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任源祥与侯方域交游缘起考
——兼及任源祥北上中州的原因
2023-04-22李西西
李西西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80)
清初江南文坛的盛况,不断吸引他域文人来此交流,这种互动尤其拓宽了那些行迹不甚丰富、声名不出乡里的江南中下层文人的视野,为他们文学思想及创作提供发展与成熟的契机。布衣遗民任源祥与著名文人侯方域的交往就揭示了这一点。任源祥(1618—1675)(1)任源祥具体生卒年为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至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然而,由于他亡于农历十二月十四日,故其卒年的公元纪年应为1675年1月9日。,初名元祥,字王谷,号息斋,常州府宜兴人,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参加童子试,补博士弟子员。乙酉之变后绝意仕进,自弃诸生,他与同里陈贞慧等交好,与陈维崧、陈宗石、顾贞观等共创颇具东林色彩的国仪社。随着清廷对江南统治的逐步加深,任源祥对时局越发绝望,遂专心于诗古文创作,以“隐居方外”[1]158之人自居。纵观这位布衣遗民的一生,其交游对象除同邑文人外,多是与侯方域相关的中州士人,其行迹除两次短暂作幕外多不出乡里,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游宋访侯对他的生活与思想发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任源祥与侯方域(1618—1655)二人交游的缘起进行考察,并重新审视这位“被我们忽视了的古文家”[2]106的生平行迹、文学成就,以期今后进一步探查清初南北文化之流动及影响。
一、缘起一:侯方域入清以来思想转变及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中州比邻江南,毗连京师,其文学创作自明弘治、嘉靖间达于高峰至清初渐露衰沉之势,群体势力再难与江南文场鼎足而立,但仍为中原文学重镇,亦不乏领袖诗坛文苑之名流。中州文人为挽颓势,以邻为镜,两地文学互动频繁。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侯方域携诗文集再次出访江南,并应陈贞慧(1604—1656)之邀寓居宜兴,由此结识任源祥,二人昼夜研讨诗文,遂定交。中州名彦与江南布衣能够一见如故,与他们入清后的出处选择、文学好尚以及不同地域文学态势的参差不无关系。
侯方域入清前曾多次游历江南,是明末南北文化交流的核心人物。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初,侯方域于宜兴陈贞慧家为阮大铖(1586—1646)所捕并拘于南京,同年四月出狱,此后数年大部分时间随父侯恂(1590—1659)回乡伏处南园。至此,从启祯至明亡,中州与江南文社“桴鼓相应”[3]450的盛况不复,“自是以后,风流凋丧,南北声问阻绝不通者数年”[4]163。蛰伏期间,侯方域逐渐接受明亡现实,心思也由朝堂转至翰墨,开始着力于诗古文辞,其为文之审美趣尚变化最大:“乙酉间,自江南归里,始悔从前古文辞之未合于法,若幸兵火为掩拙者。今十年中,新著古文若干卷。”[5]1158作为世家名流、雪苑领袖,侯方域亦有重振中州文坛的责任自觉,此间他多次组织复建雪苑社事,终于在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秋得以实现,并于次年携诗文集出访江南。
此次南行前有三个细节值得注意:首先,侯方域此次寓居宜兴是应陈贞慧之邀,但邀请是两年前发出的,侯、陈二人为世交好友,互相走动本是平常,但时事暌违,却在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方成行。侯方域为幼婿陈宗石(1644—1720)作序时忆及此事:“其(按:顺治二年)后解归里,余居梁园,定生居阳羡,不相闻。又五年,定生寓书余曰:‘宗石已能读书,解世事,甚念翁。’未几,又寓书,复以为言。余方侍老父疾,束装罢者再。壬辰冬,始抵阳羡。”(《赠陈郎序》)[6]106其次,任源祥曾于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5]1250与陈维崧(1625—1682)一同给侯方域寄书问诗,但并未收到回信。他在信中介绍自己:“仆荆山之鄙人也,僻处草野,未得望见颜色。然时时从定生乔梓游,具知足下行藏大节。”(《与侯朝宗书》)[1]59由此可知,任、侯此前并不相识,任源祥因与陈贞慧、陈维崧父子交好,才间接对侯方域有所了解,进而想要与之结交。据目前所见材料,是年并未得到回应。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侯方域到宜兴后有“夙昔念任生,命驾梁园来”(《答任子》)[5]1035句,似意指此事。最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八月,在侯方域重建“雪苑六子社”前后,他参加了河南乡试。不论侯方域是出于自愿抑或为清廷所迫(2)侯方域参加河南乡试这一举动因由复杂,说法不一,不能以简单的变节仕清或追名逐利概之。具体可参考地方志传、侯方域后人侯洵所撰《年谱》及《中州先哲传》《中州艺文录》中《侯方域传》等。,此举都会惹人非议。从八月应考到次年九月,侯方域迅速将旧作及入清后所作诗文编订付梓为《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并着贾开宗(1595—1661)、徐作肃(1616—1684)、宋荦(1614—1714)为其作序,后携诗文集出访江南。
毋庸置疑,侯方域此次南下的目的复杂多样。[7]表面上他意在恢复已中断近十年的南北文学交流:“细说梁园数子诗”(陈维崧《同郭涵叔、侯叔岱、弟子万过饮徐恭士宅赋赠·其二》)[8]715,具有加强地域文化输出的意义。但从出行时机上看,侯方域在应新朝科考后确是心中忐忑的,他在访朋探友、诗酒唱和、切磋问学的同时也有意自证清白,彰显其政治立场与个人气节。这具体表现在其交游的主要对象由入清前的朝廷官吏、世家名流、歌姬伶人转为东林故交、遗民隐士以及于诗古文辞面壁功深的文人墨客;其创作不仅在数量上达到历次出游江南之最,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表达对前朝故国的眷恋和抗清志士的歌颂。所以,像任源祥这样好古文、尚风雅、重名节,且同母胞弟战死于丙戌抗清,并与陈贞慧交好的布衣遗民自然就进入到侯方域的交游视野中,他将任源祥与因国难故去的好友吴应箕(1594—1645)作比:“忆昔建业城,陈吴日追陪。一自贵池死,伯牙绝其徽。……末路得任生,乃始慰差池。”(《答任子》)[5]1035“陈吴”是指陈贞慧和吴应箕,后者为复社领袖,死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的抗清活动。作者借此诗抚今追昔,表达了自吴死后,自己和陈贞慧的悲痛欲绝、彻夜难眠,而与任源祥的定交,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慰吴应箕之死所带来的悲痛,亦能填补友情的空白。
二、缘起二:任源祥放弃生员身份后选择“立言”的结果
任源祥入清后像诸多遗民文士一样,放弃了生员的身份,“从‘民’中之‘绅’转变为‘民’中之‘士’,与平民百姓平起平坐”[9]42。这对于一个家庭经济空乏、不善治生的文人来说,不仅是“学而优则仕”精神理想的破灭,更失去了乱世中为数不多的仰仗,会为现实生活带来诸多困厄。如何在“弃诸生”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理想、改善现实处境,是所有布衣文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任源祥对此曾有过这样一段议论:
司马迁曰:“不附青云之士,乌能声施后世?”叔孙豹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布衣岩穴之士,欲立言以富不朽,非有青云之士相引重,虽美弗传。(《中表吴朗涵孝廉六十寿序》)[1]104
任源祥认为,“布衣岩穴”之士,要想“声施后世”,就要“立言”。中国古代士人历来将“三不朽”作为人生目标,在无法“立功”的情况下,希冀通过“立言”去填补仕途遗憾,这是大多遗民文人的选择。而“立言”的必要条件是“有青云之士相引重”,这里的“引重”主要指德行与文才。
对于任源祥而言,同里陈贞慧、陈维崧父子是更易结交到的“青云之士”,事实上,他与侯方域的相识,也正是缘于陈氏父子。但在文学好尚上,任源祥与陈维崧存在参差,他对能够代表此阶段陈维崧主要诗歌思想的《与宋尚木论诗书》这样评价:“论次盛唐诸公,而独不及杜甫,足下之好尚可见。足下之所好者,远则李白,近则何景明,又近则陈子龙。”“而仆窃以为千秋之业,非得力杜甫不可。”(《与陈其年论诗书》)[1]62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仅局限在诗歌上,是时江南文学内部不同地区呈多元化态势,其中常州宜兴词的发展日渐兴盛,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正大力崛起,其成员有近百人之多,活跃期自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起持续近50年,其阵容词史罕见。[10]155-156
受此影响,此期间宜兴文风多重形式技巧,尚绮靡华丽:“国初江左诸公,承云间余习,以辞章相尚……陈迦陵尤工其体,俪花斗叶,驱涛涌韵,两兼其胜。”(《任王谷先生传》)[1]6而任源祥在“立言”上选择力工诗文而拒不填词,尤着力于古文创作,认为文学当为“千秋之绝业”[1]62而非“一时之声誉”[1]62,这种文体选择和“淡简高古”[1]6的艺术取向虽合“时宜”,却不合“地宜”。宜兴地区的古文发展亦相对延宕:
昭代人文,屈指可数。雪苑盛于北,而侯朝宗为之雄;金精盛于南,而魏冰叔为之冠。由雪苑而北,则有阳曲傅公;由金精而南,则有番禺屈氏。……自诸先生相继徂谢,而慈溪姜西溟驰声海滨,吾郡邵青门及储在陆两先生亦以古文辞叠主三吴坛坫。在陆门下士多古学深邃者,而吾舅氏画山先生尤杰出,遂崛起而夺南北之帜。于是阳羡人文直与雪苑、金精相埒,然发覆之力,王谷实首庸焉。(瞿源洙《任王谷先生文集序》)[1]4
由此可知,“阳羡人文”在清初古文发展上是稍显滞后的,侯方域、魏禧(1624—1681)(3)魏禧具体生卒年是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至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然由于其亡于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故其卒年的准确公元则应为1681年1月6日。、傅山(1607—1684)、屈大均(1630—1696)、姜宸英(1628—1699)等人在入清后最早以古文辞“立言”名世,而宜兴直到邵长蘅(1637—1704)、储欣(1631—1706)、储大文(1665—1743)等人才能“与雪苑、金精相埒”,所以作为宜兴古文“首庸”的任源祥,其文体选择不仅会限制他本就不甚丰富的交游活动,也使得他很难在同邑找到能够与之产生共鸣的“青云之士”,这时侯方域的出现对他而言是难得的契机。
三、缘起三:任源祥、侯方域二人文学观念相合的结果
侯方域此次南行拜访了数十位遗民,亦与大量宜兴文士诗酒宴集,却对任源祥另眼相待:不仅与其昼夜谈诗论文、相与唱和,为其诗集作序,还为其死于抗清的同母胞弟任源邃(1622—1646)作《涵生公传》。侯方域在游访苏州时任源祥相与随行。至嘉兴(4)指浙江嘉兴府。因三国吴时有嘉禾(野稻)自生于嘉兴县境,北宋政和时曾以嘉禾为嘉兴府前身的秀州郡额,明清时人仍多称此地为嘉禾,本文中所有引用诗文提及“嘉禾”“禾水”“禾”等皆指浙江嘉兴府,因明清时期福建泉州府有嘉禾屿,今湖南郴州市有嘉禾县,为免混淆特此说明。,他将任源祥引荐给世交好友彭舜龄做幕,并与他合作完成了中州文人彭尧谕《西园诗集》的编选。而侯方域对任源祥的格外看重,主要还是源于二人在文学观念上的相合。
侯方域至宜兴后极受欢迎,他曾这样描述:“壬辰过阳羡,其邑之名贤莫不喜予之来,而醵酒为会以觞之。”(《阳羡燕集序》)[6]100文人宴饮,免不得长吟短咏,朝宗八年未入江南,对易代后宜兴的文学发展走向十分感慨:“因忆己卯寓金陵,其时桐城方检讨曾为燕集,征召同人,今乃再见此举,且十五年矣!……风飘烟散,略已如斯,而江山之恨,禾黍之悲,从可识矣?呜乎!夫美酒十千,述诗见志,更唱予焉和汝,以流连而写物,此皆生逢太平安乐无事者之所为也。诸君乃能于兵燹之后,收拾点缀,余又适幸与其间,醉颜欲酡,木叶微脱,岂复知此身在异乡哉!”(《阳羡燕集序》)[6]100在侯方域看来,以陈维崧为核心的阳羡主流文人燕集赋诗、填词唱和,此番热闹场景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于金陵赴方以智(1611—1671)之筵席初见陈维崧时无异。而侯方域几经磨难伏处,又数年鲜与江南文人往来,此时已进入对旧朝覆灭的反思中,他反对国破后继续像“生逢太平安乐无事者”一样“流连写物”,认为诗文作品应该展现“江山之恨,黍离之悲”,其古文创作实践的转变最为明显:“侯子囊以诗与制举艺名海内。海内凡在宿儒,无不知有侯子,而尚未见侯子之为古文也。侯子十年前,尝出为整丽之作,而近乃大毁其向文,求所为韩、柳、欧、苏、曾、王诸公以几于司马迁者而肆力焉。”(徐作肃《壮悔堂文集序》)[5]1158“侯子今十年之文,则可谓离于梦阳、景明之说,而中有确然自信者也。”(徐邻唐《壮悔堂文集序》)[5]1159
是时宜兴文人中,愿与侯方域推杯换盏者众多,但气类相投者寥寥无几,侯方域此行的重要目的除了增进南北文化交流、建构其“宗法唐宋大家、承续文统道统的古文家形象”[11]34外,还有意在江南诗坛渐露锋芒的情况下,强调中原文道地位,这在雪苑成员贾开宗、宋荦为其此次南下所携诗集作序的内容中可见端倪:
孔氏亡而诗亡……千余载而唐始有杜甫。……杜甫亡而诗又亡。其后七百年,明有李梦阳、何景明登其堂……二公亡后,又百余年而有余友侯子,殚心讨论,垂二十年,避难归里,始厘定诗章。(贾开宗《四忆堂诗集序》)[5]1164-1165
孔子删诗,有《雅》有《颂》有《风》。……汉、魏而下,唐三百年如杜甫诸人……明三百年,刘基、高启诸人而后,蔚兴于李梦阳、何景明。……故梦阳而后,全体杜甫者,戛戛乎其难之。予友侯子,以诗名者二十年,先后著作,凡历数变,要皆甚而求焉,以杜甫为宗。荦受而读,所谓明之梦阳,庶几近之,其必传无疑也。(宋荦《四忆堂诗集序》)[5]1165-1166
先不论自明中期至清初诗坛基数庞大的诗人群体与复杂交错的派别网络,亦不辨此中说法偏颇与否。单就贾、宋二人相似的序文内容就不难揣测其意图,他们在诗歌史中给予侯方域极高的定位,认为诗之脉络是从《诗经》至杜甫到李梦阳(1473—1530)、何景明(1483—1521)继而为侯方域,任源祥概之为“李、何之后,一人而已”[1]61。值得注意的是,李、何二人亦是中州籍文坛领袖,也期望通过文学革新达成相应的政治诉求。这两篇序文既强调中原诗坛才是传承之正宗,又表明侯方域重建雪苑社后沿袭前七子的复古诗学思想,同时反复申明“中原风气朴簌,人多逡巡不敢为诗。惟其不为诗,诗之所以存也”(任源祥《彭别驾诗序》)[1]80,从侧面对清初诗坛的繁荣和新变予以评价。凡此种种,与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主流文人群体持论确有出入。
任源祥是宜兴文人中为数不多的“不随俗尚为推移”[1]6者,虽然任源祥在《与侯朝宗论诗书》中亦展开辨论,反对“诗亡之后独有杜甫”这一观点,建议“平心以观之,而悉其源流正变”[1]61,但其对李、何二人及侯方域的诗坛地位及其复古诗学观点是充分肯定的,在诗歌创作实践上也与侯方域相合。今所见《侯方域诗集校笺》[12]与《鸣鹤堂诗集》中皆多拟古之作,多有以文为诗的手法和以诗补史的自觉,如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侯方域由归徳府赴京师路过宿州时,看其战乱景象有感而发:“宿州前路上,衰草尚纵横。大野龙蛇迹,荒原雉兔行。马饥鸣后队,寇乱泊孤城。将略告生在,凭谁欲请缨。(《宿州》)”[12]37任源祥《宿州道中》与其相应:“宿州丰沛地,犹是旧皇畿。佳气还相照,浮云那数飞。征途风猎猎,马首雪霏霏。吾友昔经此,曾为赋《式微》。”[13]697除相类的文学好尚外,共同的故国情怀亦是二人相知相惜的基石。至侯方域离开宜兴,二人已建立了极为深厚的情谊,其道别诗云:
寄侯朝宗
并道君材四海雄,何时樽酒重相逢。马卿多病从游暮,兔苑名流作赋工。玉树楼台纷皎月,金堤杨柳迥春风。宣房瓠子今安在,千载犹应识汉宫。[13]705
答任王谷
下马临床快一逢,文人谁似彦升雄?东朝旧事宾还在,北府新诗调最工。朱雀两桁悬皎月,乌衣双燕坐春风。同时不忆今寥落,沈范徒高佐命功。[5]1022
此为次韵之作。任诗表达了对侯方域才华的赞美与离别的不舍,“玉树楼台”“金堤杨柳”意象的使用,暗含了国变之后物是人非的感叹。侯诗以“朱雀两桁”“乌衣双燕”给予呼应,同样具有深沉的故国之思;“彦升”,是南朝著名文学家任昉的字,这里代指任源祥。“下马临床快一逢”化用杜甫《少年行》,形容二人此次相聚虽短暂却快意豪爽,既表达了二人在一起的愉快状态,又表露出相见恨晚之意,与任诗“何时樽酒重相逢”相呼应。
今可见任源祥《鸣鹤堂诗集》四篇序文中,唯有侯作是任源祥在世时所作,其成文于侯方域此次南下,侯方域在序中对任诗大加赞赏:“不得志为诗,则又原本雅音,如赠侯子《咏古》《杂诗》诸篇,音调体裁,一不失古人尺寸。示余《论诗》一章,乃知任子考订源流,穷远析微,非泛作者也。”[13]651加之任源祥是当时宜兴地区为数不多致力于古文创作,并积极为死于国难之志士立传的遗民文人,恰如陈去病(1874—1933)在《五石脂》中的评价:“为文特佳,品尤珺绝,以名节自砺。……叙记诸体,罔不工。而为其乡邦殉国诸公列传,尤觉全身贯注,尽力提振,而不少退沮。……此所谓文之有性情者,非徒尚流派者之所能望其项背也。”[14]331其诗古文持论如此,其珍视名节至此,这就能解释为何在诸多新结识的宜兴文人中,唯独任源祥能与侯方域往来频繁。
侯方域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冬天离开宜兴,又沿运河南行至嘉兴,访中州籍友人、嘉兴府推官彭舜龄(5)彭舜龄,字孝先,号容园,归德府夏邑县人(今河南商丘)。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己丑科进士,三甲第五十五名。授浙江嘉兴府推官,执法平允,郡无冤狱,补知山东登州府。。彭氏亦是夏邑望族,与侯氏素有交情,早年侯方域叔父侯恪(1592—1634)与彭舜龄大伯彭尧谕(6)彭尧谕,字君宣,一字幼邻,别号西园,时人称“西园公子”,归德府夏邑县人(今河南商丘)。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乡试,以次场落草,光宗时,应诏入,补选恩贡。后为南康府通判,又称别驾,故世称“彭别驾”。好为诗,有《西园诗集》。在中州文坛并称侯、彭。通过对读任源祥《彭别驾诗序》《西园诗集序(代彭容园)》《赠彭容园序》[1]80,81,97及侯方域《彭容园文序》[6]52可知,侯方域至嘉兴,适逢彭舜龄准备为大伯彭尧谕编选诗集。《西园诗集》原有数千首,彭舜龄遂将编选诗集之事委任给侯方域并向其求序。侯方域此次嘉兴之行主要目的是与友人练贞吉共同修订壬辰南下所携诗文集及新作,许是急于将诗文成集流传,遂推荐任源祥到嘉兴彭舜龄处作幕,与自己共同完成《西园诗集》的选编。“谨与二子(按:指侯方域、任源祥)选而梓之。严加考核,所存者十三四耳。”(《西园诗集序(代彭容园)》)[1]81“原本数千首,择其尤精者数百首,侯子既甄别之,予复考核之,司直因而讨论之付梓。”(《彭别驾诗序》)[1]80即侯方域完成了对诗集的初步删减后,由任源祥负责“复考核”、与彭舜龄“讨论之付梓”等后续工作。
约顺治十年初(公元1653年)到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末,应为任源祥至嘉兴彭舜龄处做幕时间。任源祥《彭别驾诗序》载:“癸巳,至嘉禾,与彭使君游,且下榻焉。”诗《哭侯朝宗(七首)》其三:“昔君嘉禾道,青丝系玉壶。今我宋国游,挥泪识君孤。”[13]723《嘉禾寄侯朝宗》首联:“侯子归梁日,任生入越时。”[13]694可以得知,任、侯二人曾于嘉兴短暂相会。现有文献多记载侯方域是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末离开嘉兴返宋,可推测任源祥初到嘉兴亦约为此时,但正式为彭舜龄幕应为次年初。《中秋即事呈彭司李》首联“锦席高云动客愁,鸳湖官舍两经秋”[13]708。可知任源祥至少在此地“两经秋”。因彭舜龄为“司直”,“主刑”及“漕政”,故这期间任源祥协理政事的主要内容为漕盐刑狱等,时人评价彭舜龄“治漕理狱,政声特起,先生(任源祥)有力焉”[1]6,从任源祥诗《同彭司李(舜龄)雨中过会稽》《武林道中》《渡曹娥江》《自句章至鄞及奉化而返》等亦可推测任源祥做幕期间随彭舜龄深入漕政,行迹遍布杭州、绍兴、宁波诸府。此间任源祥亦司其笔札,现可考部分代作诗文如《代彭司理送吴兴司理入都任虞部》《送吴梅村学士北上(代彭司理)》《祭姚若侯太夫人文(代彭容园)》《西园诗集序(代彭容园)》《俞恭藻文序(代彭容园)》《倪涵谷文序(代彭容园)》等,凡时间可考者,均在顺治十年至十一年(公元1653—1654年),也可佐证任源祥作幕时段。
此次嘉兴做幕是任源祥首次离乡治生,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据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统计(7)“各时段游幕士人数目变化统计表”显示,自1644年至1911年的268年,以10年为一个时段共分为27个时段,其中任源祥嘉兴做幕在此表统计范围内,并属于第一时段:1644—1653,游幕士人数量共计18人,在27个时段中位次23。参见尚小明编著《清代士人游幕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页。,此时期清代游幕活动尚未兴起,幕主对延聘游幕士人并没有很强的需求。事实上,彭舜龄具有相当的文学水平和政治素养,并无必要延聘幕僚,只是选编《西园诗集》的文事活动较为繁杂,侯方域急于返乡,无充足时间与他反复考核、讨论直至付梓。加之任源祥的幕宾生活仅维持两年,他停止做幕同年侯方域病逝,彭舜龄此后再未延聘他人。故任源祥此次赴嘉兴做幕除经济困窘、诗文理念不合“地宜”、自弃诸生但尚存经世之志等主观因素外,主要得益于侯方域的引荐。二是此次做幕虽在江南,但任源祥由此结交的友人多为中州籍,如崔抡奇、陈希稷、彭望龄、魏敏祺等,常诗酒往还。任源祥经此对中州文坛有了进一步了解:
中州自孝先祖银台公后,商丘有侯司徒、司成二公,太丘有练司马公,相继为东林干城……初,中州风气朴簌,孝先与侯方域以古文辞倡雪苑中,中州风气蔚然一变。同时有徐作霖、作肃、吴伯裔、伯胤、刘伯愚、徐邻唐、张渭、侯方夏、方镇、魏敏祺、贾开宗、练贞吉、崔抡奇之俦,磊落多奇,与吾吴声气相应。(《赠彭容园序》)[1]97
此序中对彭舜龄的评价或有夸大之处,但对中州地区政治上侯、彭、练诸族“东林干城”的定位、对中州重要文人的列举却是公允的。在江南文坛风头更胜时,任源祥将中州与吴地文坛置于平等的地位,用“声气相应”来描述二者的关系也是对中州文坛的变相肯定。此外任源祥反复强调中原文风“朴簌”,在《彭别驾诗序》中更是进一步指出:“朴簌之气,缊纶磅礴百余年,而钟之数人。此数人者,光明俊伟,好学深思,为足以当风雅之传也。”[1]80这里的“百余年”当是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标志的中州文坛高峰为起点,事实上清初文人对前七子的文风已有丰富的思考和认知,褒贬参差,任源祥的此种论调实则是对中州诗坛的支持。
在幕府闲暇之余,任源祥亦常与侯方域保持联系,不时赠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嘉禾寄侯朝宗》:“闻道黄河决,君归行路难。平台飞赤羽,落尺照征鞍。春去千城黑,吟来《四忆》宽。知交云散后,慎莫浪弹冠。”[13]694任源祥寄诗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的不舍、挂怀与劝诫,首联说好友因黄河决堤而归路坎坷,但使侯方域“行路难”的又何止是“黄河决”。侯方域南下前刚无奈参与河南乡试,如今回乡可能还会进退维谷。颔联“赤羽”“征鞍”都是军事意象,“平台”可能是指商丘县东北处的古台名,李白《梁园吟》曾有“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做梁园歌”句。此处任源祥的表达较为隐晦,应是暗指清廷迫使文人科考应诏的强硬手段。颈联表达了对友人深沉的思念,自别后唯有吟诵对方的《四忆堂诗集》才得以宽慰。尾联最见情谊,是对侯方域的劝诫,苦口婆心之貌跃然纸上,叮嘱友人虽然 “知交”朋友天各一方,但万务守志自洁,不可“弹冠”。可惜,“知交”朋友未曾再见,一年后年仅37岁的侯方域英年早逝,任源祥永远失去了这位能与他谈诗论文、旗鼓相当、互相勉励的知己益友。
四、谋生或寻求际遇是任源祥北上中州原因的首要因素
中国古代文人离乡出游,其目的无非搏名、娱乐、避祸、乞食,或兼而有之。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三月任源祥北上游宋,是年秋抵商丘为侯方域吊唁,十月返家。这是其人生中除做幕他乡外唯一一次长时间出省远游。任源祥向来守拙,且家资匮乏,此次北上的目的何为?有关这一问题的探索,对了解清初中下层文人的真实处境或有助益。
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8)侯方域具体生卒年是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至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然其亡于农历十二月十三日,故其卒年的公元纪年应为1655年1月10日。末,侯方域病卒于家,次年秋任源祥至商丘悼念友人。宋荦对此事记载如下:“朝宗没于家,君千里赴吊,因交贾、徐二子及予,皆恨相见晚。”[1]2宜兴后学瞿源洙为王谷作传时这样叙述:“朝宗卒,先生赴吊,哭之甚哀。”[1]6二人之所谓“赴吊”,强调的是其出行目的单一,即任源祥惊闻噩耗后专门赶赴商丘吊唁,可通过爬梳文献,重新审视任源祥此次北上,似并非“赴吊”之初衷可概况。侯方域父侯恂曾应任源祥之请为其父作传,对此事的记载是:
岁在壬辰,予子方域游吴,与任生源祥善,归为予称任生之为人及其诗若文不置。阅三载,乙未,任生重趼诣宋,将介方域而乞文于予为其先人茂才君传。任生至,方域已殁。予悲予子之殁,因念予子之友之悲其父也,故不以老朽辞而为之传。(《立俞公传(十六世)》)[15]卷九之二
依侯父所言,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任源祥“重趼诣宋”的目的,是要通过侯方域向其父亲乞文,并非宋荦所说“千里赴吊”,只不过是在他抵宋时,才得知侯方域已病逝数月。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冬任源祥长姊殁,任源祥在祭文中的这段话亦可佐证其中州之行初衷并非“赴吊”:
今年三月,将游宋,与姊别……比十月,祥归,而姊不可复见矣,可胜痛哉!使予知游宋之后,姊不起者,虽千驷万钟,不以轻骨肉之长别,而况贪升斗之润乎?(《祭长姊史母太孺人文》)[1]167
可见,任源祥“不得已远游”与“贪升斗之润”的关联性更强,联系他此次出行历时半年方到商丘,而据其诗《过江》《过广陵》《登铜峰憩茆庵》《登盱眙》《过临淮》《登荆山》《亳州怀古》《商丘道中》《登黍丘城》《发宿州》《过滁州关山》可知他此行途径扬州、盱眙、临淮、怀远、亳州、宿州等地,沿途应有停留,而谋生或寻求际遇等现实目的是首要因素。再结合任源祥为侯方域作的悼亡组诗《哭侯朝宗(七首)》其一、其六:
迢递中州路,舟车千里来。侯生不可见,怀抱向谁开。(其一)
昔君临别时,叮咛后相聚。今我践君言,见君一抔土。(其六)[13]723-724
由此可知,任源祥此次中州之行,是在“游宋”途中方知友人离世,所谓“往吊”与宋荦等所说“赴吊”的区别也在这里。至于具体收获,观其文集评点人不难发现,除同邑文人外,以中州文人最多。据任氏家谱记载,任源祥父立俞公“翰林陈维崧为撰行状,户部尚书侯恂为撰家传,进士彭舜龄、贡生陈希稷咸为撰像赞”[15]卷七之六。除陈维崧外,另外三人均为中州文人。
任源祥此次游宋系早有规划,也可从与友人崔抡奇的提前相约探知。其诗《乙未春,余将有宋行,适崔正谊户部自吴趋京,谓八月当归宋与余会,及期不至,余且南还,怅然有怀(二首)》其一:“雀舫临岐有赠言,相期八月在梁园。君家秋色今如许,使我踟躇客思烦。”[13]730也就是说,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末任源祥与崔抡奇于嘉兴分别时,就已拟定次年行程。但侯方域病逝是任源祥始料不及的,极有可能使此次出行的原始计划及目的受到影响。
这次中州之行,除与侯恂的交往外,最有价值的应是与雪苑诸子的相识,宋荦就是在这时与他定交。任源祥返乡后,依然与宋荦保持联系,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曾写一诗一文鼓励宋荦、相与论诗,言辞真挚恳切。彼时距离宋荦成为诗界“巨魁”尚早[16]492,但任源祥对其寄予厚望,并认为他能继侯方域遗志:“可叹侯生逝,风流幸属君。”(《赠宋牧仲》)[13]696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任源祥已殁。时为江苏巡抚的宋荦知其文集仍未出版,百感交集:“王谷诗综百家,文追两汉,来游吾梁,为坛坫长。”[1]8既而为其出资刊刻并为之作序:“余既与君雅故,又承乏建牙兹土,君之友罕有存者,而予独岿然灵光,若不为君表章之,倘久淹箧衍,鼠蟫耗蠹,冥冥之中,负吾良友,予滋惧矣。”虽因“坊肆没其赀,并溺其原稿”[1]5,当年未能付梓。但某种意义来看,宋荦亦可看作侯方域后任源祥的又一“青云之士”。
其余雪苑文人对任源祥亦十分友好。如贾开宗对任源祥的古文十分赞赏,评其《张安世杜延年论》曰:“持平之论具此识力。方能上下千古。”[1]120《侯朝宗遗稿序》载:“文逼欧阳修,唐荆川曰:‘传《史记》之神者,欧阳修也。传《汉书》之神者,曾辈也。’是文在欧曾之间。”[1]78《鸣鹤堂文集》存有数十条雪苑诸子与此相类的尾评。由此可判断任源祥此次是携文集北上中州,此举于时人对任源祥古文风格的认识与认可颇具意义。
任源祥一路与名士交、同隐士游,创作诗文若干,并为亡父乞文数篇,行为方式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侯方域携诗文集南下有一定相似之处。此虽是中州与吴中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平常行为,与侯方域下江南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可比拟,但对任源祥后来成为宜兴古文创作之“首庸”,极具意义。如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春任源祥与著名古文家魏禧的相识切磋就缘于侯方域,是时二人同客毗陵陈玉璂处,因魏禧“闻朝宗高气雄辨,凌厉一世人,独与王谷深相引重”。“予往读朝宗《壮悔堂集》,见有《与任王谷论文书》,及王谷所作《朝宗遗稿序》,固心识王谷”,魏禧因之而与其“日夕论古文,各出所作相劘切”,进而以“隐君子学古而能文者”定义其人,以“论旨醇正”来定义其文风,同时将任源祥与另一位古文名家姜宸英并论肯定其地位。[1]1这不仅是对任源祥个人文才的肯定,也促成了他声名和文章的流播与影响。
五、结语
学界对任源祥的些许关注,多从侯方域立论,在谈及侯氏携诗文集下江南、寓居宜兴时略有涉及,而从任源祥视角的研究却一直付之阙如。实际上,对于不合“地宜”的任源祥来说,以侯方域为代表的中州文人对其诗文的认可是其创作水平的一个重要证据,而任氏其人其作影响力的扩大则还与他的中州之游及相关交往切磋活动相关。正是往返交往的细节及其影响,才真正强化了同时代及其后文人对任源祥及其诗文的记载和评价,促成了这位平民古文家文学史地位的独特价值。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其与侯方域相提并论,宜兴瞿源洙评点《鸣鹤堂文集》时竟然构成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如评《梦墨轩新集序》:“骚屑无聊之气,与雪苑侯先生《阳羡燕集序》同,而造意铸词,则皇甫持正、孙可之、陆鲁望诸人之烈调也。”[1]85评《徐君旭六十寿序》:“踈畅不及侯朝宗《赠丁禄序》,而积重积轻之说可与其积轻反为偏重之论,互相发明。作胥吏议者,两君之文皆不可废。”[1]106评《许肇箎传》:“文不满三百字,而沧桑之感,何梁之思,彻底浓至,可与雪苑侯先生《大寂子》《孟仲练》及《阳羡燕集》《赠江伶》诸序并有千古。”[1]148而侯方域带给任源祥的深远影响,不仅让擅为古文的他成为审视侯氏古文创作的一个视角和接受界面,也给了后人发现这位“朴茂淳声”[1]3的作家的机缘,但在审视清初江南乃至常熟地区的古文创作时,为何这位布衣之文的代表者反而未能进入文学史的视野呢?与魏禧、邵长蘅、姜宸英、陈维崧等具有布衣身份的古文大家相比,任源祥未曾改变过自己的身份,也未曾借助布衣的身份游走于权贵之门,更不善于招朋引类行走各地趋奉于时,或许这是我们关注他的古文创作成就应同时思考的重要的文学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