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论》之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价值

2023-04-19张晨昕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论王夫之张载

张晨昕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为了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学界普遍认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对《实践论》的研究多聚焦于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我国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从认识论的角度剖析《实践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可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提供借鉴。

一、《实践论》对传统认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毛泽东的《实践论》阐述了人的认识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典范。实质上,《实践论》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认识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

(一)《实践论》对荀子、张载、王夫之认识论的创造性转化

《实践论》通过论述知和行的关系进而阐述人的整个认识过程。毛泽东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有两步:“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1]290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对荀子、张载、王夫之等人的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荀子的认识论初步概括了人的认识过程,但没有意识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张载的认识论区别了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忽视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的基础性作用;王夫之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色彩,但对历史领域的认识论却含有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强调实践作用:弥补荀子认识论的局限性

传统文化中智与知的音义相同,二字多通用。比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中“知”通“智”,表示聪明;而荀子对“知”和“智”作了区分。荀子将“知”理解为感性认知或人特有的认知能力,比如“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荀子·王制篇》)中的“知”就是知觉,可理解为草木、禽兽及人共有的一种感性认知。

荀子将“知”的主体定位于人,比如“人生而有知”“心生而有知”(《荀子·解蔽篇》),说明荀子将“知”理解为人生来就有的认知能力。由此可见,荀子肯定了人的先天认知特质[2],这一点和马克思的认识论前提相同。“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篇》),荀子将“知”的结果称为“智”,即知识。

荀子简要地指明了人的认识过程,即人通过自身的认知能力获得知识,并提出了认识的至高境界:“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解蔽篇》)但认识的整个过程具体是如何实现的,荀子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与荀子的认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强调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501人的认识活动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马克思反复强调实践在人的认识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认识活动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弥补了荀子认识论的局限性。《实践论》将荀子的“知”赋予了新的内涵,认为“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1]285,把荀子的“智”创造性地转化成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即理性认识。毛泽东将“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篇》)的认识过程赋予了新的时代形式:“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1]290在如何从“知”达到“智”的问题上,毛泽东给出了答案——实践。“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1]285这种概念能产生判断与推理,进而实现人的理性认识。如何达到认识的“大清明”阶段,毛泽东则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296-297也就是说毛泽东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和认识的反复循环才能达到认识的完成,即“大清明”阶段。

2.重视感性认识:完善张载认识论的缺陷

“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4]272张载将“知”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学界普遍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拥有“世人之心”的人只能得到“见闻之知”,拥有“天心”的圣人则能达到“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就是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知识。毛泽东将其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即“感性认识”,认为“见闻之知”“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1]285。

张载对于“德性所知”论述得极少,多数学者认为张载的“德性之知”“是对性理、人理的认识”[5],毛泽东则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人的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理性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伦理的认识。”[1]286

张载有言:“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4]20张载认为“见闻之知”是小知,侧面体现出对“见闻之知”的轻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1]291,同时强调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这样概括道:“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1]290

在人的认识是否有限的问题上,由于张载认为人的“见闻之知”依赖于与认识客体之间的接触,“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4]272,而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4]7,所以人固有一死,则人与认识客体的接触也是有限的,因而张载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因此毛泽东得出了“人们在实践中对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1]296的结论。

3.彻底的唯物主义:深化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

传统认识论中,毛泽东受王夫之认识论的影响更加深刻。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杨昌济就很尊仰王夫之,毛泽东推崇的谭嗣同也是船山学的信徒,因而他在写作《实践论》的过程中,系统地参考了《船山遗书》。

王夫之批判地继承了佛教哲学中的“能”与“所”这对范畴,认为“所谓能者即思也,所谓所者即位也”,“所谓能者即己也,所谓所者即物也”[6]142。就是说,“能”是思维能力,即认识主体,“所”是被认识的对象,即客体。“‘所’著于人伦物理之中,‘能’取诸耳目心息之用”[6]144,王夫之对“能”和“所”的区分,是其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映[7]。但在社会历史领域,王夫之的认识论中含有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乃吾所得于天而即所得以自喻者也……如暗中自指其口鼻,不待镜而悉”(《张子正蒙注》卷四·大心篇)。王夫之认为,道德观念能通过内省达到自我认识,因此王夫之唯物主义认识论在道德层面存在不彻底性。

毛泽东对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作过这样的批判:“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1]282毛泽东将唯物主义应用于社会历史发展,将王夫之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发展成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王夫之对“格物”和“致知”作出了新的解释:“博取之象数,远征之古今,以求尽乎理,所谓格物也。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6]76并指明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非致知,则物无所载而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志以入邪,二者相济,则不容不各致焉”[6]76。王夫之的“格物”指的是要考察古今的历史事实及演变,“致知”指的是要清楚事物内部的本质关系。毛泽东将王夫之的“格物”和“致知”创造性转化为人以感官认识为主的感性认识及以思辨认识为主的理性认识。在二者的关系上,毛泽东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1]291

综上所述,《实践论》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转化。毛泽东对荀子认识论中“知”和“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打破了荀子认识论在“知”到“智”的认识过程及实现路径上的局限性。毛泽东将张载认识论中的“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理解为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针对张载对“见闻之知”的轻视、人的认识是否有限的问题,毛泽东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给出了新的诠释。毛泽东肯定了王夫之“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创造性地将其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发展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二)《实践论》对传统“知”“行”概念的创新性发展

《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就是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对传统“知”和“行”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性发展。

1.“知”:从认知道德范畴发展为人的广泛的认识

古代的“知”可以理解为知觉、显现、主持等。“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中的“知”意为知觉,“文侯不说(悦),知于颜色”(《吕氏春秋·自如》)中的“知”表示显现,“子产其将知政矣”(《左传·昭公四年》)中的“知”是主持的意思。荀子将“知”理解为人生来就有的认知能力,将人认识能力的结果称为“智”;张载则将“知”划分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整体上,古代的“知”是一种认知范畴和道德范畴。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知”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将“知”与“知识”的概念等同起来。他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本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1]282-283毛泽东指出这种“认识”不仅是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的各种关系的认识,还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行”:从“从事”发展为“人的实践”

传统中的“行”的读音和含义是丰富的。“行”有“hánɡ”“hànɡ”“hénɡ”“xínɡ”等多种读音。在“xínɡ”的读音中,有17种含义,其中表示行走、推行、能干等的含义在当今的语境中仍然适用。其中一种是表示做、办、从事。比如《论语·先进》中“子路问:‘闻私行诸’”。毛泽东将这种含义的“行”发展为“实践”或“人的实践”。他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1]283毛泽东将传统用法中“行”的“从事”含义创新地发展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由此可知,毛泽东将传统文化中属于认知范畴和道德范畴的“知”的概念创新性地发展为对社会、对人的各种关系、对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将传统文化中具有“做、办、从事”含义的“行”(xínɡ)创新地发展为“人的实践”。毛泽东将“知”和“行”的含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二、《实践论》对新时代“两创”的借鉴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8]《实践论》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用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方式阐发了深刻道理,对新时代发展“两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指导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20世纪20年代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当作神圣的教条,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犯下了或“左”或“右”的错误;党内还存在一部分同志不能认识革命的理论对于革命的指导作用,凭借自身的经验行事,也容易被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教条主义者所蒙蔽。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给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讲演稿中创作了《实践论》。《实践论》蕴含丰富的传统认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的提出者,毛泽东用创作《实践论》的实际行动阐释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理。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来指导。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9]。新时代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中获得转化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启发。毛泽东的《实践论》在转化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时,就利用马克思主义弥补了传统文化认识论中的局限性。比如荀子认识论没有明确指明从“知”到“智”的实现路径,张载认识论受到认识有限性的限制及王夫之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够彻底等问题,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给出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符合中国实际、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将“两创”摆在我国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使党对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了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必要性。这就要不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论反思,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来更多新的真理启示,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急于摆脱腐朽的封建社会影响,总体上对中华文化呈现否定的态度。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陈独秀和李大钊。陈独秀曾讲过,“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10]252,体现了陈独秀对于封建孔教的排斥及对西方政体的向往。李大钊针对国家立法建设,批驳尊孔入宪法的主张,他认为:“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11]24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批判,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障碍之一。

毛泽东在《实践论》的论述过程中,理性地对待了传统文化。对荀子、张载、王夫之等人的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对“知”“行”概念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体现毛泽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态度。面对传统文化中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毛泽东明确指出:“在中国,则有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曾经长期地为腐朽了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拥有。”[1]301他直接对传统文化中的形而上学思想作了批判。“两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带来的直接启示就是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是什么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53,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01因此可以从人和人的关系及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来评判传统文化是否优秀,可以理解为:不利于人与人关系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向前进步的思想,就要摒弃;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美好、给社会发展带来启发的思想就值得传承弘扬,并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3]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对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充分地肯定,并在实际行动中继承和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14],才能展现出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鉴别传统文化优秀与否的基础上,敢于舍弃糟粕,勇于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三)善用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

基于独特的个人成长经历、不同常人的学识素养,毛泽东形成了特有的大众化语言风格。在《实践论》中毛泽东用“吃一堑长一智”[1]285“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1]28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288等古代成语典故来阐释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毛泽东还采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用“《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和《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狐变人的故事等等”[1]330-331来论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1]330。毛泽东正是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和古代神话等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真理更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

毛泽东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风格在其后的历代领导人身上都有体现。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发展时期,邓小平针对农业生产的问题指出:“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15]32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这样的论述:“异史氏曰:‘黄狸黑,得鼠者雄’。”“狸”就是猫,与邓小平的“猫论”极为相似。虽没有证据直接证明两者之间的必然关系,但也能看出邓小平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大众化的语言形式。《江泽民文选》精选精引国学经史子集,描绘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美好前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16]。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提出“不折腾”三个字,掀起了“白话新风”。他主张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表达,让政治从庙堂走向田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17]。习近平进一步促进了善用典故、生动形象、精炼典雅、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言表达。在二十大上,习近平指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于《孟子·滕文公下》。他引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增加文化底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

综上所述,《实践论》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大众化的语言风格和表达形式,给后来的国家领导人从传统文化中完善语言形式、构建话语体系指明了参考方向: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用中国风格传播真理,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结束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践论》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对传统“知”和“行”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成功的实践,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给新时代发展“两创”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实践论王夫之张载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实践论(节选)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实践论》的时代价值刍议——学习毛泽东实践观的感悟
试论庄子对王夫之自然观的深刻影响
建国以来《实践论》学习和宣传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