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传播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的优化及发展*

2023-04-20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董 琦

(安徽三联学院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模式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普遍比较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比较重。在微传播形式的迭代发展历程中,各高校大学生逐渐发展成为各类互动交流平台的目标人群。微传播能够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理念,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促使高校的教学途径得到不断拓展,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是也会使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因此,对微传播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机遇开展全面的研究,以微传播的发展优势为依托,从素养、理念等角度出发,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模式的发展速度,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微传播的概念界定及传播特质

(一)概念界定

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微传播等网络运行方式随之出现,使得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使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加快了微传播交流媒介和传播介质的变革速度,使得微传播模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成分。但是,关于微传播概念的界定,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微传播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新媒体形式,以大数据、网络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为核心,具有典型的网络衍生品特点。微传播借助微媒介平台,实现评论留言、知识传播、信息发布等功能,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网络环境中核心的即时通信工具。

(二)传播特质分析

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相比,微传播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呈现较为多样、丰富的传播内容。微传播能够使信息传播载体实现无纸化发展,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微传播的信息储备量也得到了不断拓展,并使其表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信息兼容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增强信息互动实时交流性。在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媒介出现后,传统交流方式的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被打破,人们使用电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开展日常交流活动时,即可实现信息的在线实时沟通。并且用户还可以依个人喜好浏览各大公众号平台,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自己喜欢的图片和视频等内容上传到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与共享,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范围得到不断拓展。

二、微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微传播在传输网络资源和信息时,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空间限制彻底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使用全新的微平台实现实时的交流与沟通。高校教师可以使用微信、微博等全新的微传播媒介,对日常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传播方式进行拓展,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限制被微传播打破以后,大学生课上没能及时理解的知识,课下可以通过使用网络查询资料来开展深层次的学习,还可以与教师之间通过微平台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使用微传播的方式对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地进行丰富,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得到显著提高[1]。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微传播为其创造了先进的数字化网络空间,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得到不断优化升级,逐渐提升大学生的日常网络使用率,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真正实现了数字化发展[2]。此外,微传播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实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引导,使其日常行为变得更加规范,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微传播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价值观念遭遇多元冲击

微传播中的信息内容比较多,大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和思想认知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有些事情无法做到客观评价,在接触丰富多样的传播内容时,不能有效过滤和筛选信息。大学生对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内容,易出现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相对地,微传播具有超强的自由性和非特异性,这就会让一些大学生感觉到无比自由,反而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络信息中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监管和引导,就会使有些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得扭曲,严重者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其思想认识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高校教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不断地进行拓展,使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出坚定的价值信念[3]。同时,要对微传播的互动交流性给予充分的利用,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的实时掌握,使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指明今后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削弱教育者的主体权威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始终处于主导位置,并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每一位学生,教育者完全掌控着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4]。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工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后,信息传播、发布和获取的渠道不断地得到拓展和延伸,学生能够使用多元化的途径来获取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微传播领域中,学生可能会比教育者更早地获取一些信息,打破了过去教育者对知识的垄断。进入微传播时代以后,如果教育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无法对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满足,就会使学生对教育者失去依赖性,严重地威胁了教育者的主体权威地位。

(三)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权威性

以往使用的思想教育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高校将课堂教学放在主体地位上,依托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教师课堂讲解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差。以往的思想教育教学环境非常简单,使用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大学生灌输思想理论知识,并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过去使用的思想教育模式尽管在教学效果上体现出了较强的局限性,但是其具备了较高的权威性特点。而在微传播环境下,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海量性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思想观念时,很难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的思想观念混杂其中;而且,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远超过传统媒体,这使得一些未经证实的谣言和虚假信息得以迅速扩散;同时,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自由度较高,一些极端言论和观点容易使部分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出现偏激、激进的倾向。当前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微传播信息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产生怀疑。

(四)高校微文化的监管能力需要增强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高校在微文化活动组织、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能力需要增强,以适应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高校在开展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时,存在教学教研发展与德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健全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模糊,未能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即便是开展了一些工作,有时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主义上,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今,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内容过于杂乱,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5]。高校要建立健全微文化活动管理制度,确保活动的合法性、安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发挥微文化活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作用,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四、微传播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模式构建的路径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微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高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更新教育理念

部分高校对微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存在着认识不足的情况,受思想认识水平的影响,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内容和理念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高校的教育者要正确树立微理念,使用精准化的管理模式来开展各项工作。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参与的热情变得空前高涨。第二,努力开展生活化教育活动。在微传播的影响下,学生会将自己日常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情况发送到微传播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彻底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发布的最新动态信息,搜集相关的教育资源,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积极的传播工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高校要做好教育观念更新工作,发挥微博等平台的积极作用。高校要客观准确地掌握微博等今后发展的方向,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来公布各类服务信息内容。在传统教育方法和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主要以讨论和座谈的方式为主,出现了规定场所、规定时间的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进入微传播时代以后,以往使用的方式方法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以后,对学生使用的微生活方式等做到全面了解,比如,利用微博运行思路为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使校内外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得以积极创建,利用微博来开展党建和团建工作,教师与学生通过线上及时开展沟通和交流活动,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6]。

(二)创建微平台

高校要以微传播为传播媒介,做好微平台的创建工作。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微平台为其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1.开发官方微平台。高校在微平台中发布新闻资讯和重要的政策理论信息,使学生在日常浏览的过程中无形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

2.创建校园微信教育平台。高校从院系到班级分别创设微信群和公众号,强化融合联动工作机制,依据教学计划,定期向学生推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基础,促使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3.高校各个学院和班级、部门等创建微通信平台。积极对学生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予以高效解决。同时发布各类信息,教师在微信群里开展心理疏导、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实现对学生的高效管理。学工部和团委也可以通过微信渠道发布各类信息,定期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教务部门利用微信群公布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学分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科研部门将学院科研立项的信息发布到微信群里,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后勤部门利用微博举办宿舍文化随手拍摄大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变得井然有序。

4.校园传统媒体与微博相结合,给教师和学生创设平等交流的平台。以往高校在开展宣传活动时,使用的主要媒体有校报、广播和校园网等,校报和校园广播等信息的制作时间比较长,使得传播的信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校园传统媒介与微博相结合以后,校园媒体的广度借助微博得以扩展,使得学生的关注度持续升高[7]。微博不仅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地,还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做好无线校园网建设工作,以无线网络为依托,发挥微博等先进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的优势,加快教室、图书室和办公区等区域的数字化建设速度,使得数字空间得以有效形成。比如:用无线网络创办微博手机报,定期将历史典故、理论知识和人文轶事等信息推送给大学生,使其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邀请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担任校园微博的微顾问,组织开展微访谈和微课堂等活动,对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线上答疑,使用LED微博墙来宣传大学生中的先进人物,使榜样的作用无处不在。

(三)提升微素养

进入微传播时代以后,情绪自由释放和个性化表达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形式。大学生在微平台上能够获得海量的数据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有些大学生就可能出现消遣娱乐和无所谓的思想理念。教师如果与学生无法创建有效的沟通方式,依然使用过去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构架来指导学生,就会导致教育与需求出现错位的情况,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很难得到保证。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对教师与学生媒体素养的双重培养。教师要主动提升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借助微平台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其能够正确筛选和甄别信息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信息,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约束和规制,将自己培养成为新时期的好青年。

(四)增强高校微文化的监督管理能力

部分高校在微文化传播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导致微传播环境中的不良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为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微文化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微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在微传播环境下,高校微文化监督管理面临着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挑战。这就要求监管人员具备高度的敏锐性和应变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同时,高校微文化监督管理应注重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通过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团队,鼓励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微文化的传播,积极参与微文化环境的治理,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微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加强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微文化传播的监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掌握微传播动态,提高不良信息的识别和处置能力。此外,通过家校协同的方式,让家长在微文化传播监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现代化互动交流平台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加快了信息化互动交流平台的发展速度。进入微传播时代以后,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承载的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大学生群体是微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受众,因此给其思想和行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微传播时代里,各类价值理念层出不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充分发挥微传播优势的同时,也要对其中存在的负面信息予以筛选和过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