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4-18吕淑云
吕淑云 刘 林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指出,当下我国新媒体应用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对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刻[1]。相较于同龄中学生,中职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偏于社会化,接触各种新媒体的机会也更多。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将对中职生的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应该顺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 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环境,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中职学校要“拓展网络德育阵地,强化网络育人载体,提升学校应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2]。日益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使中职德育工作面临以下挑战:
1.1 新媒体时代的中职学校德育观念面临挑战
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职学校应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强化媒体意识,深刻领悟并把握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特点等,借助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
1.2 新媒体时代的中职学校德育内容面临挑战
目前,网络成为中职生崭新的活动空间,而网络上一些虚假和不良信息的蔓延易使身心处于发展与成熟关键期的中职生受到误导,进而产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德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充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契合时代需要。
1.3 新媒体时代的中职学校德育手段与方法面临挑战
作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载体,新媒体在实践手段上是多样化的。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对其海量信息选择和传播的管理和监控难度都很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课堂讲授、个别谈心等传统的德育手段与方法难以达到最佳效果。据此,中职学校应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丰富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德育效果。
1.4 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面临挑战
与传统媒体主导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入普及,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2 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开始挖掘新媒体在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优点,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如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搭建了学生成长中心、德育之窗微信公众号、网络心理健康服务、家校互联平台等多个新媒体德育平台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然而在探索新媒体时代德育工作新思路的过程中,中职学校仍然普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2.1 观念有待转变
转变观念、更新观念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基础。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没有根据时代要求调整和更新教育观念。其一,在人才观上,部分中职学校为满足现代社会各大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格外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却没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构建的能力、自律自觉的个性、惩恶扬善的品德、开放包容的个体精神等新媒体时代中职生所需特质的培养;其二,在教与学的观念上,许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中职生依然通过教师“满堂灌”的单向教育模式被动接受德育知识。总之,目前多数中职学校没有深刻认识到新媒体给其德育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致其教育观念较落后。
2.2 德育的手段不够灵活多样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顺利开展并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并依赖于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从物质手段来看,目前一些中职学校虽然能够借助一定的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媒体,比如通过网络新媒体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数据等多种通信媒体融为一体进行德育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但是多数中职学校的德育还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教师通过照本宣科和有限的迁移拓展内容来传授德育理论和知识,并没有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和丰富德育的活动场所及德育辅助手段。从精神手段来看,当前多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在组织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仍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等面对面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没有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和创新德育方法,以增加德育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3 中职德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欠缺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更新拓展了教育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者不仅成了媒介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媒介传播的参与者,因此中职德育工作者应当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德育工作者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与新媒体技能,也明白在德育工作中充分运用新媒体的重要意义,但是多数中职德育工作者对媒介信息的检索、分析、加工、利用等还不是很熟练。加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中职德育工作者还是习惯使用口头说服教育、谈心等传统德育方法,这并不能满足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职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预期效果。
2.4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
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年龄偏小且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大了中职生对海量信息的选择难度,中职生在面对纷繁冗杂的新媒体信息时不能准确地甄别其中的不良信息,这就容易导致中职生被不良信息误导,甚至在自媒体上主动发布一些不良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方法与手段使教育者很难对中职生进行网络信息选择、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指导,进而影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效果。
3 新媒体背景下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环境,传统的德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德育工作需求,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3.1 更新德育观念
首先,在人才观上,中职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构建能力的培养。新媒体环境十分强调信息选择与利用的个体自由化、自主化,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德育过程,使其形成独立批判思维和良好的辨别能力。在信息资源良莠不齐的新媒体时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构建能力有利于其了解自己的需求,在增强信息能力的同时学会利用新媒体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主学习。其次,在教与学的观念上,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情交融等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快速、交流便捷等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参与性,以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3]。最后,中职学校还应该倡导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新媒体时代实现了信息资源面前人人平等,中职生借助新媒体可以便捷迅速地寻找和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久而久之,知识单向传授的模式被打破,因此,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互为德育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2 利用新媒体创新德育手段
在新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网络论坛等以其灵活、快捷等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德育的新手段。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电脑互联网等途径对学生从认知、情感和意志层面进行德育。比如,在知识层面,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网站资料、历史影视剧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在情感层面,可以在授课的同时,通过心理咨询网站、手机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建立一对一交互的精准个体辅导关系,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情感困惑。此外,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产生正确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4]。因此,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选择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媒体或者网站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渠道,并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指导。
3.3 提升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德育功能,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德育效果,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是前提条件。为此,提出以下策略:
3.3.1 开展培训活动,全面提升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在培训形式上,专项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专项培训是以提高媒介素养为目的的专门性培训,中职学校可以聘请具备新闻学、传播学知识的专业教师对学校德育工作者定期进行专业授课,并定期查验其学习成果。综合培训指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的专业培训中安插与媒介素养提升相关的专题讲座,这样的培训形式有利于德育工作者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将媒介素养的提升与德育工作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关于信息技术的普及性、一般性培训之外,德育工作者还应接受媒体制作及其相关理论的培训,中职学校应为德育工作者提供媒体制作设备与实践场所,使其能够参与媒体信息的发布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由此思考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德育工作[5]。
3.3.2 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成果推广与资源共享
中职学校以及各级管理部门应当营造科研氛围,划拨基金资助,鼓励学校德育工作者展开研究,以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在学习新媒体相关理论、掌握一定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身处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可以结合日常教学,建设课程网络平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另外,德育工作者也可以与信息技术人员、媒体专业人士合作,编写适合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培训教材,满足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培训需求。
3.3.3 规划投入,建设新媒体技术环境
学校要完善新媒体技术环境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比如提供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充分满足教学需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课程网站建设;相关部门为教师课堂录像、学生教学观摩活动等提供条件与场所等等。学校还应通过科研立项、教学评价等手段,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新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建设开发相关的资源库与编写相关的教材,创设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氛围,形成提高师生媒介素养的良好环境。
3.4 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中职学校需要从完善新媒体德育平台建设、提高新媒体德育平台应用水平、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三个方面来拓宽德育的渠道和空间,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4.1 完善新媒体德育平台建设
中职学校首先应该对德育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推进学校德育建设的目的,并根据德育工作的需求选择和开发适当的新媒体技术平台,比如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其次要投入足够的资金维系学校新媒体设备的维修与更新,保证新媒体德育工作的开展。最后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校新媒体技术德育平台的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3.4.2 提高新媒体德育平台应用水平
在提高新媒体德育平台应用水平上,中职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对新媒体网络信息进行合理的监管。首先要对流入的新媒体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净化,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网络传播;其次要把握网上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活动、内在需要和现实需求,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最后要掌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第二,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新媒体技术培训,建立一支既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与政治理论水平,又懂信息技术的工作队伍,使其能够熟练地利用和维护相关技术设备,维护学校新媒体技术德育平台的正常运行。
第三,中职学校要利用各种新媒体德育平台为学生服务。如学习生活互助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理论学习参考资料、国家社会动态信息、身体健康服务信息等;择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最新就业信息、国家创业相关政策等;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困惑、学习焦虑等问题。
第四,中职学校还应该定期收集师生对服务平台的反馈与意见,并依据实际情况对各服务平台内容机制进行调整,以提高学校新媒体德育平台的服务质量。
3.4.3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
新媒体为中职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利用空间,丰富了中职生的学习与生活。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冗余、信息污染和信息失真对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容易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中职学校不仅要完善新媒体德育平台建设、提高新媒体德育平台应用水平,而且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其明辨是非真伪,提高其对网络新媒体的认识和自律能力。
第二,对学生进行新媒体素养教育。新媒体素养教育包括了解新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使用新媒体的正确方法,学习判断新媒体信息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新媒体来发展自我。通过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新媒体信息进行客观、理性的甄别与分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新媒体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完善自我。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有积极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中职生拓展社交面、独立自由活动、展现自我才能等需要,从而减少其对网络新媒体的依赖。
第四,通过建设和完善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活动等方法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其心理疏导,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以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发展困境、突发事件等对中职生心理造成的影响。
4 结语
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应该整合统筹新媒体德育资源,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德育效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职生职业技能、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和能力培养的全面发展。