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3-04-20阿米娜•阿卜杜克日木
阿米娜•阿卜杜克日木
摘要: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提高进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着小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落实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承担着行动上管束、思想上教育的重要任务,具有较为明显的约束性特点。正因如此,部分学生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视为枯燥、单调的代名词,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无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偏低。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小学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儿童形成良好道德观念能力的关键时期。受教学资源、个人成长条件、社会客观发展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下,对乡村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已成为学校初等教育时期的主要任务。在对乡村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其教学的实效直接关系孩子的学习效果,所以,学校老师们必须调整教学方法,以有效实现教育效果。文章从确定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任务;探索与完善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育评价方法;强化学生主体作用,进行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等问题展开讨论,希望给广大乡村学校道德和法治老师提出一些意见,对其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再拘泥于基础知识的全面把控,而是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教师如果一直遵循传统的观念,将不能够满足于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师要加以重视,要让学生懂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以激发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小学生对小学教学的授课过程还不熟悉,只能用简单的言语进行理解和掌控,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活跃性会越来越强,比较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更好地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化教学观念,将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考虑教学中的导向,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对课程的进一步把握和认识。
2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单一而僵化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僵化的现象,而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说教式灌输模式下,抽象的理论充斥课堂教学。而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对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并且不能深入理解。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实现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更新,一直沿用教师讲解、学生背诵记忆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认为只要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在这一思想观念支配下的小学思政教育,学生不感兴趣,更谈不上落实于道德实践过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得到落实。
2.2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不少老师开始更加关注学生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更注重于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并在课堂开展过程中切实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但由于部分乡镇学校并没有对道德和法治老师进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上的培养,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管理模式依然存在。部分老师在具体的课堂过程中,仍从老师的观点去考虑教学方法与课程,并不能适应学校的实际需要。另外,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也体现了,在学校道德和法治课堂的教学中,他们并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良好契机。它干扰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刻认识,使得小学生道德与法治专业素质的训练无法有效落到实处,从而大大降低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作用。
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使用新技术来创造学习氛围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不能被传统模式中的教学手段所束缚,要深刻认识到新技术领域下的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对新技术进行剖析和学习,才能够提升自身的课程教学能力。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學中,教师要敢于创新,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从中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兴趣。
3.2以多元化教学策略,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综合性
与数学、语文等学科相较,道德与法治课程素以综合性著称,其内容可覆盖多学科领域,因而,单元化、刻板式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下的教学需求。生活即教育,可谓是生活教育理论本体论,而社会即学校,则为生活教育理论场所论。教育应借助多方力量满足具体教学需求。教学合一,此为生活教育理论方法论,提倡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均应遵循这一理念进行。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坚持多元化教学策略,以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同时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来说,其一即资源整合策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最主要的是主体性活动的开展。鉴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特征,教师若想令课堂鲜活且生动,就应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积极探索学生生活资源,并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
3.3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唯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变得更为有效,可以缓解他们在班级内的学业负担。老师在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加以恰当应用之后,就能够进行针对性和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这不但能够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点,而且还能够使他们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和他人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正是基于此,老师们在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从学生的共同认知点入手,引导他们共同认知,掌握不同的知识。
结语
为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教师必须转变自身原有的教育思想与做法,坚持学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风气,并以此达到教学目的,积极引导学员树立正确健康的思想,理念,意识形态,以提高其成长。
参考文献:
[1] 詹兴全,吴建玲.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浅谈[J].基础教育参考,2021(24):69-70.
[2] 王向荣.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究与分享”活动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2.
[3] 郑敏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2(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