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创新性实践

2023-04-22张进军

教育观察 2023年31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教育

林 虹,张进军

(1.三明教育学院,福建三明,365000;2.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信息化使得传统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均受到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受影响尤为明显,若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增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以信息技术助推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服务大学生的工作质量,须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应用模式。这不仅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还要将大数据信息化理念渗透在教育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建构出适应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管理与资源共享体系。本文旨在探讨建设为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以此突破传统教育管理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

一、大数据信息化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招生到教学、从科研到管理,大数据信息化为高校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高校教育管理应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借助大数据信息化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形成应用平台来优化高等教育的管理体系。在招生管理方面,大数据信息化可以协助高校分析招生数据,精准预测招生趋势,优化招生计划;在教学管理方面,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术表现,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在科研管理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高校识别研究热点,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在校园管理方面,大数据信息化可以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智能化的校园服务。这些都意味着高等学校需要根据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并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现实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1]总体来看,大数据信息化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

(一)积极影响

高校可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更好地把握教育管理方向,更快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大数据信息化拓宽了高校教育管理的覆盖面。高校若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工具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就可以在校园网络平台中获取大学生在论坛中发布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及其他各种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加强对大学生的行为分析,明确大学生的实际发展诉求,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帮助教师利用线上及线下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多元管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使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发挥良好作用。其次,大数据信息化有利于推动教师主动革新教育理念。在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主体意识被强化,更加认可自主性、开放性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主动完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吸收更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变革,在更大意义上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创新。

具体来说,大数据信息化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用数据驱动决策。大数据分析系统能收集和整理大量教育数据,帮助高校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教师和教学活动的情况。这使得决策基于实际数据,从而更加科学精确,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二是推动个性化教学。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内容和学习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三是予以有效的干预。大数据分析可通过分析学生的历史数据预测其学术表现、学习困难和潜在风险,使高校能及早进行干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降低辍学率和提高毕业率。四是优化资源配置。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帮助高校管理包括教室、教师和课程在内的资源。通过分析课程选课情况和学生需求,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有效评估和改进。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点。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课程评价和教师评估等数据,高校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六是加大招生力度。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招生需求、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情况,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招生策略。七是提高科研的有效度。通过分析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和合作情况,大数据分析系统可协助高校优化科研资源分配,提升科研影响力。

(二)消极影响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消极影响主要涉及隐私与安全、信息过载、角色转变、技术依赖、数据质量,以及伦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对教育体系产生综合性的影响。在隐私与安全方面,大数据应用会收集和处理大量个人数据,存在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风险,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可能会遭到泄露或滥用。在信息过载方面,大数据系统收集的大量信息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信息过载可能导致管理者难以从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在角色转变方面,大数据可能导致教师的决策角色受到挑战。原因是决策可能更多地基于数据分析,教师专业判断的重要性被忽视。在技术依赖方面,引入大数据系统可能导致高校过度依赖技术,削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人性化的教育。系统若出现技术故障可能会导致管理混乱。在数据质量方面,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依赖于数据的收集方式和质量。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数据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误导,影响决策的有效性。在伦理和价值观方面,大数据应用涉及如何平衡数据收集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保数据的合理使用。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时,需要平衡积极和消极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数据安全、保护隐私等,不断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针对大数据信息化对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全方位影响,有必要构建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平台,以良性的线上线下合体的工作模式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实现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良性运作。

二、大数据信息化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前提、重点和理路

(一)前提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高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发不同专业领域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基于当代大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时代特征,高校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在科学、健康与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将人作为发展的关键。高校只有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等人才。高校以大数据信息化助推高校教育管理贯彻以人为本,必须注意以下原则性问题:一是教育管理主体化原则。应当围绕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教育管理,以大数据辅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各项工作[2],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纠正各种错误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二是教育管理数据化原则。就是要在立足学生实际发展的前提下,生成包括学生学习、管理、兴趣等要素在内的信息数据,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心理的教育与引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重点

首先,要以数据驱动决策。数据驱动决策指的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教育数据,从中深入洞察,以支持教育管理决策的制定。这种策略的好处在于:一是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因为它基于实际情况而非主观判断,所以数据的决策更具准确性。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学生表现、教师效果、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趋势,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更科学的决策。二是进行准确干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学生学术表现、潜在问题和困难。这使得高校能够及早干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提高学生成功的机会。

其次,要努力实现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内容和学习计划。这种策略的好处在于:一是提高学习效果。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二是降低留级或辍学率。个性化教育可以更早地发现学生的困难,及时提供支持,减少学生留级与辍学的风险。三是培养综合素养。个性化教育可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培养,而不仅仅是进行知识传授。

最后,要优化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是通过数据分析,更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包括教室、教师和课程。这种策略的好处在于: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瓶颈,帮助高校合理分配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满足学生需求。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选课需求和兴趣,根据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满意度。三是适应变化。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高校预测教学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

(三)理路

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深受大数据信息化影响,从内容到手段已发生根本性转变。高校需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应适当改变管理手段,建构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要不断增强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大数据信息化的认识。高校相关部门要在开展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同时,开展相对应的培训及宣传工作,使不同岗位的人员具备相应的大数据信息化意识,掌握大数据信息化系统使用方法,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逐渐向规范使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方向发展,解决以往粗放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逐渐改革当前的教育管理方案,为高校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在融入新媒体的前提下建设数据库。教师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变化,又要加强对信息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利用心理学知识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为高校教育管理发展提供重要基础。[3]同时,要根据学生在平台中的相关信息有序开展课堂教学及组织活动,提高整体教育效果。高校相关部门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大技术和人员的投入,建设高素质的数据管理队伍,及时有效地调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如果高校教育管理能够融入先进软件,全面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就能快速找到与之对应的价值信息,从而全面增强教育管理效能。[4]

其次,要在高校各职能部门及各院系间实行统一的数据标准。信息的反复收集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源不同质的信息甚至会造成重大错误。高校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实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避免产生上述问题。同时,大数据信息化使信息的扩容基数不断放大,高校不能使用过时的操作模式,否则不能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根据学校工作特色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为顺利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5]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加强高校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发挥大数据信息化收集和管理作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高校要构建数据共享平台,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构建海量数据储存库,促进学校内部信息流转,满足各部门信息共享的需求。二是建设学生数据中心,整合学生的网络数据信息并充分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为学生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如将学生的考核等具体情况导入数据库,逐步记录学生的在校行为,从而为奖学金制度以及奖惩措施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教育管理的专业性。高校在利用大数据信息化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的教育要求,持续改革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案,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加快信息共享,不断更新管理内容,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最后,要提高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效能。为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各种新变化,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动态思维,持续完善大数据信息化数据,为学校教育管理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为此,高校要保证在跟进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健全大数据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优化顶层设计,在加强党委对高校统筹领导的基础上,保证整体的发展水平。同时,要保证各项考核机制的规范性,促进学校组织运转的规范性,以大数据信息化转变管理主体,发挥大数据信息化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可以适当减轻管理人员的压力,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制定规章制度,施行更加科学的教育管理,使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根据学校发展方向进行有效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三、大数据信息化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

大数据信息化是现代网络技术的迭代产物。高校有效利用大数据信息化进行教育管理,既是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诉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沟通平台,让教育管理向实践端口靠拢,既可以避免高校专业性教育与现实脱节,也可以让教育管理有规可循,同时减少教育管理系统本身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大限度发挥学校系统化管理的优势。高等教育管理要进一步拓展大数据信息化的应用方法,集成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将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理念渗透到教育管理全过程,打造富有学校教育特色的大数据管理与信息化共享体系,构筑信息化服务平台。

(一)有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进行科学的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凝聚教育管理信息化共识,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与资源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兼具现代化与实践性的人才。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应用到教育管理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在大数据信息化的帮助下,高校可将教育内容进行数字转化,使资源数字化、传播方式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更好适应现代化发展背景,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够适应大数据信息化社会的人才。

(二)推进大数据信息化与高校教育管理协同育人

高校在整体结合大数据信息化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立足协同理论,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差异,将教育过程中的各类要素融为整体,使教育管理更具系统性与规范性,使其按照规则有序运作,挖掘高校教育系统的全部功能。教育管理包括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硬件管理、教育质量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育制度管理等多项内容,各个工作内容的运作对教育管理均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各要素的整合,进行合理优化,以大数据信息化实现教育管理体系的稳定运作,完整发挥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的辩证统一。

(三)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实现高校育人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让系统软件与设施硬件满足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让教育管理有规可循。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各专业管理子系统。在开发应用过程中,应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融入其中,高校与各专业协同搭建科学化的信息中心,将各类教育资源集成到学校总系统,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管理系统的作用。这样才能根据本地的教育管理要求、经济发展情况、人才需求情况等,实现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共享,使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更有实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实现教育管理平台与专业育人方式相结合。

(四)运用大数据信息化促进不同院校合作共赢

由于学术水平、人才培养目标、地域、性质的差异,不同高校专业建设情况大不相同,甚至相同专业的侧重点都会不同。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实现不同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共享,不仅能够实现各高校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还能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挖掘具有更大价值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各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五)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实现教学资源可利用价值最大化

教学始终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进行专业教育管理的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分析专业特色,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判断,集成各类可用资源到大数据信息化系统;二是塑造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时代性与职业技能的应用性,建设虚拟化教学监管方式,落实大数据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为培塑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三是择取优质大数据信息化资源构建平台,结合校际合作,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价值,建立多位一体合作机制,提升资源利用率;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师资建设,构建教育教学的资源配置平台,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好基础工作。

(六)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

教育管理的改革目标如下: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的增量;另一方面,与大数据信息化接轨,通过资源整合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首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做好教育协管工作。专业教育是核心,但教学和管理包括主体、对象、范围、方式、程序五大环节,大数据和信息化能够协助教师做好较完善的工作准备。其次,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式教学。信息化贯穿教学全过程有利于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计划、紧密结合实践,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素质养成。最后,通过大数据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支持,尽量运用信息化全过程满足学生的全部合理诉求。

综上所述,数据驱动决策、个性化教育和资源优化配置是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关键。通过合理应用大数据,高校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和教学活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高校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积极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合理分配使用教育资源,建构特色化、现代化、科学化人才培养体系,使高校教育管理促进专业教育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