说法。讲述者是第几个建造树屋的人?讲述者跟我说,反正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第二个。但与第一个和第二个对比,别的那些后继者根本不值一谈,他就是这样跟我说的。那些树屋,每一个都是独立的。树屋,是逃避在地之上的那些让人绝望的东西的一种方式,如果放在当下,这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当我把“行为艺术”这样的概念抛给老人时,老人断然否定了那个概念化的描述,绝对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行为艺术,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许多行为艺术所能持续的时间,能有我们在树上生活的时间长吗?他很简单就反驳了我。但我依然觉得那算是一种行为艺术,用一生的行为来抗拒着。老人说自己只是厌倦在地之上的生活,而突然萌生在树上生活的想法,老人说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人在树上生活过,那时他们所建造的就是鸟巢一样的东西,他们觉得自己就是鸟类,在树上的一些时间里,他们会有飞翔的冲动与渴望。曾经有人尝试过飞翔,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那之后,不再有人尝试过飞翔。人们说我们生活在树上的人是疯子,其实我们只是为了保持足够的理性,才出现在树上。这样的行为里是有一些隐喻的意思,这样说来我们的行为里还是有那么一些行为艺术的意思。

我还会老去,甚而死亡,只是老下去的速度变得有些缓慢而已,某一天我会因为爱的匮乏与冷漠的笼罩而死去,那个老者如是说。

死亡

死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发生着。小说家讲述的是文艺的死亡方式。有人说死亡是另一种美,死亡是死亡的一种延续。我们不知道该不该对这样的观点苟同。我们将遇到两个相似的死亡方式。死亡与命运。命运与死亡。命运只是让人们在限定的时间里走向死亡,当人们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内心无疑将是奔溃的,只是在我们看到的情形是那些人与我们一样在活着,似乎我们比他们更害怕死亡的来临。他们很多人可能还因为那个早已注定的命运感而活得不像我们那般疲惫。

小说家讲述了一个小说故事:另外一个小说家写了一个故事,某个家族的人总是活不过五十,家族中的人都发现了这个情形,他们意识到自己就像受到诅咒一样无法挣脱这个命运。家族中的有些人活得战战兢兢,有些人活得坦然无顾,很长时间以来,从未有人想过要与命运对抗,但这样的人总会出现。家族中的其中一个人,在意识到了缠绕着家族的可怕命运时,他暗暗发誓要与这个貌似无法抗拒的命运进行对抗,他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壮,也通过各种古老的祭祀仪式消除了思想上的包袱。小说家说到这里后顿了顿,让在座的听众猜猜,这人会不会活过五十岁。很多人都在猜测他能活过五十岁吗?众说纷纭,只是所有的猜测都建立在苍白的理由之上,那都是些无法令人信服的理由。我所尊重的小说家朝我望了望,我是在那时想起了那个就在我身边的家族,但最后我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了下来,那个小说家口中的对于命运的态度吸引着我,吸引着我们那群人。小说家顿了顿,然后近乎得意地说,最终他竟奇迹般地活过了五十岁。这个在小说家问我们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差点惊呼与我们想象的一样,莫非我们都具有写小说的才能?我们还没有从沉浸的得意中回过神来时,小说家说出了一个让我们惊呼的结尾。他在成功活过了五十岁之后,就开枪自杀了,这真是我们都没想到的,而那篇小说就是如此。我们一时所表现出来的得意,转瞬在这个结尾面前失去色调,我们的想象变得黯淡无光。这时我觉得是有必要把那个真实的家族摆出来。那个总活不过六十的家族,他们在努力抗拒着命运,他们也在提心吊胆地活着,很少有人会在平静中等待着死亡。那个家族的命运与小说家讲述的那个小说一样,现实与虚构的惊人相似,同时现实与虚构之间还多少有点点距离,那个家族的人除了他而外也没有人活过六十岁(六十和五十似乎只是数字上的区别,但小说家所在进行的是一个经过了缜密构思的数字,而六十就那样很真实地摆放在了我面前,活到五十容易,活到六十就相对要难些,只是一个人都活不过六十岁,这还是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周围很多人都活过了六十,活过了七十,甚至还有人过百,在这样的情境下,五十和六十就不再有多少区别了)。与小说中一样,这个家族的人对于命运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其中同样有一个人活过了六十岁,但就在他顺利活过了六十之后,在举行祭祀活动的晚上,他的仇家制造了一起意外,仇家本应该朝天空放枪,却意外地把枪口一低,他就倒在了仇家前面,倒在了燃烧着的火塘邊,人们看到了血肉模糊的尸体,这样在他刚有了要好好继续活着的想法之后就被杀了。两个不一样的结尾,一个真实发生,一个在虚构中发生。在那之后(小说家不再讲述那个家族的“在那以后”了,小说是可以那样戛然而止),直到现在,那个家族的人依然没有活过六十的。

我们是经过了精确的统计。那个似乎有点幸灾乐祸的讲述者如是说。

诗人

我多次在夜间接到了他的电话。我想象着电话那头的他:说得过分些的话可能是烂醉如泥了。他的舌头在打颤,往往都是好久不见有所挂牵之类,有时我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在一些时间里,他在夜间打我电话时,我正辗转反侧不知该如何入眠。我知道我们其实是同类人,也许我这样说的话,他多少会愤愤不平,他怎么可能和优柔寡断的我相像呢。我们确实是成了在夜间不断号叫的人,只是他会借着酒劲把那些在内心里经过酒精浸透后的思想大声宣泄出来,而我只是把那些思想不断地沉入内心深处,让它们在内心深处矛盾而剧烈地冲撞着。

在那个小城里,我们是经常聚集在一起谈谈文学谈谈艺术谈谈人生谈谈现实的荒诞的不多的几个人。他的年纪已逾五十,性嗜酒,他戒酒了一段時间,但最终并没有戒掉,如果戒掉了会是什么样子?在宣布戒酒并不成功之后,我们双方都知道,他必须要借助酒来解决一些东西,有时我也是需要借助酒解决一些东西。只是他有时会把没能真正把酒戒掉怪责到我头上,他说在那个小城里与我真是一见如故,我们在一起聚时能自由地畅谈着一些东西。诗人说,自由太重要了。诗人说自己在一些时间里是被束缚了,被僵化的思想以及习惯所束缚了。当看到诗人时,我看到了一群忧伤的精灵,在茂密的森林里舞蹈,舞蹈轻盈曼妙,似乎远离了现实的枯燥与荒诞,舞蹈所在的环境是另外一个世界,有着茂密的植物,有着悦耳的鸟声,唯独缺了人的粗暴与狂热。一个诗人在忧伤。一个诗人在行走。一个诗人在行吟。一个诗人在苦吟。我们谈到了诗人正在创作的“流水”系列,“流水”的内涵被无限加深和拓宽,现实的流水,现实的山水诗人,还是如流水的思想。他在看到了另外一个诗人写的“送流水”后,他把自己的流水系列深藏起来,我没能看到他写的流水系列。我们还谈到了他正在创作的“裂缝”系列,诗人说人生有着太多的裂缝,我们轻易就会堕入裂缝,并夹生于裂缝之中。裂缝无处不在,裂缝横亘在了我们面前,有人变得慌乱,有人竟异常从容,有人依然麻木不仁。在裂缝面前,我们往往失去了可贵的独立性个体性。

有时与那些裂缝对应的是我们精神的限度。我们精神的向度正在面对着不同的裂缝,我们是随时可能被那些裂缝吞掉。诗人如是说。

讲述者

这个文本将特别依赖讲述者。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讲述者,这个文本将不会存在。我所选择的讲述者,以及是否乐意成为我的讲述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文本的质量。我不断筛选着讲述者,同时时间也在替我筛选着讲述者。还有一些本应该是最理想的讲述者,但他们选择了沉默,不知道在以后的某些时间里,他们会不会改变主意,对我敞开心扉。我曾经选择了其中一个讲述者,一个老人,在另外一些讲述者口中,他早已成了传说(也就是与现实之间有一定距离,或者准确说他应该是一个可以有无限容量的容器,他能讲述的远远超过了很多人所能想象到的)一样的存在,那些讲述者说这个老人尤其擅长讲述有关那个民间的神话与梦与古歌。我也在私底下无数次设想过,面对这样一个讲述者时的激动。但可惜的是,讲述者没能等到我的到来(应该是拖延症,这让我一度陷入了悔恨之中,现在每每回想起,依然会唏嘘不已),讲述者最终真成了传说。许多讲述者以这样最为自然的方式消失。如果这些已经离世的讲述者的讲述,同样在这个文本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个文本会不会就是我所希望的那样一个特别的文本。一些本来很优秀的讲述者,无法抗拒时间的吞噬,时间吞噬了他们讲述的能力,这样的讲述者同样有很多。我只能在时间的夹缝里找寻着讲述者。讲述者如是说。我尽量遵循着讲述者。讲述者如是说。我往往不是一个讲述者。我自己还不是一个很称职的讲述者。在面对着众多的讲述者之后,我才强烈意识到讲述能力的重要。讲述,只是讲述故事吗?远远不只故事,有些讲述往往是从故事的终结时才真正开始。很多时候,讲述者口中没有任何的故事,没有任何的情节。讲述者,同样可以讲述思想(我就真遇到了一些讲述思想的人),同样可以讲述人类命运(我遇到了一些人,他们讲述的往往是他们自己的命运),同样可以讲述人在某些时间里的状态(一些人讲述的就是当下自己的状态,思想的状态,像在一些世界里的孤独以及其他,毕竟简单的孤独无法涵盖生存状态的纷繁复杂)。讲述者,以及讲述的世界,变得丰富和庞杂起来,只是可能因为我作为一个听众与记录者的无能,文本并没能真正变得丰富和庞杂起来。

你相信讲述者吗?讲述者与旁观者不一样。讲述者与旁观者真不一样吗?有时候的讲述者就是旁观者,有时候的旁观者也是讲述者。如果再往里面深究二者之间的区别,就会进入让深究者尴尬的境地。一些旁观者用冷眼看着世界,丧失了旁观者有时候可以有的温度。是其中一个讲述者与我谈起了讲述者。讲述者可以满嘴荒唐言,讲述者也可以很真诚地讲述着事实。你面对着的是一些什么样的讲述者?你将面对着的是多少种讲述的方式?你在想如实地把那些讲述者的讲述记录下来后,那些纷呈的讲述的外与里将呈现出怎样的风貌?还有众多的问题在困扰着你。讲述者所关注的往往是过去的时间。你有时关注的是未来的那些貌似有些虚妄的时间,而这时你是忘了现在,你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现在。你是不敢面对现在,你才沉迷于过去的丰盈与虚妄,也沉迷于未来可能的空洞与虚妄之中。我在面对不同的讲述者时,并不是为了讲述者本身,而更多是为了讲述者口中的那些人物的命运感,讲述者口中的诸多人完成了对于命运的尴尬注解与哲学意味的浓缩。讲述对于洒落民间的叙事的简化与单一。这个文本是想对那些叙事进行复杂化,甚至是繁褥化,其实最终它变得无限碎片化,有时会感觉自己成了那些讲述的碎片的一部分,这时会觉得这些碎片无限接近了真实,会让人觉得碎片的拼凑必将会是一个宏大的宫殿,一个绚丽的坛城,但就像那些被人建成的坛城一样,坛城会消失,碎片化的东西会让人有种游离于世界的真实之外的感觉。

这个文本,可能在一些时间里是值得信任的,在另外一些时间里,它也将变得很可疑,我如是说。

裂缝

裂缝无处不在。裂缝从现实中退了出来,成了有着丰富象征和隐喻意义的存在。那时一条真实的裂缝出现在了我面前,我感到有些不适。那是一条由于建风力发电而在山上修的公路,公路两边的风景很美,杜鹃花正开得如火如荼,长得繁密的如草甸的山竹,而我就在那条公路上,成为裂缝的一部分。我意识到裂缝的象征和隐喻意更多是让人感到不适的。我们在努力适应它带来的不适。一些人跌入裂缝之中。一些人努力从裂缝中爬出来。更多人沉陷于裂缝之中后就没能再爬出来。如果不是那个诗人与我谈起了裂缝,我将不会这样在意裂缝的存在,以及裂缝意味着的诸多东西。裂缝变得越来越醒目,裂缝中的光与无光,裂缝中生长的艰难与迟缓。

诗人与上文中出现的是同一个人。我们是好兄弟,只是不知道他看到我几次三番把他放置在一个被不断被剖析的位置时会怎么想。我已经想到了他恼怒或者无奈的表情,我可能还是在误解他,真实的他可能不是我所剖析的这种。诗人口中的裂缝,以及诗人所看到的那些现实之内的裂缝,以及诗人多次说起的那些精神世界的裂缝。裂缝很形象,我看到了那些墙上的裂缝,我看到了眼角上变形的裂缝。墙角的裂缝上长出了一些草。裂缝把一些虚化却真实的境遇,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是我在诗人面前与他谈起的我所认识的“裂缝”。诗人微微颔首,这时一丝和煦的阳光钻入窗子落在了我们之间的桌子上,诗人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那丝捉摸不定的阳光,然后对我说我对于“裂缝”的认识太过单薄、粗浅且狭隘。我总觉得诗人想对我说,我对于“裂缝”的认识就像对眼前的那丝阳光的认识一样浅薄和浮于表象。诗人说,我们时刻想要避开的应该是粗鄙与狭隘,只是我们又无时无刻不是陷入粗鄙与狭隘的缝隙之中,更为可怕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谈论在一个醉醺醺的状态之下进行,这就让我们的对谈有了荒诞与不可信的意味。酒醉之后,一切的对谈,一切的有着重复与磕绊意味的对谈还能成立吗?伴随着我们谈论的继续,在我们看来,那些对谈是成立的,只有在那样的状态下,我们才不自觉地就会涉及到灵魂与行动都在进行着的裂变。也只有在酒的作用下,我们所认识的裂缝可以无限小,也可以无限大。裂缝吞噬了看得见的东西,也吞噬了看不见的东西,像灵魂,像精神,像肉眼看不见的生命。诗人曾多次说起,一些人就是被夹在那样的裂缝中,或者是被扯出那样的裂缝而被彻底毁掉。诗人再次成了讲述者。我们是偶尔会谈论一些人。我们先强调并不是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这次我们在那个有点嘈杂的饭馆里短暂聚一下。牛肉的香味扑鼻,诗人的女儿有点羞赧不怎么说话。他女儿吃完饭先走,我们把战线无限拉长。我们无意间提到了某个人。我对那个人还有一些印象。一个以孤独或者孤傲姿态存在着的人。一个在很多人口中极具个性又有些古怪的人。他是败在了太过强烈的性格之上,在我们当下,那样强烈的个性是很难在无个性的人群中立足的,他在孤立别人的同时也被自己孤立。他真成了一个孤岛。现实的孤岛。现实的被他封闭起来的屋子。他曾在县城的一所中学任教。他教的是语文,其实他最擅长的是画画,山水油画都很好。谈到这里时,我们顿了顿,他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家的个性。我们理解艺术家的个性。有些个性决定了他所创作的方向与前行的步子。但在那所学校,没人理解,也没有人包容。孤傲却心灰意冷的他被调到了某个乡镇上,这无疑是对于艺术个性的异化的消磨与打压。他可能有强烈的郁郁不得志的感觉。他开始酗酒过度。艺术被他放下。艺术那种如酒精般在空气中飘荡的因子,真成了酒精的因子,真只剩下了酒精的因子。我们有那么一刻觉得他是毁于酒精,其实只是我个人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被诗人打断。诗人肯定地说,他不只是毁于酒精。在他那杂乱的房间里,只有酒鬼的影子,艺术家的影子彻底消失。他对于艺术的敏感至此消失。那些枯坐磨炼的功底消失殆尽。然后他病休。然后他回到了那个出生地。世界被他不断往回缩小。缩小的爱与偏执与无奈。我开始感到一阵唏嘘。诗人说,这确实是让人唏嘘不已的人生际遇。诗人说,他的讲述还没完。唏嘘还将延续下去。他回到出生地最开始的日子里,村里人还是很尊敬他的。慢慢地村里人发现他的孤傲早就渗透到了他的骨子里,酒精都没能改变他的孤傲,也没有短暂麻痹过那些已经被人嗤之以鼻的孤傲。艺术家与村里人的矛盾不断。在村里人眼中,他就是一个精神出现分裂的人。诗人说,神经也是有裂缝的。艺术家的行为怪异,在很多人看来那无疑就是神经病。村里人在远离他的同时,他也在远离村里人。诗人肯定地说,只有他知道艺术家并没有发疯。孤岛,孤屋,插销,人们见到那个房屋就会主动绕道而行。诗人每次回家都会把那扇关闭了很久的房门敲开,他接过了诗人手中的烟,在那间房屋里,他从未接过别人发的烟,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些人进入过那个屋子,人越来越少,到现在就只剩下诗人偶尔还会进入其中。只是现在,艺术家的话语变得越发少了,那是連诗人都无法忍受的沉默。我能想象那种沉默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情景与尴尬。这是他作为艺术家的一种生活状态,是艺术害了他?还是艺术也曾在一些时间里拯救过他?如果不是这次与诗人的交谈,我将不知道他还曾是一名艺术家,或者准确一些说,他还有成为艺术家的理想,只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竟在他那里发生了无法平抚的裂痕。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便是那道裂痕的大小,诗人略微有点复杂地如是说(诗人在这样讲述时,并没有喝醉,他无比清醒,与我所见到的他没喝酒时候一样清醒)。

猜你喜欢

宫殿飞鸟花园
飞鸟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飞鸟
飞鸟
岛与飞鸟
阿掘的宫殿
“这是最漂亮的营地,这也是我惟一一次住在宫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