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开通对江苏旅游供需潜力的影响及对策

2023-04-21卢佳敏李平储凯文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3期
关键词:江苏省

卢佳敏 李平 储凯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江苏省13个城市在2012~2021年间高铁开通所带来的旅游供需潜力的变化。文章利用ArcGIS技术,以高铁到达时间为数据,分析了代表性旅游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后的交通可达性变化。研究得出,江苏省的铁路网逐渐密集,旅游供需差异较大的城市其差距在不断缩小;高铁的不断发展刺激了江苏省整体旅游市场的多层次空间竞争;旅游地的交通网络应以高铁等快速交通为基础,与江苏省旅游核心城市对接,促进区域内旅游供需潜力的优化。

关键词:交通可达性;旅游供需潜力;高铁旅游经济;旅游市场归类;江苏省

一、引言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是江苏的又一个黄金五年计划,为加快干线铁路扩能改造、城际铁路建设、多期铁路供应和多铁路网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截至2025年,全省高速铁路将覆盖90%的区、市、县级以上节点,并成为江苏区域旅游共同发展的推动力,实现省会南京与区域城市可达,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一小时可达。这条时速25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苏南和苏北之间形成了一个“一小时旅游区”。

作为解决大量旅客快速运输的最有效渠道,根据冯长春等,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客运的共同发展趋势,同时区域旅客可到达之间一小时半的区域不断扩大,出行半径也有了质的提升。对于整个江苏省来说,旅游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高铁成功连接苏南和苏北地区,该省的旅游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供需潜力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新时期高铁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模式和旅游供需潜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外,根据Li Li等,高速铁路的开通使英国的城市商业和休闲旅游得以共同发展;根据Martin Trandberg Jensen等,法国高铁的开通开发了法国著名景点一日游等新兴旅游产业,并使商务旅行者能够实现短时间内通勤。在国内,研究表明,高铁服务加强了城市间的 “同城效应”,使得周末旅行、短途旅行和高端商务旅行成为旅游业的新主流。

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可达性的影响无疑是最重要的。根据黄爱莲等,高铁促进了旅游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高铁的不断完善推动了高铁衍生产业的兴起,促使高铁旅游业进入大众视野。研究结果表明,高铁的时间和空间压缩效应对区域交通的通达性和旅游空间模式的变化有很大影响。

针对上述研究和国家政策趋势,本文将研究对象瞄准为江苏省内的13个市区,利用市场的供需模型构建旅游市场供需潜力模型,深入分析高铁的开通带来的旅游供需潜力的变化。同时对旅游供需潜力出现的情况与问题提出思考,对高铁时代带来的等时圈变化加以分析,并根据旅游供需潜力对江苏省的旅游市场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旅游市场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二、研究模型与数据选取

(一)旅游交通可达性模型的建立

1.交通可达性模型

本文研究区间为2012~2021年,将江苏省大部分高铁建设囊括其中,通过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旅游经济潜力这两个指标,衡量江苏省13个城市的高铁旅游可达性。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Ai的值越小,则说明去往的城市可达性越高;Tij是指从出发地城市j到所要去的目的地城市i的最短旅行时间(分钟);Mj是客源地的综合经济发展状况,本文用j市的人均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状况;n是江苏省内除i市以外的城市数量,本文中为12。

依据潘振兴等的研究,旅游经济潜力可以用来衡量旅游地理位置优势的潜在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该指标与目的地i和客源地j之间的旅行关联情况正相关,与两点之间的距离成本负相关,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目的地i的经济潜力,与交通可达性成正相关;Dij为目的地i与出发地j之间乘车的时空成本,本文用旅行时间(分钟)代表;α假设为2;n、Mj与上式相同。

2.市场潜力模型

本文根据聂正英等的研究模型,将上述旅游经济潜力模型分为两部分,即潛在旅游市场供给模型和潜在旅游需求模型。旅游市场供给是指提供旅游资源的最终目的地,为游客提供吃、喝、住、行、娱、乐六个方面的旅游服务。根据旅游供给研究,它与目的地提供的旅游潜力及目的地和供应商之前花费的成本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s代表目的地i的供给潜力值;gi代表目的地的旅游业所发展的水平,在本文中用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代替,反映了该地区旅游经济实力;di代表了游客愿意来这个地方旅游的旅游倾向,在本文中用旅游人数来代替;Dij为目的地与出发地之间乘车的时空成本,本文用旅行时间(分钟)代表;α为假设为2;n为江苏省除城市i外的市数量,本文取12。

旅游市场需求主要是指游客到达目的地后,在目的地消费和购买产品的能力;高铁不断完善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兴起了高铁经济带,一日游成为一种趋势。该指标主要与客源地的经济规模、人均消费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d代表了客源地j的需求潜力值;pj代表了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用人均生产总值来表示;Dj代表了客源地可供消费的人口,本文用人口数量来表示;Dij、α、n与上式相同。

(二)数据选取

在计算旅游供给能力时,可以从《江苏省年鉴》《江苏省旅游公报》中分别得到目的地的旅游人数、该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及GDP和人口规模,从而得到高铁开通前后该地区旅游供需的变化和交通可达性。

2012年江苏的高铁网络尚未完善,无法直接连接苏北和苏南,需要经过徐州等城市或乘坐客车。根据余慧敏等,如果两市中未能实现高铁直达,则将高铁中转的时间相加,作为城市间到达的最短旅行时间。截至2021年,江苏省将基本建成“纵三横四”的高速铁路网,因此最小旅行时间可以直接获得。根据黄言等的研究,还将与城际公路旅行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高铁网络的完善使得城市间通行更加方便,时空效应被缩短。

三、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旅游供需潜力变化

(一)高铁开通前后江苏交通可达性变化分析

高铁开通前,江苏省各个市区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跨度在81~237分钟之间,差别较明显。其中,镇江和常州城市可达性最高,这与这些城市在江苏省拥有良好的区域和中心程度有关。南京、无锡和苏州的旅游可达性较高,这与其强大的对外辐射能力直接相关。然而,苏北的一些优秀且适合旅游的城市,如连云港,由于位于交通边缘,这使得旅游交通道路不畅,从而导致一些优秀的旅游景点和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

高速铁路开通后,其行程时间跨度为53~124分钟,给各市的旅游市场带来了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使游客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从而降低了旅行成本。其中,淮安、扬州、宿迁和连云港的变化最大,实现了苏北地区游客数量的大幅增长,说明高铁的开通对客源地的吸引力正在呈圈层扩大。

综上所述,从表 1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高铁距离的增加,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变化逐渐变小。例如,连云港的整体可达性变化最明显,变化量在47.68%,在过去两年,连云港先后开通了连淮扬镇高铁和连徐高铁,将图 1与图 2 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高铁距离的增加,带来了等时圈变化率的降低,即整体可达性的提高;但总的来说,与2012年相比,13个城市的平均旅行时间的极端差异都有所下降,高铁的建设实现了旅游交通更均衡的可达性。

(二)城市旅游供需潜力变化

城市旅游供给潜力主要是指拥有旅游资源的城市,由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提供的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连接江苏省各城市的高速铁路正在改变城市间旅游的供需潜力,极大地减少了城市间的最短旅行时间,增加了一日游和二日游的范围。

本文计算了2012年至2021年江苏省高铁开通前后旅游供需潜力的变化。结果如表 2 所示。

综上所述,高铁开通后,江苏省整体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需求潜力提高148%,供给潜力提高196%。高铁的开通带来了旅游市场供需潜力的提升,南京的需求量增加了87%,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时空效应被压缩,高铁旅游成为主流,高铁旅游衍生产业欣欣向荣。也因此,高铁开通后供需潜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城市,要抓住高铁带来的机会,加强自身服务业的发展,开发多种高铁旅游新形式,推动传统旅游业改革,积极打造各市的旅游特色。

供需潜力比是指在目前各市的旅游市场的潜力占江苏省总的旅游供需潜力的比例。根据冯晓兵等的研究,高铁的开通减少了旅游业极端情况的出现,过去核心城市由于便利的交通使得旅游业发展迅速,而边缘地区由于不方便的交通,哪怕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却无法发挥作用,供需潜力比较低,而高铁的不断完善提高了供需潜力比。从表 3 中和表 4可以看出,江苏省高铁开通后,需求提升最高的5个城市分别是无锡、苏州、南京、泰州、镇江,供给提升最高的5个城市分别是常州、南京、苏州、镇江、扬州,供需市场提升最大的均集中在高铁网络比较完善的地带,人们短途旅游的需求较大,高铁的陆续修建極大地提高了供需潜力。这也说明了更密集的高铁经济带使得一日游、两日游以及七日游变得更加流行,短途旅游成为旅游的一种主流方式;反观供需潜力比提升少的城市,可以发现多为边缘城市,因为其高铁未能完善;但从总体来看,高铁开通较晚、高铁网络较不发达区域的旅游虽然供需潜力增长较少,但也极大地刺激了江苏省整个旅游市场的空间立体竞争,缓解了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现象的产生。

(三)基于供需潜力的江苏各市旅游市场分类

根据核心-外围理论,通过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旅游供需潜力进行分析,依据何芙蓉等的研究,将江苏省的旅游市场进行分类,总共分为四个区,首先是旅游市场核心区,其次为旅游市场外围区,再之后就是交通欠发达但是旅游资源种类较多的过渡区,最后是旅游资源和交通都匮乏的边缘区,核心区又包括市场枢纽和市场中心节点,而外围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需求滞后,一种则是供给。分类结果如表5所示。

江苏省的旅游市场枢纽有两个,分别为南京和苏州,而市场中心节点包括常州、无锡和镇江三个城市,以上五个城市共同形成了市场核心区。江苏省旅游市场外围区中供给滞后区有两个城市,分别为南通和泰州,主要原因是高铁网络完善较缓慢,交通不够便利;需求滞后区也有两个城市,分别为淮安与徐州,其原因是市区拥有一定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潜力较低;江苏省旅游市场的过渡区有扬州和连云港,其都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不便,高铁建设时间晚,使得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江苏省旅游市场的边缘区有宿迁与盐城,其旅游资源匮乏,并且交通不便,所以导致旅游供需潜力都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提出了以交通可达性为切入点的城市旅游供需潜力理念,构建了旅游市场供需潜力模型,探讨了高铁开通前后对城市旅游供需潜力的空间分化以及时间分异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高铁的运行,使得江苏省通往全国其他的城市平均旅行时间大概降低了一个小时,使得一日游、二日游成为一种常见的旅游新趋势,并不断扩大。通过高速铁路的修建,使得沿着高速铁路衍生了很多高铁新兴产业,高铁经济带得到迅速发展,旅游市场从中心区不断向外围扩散,旅游区域以圈状向外层增加。

2.高速铁路的开通提高了旅游的可达性,缩小了江苏各市间旅游发展的差距,使旅游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3.旅游市场供需潜力随着高速铁路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有利于高速铁路沿线旅游市场的集中,形成高速铁路旅游经济带。供需市场不断向高铁的集中,使得江苏省旅游空间集中和分散的特点更加明显。

4.根据旅游供需潜力,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可以将江苏省旅游市场进行划分为四个区域,在外围区域中,由于供需能力有差别的原因,又分为供给旅游潜力低区和需求旅游潜力低区;根据分类结果,江苏省旅游市场以南京、苏州为旅游市场枢纽,常州、无锡、镇江为中心圈层城市,为枢纽提供支撑,其他外围区以及边缘区城市由于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交通有待改善,因此供需潜力有待提升。

(二)建议

基于高铁开通对江苏省旅游供需潜力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江苏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发展,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1.不断加强一日、二日游的范围,并大幅度提升七日游比例,通过高铁与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合作,提高高铁旅游的比例,使得旅游市场从中心城市出发,以圈层的方式不断对外扩展,实现江苏省传统旅游业改革。

2.外围区域的旅游市场,包括需求潜力低和供给潜力低两个区域,要抓紧高铁这个发展机会,改善旅游资源匮乏,加大旅游资源投入,带动高铁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多方面挖掘文化、历史、传统等,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并与互联网、大数据紧密结合,打造新型城市旅游名牌。

3.中心区域与外围区、过渡区及边缘区域应加大合作力度,中心与外围区域虽然交通便利,但旅游资源有限;而过渡与边缘区交通不便,但旅游资源较多;因此,应该加大合作力度,健全高铁网络,通过资源共享建设江苏省综合旅游平台,实现地区资源不足或交通可达性低的问题。

4.加快完善高速铁路布局,实现各市之间高铁相通,构建江苏省高铁一体化体系,将各区域内的旅游市场都囊括其中,加快建成新型旅游产业。同时,提高旅游市场的中心区向外围扩展的速度,加快旅游枢纽城市建成,真正实现高铁旅游经济均衡发展、旅游资源优化共享。

参考文献:

[1]冯长春,丰学兵,刘思君.高速铁路对中国省际可达性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08):1187-1194.

[2]Li Li,Zhang Mengying,Shen Xin,Wang Xiaohong,Wang Liang.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ailway Tourism in Sichuan Province Consider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High-speed Rail and Tourist Attraction[J].E3S Web of Conferences,2021,251.

[3]Martin Trandberg Jensen,Jonas Larsen. Rail tourism transitions:A sociological framework[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21(prepublish).

[4]黃爱莲.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武广高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47-49.

[5]潘振兴,韩峰,王博,周润芳.新疆铁路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41(12):45-52.

[6]聂正英,李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基于熵权法的协调分析[J].综合运输,2019,41(04):37-42.

[7]余慧敏,岳洋,曹卫东.快速交通对我国区域可达性及经济空间关联的影响[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36(05):21-28.

[8]黄言,宗会明,杜瑜,易峥.交通网络建设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于交通设施网络和需求网络的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29(10):2156-2166.

[9]冯晓兵.时间距离视域下成渝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42(10):55-61.

[10]何芙蓉,胡北明.高速铁路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44(01):91-97.

[11]He Furong,Hu Beiming.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High-speed Railway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J].Railway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y,2022,44(01):91-97.

(作者单位:卢佳敏、李平,江苏海洋大学;储凯文,安徽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江苏省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省军区
武警江苏省总队
江苏省纪委
江苏省人大
江苏省政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