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养育生命”的可能性及实践路径

2023-04-20王琳田夏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立德树人学校

王琳 田夏彪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灯塔,学校教育终归要回归于人本身,回归于“养育”学生生命的完整与健全。学校教育在培养人、养育人、教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教育以“全人”发展为本,以“全体”发展为基,发挥着学校教育“养育”生命的优势,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学校教育能够整合多元资源,发挥学校教育的自身优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带去全方位、多领域的积极影响,助力学生“成人成材”,彰显学校教育的“养育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学校  养育生命  立德树人  课程开发  家校社共治

引用格式:王琳,田夏彪.学校“养育生命”的可能性及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12):54-57.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是“育人铸魂”,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彰显自身的生命活力与健全人格,使其在离开学校时成为一个和谐向上的生命个体。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要想“养育”好学生生命,仅凭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携手共进,践行好“养育”新一代生命的责任。每一种外在的教育形式都要有一种共同的“教育精神或灵魂”,将不同的外在教育形式凝聚起来,培养具有良性品德的生命主体[1]。

一、从知识学习到身心能力培养:学校“养育生命”實践的内涵

康德在《教育学讲义》中说:“人唯有教育才能成为人。人非人所创造的教育以外的产物。”[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必须面向人,面向人的生命,满足其生命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其生命的质量和广度。

1.以“全人”发展为本,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整体性

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知识学习到身心能力培养的“全人”教育。有关“全人教育”的教育思潮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思想家隆·米勒是现代意义上第一个提出这一概念的人。“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3]。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味着学校教育要回归“育人”的本职,不偏离“教书育人”这一最基本的职责所在。从我国课程目标的演进来看,我国的教育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双基”到“三维”教育再到现如今的“核心素养”教育,我们现今的学校教育提倡“五育”融合发展,促进人的整体、全面和谐发展,推动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和谐统一,践行以生为本。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在一生当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成员在学校里能获得专业系统性的学习,把习得的文化知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的身心能力素质,促成自身全面和谐的成长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2.以“全体”发展为基,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越性

学校教育价值,以及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使得学校教育生活具有“养育”“优化”学生生命、提高其生命质量的可能。我们的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正平等的教育,面向“全体”是指学校教育面向所有依法享有受教育权的适龄儿童,并提供同等受教育机会。学校教育把不同个性、不同家庭环境、条件的儿童都作为学校的教育对象,并规定了任何学校、组织、家庭都不能剥夺适龄儿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当下学习时空中的学生、家长群体而言,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同等的受教育环境,减少了学生群体的教育资源差异。学校教育提供的同等的受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减少了因教育条件资源差异而对学生群体产生的不同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受教育个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学生教育差异条件的缩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齐头并进,获得知识与进步,同时也能让不同的学生在丰富的学校教育资源中找到属于自我的发展空间。并且学校的“全体”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动向以及学生的身心能力培养具有导向价值,学校教育形成了一套严格自成体系的教育制度,不仅承担着“当下”对学生群体的传授科学知识技能、习得能力的教育价值,同时教育的延时性也要求当下的学校教育要为自身发展做准备,从而使学校“养育生命”的力量得以凸显。

二、从学科中心到多元课程开发:学校“养育生命”实践的可能

学校大环境是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拓展延伸,在教育的专业性上,学校教育具有先天优势和多元资源,这也正是学校能够养育学生生命的可能性所在。

1.课后服务内容多元精准化,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有动力

“双减”政策是对学生进行学业减负的一大有力措施。“双减”政策下,学校课后服务在时间安排、课程内容设计、活动组织方式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依托学校所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来开展别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对学生实行课后服务工作,一来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部分学困生还能得到教师的专业辅导,提高了成绩;二来课后服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参加学校的课后兴趣小组,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五育”教育,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同时显现自身的个性特长,彰显个人特长与优势。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课后服务中,学校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践行学校“育人”目标。强健体魄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课后服务在学生体育锻炼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具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标准化的篮球场、足球场,配备有专业的课程教师和训练器材,能够提供给学生优质、专业的体育教育,保障学生的体育安全;学生群体的校园体育活动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团体凝聚力,“育人”效果更加彰显。于家长群体而言,学校实行课后服务可以帮家长在经济上减轻压力,家长不必在孩子放学后马不停蹄地送孩子到各种费用高昂的课后托管班、特长班。另外,实行课后服务后学生可以在学校“托管”到家长的下班时间,大大减轻了家长的接送压力。

2.学校日常管理规范科学化,学生营养安全健康有保障

小学教育的科学化管理要求学校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日常教育给予科学指导。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化管理主要是指始终将人的终身发展作为基本的考虑因素,不断加大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培养的力度,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4]。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日常管理愈加完善规范,每个学校都依托学校自身的精神文化、地域特色自成一套系统完备、富有特色的学校管理方案,从学生踏进校园就持续接受学校的“养育”陶冶。比如营养午餐便处处可见学校对孩子的“养育”。一些城区学校的学生大都可以在校解决午餐,并且学校还实行教师“陪餐”制,学校相关负责人,如校长、老师会陪同孩子们一起午餐,并在餐后做好相关的陪餐记录,在当日就餐时发现的问题也会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并且学生在校就餐减轻了家长的接送压力,学生在校就餐后午休,一则可以为下午的课程学习“养精蓄锐”,二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学生和家长在出行高峰期发生安全事故。营养午餐保证了学生有良好的营养摄入,能够满足学生更好的生长发育,同时集体就餐也有利于纠正学生挑食、偏食、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校园文化资源开发数字化,学生学习生活时空得解放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校园文化资源开发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视野,也为解放学生学习时空带去了新契机。数字化校园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环境,它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5]。随着网络的更新换代和5G时代的到来,学校的教育系统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其中尤以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最为迅速。借助数字教育资源,我们的学校教育便可以跨越地区地域的时空限制,将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异地场景和一线城市的优质教师“搬”到教学一线的课堂,生成全息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课堂的多场景拼接,让受教育者置身其中,具有更强的即时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数字化教育采用“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的学习模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查缺补漏,因材施教,通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来进行更多的互动,获取更多的反馈,减少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以此促进学生个人成绩的提高,从而解除学生的学习时空限制。同时学校教育中的数字资源可以通过多地协同授课的方式促进多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创、共建和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在网络时代,教师们通过网络传递知识,学生利用网络积极主动地与任课教师和班级同学进行同步、及时的交流反馈,激发了他们的个人潜力,教学工作也事半功倍。

三、从单一力量到家校社共治:学校“养育生命”实践的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种高站位和战略性引导,在育人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引导学生成长的责任,也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对学生的“教育关怀”。

1.搭建共育平台,构建家—校—社共谋协商管理制度

教育是以家庭为起点,以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为平台,让所有学生逐步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6]。家校社协同育人究其本质是大教育观的内涵与目标的外显。要想办好学校教育,就离不开来自家庭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教育生态环境。学校在育人过程中需要关注、回应来自家庭、社会培训机构、社区、各类社会组织,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声音[7]。学校需与家长群体、社会厘清权责,构建和谐伙伴关系,携手共进,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强链接”,立足于多主体法人的育人合力搭建起共育平台,构建家—校—社共谋协商管理制度。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须做好下几点:首先,要明晰“家校社”三方在学生个人成长中的职责定位,厘清家校社之间的职责边界。其中家庭教育要注重对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品行养成;学校教育要關注学生的智力开发、品德修养、知识习得;社会教育则是学生技能训练、能力发展、品格完善的重要平台,要注重对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其次,家校社三方要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容、方法效果上各有特点,功能上各有优劣,三者应各扬所长、功能互补、协调统一,发挥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创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实现家校社共育,获得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推动教育品质提升[8]。最后,要让社会资源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补充。社会大环境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教育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不足。学校教育管理者需要协调与整合好社会上各种教育资源,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鼓励更多优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向学校和家庭开放,通过购买、合作服务等形式推进校社互动。

2.整合多元资源,联合政—企—社凝聚成社会教育力

“社会教育力”是一个新的概念,最早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其主要是指整个社会所融汇起来的教育力量。社会教育力作为一个词组,由三个独立的词构成:社会、教育、力。若将其组合,至少可有三种:社会的教育的力、社会教育的力、社会的教育力[9]。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一个人脱离了社会必然无法得到成长,如果教育脱离了社会,那么教育也将会不复存在。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养育”好未来的国之栋梁,学校作为教育孩子的主阵地,要主动整合多元资源,联合教育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公司等各显所长,凝聚成“一股绳”,助力学生学习、成长。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发挥。重大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有政治的介入和推动。政府部门对于发展教育,办好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其一,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要做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重教”氛围,明确政府的教育职责,做到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指导规范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其二,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的途径之一。校企合作可以带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环境资源,让学生、教师时刻保有一种积极开放、对外学习的心态,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使其能为学校的文化氛围注入活力。其三,社会组织可以从不同维度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多元外部支持,帮助学校教育“提质增效”,还可以为教育行动提供一定的舆论支持,推广治理经验、引导教育舆论、化解教育舆情,在解决教育和社会难题等方面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凸显学校优势,发挥师—生—环境全员全要素价值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总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学习经验、增长技能。在教育学中马卡连柯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学说就是“平行影响”。它的实质在于要求教师通过集体来影响人,要求经常地从个人转向集体或从集体转向个人[10]。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文化,接受来自校园文化大环境、班集体小环境,以及学校任课教师、同学伙伴等人际关系对自身身心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所以学校应从专业的教育角度将教书和育人完美协同起来,利用自身的教育专业性和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积极挖掘自身潜能、优势,利用好学校的人员要素、环境要素的教育价值,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的成长施加积极影响。学校的文化环境有自身独特的“育人”价值,是推进学校走人文内涵发展之路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校立德树人、实施特色教育的基础。学校要依据自身的地域特色、人文风俗打造独特的“校门文化”“橱窗文化”“宣传墙文化”,以及班级文化等“硬文化”,和“国旗下讲话”“每日红领巾广播”“美文广播”等“软文化”,让学生浸润在文化的营养之中,让优秀的校园文化成为校园活动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教育氛围、一种教育特色、一种教育价值、一种教育品牌。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核心和归宿在于“人的培养”。而言及“人的培养”,在性质上理当是正向的、积极的,如此才符合并体现出“教育学”的意义[11]。教育本来应是朴素、纯净、喜悦、美好的,是成就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学校教育要协同家长、社会多元群体承担起学校养育生命的重任,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养育、浸润孩子的生命,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成就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田夏彪.实践中“显像”的教育存在[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43(02):190-196.

[2] 孙勇强.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 张丽娜,李莎.落实“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辽宁教育,2018(10):68-70.

[4] 胥德君.试析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J].科學咨询:科技·管理,2017(02):32.

[5] 任志瑜.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60-62.

[6] 孙夕礼.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如何作为[J].人民教育,2021(08):29-32.

[7] 王东.家校社协同减负视角下学校的角色和任务[J].中小学校长,2021(10):23-26.

[8] 储朝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21(08):33-36.

[9] 叶澜.社会教育力:概念、现状与未来指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0):3-10+57.

[10] 向莉.马卡连柯眼中的集体是怎样的[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6(22):82-84.

[11]田夏彪.教育何以把人培养好?[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39(02):166-171.

[作者:王琳(1999-),女,云南元江人,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田夏彪(1978-),男,云南鹤庆人,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该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滇西北乡村治理与社会教育力培育研究”(20BMZ06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立德树人学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