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难点及对策
——以A县公安局为例

2023-04-22刘丹鄅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反诈诈骗犯罪

刘丹鄅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严重侵害群众财产安全、扰乱经济秩序、破坏诚信体系、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其发案增长快、涉案金额大、侦破难度高,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治理,筑牢“全民反诈”之墙,遏制案件高发势头,成为当前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A 县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为视角,就县级公安机关如何提高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力,推动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作粗浅探析。

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一)案件高发频发,社会危害大

从近三年数据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量和被骗金额均呈逐年递增态势。2020 年至2022年,全县分别立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占年度刑事案件的40%左右、45%左右、50%左右,被骗金额分别为800 余万元、1500 余万元、1300 余万元。2023 年1 至9 月,全县立电信网络诈骗案100余起,被骗金额800 余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0%左右、15%左右。个案金额从数千上万到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案值屡创新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左右刑事案件总量、影响群众安全感指数的高发性新型犯罪,部分被骗群众因此负债累累、家庭失去和睦,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风险隐患。

(二)诈骗手法多样,翻新变化快

在2022 年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刷单类诈骗100 余件,占总发案30%左右;贷款类诈骗40 余件,占总发案20%左右;购物退款类诈骗20 余件,占总发案10%左右;投资类诈骗10 余件,占总发案5%左右;网贷类诈骗20 余件,占总发案10%左右;其他类型电信诈骗案件10 余件,占总发案的5%左右。诈骗手法从刮卡中奖发展到冒充公检法,再发展到网络刷单、冒充客服、投资理财等多种形式。诈骗话术紧跟群众生活及社会热点,充分利用人性弱点,迎合人们心理需求,经过精心设计“对症下药”,迷惑性和针对性极强。特别是由于部分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犯罪分子得以准确掌握目标对象具体信息,话术剧本更加逼真,极容易让人陷入圈套、防不胜防。

(三)被骗人群集中,青壮年居多

随着近年来反诈宣传的持续深入,犯罪分子从最初的“广撒网”逐渐转变为当前的“私人订制”,多选择个体经商、自由职业、务工人员、财务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中接触网络频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青壮年群体作为目标,通过从“菜商”(非法获取并大量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分子)处非法购买被害人私密性信息,定制话术模板,精准实施诈骗。以2022 年受害人群为例,在网络刷单类、购物退款类电信诈骗案中,女性受害者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2022 年以来的被骗人群中,年龄在45 岁及以下200 余人,占比70%左右。由此得出,青壮年和女性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侵害目标。

(四)黑灰产业蔓延,追赃挽损难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核心的步骤就是转移资金,而当前跨境洗钱活动、跑分平台、虚拟货币等各类黑灰产滋生蔓延,洗钱方式不断更新,由初期采用多级银行卡转账到虚拟币、数字人民币洗钱,目前POS 机刷卡消费,第三方、第四方平台购物消费或ATM 直接取现的方式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占比逐渐增大。在众多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接警往往滞后于资金交易,再加上诈骗团伙雇佣如同蜘蛛网一般的“车手”转移资金,受害人资金一旦从银行账户转出,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多次转移,尽管公安机关在接警后第一时间止付,但已错过最佳时机,相关资金不是转入海外账户就是被人取出。另外,同一涉案银行账户被多家公安机关冻结,被骗资金归属协调、溯源返还难,追赃挽损质效不高,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安打击犯罪的质量。

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不断提高政治责任意识,扎实推进各项打击、宣防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A 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起步较晚,很多经验还在摸索之中,在构建群防群治的全社会反诈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可防、可控的目标还有着较大差距。

(一)系统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动合作、整体协作。当前,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下,A 县公安局由党政“一把手”担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将压降发案、无诈村(社区)创建、“两卡”治理纳入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考核,积极推动各部门及社会力量协同作战、综合治理。相关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在推动形成紧密协作、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具体实践看,仍有不少成员单位认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在开展协作配合、系统整治、宣防教育工作中缺乏主体责任意识、敷衍应付,甚至多次发生反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职人员被骗的情况。公安机关“唱独角戏”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观,全社会齐抓共管、协同治理局面尚未真正形成。

(二)全链打击尚有较大差距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犯罪类型,随着公安机关破案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大,犯罪团伙伪装掩盖、规避打击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内部分工愈发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水平不断迭代升级。受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制约,A 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的方式仍以情报线索查询、人工分析研判等传统手段为主,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不高,侦查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反诈工作现实需求。加之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往往跨区域、跨境实施,作案成员构成复杂,线上线下身份互不交织,诈骗分子真实身份落地难度大,公安机关抓获的大多是犯罪链条末端的“两卡”及取现等帮信嫌疑人,公安机关全链条深度打击能力不足。同时,检法部门与公安机关在罪名适用、证据规格等方面还存在分歧,打击成效与党委政府要求、人民群众期盼尚有较大差距。

(三)行业监管仍存在弱项漏洞

电信网络诈骗涉及金融、通讯、虚拟电信运营商、网络电商等众多行业领域,包含诈骗信息收集与传播、设置套路构建诈骗陷阱、资金流转整个过程。但长期以来,银行账户和手机卡实名不实人,一些互联网企业追逐经济利益而对平台用户注册缺乏审核把关,监管部门监而不管,甚至还有一些虚拟电信运营商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各种通讯服务。根据A 县案情统计可知,学生、无业青年等群体的部分人员,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在“卡贩子”利诱下办理多张银行卡、手机卡或注册工商执照,再转卖牟取非法利益,导致买卖公民信息、为诈骗团伙服务等衍生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四)宣传防范整体质效不高

近年来,在防范宣传上侧重于“大水漫灌”,对量的要求大于对质的把控,反诈宣传教育有时形式化,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尽管结合实际制作了不少反诈宣传视频、语音、微文,张贴悬挂横幅、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宣传栏,通过网络媒体、街面道路、入户宣讲等形式开展了大量工作宣传,但因被骗群体人员宽泛、结构复杂,宣传效果仍不尽人意。以A 县为例,自开展“全民反诈”宣传工作以来,各公共场所滚动播放反诈宣传音视频5 万余次,张贴海报1 万余张,悬挂横幅1000 余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10 万余份,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反诈微文、案例100 余篇次,但发案数量始终在高位徘徊,损失总额及单笔损失数屡创新高。

三、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建议

聚焦当前打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症结,充分发挥制度手段优势,推动“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形成,在铲除窝点、控住源头和净化环境等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才能确保在“打、防、管、控、治”工作中取得全面胜利。

(一)全力构建联动格局

坚持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防范宣传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将全民反诈工作上升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突出党政主导地位,切实压实乡镇、单位反诈主体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研判会商制度,A 县公安局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调度工作进展,通报发案情况和存在问题,落实挂牌整治,全面压实相关部门职责任务,联席办对涉诈问题突出的重点乡镇(街道)和重点运营商、商业银行进行通报,对因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导致问题屡禁不止的,要移交纪委监委予以问责。政法委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将打击治理工作与推进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紧密结合,强化分类指导、常态督导,凝聚各方资源力量,有序推进打防管控各项措施落实。三是严格责任落实。对近年来案件持续高发、增幅明显的乡镇、单位开展重点整治,采取通报、约谈等手段,强力压实整改责任。对行业监管主体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领导及具体责任人强化追责问责,全力推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合力打防电诈犯罪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提升打击质效

坚持以打开路,深入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帮助网络信息犯罪等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打出声威、震慑犯罪。一是建强专业队伍。A 县公安局立足“团队打团伙、专业打职业”理念,加强反诈中心警力、装备和信息资源保障,优化实战功能,打造最强反诈引擎。选拔熟悉网络数据、电子证据、通讯、资金等信息分析手段的民警,组建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专业队伍,打造高精尖反诈专业队伍。二是坚持高压严打。充分依托公安部侦办平台,对现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逐起进行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分析研判,及时获取犯罪信息、破案线索,快止付、快抓捕。对个案损失大的重点案件,实行领导包案、挂图作战、重点攻坚、对账销号,以实实在在的战果回应群众的期待。本县发生的“5.18”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多警参与,集群拉动,民警辗转河南、山东等地,成功捣毁诈骗窝点,抓获嫌疑人5 名,扣押手机10 余台,扣押资金20 余万,挽回群众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三是强化链条打击。瞄准涉诈App、两卡、跑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洗钱等黑灰产业群发起攻坚,通过深度侦查研判,大数据全面拓展关联,全面开展经营侦控、深挖扩线,实现规模打击,打深打透,从源头切断电诈犯罪链条。协调检法部门会商研究,统一认识,切实提升打处质量,确保形成强大震慑。聚合法治力量,充分征求检法意见,建立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推行案审工作机制,成立“案审专班”,集中力量攻坚,提升办案质效,截至目前,A 县已移送起诉5 人。

(三)强化源头风险治理

聚焦“上游”犯罪黑灰产,厘清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全面加强监管,深化协作配合,彻底铲除犯罪网络和产业链条。一是把牢源头监管。针对“两卡”问题,通信运营企业和银行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要清存量、控增量,健全源头技术防控措施,围绕电话卡、银行卡的开办途径、异常交易、异常通话等关键环节,多个维度建立数据模型和预警机制,堵塞行业源头漏洞。二是严查违规经营。金融、网信、通信管理部门强化对电话卡、银行卡等黑卡贩售市场、银行对公账户倒卖、寄递渠道以及伪基站、黑广播组装零售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实时管控,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联合监管,督促其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公民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切实堵塞风险漏洞,坚决斩断电信诈骗的上游犯罪链条。三是压实监管责任。落实“一案双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执法、司法、普法各环节的短板和不足,公安部门在侦办案件期间,及时落实各企业单位与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情况,采取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工作,从而加强各部门合力,落实推动反电诈整治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走深走实。

(四)深入推进反诈宣传

认真研究反诈宣传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夺取反诈宣防制胜高地。一是用好新兴媒体。定期收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防素材,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快手等新媒体传播优势进行反诈宣传,及时复盘既遂电诈案件,将最新的诈骗手法拍成情景剧、小剧场等通俗易懂的形式,用真实案例警示教育群众,揭露电诈犯罪新规律、新伎俩,确保反诈宣传大范围转发扩散、高频次点击观看,放大宣传辐射效应,提升广大群众识诈防诈意识和能力。二是聚焦重点人群。以“无诈校园”“无诈企业”“无诈社区”等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反诈宣传“七进”活动,提高全社会反诈知晓率,推动反诈宣传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全面梳理易受骗群体,结合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传产品,用形象生动的反诈语言开展沉浸式宣传,提高宣传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三是做实预警劝阻。建立“反诈中心”、派出所与乡镇、村(社区)上下联动协作、指令流转顺畅、分级分类处置、落地劝阻高效的反诈预警劝阻体系,对下发涉诈信息采取第一时间电话劝防,同步推送派出所民警或村组干部上门见面,确保群众被骗前得到有效劝阻,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结语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人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产物,减少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需要公安部门、企业、校园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打破壁垒,推动反电诈整治工作常抓常新、常态长效,推进全社会群防群治,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猜你喜欢

反诈诈骗犯罪
反诈公益广告
“反诈”鸡蛋 为何上热搜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Televisions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