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3-04-22黄灏然
朱 婷,方 凯,黄灏然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三农”工作上作出的管大势、管全面、管长远的科学判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科技、在人才。[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这为我国涉农专业教育机制体制变革提供了远景规划和政策指向。
涉农专业研究生教育既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互嵌,又与中国式现代化同向同行[3],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路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复合型高层次应用人才,其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愿景。但现阶段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优化滞后,导致人才供需双方存在期望偏差,集中体现在研究生不知农、不爱农、不善农、不安农、不事农,与“三农”的心理距离较远。其根源在于实践培养缺乏可依托的高质量产学研用场域,教育教学缺乏理论知识转换、现实问题接轨与“三农”情怀培育。[4]因此,急需强化产教学用育人平台效应的发挥,加快生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力量。这既是历史逻辑,也是客观需要。
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针对产教学用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设计的涉农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具有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能够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5]这一高校实践获得了中央政策的正向反馈。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印发。[6]同年7月的《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指出,“把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确保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方案高质量实施”。[7]这透露出提高涉农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需要高效培养平台介入,而科技小院正是一个较好的组织载体。基于高浓度政策投放的现实背景,本文深入研究如何借助科技小院这一孵化介质赋能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转型,凝聚农科人才振兴乡村的向心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主要内涵
科技小院是建设在农业生产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身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最早在2009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探索创建。[5]科技小院的基本架构分为四大板块:一是导师团队建设。科技小院聚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导师团队的构建需要考虑到学科交叉和综合性,以支撑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的多样性。二是应用课程和实践教学。科技小院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教学机会,例如农业技术创新实践、农业产业化实践、农业企业管理等课程,并凭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的地缘优势,帮助研究生巩固课程内容,强化理论知识转换能力。三是项目式教学。研究生通过科研团队课题或委托项目,参与到实际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中,体验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的全过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四是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小院可以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转化渠道,帮助研究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且推动科研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科技小院已被建成为一个成熟完整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小院+”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下简称“科技小院+”模式)应运而生。“科技小院+”模式是指在农业硕士研究生已完成针对性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高校将其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不少于1年),农业硕士研究生需要重点研究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相关课题,包括学前实践、课程学习和生产实践三大主要环节。可以看出,“科技小院+”模式有以下四大内涵:第一,此模式是农科教育变革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新产物,其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仍有待完善;第二,此模式强调以农业生产现实需求为导向,注重人才价值释放和产学研融合成效的实现,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素养;第三,此模式强调实践平台的支撑,注重科技小院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提高研究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感责任感;第四,此模式是基于现实导向完善教育体系的成果,不仅是教育理念和专业认知等多方面的系统转型的成果,还是教育体制机制逐步耦合社会生产结构并不断调整优化的动态演变结果。
二、基本原则
(一)应用研究原则
“科技小院+”模式的独特优势在于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具备应用研究强属性、职业生涯强挂钩的特征。目前,涉农高校实践基地数量相对不足且高校与基地间缺乏长期合作,导致研究生教育的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容易失效,大部分研究生很少甚至从未接受过校外导师的专业实践指导,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频繁呈现出“孤岛”现象。“科技小院+”模式不仅填补了田间课堂载体的缺位,还打破了填鸭式理论教学,让研究生在充分学习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驻扎第二课堂,常驻科技小院,接受生产实践能力锻炼。研究生在校内学术导师和基地实践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边学边做,其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在农业生产一线作业中捕获,具有真实可靠的选题依据和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更有可能无缝转换成实际生产力,进而精准服务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求。
(二)项目引领原则
“科技小院+”模式的实施前提是以产业项目为依托,打造产学研用共同体,聚焦于地方产业项目,推动科技服务和高层次人才下乡,致力于引导农民高效生产。在实施过程中,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串联育人,将研究生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农业产业项目设计、实施和验收全过程,推动高校、企业、基层政府、农民等多个关联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新型空间平台中形成共识性行动。研究生则在解决农业产业项目具体问题中边干边学,及时将学习成果反哺于项目,这不仅可以提高项目完成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充分促使项目完成和研究生培养相互融合;科技小院平台凭借自身具有的农村经济社会辐射带动力获得相关资源,有更多机会和可能申请承担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保障科技小院的可持续运行。
(三)问题导向原则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科技小院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为智囊支撑,为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农业理论知识与实验积极融合的场所,将教育场地从高校扩展到村域。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与涉农企业、村民等主体之间建立的是同事关系。[4]在此处,研究生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切身把脉顺平农业资源、产业结构,深入参与到农业技术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学研究中,并结合田间地头这一真实环境发现生产实际问题,开展自下而上的学术研究。这既能强有力赋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也能引导研究生自学、自练、自悟、自省,向全能创新型人才靠拢。
三、现存问题
(一)产教学用融合广度不够,难以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科技小院+”模式仍处于部分高校试行的阶段,各教育管理主体并未形成覆盖招生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模式。在招生方案设计方面,只有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少部分高校实行科技小院专项招生计划,大部分高校是校内理论课程结束后,导师根据课题需要挑选参与科技小院项目的研究生。此外,研究生在选择学习路径时,会考虑学习环境、培养环境、职业社会地位、职业预期薪资等多方面因素,涉农专业在招生时处于相对劣势,专业生源呈现第一志愿率较低、优秀生源偏少、专业认同感偏低和“三农”情怀缺失的现象,研究生爱农学农安农主动性弱,不愿意深入科技小院进行长时间的农业生产一线驻扎。在课程体系构建阶段,囿于现行教育体制机制的长期影响,在“科技小院+”模式下,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形成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架构作为主要考量,案例教学和应用实践环节的课程时长不合理,而实践基地则更希望增加实践素养培育环节,两者就课程方案建构尚不能耦合。在实践能力培养阶段,部分任课教师存在教学能力薄弱、教学内容老旧、教学操作不灵活、偏好理论知识讲解而使得实践技能训练滞后等不同问题,导致研究生在深入科技小院的初期可能欠缺及时有效的应用理论知识,欠缺解决农业真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科技小院实践导师等各行为主体缺乏“产业链—专业链—学科链”反向传导表达机制,多处于被动配合教学方案的状态。
(二)产教学用融合深度不足,没有充分体现全链条主体价值
“科技小院+”模式意在培养既有相当科研实力,又具备扎实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农科人才,遵循“认知—知识—能力—素质”的循序渐进式培养观念,需要全主体配合和全链条设计才能取得实效。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地方政府容易将科技小院模式建设作为教育教学体系附属行动,进而忽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支撑作用,导致在项目支持、融资贷款、宣传推广、建设参与等方面发生功能性缺位。地方科协是农业科技研发管理的重要组织,可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和依托单位需求,为科技小院提供项目倾斜、资金保障、技术指导、主体协作促进等帮助,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参与程度并不高。科技小院利用高校和基地两类差异化育人环境实行“双导师”制,选聘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的高级职称专家担任校内学术导师,挑选具备丰富实践经历的相关人员担任校外实践导师,但导师聘任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双跨科导师数量较少,校内学术导师更擅长于科研,应用实践知识相对偏弱,校外实践导师则不明晰教书育人的流程体系,系统性引导研究生完成科学研究项目的能力不足。“科技小院+”模式因构建了产学研用共同体而备受推崇,但在研究生“立地式”教学中过分强调高校科研院所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价值挖掘不足,研究生实践素质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三)产教学用融合力度不够,尚未构筑生态圈支持保障机制
在“科技小院+”教育利益共同体中,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导师、科技小院基地分别追求的是教育资源补充、教育能力补齐和农业技术突破,三类主体价值取向存在断裂现象,难以构筑开放、参与、协同、回应的生态圈。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小院存在物理距离。要想打造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完整链条,需要在招生遴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组织、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等环节形成有效的合作域,构建出长效协同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而现有科技小院专项支持政策供给仍明显不足且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操作指南,在科技小院申报条件、专项招生计划、产业项目申请等方面均有明确限制,地方政府、科协等外部力量主体难以准确把握对科技小院模式的扶持尺度,给予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科技小院基地的激励不足,主体协同合力效能发挥不充分。另一方面,科技小院培养模式推行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向性,但目前还没有成熟完善的实施方案,高等院校短时间内仓促推行,往往促使科技小院悬浮于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之上。例如,学术研究导师受制于培养方案和考核评价机制的调整,不得不承担起科研学术研究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双重任务。而由于自身教育思维观念和能力结构转换效率不一,校内学术导师同样处于嵌入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失度的状态。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小院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教学科研组织方式等,形成相对系统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改进对策
(一)关注重点环节,精准化推进科技小院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控,推进实施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计划,优先满足科技小院招生计划需求,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给予相应项目资金支持。在招生方面,可通过研究生录取复试环节评估学生的科研潜力,做好科技小院模式招生宣传工作,提高优质研究生生源占比;在管理方面,积极将科技小院纳入学科建设体系,探索性实行课程设置多主体联合论证制度,构建1/3模块由学校主导、1/3模块由学校基地共建、1/3模块由基地主导的教学课程目录,将教学课程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进行有效衔接。在教学方面,可以尝试持续立项以支持教学案例和教学虚拟教室建设,实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改革,做好研究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实践训练的前期衔接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三农”情感。在师资方面,可以建立科技小院聘任教师驻院实践制度,非具备实践应用指导能力的导师需在科技小院与研究生开展同期一线产业实践,并将深入科技小院基地实践锻炼和指导研究生实践训练纳入职称晋升考察内容。
(二)健全联动机制,系统化推进科技小院培养模式
政府、科协、高校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得到巩固,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条件建设,创新实施科技小院研究生项目制培养方式,做到人才培养项目、科研项目、政府规划无缝衔接,使科技小院模式多元主体间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应当添加参与、协调、回应等功能,加大科技小院模式创建力度,鼓励相关协会参与高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调整工作。科协应积极构建科技小院大数据资源库,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学科发展、学科评价、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积极参与科技小院落地行动,为科技小院模式提供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坚持精准教育、精准就业的思想,以“项目研究+岗位需求”为导向统筹培养内容,适当调整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科技小院培养环境,提供一定额度的研究生务农激励补贴。
(三)强化措施设计,规范化推进科技小院培养模式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紧跟农业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规划,借助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机遇,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产教学融合基础,发挥公共管理优势、资源调控优势、组织优势。例如,发挥公共管理优势,实施科技小院运行规范性指导文件或产教融合支持政策,明确财政税费、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用电用水用地等具体保障措施,切实保障科技小院成为产教融合成果的良性转换平台;发挥资源调控优势,扩充整合纵横向政策资源,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科技小院模式专项投入资金和政策项目,并随乡村发展动态调整规模;发挥组织优势,要求合作项目就任务分工、评价监督、政策保障等方面提供具体任务目标,并组织开展科技小院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经验总结提炼,多渠道宣传涉农专业学位开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营造尊重农科高层次人才的社会氛围,提高研究生对涉农专业学位的认可度。
总之,“科技小院+”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涉农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创新的制度产物,消融了传统课堂教学产学研用融合程度不深的问题。本文依序分析科技小院赋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涵、基本特征、现存问题,从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优化所需资源和关键环节提出改进对策,从而助力高校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新农科人才,进一步为实现宏观层面的农业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融合共进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