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职业教育的探索实践(1945-1949)
2023-04-19孟京奥雷前虎
孟京奥,雷前虎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35)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国便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关乎人民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职业教育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个分支,它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与人民国家的幸福紧密相连。解放战争时期的职业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折射出为国为民的价值取向,留存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指引了新中国职业教育的探索之路。
一、历史进程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大体上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快速推进三次演变历程。在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织影响下,不同阶段党提出的发展方针不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辉煌的职业教育成就。
(一)稳定进步时期(1945—1946 年)
近代以来,无数忠贞志士为实现人民民主与社会和平而不懈努力。然而,战争的纷扰使得这个愿望并没有完全得到实现。1945 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为社会营造了短暂而美好的和平建设环境,各地解放区的职业教育亦迎来短暂民主发展的新机遇。毛泽东同志早在七大会议上就已重点强调教育的发展,指出:“为着提高解放区人民大众,首先是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培养大批工作干部,必须发展解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1]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将此要求一以贯之,尽管这一时期职业教育还未成体系,但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蕴含在了各类办学活动之中。
小学沿用了根据地时期的“民办公众”的教学方针,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办学多以夜校、半日班、冬学等各种类型呈现,将教学与生产集于一体。教学内容则体现了实用性的特征,从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取消无关紧要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防治病虫害、耕作等生产常识与科学知识。教学方法上采用“学以致用——工作即学习”的原则,基于生产生活之需而教学,多以启发式、现场教学的方法为主。以杨家沟村校为例,教育对象包括儿童、成年男子和妇女,最大特点是全体学生都不脱离生产,教学分早班、午班、夜班进行,一切教学活动都和生产密切联系,打破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界限,成为以成人教育为主的新式村学。[2]尽管在小学并没有单独办职业教育,但以上种种皆有培养职业人才的迹象。
中学职业化的倾向较为显著。其一,各解放区改造与设立中等职业学校,随着解放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把从日寇手中收回的一些学校加以改造利用。譬如,宣化的几所职业中学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后改造成了张家口农科职业学校。其二,在中学开设职业班,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规定:各中等学校中除设中学班与地方干部班以外,增设师范班、研究班、民族班以及职业班,[3]太行区行政公署也指示设置职业班,具体表现为河东中学开办了农学班。其三,设置特殊课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规定初级中学的特殊课程设置的比重为25%,高级中学为50%[4]。其四,分阶段设立职业学校。华北解放区在初中阶段设置初级职业学校,培养农业与纺织技术人才,在高中阶段设立高级职业学校。
高等职业教育也有了初步的发展。1946 年2月,苏皖边区政府提出创办较高级职业教育院校,规定专科学校由专署办理并管辖,目的在于培养各种建设专门人才[5]。晋察冀边区创办了白求恩卫生学校、农业专科学校等。除此之外,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亦蕴含着办职业教育的缩影。北方大学成立工学院、农学院等,创建各种工业、农业、商业专科学校。冀鲁豫建国学院设有专门职业部,成立电话与汽车两个班。除上述各种学校大发展以外,值得一提的亦还有妇女职业教育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主要领导黎玉曾提出,解放区“应该研究举办女子学校,在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中,注意招收识字班学员,把她们培养成教师,各种专门人才如卫生、会计等,使妇女能逐渐参加各方面工作,为社会服务[6]”。女子逐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之一,陕甘宁边区创办了妇女职业学校,以学习助产为主;晋察冀边区也建立了妇婴卫生学校等。正如美国学者杰克·贝尔登所揭示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把打开中国妇女之心的钥匙,获得了现成的、从未有过的、被剥夺了权利的妇女群众。”[7]
(二)曲折发展时期(1946-1947 年)
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教育工作也深受影响,各地解放区的教育难以正常展开,敌人大肆进攻时,学校师生多选择转移抑或潜伏,待至战争结束才能复课。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事业停滞不前,但也在历史上散发了耀眼的光芒。解放区的教育一直围绕中心工作展开—服务于战争,服务于生产,服务于土地革命。各解放区加紧培育学生,向战争输送了革命干部,并且依据中国共产党的“五四指示”掀起了土地改革的热潮,实行土改教育,及时宣传土改工作。
应对战争之需。西北解放区,陕甘宁边区实行战时教育体制,将战争教育与平时教育相结合,颁布了《战时教育方案》《关于战时各中等学校工作的指示》等政策文本,并且将西北医药专科学校改为第三后方医院,及时为战争提供医护人才。华北解放区,晋察冀边区创办各种短期训练班、补习班,办学得以继续;采用“半工半读”“以生产养校”的办法解决发展教育与发展生产的矛盾、发展教育与财政支出的矛盾[8]。东北解放区行政委员会颁布《关于改造学校教育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提出:“各地可根据当地工作的需要开办职业学校或地方干部训练班”;“为了使教育与实际密切的结合起来,最好是由生产部门办理,以铁路学部门办理铁路学校,矿山办矿业学校等。”[9]职业学校的学制、组织形式、修业年限、课程内容等具有弹性,依据实际情况而定。苏皖边区早在成立之初就提倡“以生产养校”,创办了农业学校、师范学校、医科学校等各种专科学校,成立了华中医科学校、苏北财政学校、苏北工业专科学校等。各解放区为应对战争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举措,遂而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应对土改之需。1946 年5 月4 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地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改运动,促使学生认识到旧社会劳苦群众的苦难以此提高政治觉悟。其一,农民教育。土改之前,有些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农村不识字的民众不在少数,较为严重的是有些农民干部依然是文盲。基于此,各解放区亟需开展农民教育,教育方式既不脱离民众,也不能与生产相割裂。它继承与发展抗战时期的办学经验,主要通过夜校、冬学、民校、夏学等方式。农民空闲之余,组织农民群众进入学校,其教学内容围绕着生产生活需要,将干部与群众的思想教育贯彻其中,农民的政治觉悟有所提升,农村的文盲现象减轻了许多。其二,师生教育。各类学校组织师生学习土改的相关文件政策或请专门的干部讲解土改经验,积极宣传土改运动,为加入土改工作做足准备。老师注意结合土改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讲解土改政策,学生主动加入土改工作队。学校将教育与土改牢牢地相结合,师生树立了劳动观念,皆在实践过程提升了工作能力[10]。
(三)快速推进时期(1947-1949 年)
中国共产党于1947 年迅速抓住了战略进攻的最佳时机,一举拿下了辽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战役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解放区的覆盖范围将延至全国,中华大地也即将迎来灿烂的曙光。与此同时,解放区的职业教育事业也得到飞速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新中国成立之际,职业教育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且培养新中国所需的干部与各类技术之才。
中共中央于1941 年作出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与《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这两个决定堪称是干部教育理论全面形成的标志,在《决定》中提到:“在政治决定之后,干部教育就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如果不把干部教育工作看得特别重要,把它放在全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就要犯本末倒置地错误了。”[11]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继承与发展了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贯彻落实党提出的“干部教育第一”的教育方针。这一时期干部的需求量不断上涨,国家急需业务精通的干部以此建设新中国。《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也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12]在具体的工作中,各解放区主要通过创办干部训练班与干部学校这两种方式开展干部教育。干部训练班基于工作需要培训干部,主要采取现学现教的方式,学习时间较短。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争取和改造知识分子及其对新区学校教育的指示》曾要求,“应办抗大式训练班……训练后派往各种工作岗位。”[13]干部学校则分为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东北解放区,到1947 年8 月,中学已达105 所,还办有一二十个干部训练班。[14]另外,在一些中学开设师范班,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新解放区专门创办师范学校甚是少见,相较之下,中学附设师范班皆为惯常之事。这个时期高等教育朝向专业化发展,保留与新建了一批高等职业学校,一方面注重提高干部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筹备干部,以备新中国建设之需。较为知名的干部学校有:东北军政大学、中央研究院、华北联合大学等等。
除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干部教育系统之外,对干部的专业培训尚不可松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提出:“我们的同志必须用全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15]概而言之,学校教育加强了对工、农、商等方面的学习,诚如华北职工学校开设纺织、邮电等专业方向。除此之外,对于在职干部的培训则继承了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2 小时学习制度”的传统,此外,在一些地区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在职干部设立业余文化补习学校。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各类专业人才发展也呈多样化趋势。医学层面,由于常年抗战,医疗器材匮乏,卫生水平滞后,人民的卫生习惯较差,普遍缺少常识。且在一些解放区容易发生恶性疟疾、鼠疫、流感等疫情,群众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各解放区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建立卫生与护士学校,加强夯实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专业医学训练,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譬如1949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在潍县设立了卫生实验学校,第一期培训的学生人数248 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医学系学生400 人,药科140 人,化验科75人,护士科55 人;[16]科技层面,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重中之重,解放战争时期亦是如此。1948 年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在筹备会议上确立了以“团结愿为人民服务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及科学工作者,促进科学理论技术之发展,积极参加东北与新中国的各种建设事业,把科学理论技术与广大人民的劳动结合起来”[17]为宗旨。农业层面,鲁中南解放区成立农学院,冀晋农场进行土地及气候的试验,华北解放区建立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业层面,晋察冀边区成立边区工业局化工研究所,华北解放区成立军工部。
二、演进趋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职业教育的历史实践是有规律可循的,在1945 年至1949 年期间,它历经了稳定进步、曲折发展、快速推进三个重要时期,契合社会转型与学科自觉的诉求,展现了一个事物走向相对成熟的路径与逻辑。正如克美国学者克拉克·科尔强调:“高等教育的历史,很多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的对抗谱写成的。”[18]通过梳理解放战争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三个演进趋向。
(一)从农村走向城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寻求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坚持扎根于农村,将改造农民与普及农村教育作为建设革命根据地的重中之重。毛泽东同志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亦强调:“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9]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乡村教育活动:苏维埃政府创建了一所专门农业学校——中央农业学校,培养一批农业干部与人才;在革命根据地除专门的开办职业学校外,夜校、冬学等其他教育形式也实行职业教育;解放战争时期,延续了抗战时期的办学经验,农民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民校、夏学、训练班等学校甚是常见。随着战略反攻的持续推进,很多解放区相继解放,职业教育的发展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解放战争后期,城市的解放数量截至到1948年10 月已拥有县城以上大中小城市586 座,占全国城市(2009 座)的29%。[20]鉴于城市在不断解放,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管理城市的发展之路,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必须恢复与发展。之前扫除文盲主要在农村中进行,现在教育对象渐次转移到以城市工人与市民为主。职工教育与市民教育通过开办夜校、职工学校、训练班等方式予以落实。对于文盲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还采用识字班、失学儿童班等形式进行专门教育。
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伟大决策,为发展城市职业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华北解放区中的北平、石家庄等城市先后开办工人补习学校、识字班等;山东解放区于1949 年底创办了中等技术学校12 所;东北解放区参加技术训练班、识字班的人数占职工总数的29.1%。[21]
(二)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不同阶段党制定的教育方针有着共通之处,皆为战争服务,为生产服务。政府紧紧围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创办了专门学校、干部学校、群众业余学校等。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学校为主体,尽管也存在工厂与学校合作办学,但是这种情况较少。因此,早期并未凸显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城市,培养技术人才的方式不再只拘囿于学校,工厂办学、企业办学等多种形式充分涌现,虽然尚未明确提出“校企合作”相关概念,但基于严峻的战争形势,在制度上、实践中已存在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的形式,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22]。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各大企业工厂应附设职业学校,设立业务技术补习班,加强工人的技能训练等。其间各解放区立足于本区的实际,助推校企合作的发展。以东北解放区为例,东北根据各地需要开办职业学校或培训班,强调职业院校的举办主体最好是生产部门。由企业相关部门主办技术学校或者学徒培训班,培养数量充足的中级技术人才[23]。尽管此时“校企合作”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但这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符合我国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解放区干部不足的局面,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从零散走向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教育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即使在战争最残酷的地区,经过周旋,多数学校也恢复发展了。然而,由于长期战争的纷扰,各解放区各种人才紧缺。加之农村的文盲现象较为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面临着挑战。如果选择办正规学校,财政难以支撑且培养干部花费时间较长,相比之下,各种训练班、民校、冬学等方式满足了人民的需求,更好地为战争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科技交通事业较为落后,对外联系不便,学校几乎皆分散于偏远地区,难以实现规模化。除此之外,由于实践经验的匮乏,党带领解放区走在曲折的教育道路上难免存在疏忽与偏向:过于强调生产,忽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学过于政治化;左倾错误的干扰;缺乏管理城市的经验等等。尽管这些因素使得职业教育散落不成体系,但中国共产党提出“新型正规化”之后,殊途同归,各解放区纷纷响应号召,体系化的职业学校指日可待。
从1948 年之后,各解放区皆意识到建立正规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等学校教育制度皆重新做出规划,在建设过程中愈加注意实施的合理性,防止偏失。正如教育家刘季平所谈论的:“我们的新型正规化应该是基本上有制度、有计划,而不反对群众的创造性,不反对实施中的灵活性,不反对形式上的多样性。”[24]各项制度的建设使得职业学校转向秩序化的建设轨道,符合和平年代学校向体系化转型的发展要求。职业学校在体系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培养人才的质量与层次也有了格外要求。1949 年东北解放区、华北解放区在文化教育建设计划中也提出了整顿高等教育的计划。
三、演进逻辑
事物的发展不能脱离于时代而单独存在,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中曾说:“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的器官都密切联系着社会体中的其他制度、习俗和信仰,以及重大的思想运动。”[25]基于此,探寻职业教育的演进逻辑,厘清解放战争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体系,为党继续领导中国职业教育提供了逻辑遵循与路径指引。
(一)技术逻辑
技术逻辑,即中国共产党领导职业教育所贯穿的主线,它将个人与社会置于其间,构成了解放战争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底色。长期以来,儒家传统文化遮蔽了技术文明的发展,世人对技术教育多采取轻视的态度,忽视了技术变革对社会与人的作用。诚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揭示的:“我们面对的危险是把实际的日常事务看作是邪恶的王国,在那里好像只有突出理念上的目的才能取得成功。我认为这种观念是已被实践直接否定了的一种谬论。在教育中,这种错误观念表现为把技术训练看得低人一等。”[26]事实上,社会与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
从社会发展维度看,技术推动了社会更迭。由于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一定意义上阻碍了西方科技的传入,加之百姓长期固守小农经济的传统,社会没有及时地进行自我革新,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近代以来,战争接连不断,急需医疗、生产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以促进社会稳定。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7]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华北解放区兵工会议,确定了兵工建设的总方针,要求制造出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武器弹药,并明确了军火生产技术等一些重大问题,为兵工生产指明了方向。[28]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卫生试验所,农事试验场,工业技术研究机构等,进行科学试验研究。在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下,中国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打下了基础。
从人自身发展维度看,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不缺乏优秀匠人,后人常赞叹“游刃有余”的庖丁、衣被天下的黄道婆、铸剑鼻祖欧冶子等,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是为社会带来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解放战争时期,技术文明同样也造就了优秀之才。化工专家林华组建了中国化工科研队伍并成功创办了第一个石油化工科研机构;机械工程专家沈鸿是我国机械工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在建国后先后担任机械计划局副局长、电机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位;农业教育家张克威筹建了沈阳农学院,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献。他们在各个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需求逻辑
需求逻辑,即中国共产党领导职业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它将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构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色。“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社会需求和谐的历史。”[29]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需求也会因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它始终反映出时代与人民最迫切的需求。解放战争时期亦是如此。
其一,时代性。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并根据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确定各解放区教育任务是:为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支援战争服务。正是基于时代之需,各解放区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办军事干部、卫生医疗护理等各类专门学校与培训班,进行全面的普及文化知识,造就大批技术娴熟的干部,使得教育工作蓬勃发展,直接促进了战争的胜利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其二,人民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时,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早在1944 年的延安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毛泽东作了《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演,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30]解放战争时期的职业教育也是人民所共享共有的教育,各解放区对农民、工人及妇女均普及教育,各类职业学校与训练班皆依据人民的需要办学,深刻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三)实践逻辑
实践逻辑,即中国共产党领导职业教育所生成的路径,它所蕴含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色。各解放区力求克服传统脱离生产与实际的办学倾向,创办一边生产一边工作的民校、职工学校等,设立了“生产劳动”课程,强调教学做合一等等。就实践逻辑而言,主要体现两个层面。其一,教育通过与生产劳动教育相结合,一定意义上缓解了财政不足的压力,增加了生产收入,职业学校也得以维持与发展。其二,这种教育是属于人民的,绝不像封建教育把劳心劳力分开,文化被封建阶级独占。人民通过生产实践,逐渐提高了劳动觉悟。因而,各解放区为生产储备了后备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劳动教育需要依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一些地区随意借鉴教学经验,刻意强调生产结果,忽视理论知识学习等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手脑被迫分离,不断重复相同的训练,逐渐丧失了思维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更需要中高级技术人才建设祖国,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需注意其合理性,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