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南山下,被“艺术乡建”改变的村庄

2023-04-21张斌张健

时代邮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川老乡秦岭

● 张斌 张健

这是一场长达5年的“艺术乡建”。2018年,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武小川带领一群实验艺术系的学生,来到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采风。秦岭终南山下,翻滚的金色麦田成为创作空间,麦秆雕塑、装置艺术稳稳地立在田间。村民们都很纳闷:“啥是艺术?”

近年来,老乡们、艺术家们和地方政府携手探索,麦田上接连上演交响乐、秦腔、戏剧等表演;割麦的镰刀、剥完的玉米棒子、腌过酸菜的旧坛子被拍成照片,在村里改建的美术馆里展出;艺术村长、乡村振兴顾问、音乐人、游客纷至沓来,少人问津的村子日渐热闹起来。

来自艺术的启迪让当地探索出一条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让村民们逐渐发现:切菜是艺术,割麦是艺术,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一次偶然的介入

第一次来到石井街道蔡家坡村,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武小川就爱上终南山下的这片村庄。蔡家坡村沿秦岭而建,有1000余户近4000人。“背倚秦岭,村庄、麦田、果园点缀其间,有一种自然的、纯粹的美感。”师生们决定,“实验艺术”就在这个村子展开。

师生们租下5亩麦田,在麦地里创作出多种艺术作品。用麦秆和钢架制作的巨幅装置作品《麦霸》,用树枝和麦秆搭建的巨型“鸟巢”……“实验艺术”囊括了影像、装置、摄影、行动表演等,作品形式多样,但观赏门槛较高。

一切都太陌生,一切都太新潮。这种“介入”让村民们不解:“这些‘外人’要干啥?”大多数村民都表示看不懂。

“不能自顾自地办展览,要和大家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团队成员尝试先从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着手。有人提议,不如就办一个“关中忙罢艺术节”。所谓“忙罢”,就是结束了忙碌。“忙罢会”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古老习俗,每年夏收之后,趁着空闲,老乡们走亲访友、交流生产经验。如今,这种传统已经逐渐消失了。

第一届演出就这样敲定。远处的秦岭是背景,近处,师生们在麦收后的田里搭建起一个100平方米的舞台,受邀而来的秦腔剧团、健美操团队、民谣组合依次登场。秦腔唱到老年人的心坎儿里,年轻人跟着民谣的调子哼起来,大家都觉得好玩,一切都变得格外融洽。

久违的热闹给当地镇村干部带来巨大触动。这种触动的根源在于,彼时包括蔡家坡村在内,秦岭沿线的很多村庄虽已摘去贫困的帽子,但依然缺乏辨识度、知名度,“只要游客踩一脚油门,就会错过入村的路口。”因为距离西安城区仅50多公里,村里人大量涌向城市,一些高产农田也撂荒了。

那一年,师生们租下的5亩麦田生产了3000斤小麦,磨了1000多袋面粉,制作出500多包挂面。武小川将这些“收成”全部赠送,他希望每发出一份,就能多一个人关注产出这些粮食的村庄。

转眼,西北风刮过关中平原,连绵的秦岭和连片的麦田被冬雪覆盖,村民们也裹上厚厚的棉衣,鲜少出门。

一切好似归于平静,但一场更为系统的“艺术乡建”正在酝酿之中。

“啥是艺术?割麦就是艺术!”

触动从未停止。第二年开春,镇村干部主动找到武小川商量能不能再做一次。“来!过几天就来!”双方一拍即合。

鄠邑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老乡们创作的农民画浑厚质朴、气韵生动,先后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被众多国内外博物馆收藏,这些画还被印在了邮票上。

在大伙的努力之下,系统性的“艺术乡建”开始了。终南戏剧节、大地生态艺术展和社区艺术空间三大板块成为主要的“乡建”方式。一听村里要接着办“艺术节”,很多村民请求加入,“那次艺术节之后村里变热闹了,来了不少游客,光是葡萄就多卖了好几千元。”

展演需要场地,大家决定把麦田旁的一处堆满垃圾的涝池改为终南剧场。有村民自告奋勇画出了设计图纸,有村民负责测量放线,还有村民叫来运输队,一车又一车地运走垃圾,再一车又一车地拉回黄土,压实填土地基。

“20天就建好了。”这个速度,让武小川感到不可思议,“老乡们亲手将臭哄哄的涝池改造成漂亮的户外剧场。”

村里还破天荒地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就在村民们自己建造的舞台上举行,有村民上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迈着悠闲的步伐,麦田剧场转一趟;吹着凉风看节目,嘴上称赞手鼓掌……”70岁的王岩曾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第一个上台,越念嗓门越高,老乡们也激动地鼓起掌来。

2019年,蔡家坡村开展各类文化艺术项目60余场,22位国内艺术家创作大地艺术、社区艺术、影像艺术作品40余幅,这些诞生于田野的大型沉浸式艺术展览吸引了数万名观众。一些村民主动找到艺术家想参与创作,大家对艺术的热情被无限激发。

学生们拍下丰收后老乡们开怀大笑的照片,然后做成高高的刀旗,插在麦田中。晴空下,老乡们看着自己的画像与秦岭遥相呼应,忽然就理解了这个艺术展的内涵,“啥是艺术?割麦就是艺术,我们这些麦田的主人,也是艺术的一部分。”

展览结束,这些巨幅照片及艺术装置通常会被拆掉。老乡们找到艺术家团队,希望能保留一些。“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也是我们为村子做出的贡献。”村民盛养弟说。

一位摄影师给蔡家坡村五组的村民拍了一张合影。照片里,小孩子们蹲在前方,老人们坐在中间,青壮年站在后排。这是一张俯拍的照片,每个人都面带笑容,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

艺术到底给村庄带来什么

从旁观、参与,再到不断融入,“艺术乡建”在蔡家坡逐渐扎下根来。2021年,时任鄠邑区区长的李化带着团队专程找到武小川,商讨进一步扩大“艺术乡建”的实践半径。

“我们当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禀赋,在完成脱贫攻坚后,我们希望进一步把这些资源进行转化,让老乡们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如今已是鄠邑区委书记的李化说道。

蔡家坡村的村口,“关中忙罢艺术节”七个大字稳稳地立在路旁。村里的美术馆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翻开“忙罢艺术节”的展演手册,从5月到10月,多种艺术展演和文化活动不间断上演。

夏夜,收割后的麦田里已经铺上红地毯,身着礼服的艺术家们准备就绪,一场麦田里的交响音乐会开始了。舞台下,有从附近村庄骑着自行车赶来的乡亲,也有驱车一个多小时从城区慕名而来的艺术爱好者。

麦田的可能性被不断挖掘。关中人喜好面食,“吃面”也成为一种艺术展现。麦田上,长桌摆好,刚刚收获的新麦被磨成面粉,再经过人们熟稔的擀制,便成了一碗喷香的面条。一碗面有了仪式,也有了美感。

一场场艺术展演与老乡们贴得更近,也催生了更多机遇。每逢村里组织文化艺术展演,60岁的村民陈猛总会多准备些饭菜。经营农家乐10年,这两年,他的生意尤其红火。“过去一年收入三五万元,现在年收入20多万元,接续不断的活动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里18家农家乐生意都挺好。”陈猛说,“以前我们种的猕猴桃叫不起价还愁销,现在每斤卖4元要提前预订。”

“以前,村里人早上下地干活穿一身衣服,回家还是那身衣服。现在,从田里回家后,大家都赶忙洗漱,换上干净衣服,艺术村的人咋能脏兮兮的!”蔡家村70岁的村民王岩说,“这种变化离不开文化艺术。”

去年,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鄠邑区栗元坡村、下庄村、栗峪口村等也逐渐开始挖掘自身的文化艺术特质,开发文旅产业。

如果把这场来自最基层的乡村振兴实践视为一次田野调查的样本,那么来自老乡们、艺术家群体和当地政府的默契互动则让人印象最为深刻。5年来,深度参与其中的每一方都在不断收获。

2021年,蔡家坡村人均收入超过1.7万元,同年8月,蔡家坡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进入农村、观察农村、参与农村,“这两年,很多人问我,艺术到底能给村庄带来什么?”经过实践,武小川的答案逐渐清晰,“艺术不仅仅是美术馆里的艺术,它还包含着对当下社会转型的深刻关切。农村是转型的重要现场,我们需要到场,在这个宽广的领域中探索新的可能性。”

终南山下,这场未竟的探索还在继续……

猜你喜欢

小川老乡秦岭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老乡系列》之八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咱老乡
苏区老乡
好忙好忙的秦岭
在秦岭
聆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