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红色基因中的创新元素探究
2023-04-19牛曼冰
牛曼冰
(济南职业学院 计算机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在这里孕育、发展并传承至今,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了文化自信,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加强文化交流、推广的核心要素。
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阶梯,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支撑。习近平同志强调:“历史证明,成功从不属于满足现状、因循守旧之辈,而是更加眷顾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大报告中都强调 “必须将全领域创新发展作为最终建成科技和制造业强国的核心动力”,再次阐明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现在乃至将来国家兴盛不可或缺的强大助推力量。
一、挖掘和传承黄河红色基因中的创新元素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以爱党爱国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创新发展为首要的改革进取精神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和力量之源。而红色基因是民族精神、改革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和建设国家、创造全新历史的珍贵记忆,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和不懈奋斗的精神。红色基因不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普遍意义,又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发展时期也具有永恒的价值。
其中,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红色文化在黄河优秀传统思想的滋养下萌芽、生根、成长,反过来又丰富、提升了黄河文化的底蕴和范畴,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黄河流域红色基因[1]。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将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等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伟大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批精神谱系,使其作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法宝,永远绽放时代光芒。因此,为了切实加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力度,非常有必要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红色基因中蕴含的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思想观念、奋斗精神和实践方法,寻觅我党我军艰苦创业的历史根脉,探索民族文化与黄河流域红色基因的内在联系,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黄河流域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教育和鞭策全体中华儿女,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为国家的振兴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延安精神”中蕴含的创新元素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历史转折点,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党在延续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拥有独特价值观、成熟稳定的延安精神。它在革命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战争的血与火中得到淬炼和升华。其中最能体现 “延安精神”特征的创新元素包括:
(一)思想路线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是指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调查、分析与研究,“是”指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普遍规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打破主观刻板印象和经验思维桎梏,持续更新思想观念、改进思维模式,真正把握住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略战术”“党指挥枪”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为了宣传推广、营造实事求是的氛围,我党在延安进行了历时三年的整风运动,使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并对“三风”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整顿,让调查研究的风气发扬光大,充分践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今后我党和新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展现着最为旺盛的生命力,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出困境,取得辉煌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二)革命政权创新——“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横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面积约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余万。她是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稳固的“大后方”,也是无数革命人士和进步青年心中向往的“红色圣地”。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党中央为了最大程度上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进行抗战,在充分总结抗战以来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1941年5月,由中共中央批准、陕甘宁边区中央局颁布的《陕甘宁施政纲领》,开创性地提出并实践了“三三制”政权组织模式,即在政府工作人员和民意代表的名额分配上,代表贫农和无产阶级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人士和代表开明绅士和中等资产阶级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2]。这种根据地政权的组织创新,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中间势力的支持,打击顽固和反动势力,极大地促进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成为了当时中华大地上最受人民欢迎和拥护的民主、廉洁、高效、有朝气的政权组织模式。
(三)党建理论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时期,当时的陕甘宁边区交通闭塞、物资紧缺,还处于日伪军的全面封锁之中,一度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带领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运动,在工、农、牧、运输等各经济领域广泛实行军民合作、互帮互助的劳动模式,以三五九旅官兵将南泥湾改造成为“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为代表,边区所有干部、战士和群众,都投入到各类生产活动的热潮当中。几年光景,边区耕地面积增长近八成,粮食产量是原先的四倍,棉花产量和牲畜数量增长了近三倍,使得粮食、经费逐步实现了自给有余,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必需的物质保障。自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始终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昂首跨过一道道艰难险阻,获得一次次伟大的胜利。
(四)战略战术创新——“游击战略”
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依据井冈山斗争前期所发生的大小战斗经验,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 总结与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了红军不断打败强敌,扩大并巩固根据地的制胜法宝。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频频失利,大片国土沦丧。为保家卫国、打击日寇,毛主席又在充分调查研究敌我力量对比,并在总结和凝练红军时期作战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和提升游击战争理论,归纳并推广“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样完整、易懂、朴素的游击战作战原则;采用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灵活机动性、突然袭击性、主动进攻性和因地制宜性为特点的作战形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抗战,依托抗日根据地大力发展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围困战、伏击战等游击战术。以一次次作战胜利,使全国抗日军民逐步意识到游击战不仅仅是当时打击日寇的最适合的战术体系,更是凝聚国民意志、团结所有抗战力量的一种有效战略。通过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提升自身的士气、战斗能力和装备水平,为获取最终全面胜利奠定了人力和物力基础[3]。因此,游击战略在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实践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延安时期勇于创新精神的光辉体现,成为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可见,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以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与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相结合,确立了蕴含着最强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感召力和动员力的延安精神,作为全党上下普遍践行的思想方法和行为选择。它指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承载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体现了党政军民英勇奋斗、战胜强敌的坚定意志,成为取得全国胜利,以致今后所有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的必然原因。
三、“太行精神”中蕴含的创新元素
在14年救亡图存、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来源于中华民族为国家存亡、民族复兴、世界正义而战的精神觉醒和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是树立在华夏大地上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在全面抗战爆发的中华民族存亡之际,由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分批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在不断进行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创造性地建立了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等抗日根据地。他们战斗在全民族抗战的最前沿,开创了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的全新抗战局面,为夺取中国抗战最终胜利、谱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太行山地区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坚韧不屈、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它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太行儿女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斗争意志,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奋斗品格,宁折不弯、凝心聚力的民族气节,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合作精神。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先烈英模成为太行精神的缔造者与榜样。无论是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彭德怀,纵横太行、歼敌无数的刘伯承和邓小平、晋察冀根据地的创建和领导者聂荣臻、为国英勇捐躯的左权将军、回民抗日义勇队的马本斋和母亲、妇孺皆知的小英雄王二小等[2],他们前赴后继、敢于创新、打击日寇、雪洗国恨家仇的种种事迹,都成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太行精神的生动体现。太行精神也蕴含着丰富创新方面的元素,包括:
(一)面对困难时的“铮铮铁骨”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民秉持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韧、坚守、坚强的斗争意志,始终代表太行精神的风骨,也是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开创局面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撑。在战略防御阶段,华北地区大半沦陷,亡国论调甚嚣尘上之时,我太行军民誓死不做亡国奴,在党的领导下挺身而出,为民族的独立和劳苦大众的福祉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殊死搏斗,并创造性地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前线八路军指战员时刻依靠的坚实后盾。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法西斯对太行地区实施了“三光”“蚕食”“囚笼”等政策,冀中等根据地沦陷敌手,而此时国民党顽固派也大搞经济封锁和反共摩擦,加之遭遇到百年难见的天灾,太行根据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我八路军一面巩固和扩大地方武装,并将部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建立敌后武装工作队,坚持分散的游击战争,灵活运用“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战法,在敌后不断的骚扰和打击敌人。剩余主力部队也善于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积极作战,不断杀伤敌有生力量,直到战略反攻阶段获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践行了“铮铮铁骨”和“灵活多变” 的真正含义。
(二)“包容务实”的创业作风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战胜日寇的核心要素是充分动员各种力量、组织和武装群众进行全民抗战。太行根据地在发展过程中,全体党员干部都秉持全心全意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大公无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调查讲实情、沟通说实话、为民办实事的原则。特别是在1941年至1943 年,八路军总部响应延安的号召,以强大的魄力、定力和耐力,带领广大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一面精兵简政、节衣缩食;一面勇于开拓、生产自救,从将军到士兵,纷纷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发展工业生产、赈灾扶弱,与根据地人民同舟共济,共度时艰,彻底打破了日寇、国民党顽固派和自然灾害“三面夹击”所带来的困难局面。太行时期打造的军民、干群关系是真正的“鱼水之情”,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包容务实”的创业作风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也成为了太行精神的根本体现。
一部艰苦卓绝的抗战史,就是一部血泪书写的英雄史。在巍巍太行的深山峡谷间,恶劣险峻的自然条件和残酷的斗争环境,赋予了太行军民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核心特质。而他们造就的太行精神,是我党的优良品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伟大抗战精神融合的具体体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永远发扬光大。
四、“沂蒙精神”中蕴含的创新元素
沂蒙精神是黄河流域和山东大地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标识之一,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与战争实践融合、提炼、铸就而成,是各个历史时期一次次伟大的思想升华,是沂蒙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结出的硕果。
在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是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第一纵队、山东省军区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长期驻扎之地;许多党和军队领导人,也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开拓担当、浴血奋战,开创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沂蒙精神的精髓就是开拓创新,贯穿于整个精神的诞生、发展和成熟的全过程,是推动沂蒙地区打赢战争和经济腾飞的强大动力。具体表现为:
(一)“奋不顾身、开拓担当”的创新特质
在各个历史阶段,“开拓担当”一直是沂蒙各级党组织、人民子弟兵和革命群众的创新精神、革命精神、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的萌芽和成长,本身就依赖于不断地开拓创新。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的丰沃土壤之中,汲取儒家、道家思想中讲仁义、重礼仪、贵名节、颂忠直、崇诚信、求和谐之营养元素,展现了沂蒙人民善良、勇敢、纯朴、勤奋的传统美德。但在近代,他们受三座大山的长期压榨、剥削和恶劣自然环境的制约,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我党在沂蒙大地早期播撒了共产主义火种,与后期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才觉醒了沂蒙人民对反动统治的刻骨仇恨和对平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打造出了其强烈而质朴的阶级情感,奠定了厚重的革命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沂蒙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开拓担当”的特质使得沂蒙革命老区的人民一直保持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高度政治觉悟,激发出为实现打败日寇、翻身解放、建设新中国等各阶段革命理想而战斗不息、踏碎苦难、勇攀高峰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创业作风
在革命战争时期,沂蒙精神是老区人民贯彻始终的群体意识,是不断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其中“无私奉献”充分体现的是沂蒙党政军民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革命实践中甘愿抛弃个人、家庭利益,直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作风品格和牺牲精神。这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推动沂蒙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战争中义无反顾、万众一心、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争相拥军支前、救治伤员、打击敌人,涌现出“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先进典型。沂蒙人民用最平实的词汇发出了“最后一口小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匹缝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豪言壮语,用口粮和军鞋供养着子弟兵,用小车把后勤支援推过长江,直至全国革命的胜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受后代无限崇敬的革命英雄篇章。
(三)新时代“与时倶进、改革实干”的创新品格
在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融入了创新发展观念和开放竞争意识,成为了推动沂蒙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并对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利己主义等负面价值观念发挥着清源、扶正的作用。“与时倶进、改革实干”的创新品格不断鞭策着新时代沂蒙人民解放思想、精益求精、总结经验、提升品质,始终立于开拓创新的最前沿,成为革命老区克服底子薄、基础差的初始制约,一举甩脱贫困地区的帽子,直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信心之源。几十年间,迅猛发展的临沂特色农业、逐步完善的工业和服务业体系、不断占比提升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度改善的投资环境和交通等硬件条件,使沂蒙山区从传统单一的农业大区完成了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跃进,开创了革命老区走向繁荣的成功模式。
沂蒙精神从革命战争的硝烟中走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直蕴涵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创新精神,是一代代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的凝练和升华,是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的优秀代表,必将作为中华民族的最可贵的精神瑰宝之一,永远传承和发展下去。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水平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历史条件下,对创新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永恒话题。因此,弘扬黄河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创新元素,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掘和传承黄河流域红色基因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历史指引现实,将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三者完美融合,坚定文化自信,指导新一代建设者创新思想的科学性、理论性,成为创新实践强大的推动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的国家战略构想,提供强大的信念指引和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