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习总书记记住的种粮能手

2023-04-21依江宁

时代邮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旭东亩产种粮

● 依江宁

2023年3月4日晚,央视“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徐淙祥当选。

徐淙祥,70岁,全国人大代表,当地种粮大户,从事农作物栽培和农业技术推广多年,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靠种植优质高产小麦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人送美誉“皖北麦王”。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回到家乡,从此与土地结缘、与粮食为伴。他种植的小麦屡破单产纪录,培育的小麦、大豆高产品种在黄淮地区推广种植。

作为老劳模、习总书记口中的“种粮能手”,徐淙祥每天都要去田间地头转一转,察看土壤和秧苗生长的情况。这种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让徐淙祥成为当地农民口中的“麦王”、省里的玉米大豆“状元”。他主持的玉米绿色提质增效、夏大豆绿色优质高产等技术项目,荣获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农技推广贡献奖”等奖项。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徐淙祥家住安徽阜阳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距离县城4公里左右。历史上因为车夫马夫喜欢在这里歇脚,从而形成了一个“车马店”,进而发展成一个小型的集市,当地人称之为“八里店”。集市附近的村庄地势低洼,不利于庄稼生长,里面长满野草和芦苇,因此这里有一个别称,叫“东湖”。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没有选择留在城里,而是回到家乡做农民。“人什么时候都要吃饭,把粮种好,比干啥效益都大!”徐淙祥心想。

村里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175公斤左右。粮食不够吃,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部分村民只能向亲友借粮“度春荒”。徐淙祥看到这种情况,坐不住了。当时,我国小麦平均亩产不足300公斤,而一些发达国家小麦亩产却达到500公斤。“人家粮多人少,俺们粮少人多,凭啥俺们不如人家?”徐淙祥心里不服气。

徐淙祥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低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于是,他报考了乡镇农技站,一头扎进农业技术研发领域,一干就是几十年。在农技站工作期间,徐淙祥买回大量的农业科技书籍,潜心学习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1983年,他成功研制出高效土化肥和土农药,在自家的田里试用,粮食产量提高了40%左右。这提振了徐淙祥的信心,他决定申请种植农业示范田,进一步探索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技术,他的申请获得农技站和相关部门的批准。

此后几年,徐淙祥几乎吃住都在田间。每天天不亮,他就带着馒头和水壶下地,不管刮风下雨,在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时,没有虫情测报这些设备,放大镜是徐淙祥最得力的“宝贝”。他仔细观察农作物生长的细微变化,玉米抽穗期、大豆开花期,必须时刻关注作物的生长动态和叶面稀疏程度。叶片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点,都可能成为日后减产的病灶。

一次,天气特别热,当村民们都躲在树荫下避暑时,徐淙祥依然蹲在白花花的阳光下,测量农作物的叶片、根系,一株一株地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动态。连续工作了7个小时后,他中暑晕倒在试验田里,幸亏乡亲们发现及时。此后,徐淙祥获得了“麦痴”的绰号。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我们这辈人最真实的感受。”多年来,徐淙祥一直对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徐淙祥的家里,每年都会更新一个记录本。刮风下雨的时间、风速、雨量,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等,他都会一一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淙祥示范田的小麦亩产相继提高到300公斤、600公斤、700公斤,成了全县产量最高、完成任务最好的示范点。他把自己的种植经验总结为四套高产技术,编写成60首农谚,油印成小册子和《技术明白纸》发放给乡亲们,指导他们科学种田。

徐淙祥很快成为当地农民崇拜的偶像。在他们心里,徐淙祥就是他们致富的领路人。上门求取增产技术资料、咨询种植方法的人几乎要踏破徐淙祥家的门槛。

“我记得你这个安徽太和的种粮能手”

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230亩耕地中有300亩用作试验田,900余亩用作示范推广田,儿子徐健跟随他开展优良品种大田示范。

2011年4月8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陪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淙祥的田地里。韩长赋随手捧起麦苗,介绍道:“徐淙祥的麦田是一级麦田,小麦茎秆粗壮、叶色浓重、根茎发达,这些年亩产超过700公斤。”得知种粮基地刷新了前一年安徽省小麦亩产纪录时,习总书记肯定了农业现代化的成效,并表示要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示范及推广,搞好了科技兴农,国家粮食安全就有保障。徐淙祥把总书记的夸赞当作对自己的勉励,牢记在心。习近平临走时对徐淙祥说:“搞好种粮基地建设,我之后还会来田间调研。”

此后,徐淙祥带着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探索适合黄淮地区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承担起国家和省、市、县农业科技协作攻关普及推广任务,还承担了省农业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项目,省农作物品种三年一致性鉴定,省农作物新品种引种观察等科研任务。徐淙祥奋斗在农业科技一线服务三农,一心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有多项农作物绿色高产种植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高蛋白大豆“太丰6号”等他领衔或参与研发的农作物新品种,每年产生数亿元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徐淙祥与习总书记第二次见面是在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再次勉励徐淙祥搞好粮食生产。徐淙祥靠自学成为农民高级农技师,也是在这一年,他获得了首届“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这时,放大镜已经不是田间研究的必备品。以往进行农业种植,都是靠人力在田间耕种,田间管理也是纯靠人工来进行照看。随着近年来农业全程机械化以及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不断成熟,种植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智能化设备介入,例如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各种温度、湿度传感仪器实时监控土地,进行田间管理,徐淙祥的试验田迈入了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快车道。

徐淙祥还成立了淙祥小麦科技专家大院,主持和参与研发新技术、新成果32项。如今,“大院”已有科研人员10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4人。每年还有近万名年轻“新农人”来“大院”观摩学习。徐淙祥特意把这里辟为大学生实习基地和中小学生田间课堂,因为“每多一个年轻人爱农业,农业就多一分希望”。

2022年夏收,淙祥小麦科技专家大院格外热闹。“阜航麦1号”平均亩产811.29公斤,“皖垦麦22”平均亩产818.52公斤,实现历史性丰产丰收。徐淙祥激动地给习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和丰收的好消息。

6月27日,习总书记在回信中说道:“我记得你这个安徽太和的种粮能手。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接过回信,徐淙祥激动极了。乡亲们听说后,也都涌到他家里,一起感受这份温暖和关怀。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种粮数十载,徐淙祥获得了一连串“国字号”荣誉。虽然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但在27岁的孙子徐旭东看来,70岁的爷爷需要有人照顾,更要有人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尽管大学学的不是农学相关专业,但每年寒暑假徐旭东都会回来帮农,开拖拉机、飞无人机、使用精密天平、操作叶绿素测量仪……懂电脑的徐旭东还承担起辅助父亲和爷爷记录数据的工作。

2018年,徐旭东大学毕业。徐淙祥给他打了个电话:“你只管回来种粮,党和国家不会亏待你。”撂下电话,徐旭东就回来了。现在,徐旭东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试验室主任,负责与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制订各项试验计划,并进行试验管理、取样调查等工作。

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让更多农户利用科技增产,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以前科技水平落后,选育一个品种需要10年左右,现如今,祖孙三代主要是配合科研院所选育新品种,在田间试验良法栽培并推广示范。种植工具与种植模式的全面升级,所带来的效果是非常直观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粮食产量的提升。在徐淙祥的示范园区,孢子捕捉仪、农业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虫情自动监测系统等应用在田间管理一线,徐旭东通过手机应用就能掌握土壤墒情、虫情、降雨量等信息。

儿孙们愿意种粮,并且干得不错,徐淙祥倍感欣慰。2023年,徐淙祥连续第三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参加两会,他都会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建议内容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养老保险、乡村文明建设、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等方面。可以说,作为一名地道的农民代表,徐淙祥的履职事项都与“三农”息息相关,都是在为广大农民兄弟们发声。

如今,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传承到新一代农人的肩上。看着27岁的孙子徐旭东蹲在田里,熟练地测量着大豆的叶片、根茎等,白皙的脸变得黝黑,肩膀也宽厚起来,徐淙祥有些恍惚:时光仿佛回到了50多年前,田里忙碌的身影似乎就是当初的自己……

徐淙祥突然明白:这黄土地里粮食高产的密码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种精神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旭东亩产种粮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给春天开门
画画就如种粮
蜡笔画
看图说话,揭开幂函数的庐山真面目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