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推动技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3-04-18刘煜原
刘煜原
(广东省技师学院,广东 惠州 5161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技工教育也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技工教育是培养具备现代职业技能、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助力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广东省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1],以高标准建设2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为培养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支持,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发展。精心筛选30所办学质量优良、服务能力卓越的示范性技工学校,为“广东技工”培养提供标杆性示范引领,以推动中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如何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每个技工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两个结合”下,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需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与中国特定的国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被观察者们命名为“两个结合”的观点,这一理念具有深远的理论影响[2]。“两个结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规律,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在促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育中,提升文化自信,以此为指导,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由此,能够培养出具有高超技能与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一流技工人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当前,技工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当下技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实现知识的传授、价值观的塑造以及能力的培养的多元统一,实现以达到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的目标有机统一。技工教育工作者们正在积极探索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书育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言论对学生的危害[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汇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以便于更好地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并让他们成为未来的接班人。
2 “两个结合”在技工教育建设中的重要性
作为技工院校的建设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的指引下,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实践相结合,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更多的挑战,从而更加全面地发展[3]。
首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引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辉煌成就的主旋律。而在技工院校的建设中,如果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难以真正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无法做好技工院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所以,日常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实事求是等教育引导,使学生理解真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技工院校建设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中国拥有上下5000年历史文明史,孕育了许多文化经典和传统美德,对全国人民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在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洗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技工院校在建设中必须注重结合中国的实际,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人才。同时,在建设中也要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高技工院校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我们的党一贯的路线和方针。在打造技工学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不只是掌握尖端技术和管理知识,同时也能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含义和精神价值。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技术工人,提升“四个自信”,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3 利用“两个结合”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工程,以促进技工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技工教育作为劳动者培训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为了满足劳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工作时,必须坚持立足于市场需求、面向产业投资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实现人才素质和职业能力与产业投资和需求的高度匹配。
3.1 “两个结合”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深入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教育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化人才培养特点,提供更加实用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为了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变升级、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对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在编写教材及各种资源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其中,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技工教育在支持产业升级、推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2 “两个结合”关注技工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进行塑造和培养,使其在认知、情感、道德、社会行为等方面具备应有的素养和能力,成为独立自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自主创新、勤奋务实的企业家精神和敬业乐业的工匠精神,将其融入技工教育中去,使学生不仅具备现代技能,还具备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蕴。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2.1 讲师专业素质提升
技工院校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决定性因素的是教师的水平。《意见》中提出,将实施教师师德师风和职业能力提升专项计划[4]。积极推动技工学院的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将教师的道德品质作为评估教师整体素质的首要标准。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授课堂知识,还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内涵建设,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成为“智、仁、勇”理念的实践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标志着课程的焦点已经完全改变。在技工教育的日常课堂中,教师需要超越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范畴,将“两个结合”融入技能文化中。丰富技能文化的内涵,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规范、工匠精神、社会价值等。这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思政意识,较高的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教学经验,以能够有效地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时代赋予教师使命,教师要深入了解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现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教师也需系统地学习和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它渗透到专业课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增强学生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融入教学中,例如,借鉴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学习。
3.2.2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这个体系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和校企合作水平,旨在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对学院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在学生评价体系中,道德评价应与技能评价并重,职业道德是隐性的,不仅包含了从业者对职业的看法,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如政治认同、国家理念、文化自信、人格培养等,与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相结合,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得以完美融合。
3.2.3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两个结合”要兼顾人的整体发展。在技工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受到关注。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或成年阶段,面临着许多压力,如学业成绩的压力、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等等。只有注重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意见》强调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并提出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三是加强学校心理干预活动[3]。
3.3 “两个结合”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技工教育课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在技工教育中的应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作为技工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技能培训与知识传授并行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思考。
3.3.1 给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拥有一颗爱国、敬业、勤劳、诚信的心
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价值观的论述密切相关。同时,教师应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许多精华,如追求“德、才、体、艺”的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实践与实用,以及强调纪律和修养等,融入技工教育中。
3.3.2 秉承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教学准则
学生要通过实践掌握技能,但也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因此,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对学生来说也应该是必修的科目。同时,还可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实践出真知”“以身作则”等思想,激励学生在技艺上不断追求进步。将具有育人价值的内容进行提炼,通过合适的形式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教材中具体呈现出来。此外,还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教材内容,持续完善教材体系,推动教材结构的变革,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得到更好的体现。
3.3.3 在教育方法上,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尤其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高素质的人才[4]。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这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实践性教学、课程与企业合作等方式,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力。此外,可以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道德内涵,提倡师生和睦、主动遵规守纪的良好行为和习惯,以此培育优秀的品格及职业操守。
4 结语
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断进取。只有寓教于乐、寓教于生产实践中,才能够让职业教育更加深度和广泛地融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并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加积极而有效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