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及其运用探讨

2023-04-20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表演者

张 淼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引言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诞生于人民生活中,自身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积淀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在艺术舞台中,民族民间舞蹈的展现,需要根据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基调,适度地表达艺术情绪和情感。只有民族民间舞台表演,在鲜明的作品基调之上,抒发更为真挚的艺术情感,才能以情动人,准确传递作品的主旨,深化作品的核心思想,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优化舞台中舞蹈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一、舞蹈表演中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舞台表演中表现出的情绪与情感,与心理学定义的情绪情感有所区别,它是为了更高质量地完成演出,通过演员二次创作心理产生的情绪与情感[1]。由于民族民间舞蹈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联,能够在表演中带观众进入艺术世界,完成情感的再现。利用舞蹈肢体、舞蹈表情、舞蹈造型,展示表演者内心的情感,并通过动作、身体语言、表情唤起某种记忆,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著名心理学家维戈茨基曾说:“艺术是中枢情绪或主要在大脑皮层得到缓解的情绪,艺术情绪本质上是智慧的情绪。”[2]而艺术情感的描述是:“艺术情感是舞蹈表演中自然展现的情感,是艺术活动中,表演者自然情感的流露”。从这一层面来看,民族民间舞蹈是区别于自然情感的艺术情感,在舞台中配合其他艺术元素,真情流露出来的感情,其主要目的是优化舞蹈表演,使观众获得情感共鸣,并让观众感受舞蹈表演中的艺术表达力,优化舞台表演的效果。由于舞蹈的肢体动作、身体语言、表情语言显露在外,而情感是演员内在的力量,需要在表演中主动调动内在情绪,配合艺术要素和音乐,实现内在和外在的平衡,使艺术要素配合紧密,情绪情感的抒发更加符合作品的艺术风格,使表演形神兼备。

二、情绪和情感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优化民族民间舞的舞台艺术效果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诞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一个民族强悍的生命活力,是民族精神面貌和人性本质的真情流露,能够引发观众内心最本质的审美欲望。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不但是一种舞台艺术,更是一种蕴涵着生活丰富情绪与情感的舞蹈类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台表演中,除展示民族面貌和文化特征外,最为重要的则是以情动人。因此,舞台艺术情绪和艺术情感是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舞台上的舞蹈表演,有着艺术性、表演性、创造性的表演要求。因此,舞台中显现的情绪和情感,不容易被人们感知,与自然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的情绪情感表达,不能够将生活中娱乐性质的情绪情感转移到舞台上,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对情感情绪有所控制,达到优化表演效果的目的。与此同时,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源于生活,但同时又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使表演高于生活。因此,舞台中的民族民间舞的表演,既需要根据剧情的逻辑,合理地表达艺术情感和情绪,又要保证情感真挚,演员能够充分控制自身的情绪与情感,与舞台音乐、故事情节、主题相配合,以更为深入且真挚的情绪与情感,优化舞台表演效果。

(二)优化表演者肢体语言的表达

肢体语言是舞台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元素。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肢体语言若缺少情绪和情感的配合,不但使舞蹈表演缺少艺术美感,也难以打动观众。而单纯地将情绪情感进行放大,即便表演者情绪表达更为激烈,也不会使观众产生任何动容。舞台表演的目的是让观众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这种满足既包含观众自身对于表演的触动,也包含表演者所展示的民族情感和气质,引发观众自主的认同,获得民族的自信。因此,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情绪情感与肢体语言的配合,需要恰到好处,达到表演与情感的统一,才能真正地打动观众,使观众产生动容。例如孔雀舞中蕴含的大量旋转动作,如果表演者单纯地展示肢体动作,而缺少情绪情感的表达,则容易使表演成为单纯的“炫技”,难以给人带来情感的触动。而在旋转动作的基础上,表达合适的情绪和情感,可使舞蹈旋转动作蕴含美感,并为情而动,使舞蹈的技术动作,成为更自觉的肢体反应,能够实现肢体动作和舞台情绪情感的统一,舞蹈表演更具艺术的感染力[3]。

(三)利于点明舞台表演作品的主题

我们在欣赏舞蹈表演艺术时,往往跟随着表演者的情感情绪变化,进入整个艺术情境中,要么获得感动,要么留下深刻的印象。观众情感的变动,表明舞蹈艺术中的情绪和情感,有着推动故事情节,突出作品主题,并深化作品主旨的作用。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剧目中,舞蹈在展现作品主题时,往往通过情绪和情感的推进,引发表演的高潮,并深化舞蹈作品的主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红色民族舞蹈剧目《上甘岭》,通过展示革命军人坚毅、勇敢、无畏的精神,反映我国人民勇于奋斗的民族气节,以及军人特有的气质和形象。在表演中,表演者情绪的酝酿与爆发,能够推动表演,使表演进入高潮。而恰到好处的情绪情感表达,良好的表演状态,能更准确地呈现表演的主题,也为后续情感的展示做好铺垫。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及其运用

(一)通过反复观看、挖掘舞蹈作品人物情绪,积淀深厚的情感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正确运用情绪和情感元素,对于提升舞蹈表演艺术价值与水平,增强舞蹈表演感染力和视觉张力具有重要作用[4]。我们要应明确认识到情绪和情感在提升民族民间舞表演效果、感染力和视觉张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到沉淀的情绪是形成稳定情感的重要因素。只有稳定好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彼此优势作用,助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达到最佳舞蹈表演效果[5]。当表演主体出现情感转换时,他的情绪变动非常大,甚至会影响情绪稳定性。比如,在表演热烈的民族民间舞蹈时,表演者的情绪通常是非常激动的;在表演缓慢低沉的舞蹈时,表演者的情感呈现忧伤状态,她的情绪便会呈现低落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对情绪具有一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通过借助情感带动情绪变化,能够更好地表达中国民族民间舞情感内质。比如,在表演“象脚鼓舞”这一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时,象脚鼓舞要求以端庄、潇洒的姿态,放缓舞步。通过灵活的击鼓方式、刚健有力的舞步以及幅度较大的身体动作,将舞蹈帅气、潇洒、大气的情感更好地展现出来,从而深化观众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就要求舞蹈表演者需要以高昂的情绪,将舞蹈情感更好地体现出来。为此,舞蹈表演者在演出前期阶段,必须注重反复观看、深入挖掘舞蹈作品中的人物情绪,了解舞蹈创编者所真正表达的情感元素,如热烈的、激动的、低沉的,根据不同情绪变化融入对应情感,在情绪中积累和沉淀情感,进而才能为整个舞蹈表演作品赋予生命力。

(二)借助人物情绪变化激发表演者的情感,在情感中抒发情绪

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情绪的产生是在情感之前,只有形成一定的情感元素后,才会在情感调动下,形成不同情绪。而情感的产生则需要在特定情境中,借助周边氛围、灯光、音乐和服饰等元素的烘托,根据不同情境投入全部情绪,进而才能逐渐积累情绪,慢慢演变为情感。由此可见,情感和情绪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重要元素。为更好地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应用好情感和情绪都需要根据人物情绪变化,借助情景烘托和氛围营造,激发表演者情感,借助情感调节情绪、制约情绪,让情绪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表达出来,进而才能增强舞蹈表演视觉效果,实现对舞蹈情感的有效传递。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可通过借助一些服饰、服装道具,配合灯光、场景打造来烘托情感氛围,让表演者在不同情感氛围中形成不同情感元素,并借助情感带动情绪,在情感中抒发情绪,让情绪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绽放。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和情感指的是表演者通过神情、动作、肢体语言和氛围来表达艺术情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感表达实现与观众之间的共鸣,进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意义。观众在欣赏舞蹈表演时,通常是需要观看表演者神情和动作,才能够了解舞蹈情感变化,当表演者做出美妙的动作时,观众会为之赞叹,吸引观众目光。所以,必须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独特性,包括语言、服饰、文化等,融合民族精神,把握情绪与情感,了解舞蹈作品中人物所想要传递的情绪和情感后,通过自己的神情、动作与情绪变化来传递情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情绪中挖掘角色对整个舞蹈表演的情感变化,进而使角色的塑造更加生动、形象,情绪表达更加全面、显现、张弛有度,切实增强表演效果。

(三)注重将情绪和情感深度结合,更好展现民间舞蹈独特魅力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促进情绪和情感深度结合,对于更好地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独特魅力,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舞蹈表演带来的独特情感和民族特点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必须注重清晰、完整地表达情感,熟悉掌握自己的角色,确定舞蹈作品所想传递的情绪和情感元素,根据舞蹈节奏变化,借助不同肢体动作展现情感、情绪。配合夸张的表情变化,将表演形态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体现舞蹈节奏与旋律。比如,在表演《蒙古人》舞蹈时,应要求舞蹈表演者要提前观看、欣赏这一舞蹈作品,分析其中的情绪与情感特点,深入感受到舞蹈表演者体现的情感与情绪,如蒙古人热情、高昂、激烈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等。这些都是舞蹈创编者自身所经历、观察过后挖掘出的一些生活点滴,包含着极其浓厚的情感和情绪元素。然后,再通过深入分析、了解舞蹈作品来源、文化和背景,明确不同舞蹈作品民族特点。借助主体将民族特点和情感表达出来,在舞蹈表演中融入相应情绪、情感与民族元素,进而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认可。

(四)借助肢体动作表达舞蹈情绪与情感,使舞蹈表演效果获得升华

民族民间舞是由中国不同民族人民独特智慧、情感表达方式与生活实际演变而来的,与民族人民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民族民间舞,都具备着丰富的情感与情绪元素。肢体语言是增强舞蹈表演感染力,透过肢体表达舞蹈情感和情绪的关键因素。为更好地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运用情绪与情感元素,深化观众对舞蹈作品的观感和理解,必须善于借助舞蹈肢体动作的创编,来充分展现不同民族情感特质,表达情感喜怒哀乐,增强表演效果。以傣族舞《竹林深处》为例,傣族舞基本动作以手型、手位、常用手臂动作等作为肢体语言,用于表现不同形式的舞蹈动作。其中,傣族舞蹈手形种类繁多,如掌型手、孔雀手、扇形手、鱼形手等,通过将手指摆成不同形态,配合舞蹈动作,跟随音乐摆动,展现傣家女柔美、典雅的独特气质。由此可以看出,肢体语言在表达情绪和情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现代舞还是民族民间舞表演,都需通过肢体表达情感和情绪,只有将肢体动作摆到位,才能更好地展现民族民间舞特色和魅力,使舞蹈表演效果获得升华[6]。

(五)借助表演服饰渲染表达情绪和情感,提升表演感染力

在舞蹈表演之中,为更好地渲染和表达情绪情感,增强民族民间舞表演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应适当借助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将舞蹈作品中体现出的思想情感通过情景创造、服饰搭配与氛围烘托等方式表现出来,以获得良好的舞蹈表演效果。情绪与情感的完美融合,能够为整个舞蹈赋予生命力和力量,让民族民间舞成为观众所喜爱和接受的艺术形式,真正散发其独特魅力。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来说,表演者作为舞台的主体,除了要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来表达情绪和情感,还对服饰或装饰有一定的要求。舞台服装主要是表演人物或参与艺术活动的参演人员所穿着的服装,它能直接展示人物形象和表演风格[7]。通常会借助这些道具在舞蹈表演中体现对应情感,表达不同情感和情绪,让情绪在情感中绽放。比如,《孔雀舞》作为代表性的傣族民间传统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傣族人们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在傣族孔雀代表幸福、吉祥、善良、智慧和美丽,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民俗节日内,都会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其中,女子通常会身穿做工精致、色彩亮丽、绘有孔雀羽毛花纹的露脐背心和长裙,通过连续小耸肩来表达轻快、活泼、热情的情感特点,展现孔雀骄傲、优美、温顺且稳重的情绪特质。借助演绎主体将作品情感和情绪表达得非常完美,能够使观众轻松了解到这首作品的情感与情绪特点,并深受感染。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民族民间舞蹈舞台表演中,情绪与情感无处不在,无论是情绪的变化激发情感的表达,还是情绪与情感的相互交融,都说明舞蹈表演中情绪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舞蹈作品的主题,以及情感基调,在舞台表演中适当地表达艺术情绪与情感,能够点明作品主题,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舞台表演特色鲜明,更具有民族文化魅力。针对舞蹈表演中情绪情感相互区别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舞台表演需要挖掘人物的情绪,积淀深厚的情感。并借助人物情绪的变化,在表演中准确地抒发情感,使人们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魅力。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使舞蹈表演更为立体,表演者情感情绪的表达,与肢体语言、表情语言、造型语言相统一,给观众以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达到优化表演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表演者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妙猜两数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