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教研转型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3-04-20王文婧

中国教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

王文婧

【摘 要】教研转型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主要抓手,是普通高中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支撑,其关键要素在于校长的学术领导力、教师的科研内驱力、学校的组织变革力。新时代普通高中教研转型应做到:立足全面育人,更新教研理念;凸显问题导向,优化教研目标;坚持系统思维,重构教研内容;发挥数智赋能,创新教研方式;强化统筹实施,完善教研机制。

【关键词】学校教研 教研转型 普通高中 高质量发展

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进入新时代,面对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工作还存在教研方式不科学等问题,急需加以解决。”同时,新课程改革也对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南菁高中”)以教师教研能力提升为抓手,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转型。

一、学校教研转型的价值意蕴

1. 教研转型是普通高中变革育人方式的主要抓手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以选考为育人新引擎、选课为育人新载体、选学为育人新机制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变革,是育人质量提升的关键[1]。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深入推进,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水平,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将五育真正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已经成为时代共识,而如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实践走出“育分”和“育人”难以平衡的困局,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则有赖于学校教研的整体转型。作为五级教研工作体系中的基础层级,学校教研是教师理解教育政策、发现教育问题、反思教育实践、生发教育智慧、凝练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面对新时代基础教育变革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学校教研要及时做出回应,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主题和普遍问题,完善新课程观统领下的教研内容体系,优化新技术赋能下的教研实施方式,通过项目式研究助力教研共同体建设,以自身的改革创新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深度变革。

2. 教研转型是普通高中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支撑

在推进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走多样化特色发展之路,是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路径[2]。从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角度出发,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其基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主动挖掘优势,合理利用资源,明晰学校定位,确立培养目标,探索办学特色,创新治理体系,不断激发并释放办学活力和主观能动性。需要明确的是,如何立足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推动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则应就学校教研的过程端进行充分设计。基于此,学校教研要深入考察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现实需求和未来趋势,深度链接学生的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深度贯通教师的日常教学和专业发展,在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真实问题和关键环节的不断研究与突破中找到学校特色的生长点,提高自主办学和特色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成长。

二、学校教研转型的关键要素

1. 校长的学术领导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把学校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单位,校长则是变革的守门人,校长及其领导力影响着学校效能的高低[3]。在提倡“教育家办学”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学校教研的全面转型,则需要校长将自身学术领导力水平的提升自觉融入学校治理过程中,致力于成为学校办学方向的引领者、课程建设的规划者、教学变革的推动者以及教师发展的示范者。校长的学术领导力首先表现为其学术研究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的外化影响和辐射作用,也就是说,具备学术领导力的校长能够在长期的治校过程中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追求,并且具有前瞻的教育科研意识、习惯和素养,注重教育教学成果的凝练、转化和推广,以自身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成就促进组织内部其他成员的共同成长。校长的学术领导力还表现为其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能够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引领组织成员走向专业发展。具体而言,校长要重视学校教研文化的创设以及教研制度的完善,以高效的科研管理和合理的制度创新为学校教研注入活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效应,推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 教师的科研内驱力

科研自觉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向更精深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新时代以研兴校、以研兴教的现实要求[4]。作为教育現场的建构者、教育事件的亲历者以及学生成长的见证者,教师往往被视为学校教研的主力军。但在现实中,我们却不乏看到许多中小学教师科研动力不足、科研价值观扭曲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不需要进行教育科研;还有些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教研员和专家学者才应该考虑的事情,和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教师把教育科研窄化为“做课题”“发文章”,认为教育科研只不过是职称晋升的附属品而已。以上种种不仅消解了学校教研的应有价值与魅力,而且会阻碍其正常作用与功能的发挥,从长远看,必将损耗教师自身的科研热情和动力,从而影响学校教研的整体转型。因此,只有将外部引导与内部激发相结合,才能以合力激活教师的科研内驱力,唤醒教师的科研自觉,促使其承担起教育变革的使命,以研究的姿态审视教与学的实践,在科研自觉中获取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主动追求从“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身份进阶,最终过上专业化的教育生活。

3. 学校的组织变革力

当变革成为时代潮流,作为联系微观个人和宏观社会纽带的中观组织成为变革的重要领域,学校组织也不例外,变革成为学校组织常态的生存方式[5]。学校的组织变革力不仅直接决定着学校教研转型的成功与否,而且反映了这所学校未来发展的生命活力。面对当前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新任务、新问题,学校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其组织既要为了生存、发展做出积极回应,又要满足内部的需要,审时度势,形成更具有竞争力的组织能力[6]。学校的组织变革力首先体现在学校对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政策要求以及学生发展诉求的高敏锐度。在此背景下,学校要在准确诊断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发展规划,明确战略目标,确立共同愿景,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全局性变革,凝聚团队教研合力。

三、学校教研转型的行动框架

1. 立足全面育人,更新教研理念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多重政策的叠加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任务,这也深刻影响着学校教研形态的变革实践。从理念层面来看,学校教研的价值取向应该由教学改进研究转向全面育人研究,也就是朝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总体需求转变[7]。作为一所有着140年办学历史的百年名校,南菁高中秉持“以发展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的教育发展观,将教育科研置于引领学校品质提升的首要地位。“十四五”以来,南菁高中的教研在继续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更加强调全面育人的价值导向,既坚持“五育融合”的整体育人思路,强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同理念,又注重发挥办学特色,以美育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和转化美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推动学科育人渗透美、德育活动彰显美、艺术创作表达美、社会实践体验美、劳动教育创造美的学校生活审美重构,让融合理念下的全面育人实践真实且日常地发生。

2. 凸显问题导向,优化教研目标

教研转型从本质上来说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性变革,问题的发现和诊断是其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

新时代的学校教研要积极关注全面育人体系建设、立德树人机制构建、课程育人功能发挥、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重大主题,深入探索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欠缺、教学评一体化程度不高、跨学科协同育人能力不足等普遍问题的解决方式和行动路径,通过将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上升为教研实践来促进教研目标的清晰化、明确化。

近年来,南菁高中将学校教研的落脚点置于普通高中发展的现实情境中,针对普通高中教育过于追求升学率、学校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确立了美育在学校工作中的统领地位,提出了“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的校本教研目标。在美育的主题统领下,学科教研围绕“课程教学如何实现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统一,激发学生创造力,培育学生综合素养”这一总体目标展开,让学校教研具有鲜明主题和明确方向。

3. 坚持系统思维,重构教研内容

我国在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规范发展转向特色发展、从传统教育转向未来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以系统思维推动教育变革,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于未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推动作用[8]。在系统思维的引导下,南菁高中的教研注重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组织发展生态重塑的整体性把握,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教育全程、涉及全部学科、融入日常生活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将美育实践的重心下沉至课堂教学,把“审美课堂”建设作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以教学审美化激活学校发展新样态,并逐渐探索出教学审美化“一体两翼”实施范式,以教学活动为审美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感美—立美—创美”的学习过程。

4. 发挥数智赋能,创新教研方式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生出全新的学习环境,在改变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9]。教育数字化转型涉及教育系统的全要素转变,要求学校教研充分发挥数智赋能,积极探索基于实证的精准教研以及信息化背景下的“双线”融合教研。作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南菁高中筹建了大数据中心对接智慧课堂建设,依托大数据中心,各学科积极开展基于循证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业设计优化、考试评价管理,加快变革传统教研方式,深入推进证据支持下的教学质量跟踪研究。通过数据诊断实现对学生学情的精准分析,注重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动态变化,分层分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成长,提升课堂教學研究与创新的力度。此外,南菁高中借助信息化平台创建了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和教研成果的云端共享,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专业发展的进阶。

5. 强化统筹实施,完善教研机制

新时代的学校教研转型既强调外在形态与内在结构的整体性变革,又要以统筹实施和机制建设为其顺利推进保驾护航。近年来,南菁高中致力于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了主题统领与具体问题解决相结合、项目化推动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专家引领与教师主体性发挥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新机制。一方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智库资源,为学校教研提供智力支持,增强教师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成长型组织文化引领教研共同体建设。同时,南菁高中聚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组建项目团队,积极开展主题式、专题式校本教研,依托“明远教师发展中心”“南菁卓越教师工作坊”等校内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增强教师的科研自觉,南菁中学还探索出“三课联动”的教研实施路径,即“课题引路—课程规划—课堂落实”。“课题引路”是指以多项美育及学科教学实践为主题的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为阵地,引领教研方向,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学实践;“课程规划”是指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学校课程建设,以课程实施促进研究成果落地转化;“课堂落实”则是将课题研究和课程规划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课堂转型。三者之间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教育品质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德芳.新高考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重塑[J].教育研究,2022,43(7):79-87.

[2] 于璇,代蕊华.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机遇与治理路径[J].基础教育,2019,16(1):23-29.

[3] 姜美玲,陈静静,吕萍.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校长领导力——对上海浦东新区331名正职校(园)长的调查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8):78-83.

[4] 张铭凯.中小学教师科研自觉的三重判读:所为、难为与可为[J].现代教育管理,2021(5):86-92.

[5] 骆增翼.基础教育学校组织变革的几个基本问题[J].基础教育,2016,13(3):19-30.

[6] 王静,赵建梅.学校组织变革的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7(33):40-43.

[7] 朱利霞.学校教研形态的向度及变革[J].教学与管理,2021(4):4-7.

[8] 范涌峰.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趋势及方法论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21(6):18-24.

[9] 李锋,顾小清,程亮,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内驱动力与推进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4):93-1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