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2023-04-20康靖钞关淇予褚煜婷刘禹童张夙一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线下科学

祁 玥,康靖钞,关淇予,褚煜婷,刘禹童,张夙一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融媒体”是指将广播、互联网、电视相互整合的一种模式,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于1978年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融媒体呈现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等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1]。随着新兴媒体进入校园,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也迎来全新变化。高校在新旧媒体交替的时期,如何借助多种媒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势必成为高校研究的新课题。

1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努力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观念和认识,瞄准和利用最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2]现阶段,单一的媒介形式已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各种媒介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趋势。高校应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明晰其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影响,灵活开展科学素养培育工作。

1.1 发挥新旧媒体融合作用,营造良好科学环境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媒体发展由纸质媒体发展到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再到互联网媒体、手机移动媒体等的出现,社会进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融的时代。“新媒体主要包括‘两微一端’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与移动媒体,其可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但其严谨性与权威性需进一步强化。”[3]近年来,媒体融合呈现出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特点,传播渠道也从博客、播客、微博发展到现在的微信、抖音、快手。在这种趋势影响下,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环境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教师借助融媒体优势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另一方面,融媒体的交汇融通性较强,间接转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助力翻转课堂,形成课上课下、校园内外实时覆盖的泛媒体交流平台,全方位打造了科学研究的大环境。

1.2 实现交叉学科信息共享,提升协同合作能力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科交叉的活力和优势在于学科间的联系、交流、沟通和对话,只有不断保持学科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样的学科交叉才更有活力。因此,推动学科交叉已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科技政策的重要考量,并对高等教育、科技领域产生深刻影响。”[4]学科交叉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联动机制,打破专业壁垒,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帮助其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同时提升科学研究的协同合作能力。

1.3 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科学观

“当前,互联网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杂有目共睹。高校青年正值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的风华正茂之时,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想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就需要强有力的传播载体加以支撑。”[5]融媒体兼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能够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科学宣传,既能影响大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行为和科学理解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 融媒体背景下高等院校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

2.1 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供需不平衡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教师是科学信息传播的纽带,而教师科学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多地依靠文献和会议。在融媒体时代,科学信息的传播已经从单一的内容传播变成了内容与方式传播并驾齐驱的状态。高校管理者在选择信息平台时,因立足点不同,加之对内容的把控有所欠缺,极易导致科学信息在内容融合、人员融合、传播渠道融合的过程中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所以,高校在融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供需不匹配、不平衡问题。

2.2 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与培养方式不同步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比较广泛,包括课本、课堂教学、电脑、网络、电视、杂志等,而目前高校不同年级学生“通过课本及课堂教学获取科技知识”的比例高达86.3%[6]。由此可知,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不再单一,但是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式上仍停留于“一对一”线下教学的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推理及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使其利用不同科技平台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探究科学奥秘。

2.3 科学实践创新方式进入瓶颈期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开展科学讲座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能力薄弱,理论与实践不同步。例如,学生能按部就班完成演示实验,却不能独立完成综合和设计实验。究其原因,首先是受时间、空间、安全因素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只能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完成实验,实验原理还没消化完全就匆忙整理实验数据,属于“填鸭式”教育。其次,科学研究的开展仍采用小组研讨、教师指定题目研究等方式开展,学生并未真正体会科学实践带来的成就感,无法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4 高校教师对融媒体接受和使用程度存在差异

高校教师在年龄上呈现梯度分布,新教师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准备教案,在教学中对使用融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于将融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也是持观望态度。他们善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意尝试教学方式改革。

3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路径

3.1 利用融媒体教学平台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虚拟仿真实训

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意识和技能是不可或缺的。许多学校和机构开设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避免化学实验中的意外伤害和事故发生。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化学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中的虚拟仿真实训技术能够模拟各种化学实验场景,并提供互动式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以我校化学学院学生为例,学生入学后第一门课程就是化学实验安全教育。该门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授课教师讲授指导,而线上则采用虚拟仿真实训技术。学生利用学生端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和操作,清晰地了解实验中的各种危险源及应对措施等;教师利用教师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

3.2 利用融媒体教学平台进行实时科研操作与比赛

线下教学仍然占据高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督导下,学生能集中时间和注意力进行科学研究,遇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所以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在集中学习之外,学生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对线下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实验技能是必备能力,融媒体平台可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助力实验技能培养,如虚拟实验室、VR技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实验操作过程,不受空间限制地享受做实验的乐趣。此外,学生还可通过融媒体平台进行相关实验课程的预习、作业上传及测试等。以我校化学学院学生为例,学生修读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教师先通过学习通教师平台发布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作业及相关测试,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应要求后才可以进行线下实验。线下实验以学生讲授和操作训练为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在实验原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方面均得到极大提升。线下课程后,授课教师在教师端布置本次实验的作业及相关测试题,学生完成相关要求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实验。在所有实验完成后,教师通过教师端进行理论知识部分测试,同时进行线下实验操作考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科研操作素养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高校还可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创新比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科研教学模式。例如,我校化学学院举行的实验操作比赛,大二、大三学生设计实验项目,大一学生观摩,大四学生当评委。由于场地有限,这样的比赛可以在虚拟实验室进行。比赛环节可以由固定题目和附加题目两方面组成,在操作过程中既有协同操作,也有个人实践环节,还可以自由发挥设计实验。学院营造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

3.3 发挥融媒体平台宣传教育作用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必须主动加强融媒体平台建设,担起科学育人、网络育人重任,全方位营造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氛围。为进一步确保学生在不同时期获得“同质等效”学习效果,学院可采取“四听课一反馈”的课堂质量监控模式,及时反馈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并每周组织教研室会议,集中时间备课,探讨如何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提升学习效果,保证学生科学研究有效持续开展。还可通过融媒体宣传平台,对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进行宣传,以弹幕、留言、直播的形式进行线上互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3.4 落实导师制,实现“传帮带”育人效应

在我国,导师制多用于研究生教育,而我院多年坚持在本科生教育中采用全员导师制。当融媒体平台进入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后,我院细化了导师制,实施“双导师制”,即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和科研指导教师。学生入学后处于兴奋状态,生活导师可以进行线下关心,积极引导。一年后,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了解,进入平稳期,这时对科研产生兴趣,期待加入科研团队,生活导师会由线下关心逐渐退居线上指导。我院及时启动科研导师制分配,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项目中。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任务,让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最终实现相互带动,产生新的团队,形成“传帮带”效应,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 结语

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传播路径的多元化,融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科学信息传播的生力军之一。仅靠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是不够的,要与时俱进采取多种路径,如利用虚拟仿真实训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利用学习通进行分级授课,利用数字平台落实导师制实现“传帮带”,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甚至可以将科学素养培育带入中小学及其他教育基地中,形成校内外、校企联合培养,让新一代青少年掌握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科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线下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