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二级学院治理机构优化研究

2023-04-19裘荣鹏潘德文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院改革

裘荣鹏,潘德文

(1.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2.辽宁开放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1)

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强国目标,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类型之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国宏伟目标添砖加瓦[1-3]。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或是由原中职院校通过自我升格或合并升格而成,或是由原民办三本院校转制而成,较多的模仿原普通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职业院校的要求,在内部治理结构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4-5]。为此,国内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地推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积极通过自身摸索寻求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合理的治理结构。纵观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最集中的矛盾突出点,在于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之间的权责利边界如何划分问题[6-7]。本文正是在此宏观背景下,总结二级学院学院制改革经验,提出了优化建议以供有需求的院校参考。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要求

二级学院是高校党政领导下的基层教学单位,是学校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主体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教育大众化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现实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了全面推进的步伐。国内众多高职学校都在积极的调整管理权力,将工作重心下移到二级学院,提升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二级学院被赋予的权力和责任也越来越多,可根据自身需求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促进学院内部和二级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

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提出到2035 年我国要进入教育强国行列的工作要求。而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高校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涉及政府、学校、社会多个治理主体实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均是现代化的复杂过程[8-9]。显然,高校二级学院满足多元共治的理念,在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上实现现代化是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对全面实现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多元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与转化,以及促进就业创业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显示出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但在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数字技术的应用与迭代、关键办学能力与活力等方面仍然存在着难点和堵点。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10]。

二、职业院校学院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固有思维影响,制约学院制改革推进

大多数职业院校多年的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学校对二级学院工作实行统一管理,采取“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三级体系结构,二级学院自主权十分有限,学院之间也缺乏沟通和交流[11]。受原有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在推进学院制改革的进程中,一方面存在着职能部门不愿意放权或有限放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二级学院不知如何用权而不愿意接受授权的问题。有些学校将更多的基层事务和工作交给二级学院,而决策权、财务权、人事权等权利仍然掌握在职能部门,仅仅是将责任下放而管理重心没有真正下放,造成二级学院负担比以前更加繁重,在工作中只是充当着“办事员”的角色,有责无权,导致学院制改革有名无实,二级学院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必将导致工作有心无力。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限制学院制改革成效

学院制改革推行后,二级学院实体化运行,将独立应对教学、科研、行政、财务、人事等工作。但随着二级学院管理工作量的增加,却没有形成合适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导致学院制改革效果不佳。受编制的制约、制度的不健全、用人机制不灵活、行政人员待遇低和上升空间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二级学院缺乏懂管理的行政人员,院长忙于日常琐碎的业务工作,身心疲惫,导致学院制改革过程中学院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每况愈下。

(三)学院设置不当,限制学院制改革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职业人”,满足的是终身学习型社会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未来的岗位对人员的要求是多元化的,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在我国职业院校大多学院的设置是来源于对普通高校的模仿,按照学科进行设置,但是职业院校又不像普通高校在同一学科下面设置很多专业,这就导致目前职业院校的二级学院普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专业少的特点,造成资源分割严重,学科之间缺乏交叉融合。因此,在推行学院制改革过程中,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各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管理效率低下,即使推行了学院制改革也显得未来长劲不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空间有限。

三、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治理机构优化的路径措施

(一)转变思想,循序渐进推进学院制改革

学院制改革是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的核心,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但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就可使学校的事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混乱。因此,学院制改革除了要有学校党委和主要校领导的指挥外,还必须得到中层干部的理解和赞同,获得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否则将影响团结使得改革难以进行。学校要做好充分调研,掌握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要做好顶层设计避免草率推进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学校和部门来说,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生搬硬套,要以本校的问题为导向,循序渐进,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使得全校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到学院制改革的必要性,改变传统思维定式,在推进学院制改革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学院制改革不是解决学校问题的“包治百病”良药,对于学院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要用教育的规律办事,结合本校自身的校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学院制改革,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

(二)健全机制,提升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具备一支懂技术、善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同时也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二者缺一不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专业的管理队伍,其办学水平将不能达到一流。因此,学校发展的速度,取决于管理组织的好坏。要推进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改革,就要建立与学院制改革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理顺人事关系,合理分配人员,规范管理,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也要保证管理人员的稳定性,确保学校的用人效益和管理水平。在人事制度上,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按需设岗,公开竞聘上岗,确保合适的人出现在合适的岗位上。在分配制度上,要引入绩效考核机制,除加大管理人员基础岗位津贴外,要根据具体岗位承担的任务量和工作成效区别设置特别岗位津贴,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考评制度上,要建立公平公开的评价机制,管理效果如何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老师说了算,学生说了算,被管理部门说了算。将考评结果作为是否续聘、奖惩、晋职的依据,以此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学校只有建立一支懂业务、善管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综合素养均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才能促进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三)科学设置学院,高效培养学生复合型人才

在推进学院制改革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校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特点、历史传统和管理习惯,同时也要考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院制改革中重新划分各二级学院,要以专业群为重要依据,以群建院,重新梳理建群逻辑理念,突出专业群核心专业地位,做好产业和行业调研,充分考虑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对专业的需求,科学设置二级学院。努力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一批企业满意、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专业。在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在新一轮国家级“双高”建设背景下,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要依赖于专业群的优化调整和一流专业的建设引领,因此,二级学院的设置必须以产业链为依据,以专业群的发展和建设为基础和核心。

(四)理顺责权利关系,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学院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责权利的统一,二级学院在担负工作责任的同时获得在职责范围内可行使的权力和相应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二级学院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在将管理重心下移到二级学院的同时,必须给予二级学院必要的管理权限,使学院能够独立行使人事管理权、财务自主权、资源配置权、事务管理权和对外合作交流权等。但同时,也要对二级学院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学校职能部门必须要减少对二级学院的直接的过多的干预和控制,要从“管理为主”转化为“服务为主”,由行政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重点放在制定目标和绩效、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上。要改变以往学校行政化、官本位思想,在厘清权责利边界的基础上,把管理重心放给二级学院,确保二级学院转化为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资产、学生管理等方面于一体的办学主体,充分激发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

四、结束语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一环。在其中,学院制改革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的实施将能够有效破解体制僵化、机制不活、政策失调、制度缺失等内层次问题和矛盾。推进学院制改革,能够有效推进职业院校从“行政主导”转化为“就业主导”,从“学校办学院”转化为“学院办学校”,构建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本文从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目前高职院校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思想上、体制上和行动上推进学院制改革不畅的原因,创新性的提出了治理结构优化改革的路径,为全面提升学校专业群建设能力和整体办学水平,发挥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提供一些思路和解决措施。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学院改革
初等教育学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改革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学院掠影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瞧,那些改革推手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