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

2023-04-20郭嘉冀丁心悦倪秀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甲流爱国主义生物学

郭嘉冀,丁心悦,宋 凯,倪秀珍

(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依靠思政课来进行,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物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生物学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3]。

1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1.1 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价值引领的重要途径

在各学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进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物教学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4]。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不再仅限于知识的编写,而是增加了更多思政教育内容,例如生命现象、生产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科学史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热爱科学和崇尚科研的精神,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新教材蕴含大量思政元素,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思政元素[5-8]。

1.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在“课程思政”体系中处于价值引领的核心位置[9]。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健康“三观”的形成,往往不能仅靠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10]。

2 高中生物学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

高中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科学知识,还体现人文关怀。以下为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常见的思政育人元素。

2.1 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感悟自然的神奇与丰富性,理解生命的宝贵以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需要强调物种间的依存与共生,让学生意识到必须保持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平衡。同时,环境保护也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并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

2.2 树立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念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和法律的坚守。例如,在讨论基因工程、克隆等问题时,从伦理道德层面解释为什么可以克隆动物而不可以克隆人,为什么国家允许研究性克隆而禁止生殖性克隆。

2.3 培育浓厚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例如,在学习生态工程时,除了学习利用生态工程技术保护环境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并增强他们对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授各个知识点时,可以将国家最新的发展与成就作为教学案例,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4 形成良好的公民品格

让学生清楚并践行作为一个合格中国公民所要遵守的规则,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讲解中国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如合成人工胰岛素时,教育学生向科学家学习,承担起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和义务。

3 育人元素融入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现状

3.1 学校、家长和社会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应试教育是目前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较为普遍认同的教育模式,这与唯分数论影响下的教育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部分学校认为思政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很少从育人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角度来看待思政教育,只重视“授业”“解惑”,而忽视了“传道”的重要性,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观念[4]。部分家长把成绩作为首要甚至是唯一目标,学校和教师只专注于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

同时,应试教育与社会趋同存在密切联系。长久以来,“应试教育至上”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将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并促使他们盲目追求高分,忽略自身全面发展。

3.2 课程思政传授方法不当

思政课程正面、系统地传授思政内容,而课程思政则间接、零碎地融入思政内容。思政内容的传授方式不同,要求高中生物学教师注意传授方法。然而,部分教师在传授方法上存在不连贯、不恰当的问题,导致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出现的思政内容显得突兀且无趣。这使得学生难以提高对思政内容的兴趣。学生很难接受“灌输式”传授方式,在教学中强行融入思政内容反而会引发他们的反感[4]。同时,高中生物学教材知识点繁多且复杂,若再融入思政元素,则为教师增加了讲解任务。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和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等较为复杂章节的知识讲解中,很多教师直接选择不融入思政内容,仅完成知识讲解。实际上,在这两个小节融入思政内容可以实现较好的育人效果。例如:在讲解植物在不同氧气浓度、温度下呼吸作用强度时,介绍中国农民智慧--北方农民利用地窖长时间储存水果和蔬菜;在讲解光合作用的本质时,介绍最新中国生物学成就--中国科学家成功模拟了光合作用过程,在实验室中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淀粉,为彻底解决粮食问题迈出了一大步。

3.3 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模式不完善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但在学生学业考核中却没有明确的思政考核评价指标[4]。思政内容多样化且覆盖面广,使得思政内容的考核变得困难。目前,高考很少涉及思政题目,并且各个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思政考核评价制度与标准。这导致教师失去了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动力,不利于课程思政的施行。

4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

4.1 加强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能力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最大的难点是在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思政元素、恰当的融入方式和切入点。

以民族自信为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4章第2节“特异性免疫”中,可以选用甲流病毒这一案例向学生介绍关于中国生物制药的伟大成就--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主研制甲流疫苗的国家,并且采取了隔离感染者、发放免费药品等措施来抗击甲流。这体现了中国在生物制药方面具备的科技研发能力,以及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

另以中国生物学家的事迹和民族使命感为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中讲授基因重组时,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让学生学习袁隆平的艰苦奋斗、不畏艰险、不图名利、百折不挠、为民造福等优秀品质,让他们珍惜美好生活、节约粮食并努力奋斗。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历史使命,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1]。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负责人。一所学校的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政能力培训,例如为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资料或组织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对课程思政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其次,要招收并选拔具备丰富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并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评估。最后,要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让他们相互分享与交流有关课程思政方面的经验,实现互促共进。

4.3 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高中生物学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不是某个学科的“单打独斗”,而是多个学科间协同合作、互相配合的过程。以高中生物学为例,这种配合主要体现为高中生物学与思政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协调。首先,高中生物学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并非完全割裂开来,二者相辅相成。其次,生物学知识与物理学、化学等其他学科有着深刻交叉和联系,在进行课程思政融入时也需要彼此配合。

此外,高中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也不能仅限于课堂,需要在教授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融入。例如,可以在班级板报、校园网络文化、班会、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融入爱国主义元素,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爱国主义热情。

4.4 建立课程思政考评与监督机制

学校可以将爱国主义列入学生生物学课程成绩考核体系之中,并结合生物教学实践活动制定评分标准,对学生实践结果进行评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督促,实现课程思政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5 爱国主义融入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5.1 教学过程

以“特异性免疫”小节为例,通过观看流感病毒介绍短片,提出问题:流感病毒进入人体会经过哪几道免疫防线?引出课题--特异性免疫。通过介绍超市中每种商品都有特定的标签,引出所有的病原体表面也有类似的“标签”--抗原。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原体的“标签”来辨认它们。观看视频并配合讲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展示图片并配合讲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关系图讲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如何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5.2 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入

在讲体液免疫时引入课程思政:看似简单的体液免疫过程需要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任何一个细胞没有尽职尽责,都无法消灭病原体。我们的班级和社会也是一样--优秀班集体的建立需要每一位同学共同努力,社会的安全稳定、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也需要所有公民共同努力。因此,每位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讲完细胞免疫后,可以介绍中国在抗击传染病方面取得的成就,以抗击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流)为例,说明中国依靠自身独特优势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

快速反应:发现甲流疫情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卫生紧急预案和传染病防治体系,并采取了严格措施如关闭学校、禁止群集等,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传播。

疫苗研发:先简单介绍疫苗的作用原理。疫苗是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通过注射使人体产生大量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病原体入侵人体时,可以通过二次免疫过程迅速产生大量浆细胞来消灭它们,因此在第二次感染时会出现轻微或无明显症状。国家加快了甲流疫苗的开发进程,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临床试验。经过大规模接种,全国范围内甲流疫苗供应得到保障。

多层次预防:国家采取多层次预防,包括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增强手部和口鼻卫生意识等,并及时发布甲流传播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防范意识并减少了患者数量。

最后总结,在抗击甲流方面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快速反应和多层次预防等手段,成功地减缓了该病毒的传染速度,同时,自主研发的甲流疫苗也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健康保障。

通过介绍中国人民在抵御传染性疾病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能够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自豪感,以及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怀。

6 结语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有效地融入爱国主义,需要多种方式和多个学科的配合,同时要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课程思政角度看,逐渐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各个学科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因此,高中生物学课程也应深入实践,广泛融入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德育与智育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甲流爱国主义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