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3-04-18朱虹
朱 虹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P50)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2](P1)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以生态视角加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价值取向。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生动地彰显出关于“何为绿色发展、坚持何种绿色发展、怎样推动绿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两山论”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生产和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指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义,深入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发展理念。因此,研讨探究拓宽“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对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山论”的孕育生成与丰富发展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充分汲取前人成果、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作为蕴含着丰富生态智慧、契合时代发展的科学论断,“两山论”的产生也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厚的历史之基、理论之源、实践之问。其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植根于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两山论”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3](P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论、“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方法论是贯穿传统生态思想的主线。《系辞传》说:“生生之谓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人的智慧昭示着:运动、变化和发展乃是宇宙的根本存在方式,万事万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是宇宙变化发展的现实呈现。人来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界,与自然界构成了具有广泛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人类的客观实践活动(指以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为价值追求的活动)会给大自然镌刻上“天人合一”的烙印,也彰显了人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美好追求。孔子在《论语》中提及,“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生长会伴随着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演绎出蕴含其中的生长规律,人类只能去认知、掌握和顺应这些自然规律,而万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办事。例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就是农耕文化在遵从自然规律方面的具体表现。荀子在《天论》中也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可以探察规律的,尧也好,桀也罢,都无法左右这些规律发挥既有之作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在论证自然法则的长久性、稳定性和实在性,阐释了儒家文化对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制天命而用之”的理念,就是主张把握和顺应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以合理地开发、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两山论”这一科学论断,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分别生动地比喻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并巧妙论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民族化、本土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深化和升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两山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汲取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焕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
(二)“两山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两山论”睿智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然合一”等精神特质共融互促,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彰显了浓厚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来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也应敬畏自然、顺应自然。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4](P272),自然物质条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基础。马克思还提出忠告:“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5](P256)恩格斯深切地认识到:“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6](P998)这些阐述,表达出自然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换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深刻认识和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基本规律,纠正了以往人们对生产力关系在理解上的误区,以更为全面的维度对生产力概念作出了生动回答,是对“绿水青山”自然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两个结合”重要创新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三)“两山论”植根于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立足国情、社情、党情、民情,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定不移推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让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既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深刻改变了中国,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山论”的科学论断,汲取了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丰富营养,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毛泽东认为,“空气、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条件,而且是社会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关键因素。”[7](P34)邓小平作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重视林业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砍伐林木二者之间的关系。江泽民提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P1),并倡导制定了若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重要政策,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等等。胡锦涛立足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破坏持续加深等问题,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社会思想。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作为思想上的指路明灯,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际孜孜探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形成和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实践之基。
(四)“两山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两山论”的重要论断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视察中诞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位于安吉县余村的村民野蛮粗暴地挖石矿山、大量修建水泥厂,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山体破坏和环境污染,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经过一番考察交流后,得知这里已经关闭了矿山和水泥厂,村民也决定走发展生态旅游的致富路时,对这一高明之举给予了相当的肯定,首次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P186)
“两山论”的核心要义在两所高校的演讲中完整阐发。2006年3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主旨演说,对“两山论”的内容首次作出完整性表达,对“两山论”内在关系认知的“三阶段”作出科学阐释:“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同时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9](P186)这既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生态观的思想变化过程,也彰显出一个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的重要思考。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言简意赅地论述了绿色发展理念:“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P1)这一科学论断从多个维度诠释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两山论”的理念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确立。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11](P1),并且推动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式写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自此,“两山论”正式上升成为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成为指导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
“两山论”的思想在各地的生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任何理论都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国上下致力于推动“两山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股生态文明发展的春风,先从余村吹到浙江,再从浙江吹遍全国。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实践样板,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最生动的名片。例如,江西始终高度重视绿色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立足江西、聚焦江西,凭借优越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独特的江西生态元素,将“绿色文化”理念融入发展全流域、全方位、全体系和全过程,因地制宜地提出“绿色文化+现代服务”“绿色文化+现代农业”“绿色文化+生态工业”等模式,呈现出江西绿色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提供了实践方案。
二、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时代价值
“两山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枢纽,深刻回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何以可能、如何可能这个基本问题,从而在生态追求和发展需求之间建立起贯通和协调的智慧走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也必然要求更加坚定、更加主动、更加系统地将“两山论”转化成推动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智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时代价值。
(一)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政治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12](P1)守护碧波绿水和莽莽青山,筑牢建大金山银山,持续推动“两山”转化走深走实,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举措。
一是“两山”转化持续彰显我们党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意志。“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熔铸的科学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P14)。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沿用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的原有表述。这些事实表明,“两山论”作为融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元素的新发展理念,正逐渐熔铸于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治国理政实践的思想基石和价值取向之中。砥砺奋进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两山论”载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其政治意义十分重大。
二是“两山”转化深刻映照中国智慧,是人类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借鉴。“两山”转化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蝶变创新之路,是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以牺牲生态换取经济”“以破坏环境谋取发展”等旧有生态文明观念的彻底摒弃。“两山论”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历经实践不断检验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路径。“两山论”以其蕴含的中国智慧,从生态层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业已成为与二十一世纪中国所扮演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角色与地位高度匹配的话语表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所指出的,“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13](P1)
三是“两山”转化生动奏响实现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14](P1)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也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P1)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众星捧月”式的以中心(省会)城市辐射周边区域以带动中小型城市群崛起的现象愈发明显,不断影响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总格局。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伴随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新高度、新追求,城市在发展升级的过程中也将面临迭代、创新、完善等一系列现实考验。仅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需求的角度来看,“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活愿景,自然成为引领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要走一条城镇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之路。在深入推进“两山”转化的今天,城郊接合部、广袤乡村也要为了实现“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的富庶生态而不懈奋斗,让碧波绿水和莽莽青山成为融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三者于一体的有机体。
(二)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理论价值
“两山论”的本质蕴含着中国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发展,也实现了对西方生态环境理论的超越。推动“两山”转化走深走实,是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
一是“两山”转化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两山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科学阐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相互促进和互补共生。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影响。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需要持续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绿水和青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呈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自然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生态财富。反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来看,“两山”转化还彰显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既重点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又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旦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必须唱好“生态环境保护”这个重头戏。
二是“两山”转化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两山”转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与优化,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党和政府扎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指导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方法。推动“两山”转化走深走实,充分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决心。
三是“两山”转化实现了对西方生态环境观念的超越。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论述道,“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西方式现代化是不能实现的”[9](P118)。这必然要求不能重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沉痛灾难的覆辙,而是必须从我国实际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从根本上破除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两难矛盾。“两山论”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和合共生,以及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这也是西方生态环境观念难以达到的思想理论高度。在对比、吸收和借鉴西方生态环境理论精华的同时,“两山论”超越了西方理论的局限性,形成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时代发展理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5](P23-24)推动“两山”转化走深走实,是指引建设美丽中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是“两山”转化开启了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党和政府致力于将解决影响民众生活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预防生态灾害作为保障民生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两山论”提供了人与自然之间应如何相处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碧波绿水和葱郁青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生态系统过程中最终的价值指向。人类对大自然应常怀敬畏之心,在把握的基础上,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神奇自然所蕴含的无穷价值,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在推动“两山”转化的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到:绿水青山是生态资源和经济财富的统一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护好生态环境就是护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
二是“两山”转化推动了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对粗放型经济生产模式的纠正,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这一理念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的智慧和方案,旨在化解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致力于将经济发展模式由过去的粗放型向如今的集约型转变,将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调整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推动绿色生产、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省、生态城市、生态村的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区域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条不紊,实现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两山论”所蕴含的科学内涵,要求不能单纯地将GDP作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唯一标准。要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等多个要素,并将绿色GDP作为观测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广和使用GEP核算等制度。
三是“两山”转化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向。推动“两山”转化走深走实,要求旗帜鲜明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中,践行“两山论”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实践活动,将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转化为保护绿水青山的合力。推动“两山”转化,能够唤醒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科学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既有成效和短板弱项,常怀忧患思维;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优势,推动将生态文明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生态经济。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重要切入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引导、统筹和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深化、生态城乡建设稳步开展,为构建起“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新型发展格局而持续努力。
三、拓宽“两山”转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科学认知“两山”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两山”顺利实现转化,对于绿色发展内生机制的催生,以及协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筑牢生态文明建设之基,增强“两山”转化的思想意识
充分实现生态产品潜藏的经济价值,激发实践主体的潜力至关重要,也就是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实现“两山”转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来看,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被视为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因为其涵盖了科学知识、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等各类影响生产力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的有机整合,能使劳动者更有效率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推动“两山”顺利转化。
以江西省吉安市打造的“吉安碳普惠”微信小程序为例,自2021年推出该程序以来,官方通过打卡、步行、骑行、答题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毛巾、行车记录仪等日常生活用品,激励公众关注“双碳”,体验绿色低碳生活。截至2022年底,已有5600多人关注体验该程序,实现中和碳排放量5325千克。当地政府还致力于将获得奖励的方式从“积分兑换”扩充到“积分+购买”,将奖励的产品类别从日常用品延伸到助农产品、文创产品、生态旅游景区门票等,以此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减碳意识,形成对生态产品的消费观念,从而助力生态产品的产出与消费。
(二)走好生态价值转换之路,创新“两山”转化的经济运行模式
纵览国内推动“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直接可以“照搬照抄”的案例鲜见。生态产品可遇的市场风险难以预测、经济运行(开发)模式不够灵活多样、对接市场需求的有效性有待提升等因素,都影响着“两山”转化的实效。鉴于生态产品具有浓厚的公共属性,只有把生态产品作为生产要素引入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使其变成绿色产业中的生产要素,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近年来,江西省已有以互联网等第三产业平台为依托,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商业模式探索。如抚州市资溪县探索实施“生态+”“品牌+”“互联网+”,积极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拓宽林农增收途径。资溪在全县范围内推动成立50多家绿色生态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森林旅游、林下中药材、白茶、林下养蜂等产业,吸纳带动1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极大提升了全县生态产业产品整体价值。资溪县石峡乡引进一家生态科技公司,以公司自种、“公司+村集体”合作、村集体自种、“公司+村集体+脱贫户”等方式,种植黄精、粉防己、天冬、金银花和草珊瑚等中药材3000多亩,当地群众既可获得稳定的山林土地流转租金,又有务工收入和药材加工销售分红,还带动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6万元,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产品,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推广。
(三)担好生态保护治理之责,健全“两山”转化的生态补偿制度
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生态补偿模式下,受偿者的义务没有被明确规定,劳动者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难以被唤醒。来源分散的生态补偿金,以及生态保护过程中多部门管理等问题,也让实际的生态补偿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及时归整各项生态补偿金用以备案管理,并探索建构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体的生态补偿范式,深化对发展机会成本、生态保护成本以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彰显,还要积极探索相关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介入生态补偿的模式,倡导跨省(市、区县)的横向生态补偿合作,拓展生态补偿金的来源渠道。
近年来,江西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财政资源,通过健全“全要素”分类补偿制度、创新“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全过程”制度保障体系等,初步建立符合省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助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成效显著。
总而言之,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记绿色发展使命,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为自觉,让广大民众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领略生命的魅力,体验生活的美好,让这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