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成要件及内在逻辑

2023-04-22韩智伟

学术交流 2023年10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韩智伟,何 莉

(1.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 130000;2.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涵盖社会历史各领域、囊括各学科建构的整体性科学体系。作为一般意义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有着统摄引领社会历史领域各种理论研究和具体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实践指向,也有着支撑其区别于其他历史时代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基本要件及内在逻辑。总的来说,这种整体性科学构建涵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聚焦中国实际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构建以及立足于中华文化立场的话语叙事三个基本要件,这些基本要件及其相关范畴、命题之间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由此形成了一个充分体现其根本和核心要求的逻辑整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43作为党和国家重点建设的时代课题之一,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逻辑和话语表达,关键在于从整体性的视野把握这一命题构建的基本要件及内在逻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实践建设的时代发展与意义延展,也体现着当代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有着实现中国学术的繁荣发展的诉求。

一、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构建基础和前提

任何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都会以鲜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前提性的基础要件,这是充分体现其根本和核心要求的本质特征和显著标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中国新文化的重要形态,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其与中国现实运动的紧密结合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由以生发的演进逻辑及内在规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2]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构建中处于最高的逻辑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意义的根源所在,不仅从总体上为把握和阐释人类历史及其社会发展一般进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构建提供了新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科学的理论基础、人民的立场和价值理想,是其成为“科学”的前提性的、基础性的要件。在此意义上而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是事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基本底色以及客观真理性的根本和核心要求。只有构筑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引领的理论逻辑之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获得合法性的“科学”证明,从而达到理论上的彻底完备,成为指导中国现实和引领中国未来的“伟大的认识工具”。

(一)“生活决定意识”的解释原则:从人们的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把“生活决定意识”作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历史统一性的根本问题,也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奠定了最为根本性的理论硬核和建构原则。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有关社会历史领域的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理论和思维科学等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本质上都是“历史的科学”,都应当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和构造。而在此之前的社会历史领域的各种理论构建和逻辑推演,如经济思想、政治纲领、历史编纂学和文学等,依托颠倒了的思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立论依据,使传统的思想文化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总体性的“观念的历史叙述”的幻象。两位经典作家从历史的现实基础出发,为有关社会历史领域的认知与阐释重新确立了“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3]517的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唯物地确立了“生活决定意识”的解释原则。正是依托这样的原则和基本立场,两位经典作家使社会历史领域各种理论构建和具体学科建设得以建立在坚实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成为“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3]526的科学理论抑或学科总体,因而具备了世界观层面的科学性、革命性。可以说,这种历史前提和解释原则的变革,不仅彻底颠覆了在人类思想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及其呈现,而且还辩证唯物地开辟了“现实的历史叙述”的阐释路径。作为统摄引领各学科发展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是建立在以“生活决定意识”解释原则为核心和根本要求的基础上而展开的理论构建和逻辑推演,由此形成了对新的历史方位下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人类文明时代走向等根本性问题的总体性认识,不仅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具备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而且也使得这种理论学说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二)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石进行理论或学科建构

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而其所涵盖的各种概念、范畴、基本原理或体系化的知识形态在根本意义上都是以人们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对现实的描述”,都是关于人类历史及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势的概括和反映。马克思、恩格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通过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等科学范畴的阐发,不仅阐明了人类社会是由一个囊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跨层次性的、整体性的范畴的有机整体,而且也揭示了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机理、根本动力及其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一旦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随之而来的“社会革命时代”就会使“经济基础”发生“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4]。这深刻表明,人类历史并非先验逻辑设定的对象性存在,而是有着合乎逻辑和合乎客观规律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脉络,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正基于此,两位经典作家为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和阐释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也为社会历史领域各种理论研究或学科建构奠定了科学性的理论基石,使其成为向现实历史敞开的“真正知识”。作为国家层面的基础性工程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正是依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总体思想的阐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普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各种理论研究和具体学科建设,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的整体视域”、“动态的生产实践”和“静态的社会结构”三个层级结构的不断反思和解析,在总体意义上把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着合乎逻辑和发展规律的行动指南。

(三)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研究导向

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自然界本身客观规律的揭示,哲学社会科学是奠定于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实践经验之上的反思和理论概括,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性色彩。这就表明当今世界并不存在所谓的“价值无涉”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文化理论,它必然关涉着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或谁的知识理论,否则其本身就不可能解决知识与信仰相统一的根本性问题。因而,这就意味着无论何种形态或建构范式的哲学社会科学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立场问题,它取决于研究者对待事物和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和研究导向。与强调帝王将相等少数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及其精神意志力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主义从其问世以来就毫不避讳地公开声明要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其整个思想的创制及其演变历程都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开解等理论叙事和话语表达交融在一起。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全部理论学说的主题和根本价值旨归。因而,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门真正关涉人类生存与发展意义的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性的学说,体现着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重视历史主体的高度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建立在中国实践及经验基础上的以实现全人类解放和对人类命运的开解为根本价值旨归的理论构建和逻辑推演,这是由党的服务宗旨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本质要求之所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这些基本观点及背后所蕴含的鲜明立场和价值旨归等经由现代性转化和民族性表达,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程中集中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2]12,即为人民著书立说,建构人民的知识理论,这就从本原上确证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逻辑和根本方向。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实践以及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始终保持客观真理性,展现时代意义,反映和表达人民的意志、根本利益与实践诉求。正基于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涉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将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实践创造渗透在学术研究之中,努力寻求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让哲学社会科学真正来源于人民实践、服务于人民生活,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秉承的基本立场和根本价值旨归,也是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命脉所在。

二、从中国实际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提炼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构建的努力方向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及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奠定了科学性的理论基石,但它“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3]526,要想真正发挥其指导实践进而“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还必须要与现实的历史相结合,构建新的内容。因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就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符合中国整体性特质和当代中国实践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正确解答,使合乎发展规律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能够诉诸中国现实、指导中国实践。正基于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构建的着力点就在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2]21-22。这就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以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逻辑和时代问题为研究起点、以中国人民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结构为核心要求、以把握方法论原则为根本依托,由此形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思想前提和基础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而概括出中国自主的学术范畴、命题和方法,从而以思想先导为前提推进现代政治国家构建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一)秉承以当代实践为导向和内容的问题意识

“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2]20问题是整个科学研究的先导,也是反映理论创新和方法自觉的重要方式。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叙事内容和术语的发展和创新就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始的,如果仅仅依靠外在抽象、理论直观或经验主义等理论构建和逻辑推演是不可能把握“现实”的本质和必然性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以回答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作为逻辑起点而进行有关自身内容和外在形式的构建,这是体现以中国实践为起点的前提性思考的重要表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社会变革的调整期,不仅在思想碰撞、利益分配和结构深度调整中产生了大量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也表现出过去积累的旧矛盾、老问题等相互交织、反复纠缠和不断升级的态势。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由基本问题以及由基本问题形成的独特的问题域或矛盾群构成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聚焦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尤其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构建而展开分析和研究,在坚持实践导向的基础上洞察可能构成复杂问题的矛盾,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所属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性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自主构建具有时代解释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叙事和话语表达。在持续丰富哲学社会科学叙事内容的同时更好地阐释中国实践及其伟大成就,把握对时代、对社会的理解及其发展特质。因此,一切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意义的理论探讨等都应当反映现实、关注现实,体现在对时代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中,这是遵循学术研究本质性规定的重要体现。正是出于以当代实践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内容构建的问题意识,中国学术才能得以牢固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以新时代中国各领域的实践发展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和实践归宿。

(二)构建以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结构为核心要求的独创性理论

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不能以自己头脑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来解决有关所属时代的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的,甚至也不可能体现其社会发展的成熟、国家实力的强劲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我国在实现经济实力强劲崛起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文化的创造力,在世界历史范围内提升中华文明的时代影响力。这就亟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以中国特色和优势为根本标识的学术思想和智识支撑。如何推动这一命题的建构与发展,关键在于“中国特色”,“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2]19。如果不能以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结构作为其理论构建和逻辑推演的根本和核心要求,那么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就没有确立的立论依据、存在的可能与现实意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而言,绝不是单纯“从理论到理论”“从范畴到范畴”的这种表面的学术研究或理论解释活动,也不是不加辨别地就将西方学术思想和方法奉为解释中国现实、构思中国前景的圭臬,而是要根植中国的现实场域,从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构造具有以中华民族自我主体性为根基的解释理论和认知范式,使之在推进中国实践进展的同时开显其世界历史意义。

从哲学社会科学的本然存在方式来看,根据时代社会要求创造具有原创性的概念、范畴以及体系化的理论,从根本上来讲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构建。一方面,任何理论都是基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并经由“实践概括”而凝成的有系统的结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在这一历史进程及社会实践发展中,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重大课题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问题域和实践诉求,是不可能有直接现成的答案或解决办法的。如果不能立足于当前中国发生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而是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版,或是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西方现代化的借鉴或翻版,是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的。作为回应中国实际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要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把中国现实问题看作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将这一历史性实践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及其伟大成就提升到“一般”学术构建的层面上,体现知识生产和理论构建的独特思维方式、论域证成和体系化的创建,使之达到解释理论的理想性与具体实践方式的现实性之间的高度契合。因而,只有扎根于中国大地,在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上展现“理论中国”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对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和经验、模式和道路作出合理性解释,得出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及总体性趋势的核心要求的学术观点,实现中国的历史叙事、社会分析和当代实践的有机融合,以此回应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在面临的有关道路、动力机制和实践归宿等重大时代课题。另一方面,基于自我需要而构建起来的独创性的理论体系,是彰显民族禀赋和时代创造力的根本标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要充分认清现阶段的处境和实践诉求,即中国学术既不是处于近代以来大规模向“他者”学习进而夯实自我学术功底的阶段,也不是基于自我需要而赋予“他者”主体性内容的阶段,中国现阶段日益强大起来的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要求构建具有自身特质和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如果中国学术不能改变对中国认识的形上思考,仍旧继续拿着西方社会科学的文本、思想理论观察中国现实,借助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作为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依据,就不可能把握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轨迹,进而推动根植中国历史、文化和彰显民族禀赋的“理论中国”的意义构建。因而,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稳定表达中华文明内涵的思维体系和智识成果,建设过程必须从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超脱长期以来以西方社会理论解释中国问题的学术惯性,在中国问题上实现诉诸中国人的理论解释并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进而形成更多主体性、本土化和有竞争力的中国自主理论,这是推动理论创新、促进学术自信和凝聚成文明内核最深层本质的根本表征。

(三)以方法论原则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根本依托

研究方法作为理论成果推陈出新的基础要素,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中具有优先意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内核和唯物辩证的思维,是准确把握和阐释历史发展进程及其社会结构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取得的理论成就,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总体趋势的研究、判断和阐释中而生成的集中概括和总的看法,可以说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典型代表,体现着从事理论研究和做好实际工作的原则高度,具有显著的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在面向中国现实问题中,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总体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在中国实践及其伟大成就中总结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改变世界的能力,这是我们从事学术研究和做好实际工作应当秉承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方法。具体而言:其一,人民立场。在研究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及其社会结构等问题上,哲学社会科学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前意识结构”的学术研究导向和根本方法,体现“人民至上”的知识体系和实践遵循。其二,实事求是原则。历史本身的客观性要求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和把握必须从客观实际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在研究和阐释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时,哲学社会科学绝不能生硬“裁剪”活生生的现实发展和实践创新,而是要从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轨迹及其总体性趋势,实现人民群众“客观的历史”与哲学社会科学“书写的历史”的有机统一。其三,矛盾分析法。采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规律性特质。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利益主体与现实社会发展之间逻辑关联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回答时代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变化,在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过程中提炼新术语、构建新理论,切实把握当代中国的实践创新和社会变革的本质及其意涵。其四,系统观念。站在时代发展前沿观察和思考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来把握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主流与本质等逻辑关系,统筹和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和各部分的建设与发展,发现中国阶段之变、结构之变和整体之变的历史规律和内在机制,在不断解决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同时也要实现民族国家构建的整体性突破和发展,使之推进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只有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根本方法论,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在认识过去、把握现实的基础上以动态的和发展的眼光去考察中国社会的未来,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找到科学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方案。

三、立足于中华文化立场的话语叙事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呈现和根本表征

作为建构性概念的话语叙事,是指以语言为载体或依托其他媒介等方式,通过反映或再现当时具体的客观历史情境,向他者叙述或表明自我所要倡导的主题建设,并生成独特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构建中国话语叙事,就是要以贯通性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逻辑将中国社会发展独特经验及世界意义所内蕴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动力叙述和言说出来,在对内发展方面赢得人民群众的最广泛认同,在对外战略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而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走向和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的话语叙事,这关乎着中华民族的实践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命运。正基于此,在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战略目标的实践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重大命题作为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叙事的基本底色,这就为加快构建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构路向。

(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筑牢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的民族性根基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的根脉在于蕴含在民族文化中最深层次性的精神基因。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向前跃迁都是以文化突破作为前提的,而文化突破必然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不同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既体现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的时代特性,也反映着不同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性理解和统一的世界观。正基于此,民族性是世界上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建构范式和话语叙事的立根之本,集中表征在民族文化中那些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蕴藏在中华文化最深层的结构之中,一旦生成就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新的光彩。这种极具稳定性的结构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的辩证统一,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这一民族文化中所孕育的根本精神基因作为自我建构范式的底蕴和实践追求,以此形成以中华民族自我主体为根基的解释框架和话语叙事的基本形态,这是筑牢新时代中国话语叙事的民族性根基的根本表征和时代呈现。

从话语叙事建构的文化逻辑向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其与中国现实运动的紧密结合使中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内蕴在中华文化之中最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基因也由此得到了传承和培育,成为筑牢新时代中国话语叙事的民族性根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最为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和瑰宝,尽管它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最突出的优势,但在现代性的时代社会发展中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和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真理,在其不断中国化和现实化的过程中,不仅将其作为分析和解决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指南,而且也从思想文化层面与精神视角上以宏大论域历史地参与中华文化的现代性生成与建构,不仅重构了中华文化的典藏体系、话语叙事和中国人的实践思维方式,而且也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核在民族复兴场域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文化诠释和实践呈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最为根本性的精神文化基因的逐步交流与融合,不仅使中国人在精神思想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而且也进一步夯实和巩固了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性根基,彰显着传统优势和时代特色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随着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实践而逐步发展起来、向着希望而生。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的根本精神文化基因,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以特有的民族性和具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不断依据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结构和基本形式,由此呈现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由此观之,只有从延续下来的中华文化血脉之中不断寻求生发的建构动力和泉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和较为完整的中华民族基因理念体系,才能筑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的民族性根基,使经由马克思主义指导而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和话语表达。

(二)时代社会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内涵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构建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的变革与发展依赖于时代社会赋予文化以新的内涵。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可谓是博大精深,无论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还是对中华民族道路发展、指导理论的创建以及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等,都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直接思想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2]17一个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精华体现在特定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探索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存续和发展的血脉纽带和文化基因,在现代化实践历史中经由历史性批判与合理创造的双重推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历久弥新,可以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养分。基于此,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持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构新时代中国话语叙事的独特优势和时代特色。

文化的内核是哲学社会科学。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推进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赋予现代化的内容和形式,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哲学社会科学或知识变革,其内容的建构与发展一方面在根本意义上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来自本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也就是说,“起最终支配作用”的经济因素并不是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唯一因素,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在直接意义上还有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底蕴。因而,时代社会赋予传统文化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获得现代性的新样态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式,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知识生产、体系化的理论构建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生命形态和优势,不应该被当作历史的沉渣而搁置一旁,也不能将其人为割裂而孤立地看待,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将其挖掘、提炼并发挥其创造性价值和启发性现实意义,使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与现代社会实践发展交相辉映,使富含重要借鉴价值的文化资源融通转换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养分,这是中华文化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的时代诉求。在此基础上,将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知识智慧、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价值理想等精华充分融入现代知识体系和现代思想体系构建中,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获得文化涵养和拓展时代内涵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升和转化中华文化,使其获得现代性的时代内涵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实践诉求,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这为持续丰富和完善新时代中国话语叙事提供了充足的文化养分。总而言之,中国实践及其伟大成就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内涵和发展形式,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具有积淀性的“质料”,是构建中国话语叙事的独特优势和时代呈现。

(三)打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叙事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的根本表征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实质上是承载着当代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实践诉求,体现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表达系统。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历史的话语叙事中站稳脚跟,不能没有一套独立成熟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作为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基础性工程,其本质就是构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叙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辩证统一的时代呈现,也是中华文明傲然站立在世界文明舞台的“支点”和“阶梯”。正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45-46在基于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叙事、中国实践及伟大成就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实质把握中而建构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是打通世界文明互鉴和占领思想文化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应在努力诠释中国主张、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的同时,从人类文明的高度上提供有关世界历史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方案,这是彰显民族性的中国话语叙事构建逻辑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要求的根本表征。

处在百年变局的时代场域下,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对外发展战略上也有了长足进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已经形成与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叙事。与此同时,受制于长期以来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主导着全球范围内话语权的表达系统和建构方式,某些西方国家和媒体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认知仍然存在诸多误解和猜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认知是浅层的、碎片化的,缺乏客观的正确的评价体系和理性认识。综合考量来看,由于当代中国尚未将发展优势和综合国力转化为相应的且强大的话语力量,使得当代中国不仅未能有效改善我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上所处的弱势地位和现实状况,而且也俨然成为制约推动中国国家力量发展的掣肘短板。基于此,建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中国话语叙事已然成为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值得探索的重大时代课题。一方面,依托崭新的话语叙事阐明当代中国社会的本源和发展逻辑。构建民族性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叙事是体现中华民族的战略清醒和现代化发展之意的根本表征。建构具有民族性的中国话语叙事,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实践和文化底蕴,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直面西方话语霸权背后的核心命题,打破西方国家对话语叙事的定义、解释和评价等垄断格局,精心打造易于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表述,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自塑能力,以中国人的话语叙事认同范式讲清楚中国和平崛起的方式、路径和现实意义,从而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和广泛认同。另一方面,在参与全球治理和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中贡献具有中国智慧的话语叙事。正像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现代化之路和建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样,正在彰显着新时代中国话语叙事的新的问题域和理论架构,让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方案成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动能。建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话语叙事,从全球各国共同价值、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历史的正向运行轨迹等出发,结合历时态与共时态双重维度搭建中国和世界的话语叙事格局的动态联动,增强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核心命题的话语表征,积极参与解决国家间、地区间的冲突,全球治理体系机制失灵和以区域化、泛集团化为特征的“有限多边主义”所导致的价值理念赤字等新问题的研究,使之在多重文化意义之下重叠的生活世界里架构起一条不同文明国度的解释之间达成彼此共识的重要桥梁,实现对人类前途及命运的开解与现实观照,为人类社会走出世纪性困境指明方法和路径。

结语

作为一般意义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聚焦中国实际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构建以及立足于中华文化立场的话语叙事三个基本要件构成。正是依托这些基本要件及相关范畴、命题之间的渗透与支撑,在总体上形成了支撑其区别于其他历史时代或世界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整体。因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只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学说体系,更是一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硬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背景下诉求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逻辑定向的总体性阐释,这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