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内涵及实践路径*

2023-04-20谢冬冬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基本原理中国化

谢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2]。为能够更好地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应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积极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经验教训。在“两个结合”的创新实践中继续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赋予马克思主义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客观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明确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核心地位,以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导向,完善理论创新体系,积极践行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具体实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行动,据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中国的现实实际和现实实践这两大层面的内容[3]。从理论视角上来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目的是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相关思想理论内容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中国,解决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确保我们一直在正确道路上前行,并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倾听时代的声音并履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能够准确把握中国改革、创新和发展脉搏,针对性解决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内涵要义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解决中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和民情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方向,掌握历史主动,把握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在充分掌握中国具体实践情况和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明确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高质量完成[4]。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要求[5],其是在充分结合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为满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使命需要,通过使用被广大中国民众接受和认可的语言来精准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准确反映出中国革命建设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逐步形成更具满足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两个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应以辩证的视角认识和看待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借鉴和汲取其中蕴含的价值精髓和思想精华,加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与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相适应。运用马克思主义中的思维观点和理论方法,认识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其中优秀文化内容的传承也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打造马克思主义文化新形态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具体来说,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应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坚守住伟大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在弘扬和传承的过程中实现发展和创新,并融入与坚定文化自信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活动中融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二是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有益资源和元素,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和精神,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特征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传承座谈会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重大意义的深入阐释,全体党员同志都深刻意识到要想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就必须坚持“两个结合”,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确立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作用,不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内涵,更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特征[6]。以往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虽也强调践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但却会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建设发展条件的影响,更多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发展方向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两个结合”践行过程则要求全体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认同和自信,明确文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二)有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进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造和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而马克思主义在此过程中则实现了中国化快速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对百年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经验和成就进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这种全新认识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内容,“两个结合”不但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一致性,更为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有助于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在不断实践、发展和创新中才逐步形成的,其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并持续强大的历史根基,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成为其积极的弘扬者和传承者[7]。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部分人民群众以及少数共产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未能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到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为此,新时代应大力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中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和认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其在推动国家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地位,进而加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实践创新路径

(一)坚定理想信念,在理论层面上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

首先,应坚定政治立场,明确当前时代中国的国情、民情和发展道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壮大的百年奋进征程中,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民情的契合度已进行了反复验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仍能够起到有效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无数有着共同理想信念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反复验证和实践打磨才形成的智慧结晶,其决不是空想,当今社会发展阶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则更具指导性意义,它能够全面覆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指导。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应秉持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到更多人民群众,为大众所共享。

其次,要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坚定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系统且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始终从人民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更多权益。新时代为更好地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中的核心内容,应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和全体人民的绝对领导核心,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政党有着本质区别,我们在实践中不会使用任何的强制性手段,靠的就是想老百姓之所想、思老百姓之所思,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福利,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在思想引领上应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管理,将党制定的各项建设内容落到实处,与广大人民群众形成统一战线,开展多样化的基层党建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基层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最后,应统一思想,坚定意志,行动一致。思想意志与人为行动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只有内在统一了思想,才能够不断坚定彼此意志,最后达到行动的一致性,以一致的行动带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完成。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在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上是对其的科学指引,明确“两个结合”中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其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统一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知,以一致的行动促成团结合力,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并强化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

(二)瞄准现实问题,在中观层面为践行“两个结合”指明方向

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中的重要内容时可采取问题导向的方式,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结果为导向反向推理整个事件的推进过程,明确落实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具体路径,保证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与“两个结合”在价值理念上的高度一致[8]。

首先,从结果出发定位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模式有助于更加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两个结合”涉及多个关键性问题并有着广泛的覆盖范围,只有先瞄准问题并以之为导向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出现。

其次,从结果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还为践行“两个结合”中的内容提供了更多可能,这种模式注重精准地定位问题并尽快解决,最大限度地化解原有状态下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无论采取何种路径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条件都是要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民情,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基础上,不同主体之间通力合作并激发市场活力,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三)积极实践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落到实处

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中的各项内容,摒弃传统理念思维,并落实到具体的基层实践工作中。

首先,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和阻碍吓倒,结合“两个结合”中的内容对现有的改革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相关思想理论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要继续秉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全面掌握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原则,对原有的实践策略和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为新时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供了更多方向,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在急需开拓但仍处于空白的区域内开疆拓土,为“两个结合”的践行提供更多生机和活力。在创新突破中,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满足广大民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四、结语

“两个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重大理论观点。全体党员干部同志应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践行意义,加大实践创新力度,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国情和民情紧密联系起来,加速各个产业深化改革,在改革中形成合力、达成共识,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信念感、使命感。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实践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并继续大力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基本原理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