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体育进中小学的实然困境与纾解路径

2023-04-19丁先琼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云南少数民族

李 昊,丁先琼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既可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并使学校办学形成特色.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来说,该项工作实施多年来,无论是实践与理论研究均有多方面的成果[1-9].因此,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厘清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的实然困境与纾解路径,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与双减政策①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年8 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下,尤其是在近年来民族村寨旅游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需要在村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需要学校教育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培养人才.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少数民族大省,现有8 个民族自治州、29 个民族自治县、150 个民族乡.25 个世居少数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中有15 个为全国独有的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无论是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是对云南体育教育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来说,均至关重要.而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1 云南少数民族育进中小学的成就与实然困境

自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至90 年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进入21 世纪后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扎实推进,此后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寨建设等,直至当下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及其乡村文化振兴,由此经过30 多年的努力,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鲜活存现的传统体育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民间组织、学界,还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拥有者主人——村寨居民,都已经在意识乃至认识上有了普遍的共识.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云南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基本引入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目前,许多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体育进入学校工作扎实推进.一些少数民族体育群众基础较好、项目特色鲜明的县、乡、村寨,既有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又有民间组织的推动,其所属区域的中小学的校领导热心,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倡导推动,于是少数民族体育不仅进入学校,而且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特别是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既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素养,使学生自小铸牢中华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也因此丰富课程与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办学特色.例如云南民族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其初中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是开设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较多,课程融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竞技型项目——摔跤等,在云南有彝族、哈尼族、蒙古族等都有开展;游戏型项目——赖地等,在傈僳族盛行;健身型项目——傣拳、烟盒舞等,主要在彝族、傣族中流行.这些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既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了中学体育课体系,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增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该校的实践证明了在云南省民族地区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切实可行,因为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为开设体育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云南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成本较低,易于实施[1].

与此同时,学校辅之于每周固定的课外活动,有学生兴趣小组长期坚持.此外,校园文化周有专门活动,学校每年的运动会均设有比赛和表演项目.如果地方有相关比赛,或者文化节庆活动、旅游活动等,那么学校还可以组队参与比赛或表演,获得奖励与荣誉,进而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组织的关注与支持,良性循环.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学校因之形成办学特色,少数民族体育进入学校能够长期持续坚持.例如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该校所处区域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乡,为了保护传承彝族文化,专门成立了一个彝族民间文化与技艺传习馆,其中包含一个彝族体育舞蹈传习室,不仅每周有课程安排,而且有兴趣爱好活动小组,使得第二课内容丰富多彩,目前已获得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多个层次的表彰奖励.

特别是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临沧市民族中学开发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操校本课程,寻甸县民族中学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融入了民间流行的打陀螺、竹竿舞、抢花炮等项目,这些工作均做得有声有色,很有特点.

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进中小学的进程中仍然有其实然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认知与实践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各不相同,各地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的情况也差异较大,因此其所处的实然困境也各有不同,表现在工作一般化.少数民族体育虽然引入学校,而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不够,至于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往往流于表面.即使是融入体育课的效果,也不理想.相对来说,民族区域的小学好一些,特别是中心小学较好,初中一二年级次之,初三年级与高中就很一般,多是在学校年度运动会期间有所展示.从不同的学校来看,专门的民族中学较好,而其他中学一般.从开展的情况看,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些群众基础好、娱乐性与健身性强、对器材、场地、服饰等要求不高、又简便易学的项目方面,较为单一,受众面较窄,例如经过改编的民族健身操等.

上述两者比较,开展得好的较少,而一般化的占多数.因此,对于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问题,认知度高而普遍,实践却未尽人意,其认知与实践存在较大差异.这就是目前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的实然困境.事实上,“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大省,而学校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2].所以,如何破解这种困境,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平台和载体作用,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这仍然是一个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2 实然困境的原因分析

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面临的困境有多个方面,但是笔者的调查访谈显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现行的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管理制度导致社会、学校与家庭难于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体育,这是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随着现在体育的不断发展,现代体育活动的大众参与度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而且现代体育容易学习,开展以及组织竞赛活动,同时现代体育又越来越凸显出其商业价值.当然,最为重要的,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少数民族体育难于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所以很多学校以及家长对于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习与开展仅仅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的坚守,或者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活动,很难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财力来开展.特别是近年来体育考试的压力,例如云南省实行的体育中考制度,其项目都是以现代体育项目为考试内容,而考试成绩被视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于2023 年5 月到云南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进行走访调研,在与新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白乙武交流中,他说:“在云南,不仅他所在县的很多中学对于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展工作延缓滞后,整个云南的中学都相比小学落后,小学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开展许多非遗文化进校园,少数民族运动进校园等活动.”

其次,师资、资金、场所、器材等难于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于现代体育项目,后者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课程、学业完成、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硬性要求,其师资、资金、场所、器材有可靠保障,而前者多是作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兴趣爱好的培养等,在许多学校往往是在课外开展,所以很难提供所需的师资、资金、场所、器材等保障.对于少数民族体育进中小学,笔者在2023 年5月的走访调查中,与玉溪市元江县非遗中心主任倪银权进行座谈.他说:“元江县的非遗资源很丰富,但是实际重视程度不一样,其中多是因为资金不到位,所以少数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很难开展.”应该说,这是目前少数民族体育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

再次,教育资源不平衡,传承自驱力不足.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学校,由于教育资源不平衡,维持正常教学运作已经难能可贵,要是再开展少数民族体育传承活动,那就很困难,学生们多是等着快快长大,好外出务工,所以这些学校传承的自驱力不足.

最后,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目前的状况仍然是各个地方中小学依靠自身发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和利用本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搞好本校体育教学而进行的一种自发的、各自为政的,缺乏科学论证和统一设计安排的教学行为,因此经验缺乏,能组织调动的人力及资源有限,导致其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且其可行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也略显不足.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中小学的纾解路径

无论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还是开发地方校本课程资源,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对于云南省这样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来说,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研究并找到其实然困境的纾解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的工作力度.当下,贯彻双减政策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学校应该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强化教育教学行为.作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一方面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其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应该研究,解决如何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使学校真正成为体育发展的摇篮,成为民族体育、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传承与保护的强有力的路径选择,进而成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基地,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良好的教学场所[3].

第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关内容与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相融入.目前实施的2022 版的新课程标准,其中特别要求健康第一,同时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在这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许多项目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群体性等功能,易学易练,对场地器材没有太多要求,很适合融入到专业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学校可以从当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使之与专业体育教学课程相互补充、相互融入,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所在区域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历史、文化、规则和技巧,或者讲述少数民族运动员的成功故事.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教师的优惠政策,学校对一些有贡献的相关教师可采取提供奖金、津贴或其他激励措施,鼓励更多人从事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尤其是民族区域中小学应该在课程建设、教学、课外活动有所作为,并且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建立网络平台或举办交流活动,让教师们分享经验、交流教学方法,并共同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由此,为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提供师资保障.当然,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职业晋升、研究项目、合作交流等,从而吸引更多有才华和激情的人才从事该领域的工作,进一步增强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让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第四,强化现代科技在少数民族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数字化的体育管理系统,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师信息的全面管理和监控,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也一样,所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在线平台和虚拟培训,提供专业的少数民族体育教学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教练、运动员和文化传承人等人才资源,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从而增强民族体育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使少数民族体育为更多的学生接受.

第五,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其一是加强本省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学习和资源整合开展好各自学校的少数民族体育教学活动;其二是与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开展的好的省份教学沟通和交流,学习其好的发展经验,促进本校的教学活动开展。

第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政府主导,调动和整合本省或本县教育、文化、民委及旅游部门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经费对本省开展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进行统一的部署和协调,促进本省或本县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4 结 语

少数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瑰宝,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其竞技精神与拼搏意识是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文化积淀[4],在云南,无论是城市还是村寨都能见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如果能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将少数民族体育结合新课标作为校本课程纳入云南中小学,那么云南的体育课将会是丰富多彩,富有文化内涵的课,不仅能强健体魄,娱乐身心,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与双减政策下,应该通过政策、资源、师资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破解其实然困境,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云南少数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