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协同视角下深圳市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路径探索
2023-04-20李芳梁福兴
李芳 梁福兴
摘 要:对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利用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话题,但在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难以支撑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度不够、现代科技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一是构建非遗人才培育体系,助推项目基地建设;二是加大非遗资源线索挖掘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四是注重科技赋能非遗发展,构建智慧服务平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协同;旅游开发;光明区
中图分类号:G122;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创意经济视角下桂林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的对策创新研究”(JDZD202224)。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对年轻城市而言,加强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和留存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对资源的整合开发,有助于推动地区旅游业乃至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作为切入点,从文旅协同视角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建议,以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生命力。
一、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深圳市光明区(以下简称光明区)建制于明清,于2018年正式挂牌成立。光明区地处深圳西北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是广深港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中轴。2020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光明区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使命,注重文化内涵建设,赓续历史文化血脉。
光明区现有市级非遗项目《陈仙姑的故事》(民间文学类)1项;区级非遗项目共8项,其中《玉律舞麒麟》《玉律醒狮舞》等传统舞蹈类2项,《楼村濑粉制作技艺》《新洸月饼制作技艺》《楼村祥记烧金猪技艺》《蔡氏腊味制作》《岭南时令甜品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类5项,《烙画艺术(光明)》传统美术1项。线索性项目39项,线索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3项,传统音乐5项,传统舞蹈11项,传统技艺13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6项。
目前,深圳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6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7项,市级24项,区级103项,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深圳市占比不足6%,基础十分薄弱。从光明区现有非遗项目类别来看,传统技艺类占比较大,正好与光明区由手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历史相契合,但文化资源仍然有待挖掘,成果保护还不够明显。光明区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其中传统技艺类5名,传统美术类1名;现有光明区文化馆非遗空间、烙画基地、蔡氏腊味文化馆、玉律醒狮基地等非遗场馆、基地4处。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和传承场所打造是关键,要对现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资源间相互联动。
二、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光明区政府部门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非遗普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民俗活动,将无形的非遗项目有形化、生动化、可体验化,吸引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进一步提高非遗项目及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例如,举办“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我们的节日”“万家灯火闹元宵”文化民俗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送非遗展演、非遗课堂、非遗“年味”美食到千家万户,借助线上知识竞答和直播互动等“轻综艺”开展“云探店”,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存在的不足
1.专业人才匮乏
光明区作为一个成立时间较短的行政区,非遗保护机构及专业人员比较匮乏。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区—街道—社区三级均由文体工作者兼任,无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且该岗位工作冗杂、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非遗项目或线索项目难以进行长期跟进与深入挖掘。从非遗文化传承来看,无论是传统舞蹈(如玉律舞麒麟)还是传统技艺(如蔡氏腊味制作),都是主要依托家族和师徒制的方式进行传承,无独立传承场所(如非遗传承工作室等),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且受光明区现有非遗项目影响力低、受众面窄等因素影響,呈现后继乏人的状态。
2.资金投入不足以支撑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出,要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对传承人支持扶持力度[2]。光明区非遗保护经费仅由文化部门少量专项经费支撑,对非遗传播相关硬件设施建设投入有限,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及开展非遗精品宣传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光明区现有9项非遗项目中5项属于传统技艺,该类传承者主要通过注册商标、利用自身手艺经营美食生意进行谋生,投入成本较小,同时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增加个人创收,存在降低技艺标准的现象。而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缺乏目标市场,民间组织、民营企业更不愿对其投入资本,在主要依靠政府运维的市场环境下,宣传、推广、转型的效果微乎其微。
3.非遗与旅游融合力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性的、是文化性的也是精神性的,对非遗文化脉络延续仅靠其本身,难以实现其生动性、灵动性和成长性。从旅游功能来看,光明区非遗文化大多分散在城中村内,与人们熟知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度不高,与旅游市场关联性不强,功能上缺少吸引力,内容上缺乏延展性,无与之相匹配的旅游特色项目,未能利用本土优势旅游资源吸引外界关注,增强非遗发展活力。
4.现代科技应用程度不高
光明区以对标“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光明科学城。但光明区非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未乘上科技的东风,与现有科技手段、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链接度不高,仅仅依靠人工及传统工具对复杂而庞大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市民不能直接通过数字资源库进行直观地浏览和学习,5G、全息影像、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尚在萌芽阶段,非遗文化仍然处于无互动式的单向传播[3]。同时,光明区本土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和文化品牌,如深圳市国际马拉松、ITF国际网球元老赛、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但在推广非遗文化过程中缺乏与本土国际性品牌活动的互动。
三、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
(一)构建非遗人才培育体系,助推项目基地建设
一是建立非遗专家资源库,聘请在非遗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或突出成绩的行业专家作为顾问,指导政府专职人员、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开展培训和试点工作。二是与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平台打造非遗实践基地,开设非遗文化课程。进一步深化“校企政”合作,建设“新型学徒制”,为符合岗位任职条件的人员提供定向岗位,保障薪酬待遇。三是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鼓励非遗传承人在居住地、传承地培养非遗爱好者,挖掘和培养非遗文化受众群体,带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政府定期开展非遗传承人评审和认定工作,加大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4]。四是打造各具特色的非遗传承基地,建立传承工作站、研学旅游目的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示范性场所,将非遗搬进现有的建筑古迹、红色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教学点中,建设主题鲜明、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传承空间。
(二)加大非遗资源线索挖掘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普查收集,推动省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加强对具有典型性、艺术性或特色鲜明的重点非遗名录进行资源整合,摸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条件和保护现状,积极开展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寻找、普查、筛选、培养和评审工作,推动非遗扎根社区。二是完善非遗记录体系,加强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建设。加大对非遗有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实物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力度,完善非遗档案和数字库体系,加强资源开放共享,广泛发动社会记录,鼓励高校、科研企业等专业机构参与,保障非遗记录的成果利用。三是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对非遗传承人、文艺骨干、民间艺人免费开展引导性和指导性的培训,举办具有物质激励性质的非遗竞技类比赛和展演活动,同时鼓励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中小学邀请传承人开展非遗培训、讲座、展览、教学体验等活动,对非遗传承人的传习活动给予一定课酬补贴,提高传承人的传习热情。
(三)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保护传承
传统旅游和非遗单一发展难以满足旅游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文旅消费供给侧改革亟待推进,“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是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推动非遗跨界融合,是非遗活态化、焕发新生命和新活力的重要渠道[5]。
一是“非遗+美食”。建议与“光明鸽”“光明招待所”等本土知名餐饮品牌合作,共同创建非遗系列菜谱,加大对非遗美食的推介力度;开展粤菜非遗传承计划,将地道的传统菜系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精品、爆款,进一步提升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二是“非遗+文创”。依托非遗资源,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创意相结合,提炼文创IP,开发具有文化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的IP商品,以《玉律醒狮舞》为例,可围绕醒狮设计以醒狮为IP的摆件、手办、衣帽、手提包等系列周边产品,不断适应旅游商品市场的潮流。三是“非遗+研学”。注重非遗体验,打造研学旅游精品路线,结合光明区现有的非遗项目特性、阵地,联合街道、社区、非遗保护单位等设立非遗文化馆、烙画基地、醒狮训练基地等非遗示范点,以试点建立、品牌带动、成果巡展等方式,与旅游景点进行联合开发,发展集自然观光、生态体验、文化互动、环境教育、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多元研学旅游路线,促进“老树”发“新芽”。
(四)注重科技赋能非遗发展,构建智慧服务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公眾号、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如通过呈现南北融合、中外荟萃的粤菜饮食文化发展史展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非遗美食;通过挖掘典型人物、传承故事,树立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的形象典范,培养打造一批具有“网红效应”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不断让非遗适应年轻化潮流,活起来、火起来。二是提高非遗传承者、高校、企业的互联网理念,定期举办线上“非遗公益课堂”“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将非遗成果在互联网上进行推介、展示,让市民在体验非遗成果的同时,让非遗更好融入生活。三是推进非遗数字化标识体系建设,借助全息影像等信息技术,将历史场景高度还原,丰富故事情节和交互式人物体验,使非遗的发展历程变得生动鲜活,让游客穿梭在时空中,感受沉浸式的“云体验”服务。四是加强非遗衍生品在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档案馆的智慧运用,开发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电子地图和非遗文化介绍的语音导览系统,为市民提供高效优质、主动精准、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
四、结语
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文旅协同不仅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还是延续本土历史文脉,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记忆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召开对文旅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造非遗人才体系、注重非遗线索挖掘、加快“非遗+文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产品精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N].中国旅游报,2022-11-23(5).
[2] 中国政府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EB/OL].(2021-05-25)[2023-02-0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9/ content_5616511.htm.
[3] 张秉福.论大数据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J].中原文化研究,2020(5):58-65.
[4] 中国政府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EB/OL].(2021-05-25)[2023-02-02].http://www. 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2/25/content_5463959.htm.
[5]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