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英译:问题、对策及研究方向
2023-04-19安小可
安 斗,安小可
(1.昭通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2.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1 太极拳翻译研究的维度分析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截至2023 年10 月收录的有关太极拳翻译的文献,运用知网及知网研学提供的数据,对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数据源进行分析.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论文,以检索所得的86 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梳理出当前文献中发文趋势、文献主题分布、发文层次及基金来源、跨学科合作等情况.
1.1 太极拳翻译研究的时间分析
输入主题词“太极拳翻译”,来源类别设定为“全部期刊”,知网收录的最早一篇相关论文是舒伟发表在《中国科技翻译》的《杨式太极拳的翻译》一文,时间为2000 年.也就是说2000 年之前太极拳翻译研究几乎不受学界人士的关注.其中2001 年至2013 年期间共发表16 篇相关论文,年均发文量仅1.3 篇;从2014 年发文量开始突增,2014 年至2023 年间年均发文量达到7 篇.究其原因,这与2013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推广太极拳文化,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此外随着太极拳进入孔子学院,太极拳的外译工作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人注目的是2020 年12 月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掀起太极拳翻译研究的新高潮.2020 年和2022 年这两年时间就分别出现15 篇和18 篇相关论文,说明学界对于太极拳翻译的关注度趋于重视.
因此,总体上看,随着相关发文量逐年增加,多维度、多视角、多种研究方法的太极拳翻译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
1.2 太极拳翻译研究的主题分布分析
数据样本涉及的主题包括太极拳翻译实践报告、太极拳文本翻译策略、太极拳术语翻译技巧、太极拳文本特征剖析、太极拳翻译策略、太极拳外宣翻译模式创新研究、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建构研究、文化典籍的翻译伦理研究、太极拳术语体系建构、太极拳经典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太极拳文化人工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等.
研究者主要从译者主体性视角、跨文化视角、外宣传播视角等分析太极拳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音译法、意译法、音译加文化释义、加注法、描写翻译法、借词、仿造词语、直译、词性转换、对等和改编等翻译策略;运用的翻译理论有目的论、功能派理论、翻译补偿理论等.其中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的拳谱及文本翻译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近三年亦有学者开始探究如何把“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应用于太极拳文本翻译实践.
1.3 太极拳翻译研究的层次及基金来源分析
在数据样本中从发文层次及基金来源可以了解到太极拳翻译研究领域的受重视程度.以上文献从发表的期刊层次来看,核心期刊或核心学术辑刊仅有6 篇,占文献总数的7%,其中体育类核心期刊有《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相关论文2 篇;翻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翻译》有相关论文2 篇;综合类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有相关论文1 篇,核心学术辑刊《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有相关论文1篇.普刊发文量占数据样本的93%,可见太极拳翻译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和加强.
导出的86 篇文献中,剔除36 篇硕士论文,从基金来源及类型对剩余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共得到基金文献期刊22 篇,占文献总数50 篇的44%,从知网统计的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太极拳翻译研究的基金文献在2013 年以前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2016 年和2017 年出现波谷,发表量均为0 篇,2020 年和2021 年出现波峰,发表量分别达到10 篇和6 篇,其余年份发表量都比较平均,起伏没有太大的波动.国家级基金论文5 篇,剩余的文献多属于省级和校级研究项目.基金项目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从整体上看,我国太极拳翻译研究的基金项目数量呈平稳发展的趋势,基金项目将会为我国太极拳翻译的研究发展提供助力.
1.4 太极拳翻译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分析
为了对我国太极拳翻译研究学者间的合作关系现状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通过知网提供的数据对86 篇相关文献的作者进行文献合作度的对比分析,发现秦琴发表的论文最多,发文5 篇;其次是马孝幸,发文3 篇;王青云、安鲜红、王伟、蔺志渊分别发文2 篇.其中有6 篇论文的作者是二人合作关系,其余都是独自进行研究.
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来看,主要有来自高校的体育学、英语翻译、传播学等专业的研究者和硕士研究生.从合作关系来看,太极拳翻译研究尚未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成熟的学术团体和学术氛围,也没有出现较为集中的高水平的研究者.
通过以上对文献的分析可以得知:从时间上,我国太极拳翻译研究领域阶段发文量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特别是2014 年以后,其增长更为明显.
从研究力量上看,我国太极拳翻译研究领域高产学者人数较少,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科研机构类型主要有体育类院校以及师范类、外语类和综合类院校.基金论文大部分属于省级和校级研究项目,国家级基金论文占比为10%,比例较低;整体上看,基金文献出现较晚,数量起伏明显;该研究领域学科种类较少,主要以体育和英语翻译两类学科结合为主.合作关系方面,我国太极拳翻译研究领域作者合作度较低,说明团队合作关联程度有待加强.
2 太极拳英译文献中的问题类型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词词频和研究主题的比较分析,不仅能够清楚地知道热点主题的发展变化,还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到太极拳翻译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类型及表现形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太极拳英译的问题类型可以归纳为五类:缺少统一的翻译标准、文化差异导致太极拳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译者主体面临的跨学科翻译问题、语言系统不同导致源语与目的语转换时信息损失、外宣翻译中不平等的话语秩序等.
其一,缺少太极拳术语翻译的统一标准.杨瑞玲等认为太极拳术语的翻译缺乏统一的标准,至今未能形成相对固定一致的术语翻译体系[1].究其原因是由于太极拳源文本的繁杂,为太极拳翻译实践、太极拳翻译规范化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此外,太极拳过去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授,而不是通过书面记录.现存的太极拳拳典文献由于受早期印刷工艺的影响,语言存在含糊性,再加上辗转传抄,文字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内容不尽相同[2].这给太极拳文本的翻译研究增加了难度.因此在太极拳翻译过程中一词多译、死译、硬译、望文生义、词不达意、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等问题成了太极拳翻译过程中的障碍.
其二,文化差异导致太极拳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太极拳与中国哲学、儒释道文化、中医经络学和文学艺术紧密相连,长期形成独有的传统文化特点.贾镨认为导致文化缺省的原因是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语,如“太极”“无极”“阴阳”“气”“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抱虎归山”“弯弓射虎”等名称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的词汇表述,增大了翻译难度[3].翻译过程中如果简单地套用拳击术语,就会造成不对等翻译[4].李鹏程等人认为目前的太极拳术语翻译同词不同译、中式英语司空见惯、望音生译,其中文化缺省是最为普遍的现象[5].
其三,译者主体面临的跨学科翻译难题.不少文献提及译者主体面临的跨学科翻译难题:英语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很难对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术语要诀和攻防功领悟透彻,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内涵;而体育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则在翻译过程中难以实现对不同语言的诠释和转换.安鲜红认为译者对太极拳要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能忠实传达太极的动作特征及民族文化的内涵[6].从太极拳的海外推广经验来看,张东宇认为精通太极拳理论的传授者由于外语水平不高而只能传授动作要领,无法传达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而精通双语的人员对于太极拳的招式不够熟悉,仅止步于理论阐述而无法进行现场教学[7].王伟认为太极拳译界中缺乏领军人物,中西译者之间缺乏互动,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常见.此外,很多译者把太极拳翻译作为自己的“副业”而不是事业,缺乏持续的关注和创新的动力[8].
其四,语言系统不同导致源语与目的语转换时的信息损失.申国卿在对太极拳双语教材的翻译探析中提及“气”“道”为象征的拳理翻译表述困惑,审美形式与拳论翻译美学缺失是翻译太极拳拳论典籍的主要问题.例如“缠丝劲”有进、退、左、右、上、下、里、外、顺、逆、大、小等种类之分,但这个美学特征很难通过翻译转换,在非汉语文化语境中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美学意义和武学理论的综合内涵体现出翻译的难度[9].
其五,外宣翻译中不平等的话语秩序.卢安认为太极拳话语很不完备, “太极拳”一个译名的拼写问题就是明证[10].王伟则认为如果仅强调太极拳翻译文字层面的对应,忽略言说体系和认知语境的改变,就会导致意义和功能上的隔阂,难以实现语言文化层面的弥合[8].马孝幸则认为太极拳要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就必须要参与争取对等的话语权,更要通过翻译掌握话语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11].
整体看,从本文在知网上检索到的86 篇相关文献中,讨论太极拳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问题最多,其次是译者主体的跨学科翻译难题和缺少统一术语翻译标准的问题.在这三类问题中,不同作者对同一类型问题重复讨论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对于太极拳英译的文化缺失问题,舒伟等人早在2001 年就有提及,然而近10 年来该类型的问题亦有重复研究,缺乏新的发现和研究视角.对于不等值翻译、太极拳论翻译美学缺失的讨论则不够全面和深入,涉及海外太极拳翻译研究者及其文献的研究较少,同时缺少对太极拳各派别的翻译研究.卢安指出和中国的传统医学、古典诗词、甚至是现代法律翻译相比,太极拳翻译研究的理论层次明显偏低.许多翻译理论还没有和太极拳翻译研究相遇,即使有的翻译理论(如目的论)被纳入研究的范畴, 也多是浅尝辄止.对太极拳术语翻译的本质和特征缺乏深层次的追问和思考[10,11].
3 太极拳英译文献中的应对策略分析
上述文献中针对太极拳英译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释意理论及应用、功能派理论及应用、翻译补偿理论及应用、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建构太极拳翻译话语体系.
3.1 释意理论及应用
释意学派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期的法国.该学派认为翻译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做出的一种解释;译者要注重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而不是追求语言单位的对等.刘刚从释意理论的视角探讨太极拳的英译策略,提出通过音译+注释的方法处理民族型文化性词汇;直译+注解的方法处理太极拳名称术语;以话语篇章为翻译对象,遵循翻译程序翻译太极拳文本材料[13].潘登和刘桂兰提出摆脱“二元对立”认识论的局限,从字面形式的翻译逐步转化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通过拼音译、直译和义音互补译等方式阐释这一传统文化精粹,以“意义补偿”和“文化补偿”再现传统文化内容,同时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习惯[14].张明玺认为太极文化的根本是周易学说、拳理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传播理论来源于美学理论、传播载体则是太极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要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太极文化内涵的阐释[15].
3.2 功能派理论及应用
始于20 世纪70 年代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赖斯、费米尔、曼塔利、诺德等学者.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费米尔的目的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摆脱了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费米尔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赖斯则认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赵攀提出太极拳文本属于信息文本和操作文本,根据受众群体和翻译目的可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4].周庆杰认为译者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为译语受众建构有效的认知图式.以汉语拼音加注释的方法译介中国文化独有的事物有利于传递相异的文化思想,杨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翻译, 涉及到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针对原语名称的文化内涵和技击内涵进行有效的转换[16].杨海庆则强调太极拳翻译中的民族文化特色保留、翻译中的等值性体现、保持动作名称的象形特色和文化形象[17].安鲜红提出既要传达出原文的内涵与风格,又要语言自然流畅使接收者产生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信息[6].刘丽芳,陈洪丽对忠实对等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对太极文化理解的对等、原语与译语风格上的对等,翻译中用韵的对等和文化内涵传递的对等的翻译策略[18].
3.3 翻译补偿理论及应用
20 世纪80 年代翻译补偿理论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研究焦点.《翻译补偿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翻译补偿研究的专著.作者夏延德论证了翻译损失的不可避免性、翻译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书中提出翻译补偿的六项原则,并在语言和审美层面对翻译案例中不同的损失情况与相应的补偿手段进行了研究.周洁尝试从陈式太极拳的文本进行翻译实践研究,从语言学层面,文化层面,审美等层面探讨太极拳英译中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系列补偿策略,如层次分类补偿、信息补偿、语法补偿、结构补偿、审美补偿,并对各种补偿策略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19].潘登、刘桂兰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构建”的理念,以“意义补偿”和“文化补偿”再现太极拳论中的特色文化内容,同时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习惯[14].
3.4 跨学科人才培养和语料库建设
杨瑞玲认为译者不仅要精通英、汉两种语言,还必须熟悉中国的文言文,全面、透彻地理解太极拳的拳理和文化,这样才能够在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之间进行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1].蔺志渊提出太极拳研究者和外语学者应精诚合作,准确理解太极拳拳理及文化内涵,推进太极拳文化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20].孙婉婷、刘洪泉提出译者要掌握最基本的翻译技巧,拥有扎实的中文功底,及武术的基本理论和动作要领,熟悉中国哲学思想、经络学说,通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译入语文化,谙熟它们的差异,寻求翻译中的最佳契合点[21].申梦悦、代梧佑等提出在高校开设太极拳双语教学课程、引入太极拳双语教材、注重太极拳双语教材的创编[22].李涛、马秀杰提到翻译过程中应依托英语母语专家,太极文本的英文翻译宜由母语译者进行,因为母语译者不仅了解目标市场的读者需求,对语言文字的精妙把握也能保证翻译文本的流畅与准确[23].王伟认为摸索“中西合译”的翻译模式,即本土译者与国外译者合作翻译,前者熟谙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更了解太极拳的话语特征,后者则熟谙英语语言文化,更了解海外读者的需求与阅读习惯[8].卢安指出应该着手太极拳翻译语料库建设.在语料库建设中,要善用副文本,将语料、动作、图解之间架起链接是关键[10].
3.5 建构太极拳翻译话语体系
王伟从中西方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的视角分析如何建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规范、话语反馈的太极拳翻译话语体系,克服语符转换过程中的陷阱和障碍,用中国话语解读和表达中国太极拳文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太极拳翻译话语,为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发声和辩护[8].卢安也指出太极拳翻译必须吸收国外武技传播经验,如karate、judo、日本的kendo、韩国的Taekwondo,这些专有的译名会使国外人士瞬间和缘起国家联系起来,构建中国的太极拳话语体系[10].马孝幸则认为太极拳要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就必须参与争取对等的话语权,更要通过翻译掌握话语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12].
4 太极拳翻译的研究方向
通过梳理太极拳英译文献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本文提出太极拳翻译的研究方向:
其一,政府介入和主导制定翻译标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在国内外创建太极拳翻译语料库、编撰太极拳翻译双语词典、制定太极拳术语翻译标准和规范是未来太极拳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而政府的参与程度决定了译名的权威性,如何让政府起主导作用使统一的译名能够逐渐定形是今后需要突破的一大问题.
其二,多种翻译理论和翻译工具的融合互补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开展太极拳英译理论体系和框架的构建研究,多种翻译理论如功能派理论、释意理论、翻译补偿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变译理论等融合研究,形成多方位和多角度的研究视角,使得研究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是未来太极拳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机器翻译并促进机器翻译的发展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其三,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随着一系列国家体育政策的实施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深入进行,加大对太极拳翻译研究的重视力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既精通太极拳理论又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将是太极拳翻译研究的主力军;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研究学者之间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交流、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组织的通力合作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其四,建构太极拳文化的对外话语体系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太极拳文化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建构太极拳文化的对外话语体系有利于提升民众对中华传统思维认知,增加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有利于推进文化的向内与向外传播,因此太极拳文化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太极拳文化话语主体包括太极拳文化话语体系的组织者、传播者和传播对象.太极拳文化话语体系的话语内容包括构成太极拳文化话语体系的价值理念、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和道德规范等内容.如何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核心要义是中国太极拳文化如何融合与借鉴西方文化.通过整合国内外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开展国内外太极拳学术研讨会议和太极拳大师展演活动,在国际合作交流过程中寻找共同话题,把中国深厚的太极拳哲学原理用世界人民听得懂,愿接受的话语与全世界分享;同时利用国内外太极拳网站和母语为英语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典籍翻译研究的涉入,进行跨国界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是建构太极拳文化的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现有文献中各类问题和对策,为未来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