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直播的大学生劳动观念培育探析

2023-04-20杨鑫欣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培育劳动大学生

杨鑫欣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再一次说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网络直播是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新兴的一种传播方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网络直播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喜爱的交流、娱乐、学习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发展中心2022 年8 月发布的第50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的“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 亿,占网民整体的68.1%。”[2]而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正是和互联网时代共同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在其劳动观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受到网络直播各方面的影响,对于劳动的看法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前学界对于网络直播盛行的现象十分关注,广泛探讨了网络直播的价值及其面临的风险,唐旭和谢妤佳[3]认为“网络直播平台才是实质意义上的信息生产、加工、输送主体,肩负着直播内容培育者、信息传递者、价值观塑造者三重身份,理应被赋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使命。”陈世华[4]则认为,“当前,网络直播乱象频发,网络直播发展需要正视其面临的扭曲与异化风险。”当下对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研究则多是阐述大学生劳动观念存在的问题,或是直接分析其培育路径。例如,刘俊[5]认为,“大学生不爱劳动、歧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等劳动观扭曲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急功近利、不劳而获的思想在一些学生心中萌芽。”关于如何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张仲豪等[6]认为,“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内容进教材、进课堂。”朱春艳和孙安洋[7]则提出,要“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化于心’与‘外显于形’的统一”,就要通过‘认识’即知识的传授,‘认同’即学生心理的自发认同与接受,‘认真’即实现思维层面与现实层面具体统一的三大基本环节来实现。”可见,现有研究对于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尚未进行充分的讨论,结合网络直播对其的影响进行分析的论述更是缺乏,而提出的应对策略也略欠缺针对性和系统性。基于此,重视在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可为当前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提供新思路。

一、劳动观的内涵

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存在并不断发展的根本前提,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对于劳动基本的认识和正确的观点,树立劳动意义观、劳动态度观以及劳动精神观。

其一,劳动意义观。劳动的意义是广泛的,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受到劳动的影响。对于每个个体来说,要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造性,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使自己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财富都得到满足,然后再进一步地追求自我价值,创造美好的生活。对于社会而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都需要以劳动创造出的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为前提,个体劳动的总和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其二,劳动态度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是对待劳动应有的态度。习近平曾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要在劳动观培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对待劳动应有态度的基本要求。其中,尊重劳动是崇尚劳动和热爱劳动的前提和基础,而崇尚劳动和热爱劳动是尊重劳动在情感上的升华。我们不仅要对所有的劳动成果心怀尊重、平等的看待每一种劳动形式,还要做到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劳动,“把劳动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9]

其三,劳动精神观。习近平在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际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10]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劳动精神内涵的科学阐述,也指明了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基本方向。诚实劳动强调劳动者想要获得相应的劳动成果,就必须要有诚恳的态度并付出相应的劳动。“辛勤劳动强调的是劳动者勤劳而肯于吃苦的劳动状态。”[11]创造性劳动则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创新思维。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诚实勤恳、勤劳创业、开拓创新的劳动观,以此来创造个人精彩的人生,进而充满热情地通过劳动实践建设祖国。

二、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网络直播在大学校园中广受欢迎,但是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较少,而网络直播强大的发展态势又带来众多不确定性。在网络直播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于劳动意义的认识不足:存在片面性

以劳动为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个人幸福、创造个人价值、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网络直播所带来的连锁经济效益使大学生认为劳动的意义仅体现在满足物质需求层面,在劳动观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对于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不高、认为网络中的“劳动”更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网络直播过程中,部分主播乐于输出一些毫无意义的直播内容,或者随波逐流地去迎合大众的审美和要求,不仅没有体现个人特色和创作价值,甚至有的还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以获得热度和变现收益。受此影响,一些大学生相较于通过劳动创造人生价值和实现个人理想,反而更加注重劳动带来的经济报酬,认为劳动的意义仅仅体现在创造物质利益层面。加上近年来网络直播带货势头的兴盛导致部分实体经济和传统劳动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于是部分大学生开始认为网络中的“劳动”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对于网络中的“劳动”也更加向往,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劳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对于劳动态度的端正不足:缺乏积极性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离不开自觉和积极的劳动,只有对劳动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热爱,才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快乐。当下网络直播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不良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对于劳动的态度,在大学生劳动观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就业心态消极、人为扭曲劳动的平等性等问题。随着近年来网络直播中“躺平思想”“佛系文化”的大肆传播,部分大学生不仅在对待劳动的态度上消极懒怠,而且在劳动行为方面能力也欠佳。消极的劳动态度进一步地从大学生的生活延伸到求职过程中,导致大学生懒散对待职业劳动,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状态。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拖延懒散的习惯,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又不能平等地看待每一种劳动形式,受网络直播中“享乐主义”“伪精致”等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愿意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不仅对于体力劳动持有成见,片面地认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而且将各种形式的劳动划分高低贵贱。这些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工作环境欠佳或者更为辛苦的工作,对于一些劳动机会呈现消极心理,殊不知“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缺少劳动平等观[12]。

(三)对于劳动精神的养成不足:趋于淡薄化

每个人只有勤劳奋斗、敢于尝试并且脚踏实地地参与劳动,才能收获劳动的果实,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劳动者。如今网络直播中宣扬的“造假”“挣快钱”等现象导致大学生主流劳动精神淡薄,不仅缺少诚实劳动精神,而且无法将辛勤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结合起来。网络直播过程中的“数据造假”现象让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不必辛苦经营账号、深挖作品的内容和质量,仅通过不诚信手段就可以在短时间获得成功的错觉。随着近几年网络直播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模式的普及,一些资本和平台开始宣扬“短平快”赚钱的劳动方式,导致大学生产生了“轻轻松松赚大钱”的错误劳动观念。一些大学生开始认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是不值得的,盲目地去追求环境优待遇高来钱快的工作,对于部分直播人员对高流量的作品和创意直接“搬运、抄袭”的行为表示认同,甚至认为在劳动过程中模仿、照搬他人的劳动成果是更为便捷的,反而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相应的劳动成果。这不仅与辛勤劳动精神相悖,亦导致大学生无法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13]。

三、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于在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念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分析其产生原因,才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优化培育路径。当前大学生劳动观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校对于劳动教育重视不够、现有劳动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劳动观的培育坏境有待优化等。

(一)高校对于劳动教育重视不够

大学生对于劳动意义不正确认识的出现与学校对于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重视不足、劳动观培育不充分有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高校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引导相对不足。目前多数高校以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行道德为重点,不论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是评优评奖过程中,都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科竞赛成果等作为重要依据,而忽视了劳动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关于劳动观的教学内容较少且缺乏时代性,导致学生在对劳动基本理念和意义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在互联网行业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看到了劳动,尤其是网络中的“劳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反而对通过劳动创造人生价值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追求不高,忽视了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身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二)现有劳动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如今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已经不再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需要。正是教育方法的单一,导致大学生对接受传统劳动教育兴趣不高的同时,又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因而无法真正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类似技能实训、主题实践、新媒体宣传等具有体验感的教学活动,然而他们目前接受的劳动观教育多以理论教育为主,实际上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将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结合的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无法很好地从实践经历中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并收获相应的成果,于是对于劳动缺少积极性和成就感,逐渐产生消极心理。加之传统劳动教育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思维活跃、乐于体验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所以他们并不能自觉地接受相关引导,无法及时转变对待劳动的消极心理。

(三)劳动观的培育坏境有待优化

正确劳动观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成长坏境中潜移默化地不断培养,当前大学生劳动精神趋于淡薄化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培育环境的有待优化有关。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社会环境稳定、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时代,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在家务劳动中,家长万事亲力亲为,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养成艰苦奋斗、勤于劳动的习惯。而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主要坏境,其文化氛围的构建对于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当前高校对于校园劳动文化的建设还并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校园劳动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且创新不足、劳动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等。另外,在今天网络直播的坏境下,人们的行为和言论都较为自由,其传播速度和范围亦十分迅速与广泛,参与直播的人员文化素养、成长环境、个人性格等特点又各有不同,导致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言论的影响。同时网络直播中对于主流价值精神的传播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四、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培育路径

面对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念出现的问题,我们既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硬性扭转。在劳动观培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更新培育理念、改进培育方法、优化培育环境,从多方面入手,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一)更新培育理念,全面理解劳动意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好的教育理念为新时代劳动观的培育工作提供正确的行动指向。劳动观的培育不仅要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德育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而且要体现劳动观培育的时代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劳动的意义。

第一,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德育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高校要加强劳动相关知识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指导学生学习劳动的相关理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重视有关劳动教育的课程,需要大学思政课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理论的教育,将其产生的背景、内涵、重要内容、时代意义等讲解清楚;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合在其中。为了方便检测学习效果,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此鼓励教师讲好劳动知识,督促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相关的理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并结合自身情况改善不足,在主动或被动参与网络直播时保持清醒,坚持正确科学的劳动价值导向。

第二,体现劳动观培育的时代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数字化步伐日益加快,劳动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数字劳动是劳动在数字时代的新体现。数字劳动相较于传统劳动,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在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对象不再局限于自然界的资源,最有代表性的劳动工具转变为互联网,而劳动者则是生活在网络中的人。于是互联网科技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了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一个新变量。在技术洪流中,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在劳动观培育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让大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发展,有益于加强大学生在劳动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基于此,在劳动观培育的过程中应该体现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体现。

(二)改进培育方法,积极端正劳动态度

劳动观培育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劳动教育与现实需要相契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端正劳动态度,需从改进培育方法着手。既要做到将重视理论教育与改进实践教育相结合,又要用好技术支撑,进一步扩展劳动教育方式。

第一,将重视理论教育与改进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在劳动观的培育工作中,在发挥创新创业部门和就业指导中心作用的同时,还需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校园创业项目,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及创业指导,增加其信息获取和实践参与的渠道。只有真正经历了劳动的过程,才能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不易,才能做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中来,锻炼艰苦奋斗、勤劳诚实的意志,才能收获劳动的成果。大学生对新兴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在劳动观培育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劳动的相关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看到更多相关的正向引导。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直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特长,体验网络劳动这种新形式。

第二,用好技术支撑,扩展劳动教育方式。2021 年是元宇宙元年,在“元宇宙+教育”的背景下,要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可视化技术等形式扩展劳动教育的方式。重视在线课堂、云端课堂等方式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构建更为多元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临场感和体验感。用好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积极打造推广互动性强、可视性高的新媒体宣传作品。总之,要利用技术优势和网络传播的特点,打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增强劳动观培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根据“网络原住民”接受信息的习惯,有效传播积极的劳动观念、推动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改进教育方法单一传统的特点,增强互动性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参与度,进而培养大学生对待劳动的积极性。

(三)优化培育坏境,深入弘扬劳动精神

环境具有育人作用,优化劳动观的培育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涵养劳动精神。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直播行业自身入手,加强直播行业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直播环境,而且还要优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环境,塑造全方位环境育人的协同机制。

第一,加强直播行业自律。网络直播行业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业共同的价值理念,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公约,并接受道德的约束和公众的监督。从业人员要主动自觉地助力网络文明建设,坚持文明办网,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做出相应的努力。直播平台作为网络直播开展的载体,是筛选直播内容、引导正确言行观念传播的第一道门槛。因此平台应该加强管理、提高辨别能力,对于网络直播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实时监测,防止直播乱象任意生长,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网络主播是网络直播的主要参与者,其言行和观念在有形无形中影响着直播观众。作为公众人物,网络主播有责任规范自己的公开言行、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和职业道德,传播有意义、正能量的内容,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发挥好正向引导作用。

第二,塑造全方位环境育人的协同机制。大学生的劳动观培育要重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优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环境,形成全方位环境育人的机制。一是打造优良家风。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家长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和正确劳动观对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家庭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传递正向的劳动观。二是打造校园氛围。高校在大学生劳动观培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该举办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例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校园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工匠精神、主流劳动精神等,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涵养劳动精神。三是要营造社会风尚。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大学生的劳动观培育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主流媒体要积极利用直播平台宣传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结语

网络直播对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但是在其劳动观形成的过程中又有消极的一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思想观念一经形成会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因此,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重视在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的培育问题,并协同各方力量做出相应的努力,优化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路径,让大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